學習分析K線圖形態
(2009-06-20 05:02:04)
下一個
學習分析K線圖形態
介紹K線=畫法介紹=測市技巧=單獨品種=組合形式=型態分析=市場應用
K線圖分析法
所謂K線圖,又稱蠟燭圖,就是將各種股票每日、每周、每月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等漲跌變化狀況,用圖形的方式表現出來。K線又稱陰陽線、棒線、紅黑線或蠟燭線,它起源於日本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後來人們把它引入股票市場價格走勢的分析中,目前已成為股票技術分析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從K線圖中,人們可以比較明顯地看出買賣雙方力量的消長,市場主力的動向以及股市中漲、跌、盤等三種基本行情的變化。K線圖經過國外許多專家的統計、分析、整理後,發現其中蘊含著一定的規律性,即某種圖形可能代表著某種市場行情,在出現了某種圖形組合後,有可能會出現某種新的走勢。因此,K線圖目前已成為許多投資者十分重視的一種股票技術分析工具。然而,K線圖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用其預測股價漲跌並非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準確。另外,對於同一種圖形,許多人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釋。因此,在運用K線圖時,一定要與其他多種因素以及其他技術指標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
繪製方法
首先我們找到該日或某一周期的最高和最低價,垂直地連成一條直線;然後再找出當日或某一周期的開盤和收盤價,把這二個價位連接成一條狹長的長方柱體。如下圖:
假如當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價較開市價為高(即低開高收),我們便以紅色來表示,或是在柱體上留白,這種柱體就稱之為“陽線”。如果當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價較開市價為低(即高開低收),我們則以藍色(或綠色)表示,又或是在柱上塗黑色,這柱體就是“陰線”了。
優點/缺點/特點/重點
優點:能夠全麵透徹地觀察到市場的真正變化。我們從K線圖中,既可看到股價(或大市)的趨勢,也同時可以了解到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市況波動情形。
缺點:陰線與陽線的變化繁多,對初學者來說,在掌握分析方麵會有相當的困難。
特點:相同的K線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義。
重點:K線的中心值。
分析方法
先讓我們知道陽、陰線每一個部分的名稱。
上影/下影/實體
K線最上方的一條細線稱為上影線,中間的一條粗線為實體,下麵的一條細線為下影線。當收盤價高於開盤價,也就是股價走勢呈上升趨勢時,我們稱這種情況下的K線為陽線,中部的實體以空白或紅色表示。
圖示:
這時,上影線的長度表示最高價和收盤價之間的價差,實體的長短代表收盤價與開盤價之間的價差,下影線的長度則代表開盤價和最低價之間的差距。
當收盤價低於開盤價,也就是股價走勢呈下降趨勢時,我們稱這種情況下的K線為陰線,中部的實體為黑色。此時,上影線的長度表示最高價和開盤價之間的價差,實體的長短代表開盤價比收盤價高出的幅度,下影線的長度則由收盤價和最低價之間的價差大小所決定。
一般而言,陽線表示買盤較強,賣盤較弱。這時,由於股票供不應求,會導致股價的上揚。陰線表示賣盤較強,買盤較弱。此時,由於股票的持有者急於拋出股票,致使股價下挫。同時,上影線越長,表示上檔的賣壓越強,即意味著股價上升時,會遇到較大的拋壓;下影線越長,表示下檔的承接力道越強,意味著股價下跌時,會有較多的投資者利用這一機會購進股票。
長紅線或大陽線
此種圖表示最高價與收盤價相同,最低價與開盤價一樣。上下沒有影線。如圖示:
市場形態
從一開盤,買方就積極進攻,中間也可能出現買方與賣方的鬥爭,但買方發揮最大力量,一直到收盤。買方始終占優勢,使價格一路上揚,直至收盤。
分析要點
表示強烈的漲勢,股市呈現高潮,買方瘋狂湧進,不限價買進。握有股票者,因看到買氣的旺盛,不願拋售,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長黑線或大陰線
此種圖表示最高價與開盤價相同,最低價與收盤價一樣。上下沒有影線。
市場形態
從一開始,賣方就占優勢。股市處於低潮。握有股票者不限價瘋狂拋出,造成恐慌心理。市場呈一麵倒,直到收盤,價格始終下跌。
分析要點
表示強烈的跌勢。
先跌後漲型
這是一種帶下影線的紅實體。最高價與收盤價相同。如圖示:
市場形態
開盤後,賣氣較足,價格下跌。但在某低價位上得到買方的支撐,賣方受挫,價格向上推過開盤價,一路上揚,直至收盤,收在最高價上。
分析要點
總體來講,出現先跌後漲型,買方力量較大,但實體部分與下影線長短不同,買方與賣方力量對比不同。具體分為:
1.實體部分比下影線長
價位下跌不多,即受到買方支撐,價格上推。破了開盤價之後,還大幅度推進,買方實力很大。
2.實體部分與下影線相等
買賣雙方交戰激烈,但大體上,買方占主導地位,對買方有利。
3.實體部分比下影線短
買賣雙方在低價位上發生激戰。遇買方支撐逐步將價位上推。但從圖中可發現,上麵實體部分較小,說明買方所占據的優勢不太大,如賣方次日全力反攻,則買方的實體很容易被攻占。
下跌抵抗型
這是一種帶下影線的黑實體,開盤價是最高價。如圖示:
市場形態
一開盤,賣方力量就特別大,價位一直下跌,但在某低價位上遇到買方的支撐。後市可能會反彈。
分析要點
實體部分與下影線的長短不同也可分為三種情況:
1.實體部分比影線長
賣壓比較大,一開盤,大幅度下壓,在低點遇到買方抵抗,買方與賣方發生激戰,影線部分較短,說明買方把價位上推不多,從總體上看,賣方占了比較大的優勢。
2.實體部分與影線同長
表示賣方把價位下壓後,買方的抵抗也在增加,但可以看出,賣方仍占優勢。
3.實體部分比影線短
賣方把價位一路壓低,在低價位上,遇到買方頑強抵抗並組織反擊,逐漸把價位上推,最後雖以黑棒收盤,但可以看出賣方隻占極少的優勢。後市很可能買方會全力反攻,把小黑實體全部吃掉。
上升阻力
這是一種帶上影線的紅實體。開盤價即最低價。
市場形態
一開盤買方強盛,價位一路上推,但在高價位遇賣方壓力,使股價上升受阻。賣方與買方交戰結果為買方略勝一籌。
分析要點
具體情況仍應觀察實體與影線的長短。
1.紅實體比影線長
表示買方在高價位是遇到阻力,部分多頭獲利回吐。但買方仍是市場的主導力量,後市繼續看漲。
2.實體與影線同長
買方把價位上推,但賣方壓力也在增加。二者交戰結果,賣方把價位壓回一半,買方雖占優勢。但顯然不如其優勢大。
3.實體比影線短
在高價位遇賣方的壓力、賣方全麵反擊,買方受到嚴重考驗。大多短線投資者紛紛獲利回吐,在當日交戰結束後,賣方已收回大部分失地。買方一塊小小的堡壘(實體部分)將很快被消滅,這種K線如出現在高價區,則後市看跌。
先漲後跌型
這是一種帶上影線的黑實體。收盤價即是最低價。
市場形態
一開盤,買方與賣方進行交戰。買方占上風,價格一路上升。但在高價位遇賣壓阻力,賣方組織力量反攻,買方節節敗退,最後在最低價收盤,賣方占優勢,並充分發揮力量,使買方陷入“套牢”的困境。
分析要點
具體情況仍有以下三種:
(1)黑實體比影線長
表示買方把價位上推不多,立即遇到賣方強有力的反擊,把價位壓破開盤價後乘勝追擊,再把價位下推很大的一段。賣方力量特別強大,局勢對賣方有利。
(2)黑實體與影線相等,買方把價位上推;但賣方力量更強,占據主動地位。賣方具有優勢。
(3)黑實體比影線短
賣方雖將價格下壓,但優勢較少,明日入市,買方力量可能再次反攻,黑實體很可能被攻占。
反轉試探型
這是一種上下都帶影線的紅實體。如圖示:
市場形態
開盤後價位下跌,遇買方支撐,雙方爭鬥之後,買方增強,價格一路上推,臨收盤前,部分買者獲利回吐,在最高價之下收盤。
分析要點
這是一種反轉信號。如在大漲之後出現,表示高檔震蕩,如成交量大增,後市可能會下跌。如在大跌後出現,後市可能會反彈。這裏上下影線及實體的不同又可分為多種情況:
(1)上影線長於下影線之紅實體:又分為,影線部分長於紅實體表示買方力量受挫折。紅實體長於影線部分表示買方雖受挫折,但仍占優勢。
(2)下影線長於上影線之紅實體:亦可分為,紅實體長於影線部分表示買方雖受挫折,仍居於主動地位。影線部分長於紅實體表示買方尚需接受考驗。
彈升試探型
這是一種上下都帶影線的黑實體。如圖示:
市場形態
在交易過程中,股價在開盤後,有時會力爭上遊,隨著賣方力量的增加,買方不願追逐高價,賣方漸居主動,股價逆轉,在開盤價下交易,股價下跌。在低價位遇買方支撐,買氣轉強,不至於以最低價收盤。有時股價在上半場以低於開盤價成交,下半場買意增強,股價回至高於開盤價成交,臨收盤前賣方又占優勢,而以低於開盤價之價格收盤。
分析要點
這也是一種反轉試探。如在大跌之後出現,表示低檔承接,行情可能反彈。如大漲之後出現,後市可能下跌。
十字線型
這是一種隻有上下影線,沒有實體的圖形。如圖示:
市場形態
開盤價即是收盤價,表示在交易中,股價出現高於或低於開盤價成交,但收盤價與開盤價相等。買方與賣方幾乎勢均力敵。
分析要點
其中:
上下影線看似等長的十字線,可稱為轉機線,在高價位或低價位,意味著出現反轉,如圖①。
下影線越長,表示買方旺盛,如②。
上影線越長,表示賣壓越重,如圖③。
“┴”圖形
分析要點
開盤價與收盤價相同。當日交易都在開盤價以上之價位成交,並以當日最低價(即開盤價)收盤,表示買方雖強,但賣方更強,買方無力再挺升,總體看賣方稍占優勢,如在高價區,行情可能會下跌。
“T”圖形又稱多勝線,開盤價與收盤價相同,當日交易以開盤價以下之價位成交,又以當日最高價(即開盤價)收盤。賣方雖強,但買方實力更大,局勢對買方有利,如在低價區,行情將會回升。
“一”圖形
分析要點
此較形不常見,即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在同一價位。
隻出現於交易非常冷清,全日交易隻有一檔價位成交。冷門股此類情形較易發生。
當然,K線圖還有許多形態,這裏不一一列舉。在實踐中,K線圖多以交易日為單位來畫,而要想研判中期行情,常要借助周K線、月K線甚至年K線。所謂周K線,是指以周一開盤為開盤價,以周五收盤為收盤價,全周最高和最低價為高低點來畫K線圖。而月K線則需以一個月的第一個交易日的開盤價、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和全月最高與最低價來畫K線圖。對於短線操作者來說,1分鍾K線、5分鍾K線、15分鍾K線,30分鍾K線和60分鍾K線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目前流行的電腦分析軟件一般都有這些分時K線圖,投資者可以利用。
在具體研判中,一般要以日K線為主,周K線為輔,分時K線為參考。同時要把指數K線圖與股價中X線圖結合起來分析,以免被機構大戶的騙線所迷惑。
K線圖組合形態
K線圖形態可分為反轉形態、整理形態及缺口和趨向線等。
單日(雙日)反轉
型態分析
當一隻股票持續上升一段時間,在某個交易日中股價突然不尋常地被推高,但馬上又受到了強大的拋售壓力,把當日所有的升幅都完全跌去,可能還會多跌一部分,並以全日最低價(或接近全日最低價)收市。這個交易日就叫做頂部單日反轉。(如圖一)
圖一:頂部單日反轉
雙日反轉就是這型態的變形。在上升的過程中,某交易日該股股價大幅攀升,並以全日的最高價收市。可是翌日股價以昨天的收市價開盤後,全日價格不斷下跌,把昨日的升幅完全跌去,而且可能是以上日的最低價收市。這走勢的表現就稱之為頂部兩日反轉。
同樣在下跌時,某個交易日裏股價突告大幅滑落,但接著的一個交易日便完全收複失地,並以當日最高價收和市,這就是底部兩日反轉。(如圖二)
K線圖市場分析
我們以底部單日反轉為例,解釋這現象出現的成因。
(圖二:底部兩日反轉)
在下跌的階段中,由於股價不斷下跌,愈來愈多的投資者沒法承擔更大損失,於是止蝕賣出。他們的賣出令股價進一步推低,更低的價格使他們更急於賣出,因此令到當日價位急速下跌。當他們賣出完畢之後,拋售壓力突告消失,其他投資者因為新低價的引誘而嚐試買人,馬上就獲得利潤,於是有更多的投資者加進買入的行列,由於較早時賣盤已全被消化,因此買盤很快便推動股價上升,把當天跌去的價位全部升回。
單日反轉型態的市場含義至少有兩點:
(1)大市暫時見頂(當頂部單日反轉出現),或是見底(當底部單日反轉出現)。頂部單日反轉通常在消耗性上升的後期出現;底部單日反轉則是在恐慌性拋售的末段出現。
(2)這並非是長期性趨勢逆轉的訊號,通常在整理型態的頂部中出現,雖然亦可能在長期性趨勢的頂點(或底點)出現。
分析要點
(1)單日反轉當天,成交量突然大增,而價位的波動幅度很大,兩者較平時都明顯增大。如果成交量不高或全日價格波幅不大,型態就不能確認。
(2)當日股價一、二個小時內的波動可能較平時三、四個交易日的波幅更大。頂部單日反轉時,股價開市較上個交易日高出多個價位,但很快地形勢逆轉過來,價格迅速以反方向移動,最後這一天的收市價和上個交易日比較幾無變化。底部單日反轉情形則是完全相反。
(3)一般在臨收市前15分鍾,交投突然大增,價格迅速朝反方向移動。
(4)二日反轉的成交和價位,兩天的波幅同樣巨大。頂部二日反轉第二個交易日把前交易日的升幅完全跌去;而底部二日反轉則完全升回前交易日的跌幅。
頭肩轉向形態——頭肩頂
型態分析
頭肩頂走勢,可以劃分為以下不同的部分(如圖):
(1)左肩部分──持續一段上升的時間,成交量很大,過去在任何時間買進的人都有利可圖,於是開始獲利賣出,令股價出現短期的回落,成交較上升到其頂點時有顯著的減少。
(2)頭部──股價經過短暫的回落後,又有一次強力的上升,成交亦隨之增加。不過,成交量的最高點較之於左肩部分,明顯減退。股價升破上次的高點後再一次回落。成交量在這回落期間亦同樣減少。
(3)右肩部分──股價下跌到接近上次的回落低點又再獲得支持回升,可是,市場投資的情緒顯著減弱,成交較左肩和頭部明顯減少,股價沒法抵達頭部的高點便告回落,於是形成右肩部分。
(4)突破──從右肩頂下跌穿破由左肩底和頭部底所連接的底部頸線,其突破頸線的幅度要超過市價的3%以上。
簡單來說,頭肩頂的形狀呈現三個明顯的高峰,其中位於中間的一個高峰較其他兩個高峰的高點略高。至於成交量方麵,則出現梯級型的下降。
市場應用
頭肩頂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技術性走勢。對此型態的分析是:
(1)這是一個長期性趨勢的轉向型態,通常會在牛市的盡頭出現。
(2)當最近的一個高點的成交量較前一個高點為低時,就暗示了頭肩頂出現的可能性;當第三次回升股價沒法升抵上次的高點,成交繼續下降時,有經驗的投資者就會把握機會賣出。
(3)當頭肩頂頸線擊破時,就是一個真正的賣出訊號,雖然股價和最高點比較,已回落了相當的幅度,但跌勢隻是剛剛開始,未出貨的投資者繼續賣出。
(4)當頸線跌破後,我們可根據這型態的最少跌幅量度方法預測股價會跌至哪一水平。這量度的方法是一一從頭部的最高點畫一條垂直線到頸線,然後在完成右肩突破頸線的一點開始,向下量出同樣的長度,由此量出的價格就是該股將下跌的最小幅度。
分析要點
(1)一般來說左肩和右肩的高點大致相等,部分頭肩頂的右肩較左肩為低。但如果右肩的高點較頭部還要高,型態便不能成立。
(2)如果其頸線向下傾斜,顯示市場非常疲乏無力。
(3)成交量方麵,左肩最大,頭部次之,而右肩最少。不過,根據有些統計所得,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頭肩頂左肩成交量較頭部為多,三分之一的成交量大致相等,其餘的三分之一是頭部的成交大於左肩的。
(4)當頸線跌破時,不必成交量增加也能確認,倘若成交在跌破時激增,顯示市場的拋售力量十分龐大,股價會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形下加速下跌。
(5)在跌破頸線後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回升(反抽),這情形通常會在低成交量的跌破時出現。不過,暫時回升應該不超越頸線水平。
(6)頭肩頂是一個殺傷力十分強大的形態,通常其跌幅大於量度出來的最少跌幅。
(7)假如股價最後在頸線水平回升,而且高於頭部,又或是股價於跌破頸線後回升高於頸線,這可能是一個失敗的頭肩頂,不宜信賴。
頭肩轉向形態——頭肩底
型態分析
和頭肩頂的形狀一樣,隻是整個形態倒轉過來而已,又稱“倒轉頭肩式”。形成左肩時,股價下跌,成交量相對增加,接著為一次成交量較小的次級上升。接著股價又再下跌且跌破上次的最低點,成交量再次隨著下跌而增加,較左肩反彈階段時的交投為多——形成頭部;從頭部最低點回升時,成交量有可能增加。整個頭部的成交量來說,較左肩為多。
當股價回升到上次的反彈高點時,出現第三次的回落,這時的成交量很明顯少於左肩和頭部,股價在跌至左肩的水平,跌勢便穩定下來,形成右肩。
最後,股價正式策動一次升勢,且伴隨成交大量增加,當其頸線阻力衝破時,成交更顯著上升,整個型態便告成立。
市場應用
頭肩底的分析意義和頭肩頂沒有兩樣,它告訴我們過去的長期性趨勢已扭轉過來,股價一次再一次的下跌,第二次的低點(頭部)顯然較先前的一個低點為低,但很快地掉頭彈升,接下來的一次下跌股價未跌到上次的低點水平已獲得支持而回升,反映出看好的力量正逐步改變市場過去下跌的形勢。當兩次反彈的高點阻力線(頸線)打破後,顯示看好的一方已完全把空方擊倒,買方代替賣方完全控製整個市場。
分析要點
(1)頭肩頂和頭肩底的形狀差不多,主要的區別在於成交量方麵。
(2)當頭肩底頸線突破時,就是一個真正的買入訊號,雖然股價和最低點比較,已上升一段幅度,但升勢隻是剛剛開始,顯示買入的投資者應該繼續追入。其最少升幅的量度方法是從頭部的最低點畫一條垂直線相交於頸線,然後在右肩突破頸線的一點開始,向上量度出同樣的高度,所量出的價格就是該股將會上升的最小幅度。另外,當頸線阻力突破時,必須要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否則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突破。不過,如果在突破後成交逐漸增加,型態也可確認。
(3)一般來說,頭肩底型態較為平坦,因此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完成。
(4)在升破頸線後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回跌,但回跌不應低於頸線。如果回跌低於頸線,或者是股價在頸線水平回落,沒法突破頸線阻力,而且還跌低於頭部,這可能是一個失敗的頭肩底型態。
(5)頭肩底是極具預測威力的型態之一,一旦獲得確認,升幅大多會多於其最少升幅的。
頭肩整理形態
型態分析
一般情況下頭肩式是一個轉向型態,當它出現時即表示過去的趨勢已告一段落,未來大市(或股價)將朝著相反的方向移動。
頭肩式轉向型態——
(1)頭肩頂——跌市中出現;
(2)頭肩底——升市中出現。
頭肩式整理型態——
(1)頭肩頂——升市中出現;
(2)頭肩底——跌市中出現。
形狀方麵,頭肩整理型態和頭肩型態基本上一樣,同樣有一個突出的頭部,一個左肩與一個右肩,兩肩高度大致相等;而頸線就是辨認型態確立的主要水平。至於成交量,在形成頭肩整理型態過程中,有不斷遞減的傾向。
市場應用
股價上升到某水平後出現獲利回吐,經調整價格後又複上升,但升至上次高點水平時再一次受到壓力,而且還跌過上次低點,幸而很快地股價出現第二次回升,可惜依然沒法突破高點而繼續下跌,當跌至左肩部分水平時便不再下跌,接著回升穿越高點阻力水平,繼續原來的上升趨勢。頭肩底是一個低價收集性買入的區域,而升市中出現的頭肩整理型態(頭肩底)則可說是一個中途收集性買入區域,是那些錯過了第一次買入機會的人作另一次買入的良機!走勢驟然看來,似乎是多次到頂不破,上升阻力十分強大,其實是壓價進貨而已!至於頭肩頂則是一個高價派發性賣出的區域,而跌市中出現的頭肩整理型態(頭肩頂),剛開始看股價在某水平(即頸線)似乎呈現強大支持,其實隻是另一次賣出機會,是部分大戶正在托價出貨,那些趕不及在跌市來臨前賣出的投資者,正趁機脫身。
分析要點
(1)雖然頭肩型態有最少升/跌幅的量度方法,
但在頭肩整理型態中這量度公式卻不適用。換言之,這型態並沒有最少升/跌幅的方法量度。
(2)複合頭肩整理型態,例如一頭多肩式,多頭肩式等很少在圖表上出現。
(3)當頭肩底整理形態向上突破頸線阻力時,必須要有大量成交的配合,但頭肩頂整理型態往下跌時則不必成交增加的伴隨。
三重頂(底)
型態分析
任何頭肩型,特別是頭部超過肩部不夠多時,可稱為三重頂(底)型。三重頂型態也和雙重頂十分相似,隻是多一個頂,且各頂分得很開、很深。成交量在上升期間一次比一次少。三重底則是倒轉的三重頂,分析含義一樣。
市場應用
股價上升一段時間後投資者開始獲利回吐,市場在他們的賣出下從第一個峰頂回落,當股價落至某一區域即吸引了一些看好後市的投資者的興趣,另外以前在高位賣出的投資者亦可能逢低回補,於是行情再度回升,但市場買氣不是十分旺盛,在股價回複至與前一高位附近時即在一些減倉盤的拋售下令股價再度走軟,但在前一次回檔的低點被錯過前一低點買進機會的投資者及短線客的買盤拉起,但由於高點二次都受阻而回,令投資者在股價接近前兩次高點時都紛紛減倉,股價逐步下滑至前兩次低點時一些短線買盤開始止蝕,此時若愈來愈多的投資者意識到大勢已去均賣出,令股價跌破上兩次回落的低點(即頸線),於是整個三重次型態便告形成。
三重底走勢則完全相反。
分析要點
1.三重頂(底)之頂峰與頂峰,或底穀與底穀的間隔距離與時間不必相等,同時三重頂之底部與三重底之頂部不一定要在相同的價格形成。
2.三個頂點價格不必相等,大致相差3%以內就可以了。
3.三重頂的第三個頂,成交量非常小時,即顯示出下跌的征兆,而三重底在第三個底部上升時,成交量大增,即顯示出股價具有突破頸線的趨勢。
4.從理論上講,三重底或三重頂最小漲幅或跌幅、底部或頂部愈寬,力量愈強。
雙重頂(底) ——M頭(W底)
型態分析
一隻股票上升到某一價格水平時,出現大成交量,股價隨之下跌,成交量減少。接著股價又升至與前一個價格幾乎相等之頂點,成交量再隨之增加卻不能達到上一個高峰的成交量,再第二次下跌,股價的移動軌跡就象M字。這就是雙重頂,又稱M頭走勢。一隻股票持續下跌到某一平底後出現技術性反彈,但回升幅度不大,時間亦不長,股價又再下跌,當跌至上次低點時卻獲得支持,再一次回升,這次回升時成交量要大於前次反彈時成交量。股價在這段時間的移動軌跡就象W字,這就雙重底,又稱W走勢。
無論是“雙重頂”還是“雙重底”,都必須突破頸線(雙頭的頸線是第一次從高峰回落的最低點;雙底之頸線就是第一次從低點反彈之最高點),型態才算完成。
市場應用
股價持續上升為投資者帶來了相當的利潤,於是他們賣出,這一股賣出力量令上升的行情轉為下跌。當股價回落到某水平,吸引了短期投資者的興趣,另外較早前賣出獲利的亦可能在這水平再次買入補回,於是行情開始回複上升。但與此同時,對該股信心不足的投資者會因覺得錯過了在第一次的高點出貨的機會而馬上在市場出貨,加上在低水平獲利回補的投資者亦同樣在這水平再度賣出,強大的賣出壓力令股價再次下跌。由於高點二次都受阻而回,令投資者感到該股沒法再繼續上升(至少短期該是如此),假如愈來愈多的投資者賣出,令到股價跌破上次回落的低點(即頸線),於是整個雙頭型態便告形成。
雙底走勢的情形則完全相反。
雙頭或雙底型態是一個轉向型態。當出現雙頭時,即表示股價的升勢已經終結,當出現雙底後,即表示跌勢告一段落。
通常這些型態出現在長期性趨勢的頂部或底部,所以當雙頭形成時,我們可以肯定雙頭的最高點就是該股的頂點;而雙底的最低點就是該股的底部了。
當雙頭頸線跌破,就是一個可靠的出貨訊號;而雙底的頸線衝破,則是一個入貨的訊號。
分析要點
1.雙頭的兩個最高點並不一定在同一水平,二者相差少於3%是可接受的。通常來說,第二個頭可能較第一個頭高出一些,原因是看好的力量企圖推動股價繼續再升,可是卻沒法使股價上升超逾百分之三的差距。
一般雙底的第二個底點都較第一個底點稍高,原因是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在第二次回落時已開始買入,令股價沒法再次跌回上次的低點。
2.雙頭最少跌幅的量度方法,是由頸線開始計起,至少會再下跌從雙頭最高點至頸線之間的差價距離。
雙底最少漲幅的量度方法也是一樣,雙底之最低點和頸線之間的距離,股價於突破頸線後至少會升抵相當長度。
3.形成第一個頭部(或底部)時,其回落的低點約是最高點的10%-20%(底部回升的幅度也是相若。)
4.雙重頂(底)不一定都是反轉信號,有時也會是整理形態,這要視二個波穀的時間差決定,通常兩個高點(或兩個低點)形成的時間相隔超過一個月為常見。
5.雙頭的兩個高峰都有明顯的高成交量,這兩個高峰的成交量同樣尖銳和突出,但第二個頭部的成交較第一個頭部顯著為少,反映出市場的購買力量已在轉弱。
雙底第二個底部成交量十分低沉,但在突破頸線時,必須得到成交量激增的配合方可確認。
雙頭跌破頸線時,不須成交量的上升也應該信賴。
6.通常突破頸線後,會出現短暫的反方向移動,稱之為反抽,雙底隻要反抽不低於頸線(雙頭之反抽則不能高於頸線),型態依然有效。
7.一般來說,雙頭或雙底的升跌幅度都較量度出來的最少升/跌幅為大。
複合頭肩型
型態分析
複合頭肩型是頭肩式(頭肩頂或頭肩底)的變形走勢,其形狀和頭肩式十分相似,隻是肩部、頭部、或兩者同時出現多於一次,大致來說可劃分為以下幾大類:
(1)一頭雙肩式型態:一個頭分別有二個大小相同的左肩和右肩,左右雙肩大致平衡。比較多的是一頭雙右肩,在形成第一個右肩時,股價並不馬上跌破頸線,反而掉頭回升,不過回升卻止於右肩高點之下,最後股價繼續沿著原來的趨勢向下。
(2)一頭多肩式型態:一般的頭肩式都有對稱的傾向,因此當二個左肩形成後,很有可能也會形成一個右肩。除了成交量之外,圖形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幾乎完全相等。
(3)多頭多肩式型態:在形成頭部期間,股價一再回升,而且回升至上次同樣的高點水平才向下回落,形成明顯的兩個頭部,也可稱作兩頭兩肩式走勢。有一點必須留意:成交量在第二個頭往往會較第一個減少。
市場應用
複合頭肩型態的分析意義和普通的頭肩式型態一樣,當在底部出現時,即表示一次較長期的升市即將來臨;假如在頂部出現,顯示市場將轉趨下跌。在形成複合頭肩型的初期,因成交量可能不規則,使型態難以辨認,但稍久就很容易看出它和頭肩型的趨勢完全一致。
許多人都高估複合頭肩型態的預期上升(或下跌)威力,其實複合頭肩型態的力量往往較普通的頭肩型態為弱。在中期性趨勢出現時,複合頭肩型態完成其最少升幅(或跌幅)便不再繼續下去,而普通頭肩型態的上升(或下跌),往往是較其量度出來的最大幅度。
分析要點
(1)複合頭肩型態的最少升幅/跌幅量度方法和普通的頭肩型態的量度方法一樣。
(2)複合頭肩型態的頸線很難畫出來,
因為每一個肩和頭的回落部分(複合頭肩底則是回升部分),並不會全都落在同一條線上。因此,應該以最明顯的二個短期低點(複合頭肩底則是短期反彈高點),連接成頸線。另外又或是以回落(或反彈)到其價位次數最多的水平接連成頸線。
圓形頂
型態分析
股價呈弧形上升。雖不斷升高,但每一個高點漲不了多少就回落,先是新高點較前點高,後是回升點略低於前點,這樣把短期高點連接起來,就形成一圓形頂。在成交量方麵也會有一個圓形狀。
市場應用
經過一段買方力量強於賣方力量的升勢之後,買方趨弱或僅能維持原來的購買力量,使漲勢緩和,而賣方力量卻不斷加強,最後雙方力量均衡,此時股價會保持沒有上升的靜止狀態。如果賣方力量超過買方,股價就回落,開始隻是慢慢改變,跌勢不明顯,但後期則由賣方完全控製市場,跌勢便告轉急,說明一個大跌市快將來臨,未來下跌之勢將轉急轉大,那些先知先覺者在形成圓形頂前離市,但在圓形頂完全形成後,仍有機會撤離。
分析要點
(1)有時當圓形頭部形成後,股價並不馬上下跌,隻反複橫向發展形成徘徊區域,一般來說,這區域很快便會突破,股價繼續朝著預期中的下跌趨勢發展。
(2)圓形反轉在股價的頂部和底部均會出現,其型態相似,意義相反。
在底部時表現為股價呈弧形下跌,初時賣方的壓力不斷減輕,於是成交量持續下降,但買入的力量仍畏縮不前,這時候股價雖是下跌,然而幅度緩慢和細小,其趨勢曲線漸漸接近水平。在底部時買賣力量達致均衡狀態,因此僅有極小的成交量。然後需求開始增加,價格隨著上升,最後買方完全控製市場,價格大幅上揚,出現突破性的上升局麵。成交量方麵,初時緩慢地減少到一個水平,然後又增加,形成一個圓底形。這型態顯示一次巨大的升市即將到臨。投資者可以在圓形底升勢轉急之初追入。
菱型
型態分析
菱型的型態猶如鑽石,其頸線為V字狀。成交量如同三角狀,漸次減少。菱型實際是喇叭型和對稱三角型的結合。左半部和喇叭型一樣,第二個上升點較前一個高,回落低點亦較前一個為低,當第三次回升時,高點卻不能升越第二個高點水平,接著的下跌回落點卻又較上一個為高,股價的波動從不斷地向外擴散轉為向內收窄,右半部的變化類似於對稱三角型。
市場應用
當股價愈升愈高之際,投資者顯得衝動和失去理智,因此價格波動增大,成交亦大量增加,但很快地投資情緒漸漸冷靜下來,成交減少,股價波幅收窄,市場從高漲的投資意願轉為觀望,投資者等待市場進一步的變化再作新投資決定。
分析要點
1.菱型很少為底部反轉,通常它在中級下跌前的頂部或大量成交的頂點出現,是反轉型態。
2.當菱型右下方支持跌破後,就是一個賣出訊號;但如果股價向上突破右方阻力時,而且成交量激增,那就是一個買入訊號。
3.其最小跌幅的量度方法是從股價向下跌破菱型右下線開始,量度出型態內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垂直距離,這距離就是未來股價將會下跌的最少幅度。
喇叭型
型態分析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上升後下跌,然後再上升再下跌,上升的高點較上次更高,下跌的低點亦較上次的低點更低。整個型態以狹窄的波動開始,然後由上下兩方擴大,如果我們把上下的高點和低點分別連接起來,就可以畫出一個鏡中反照的三角形狀,這便是喇叭形。成交量方麵,喇叭型在整個型態形成的過程中,保持著高而且不規則的成交。喇叭型分為上升型和下降型,其含義一樣。
市場應用
整個型態是因為投資者衝動的投資情緒所造成,通常在長期性上升的最後階段出現,這是一個缺乏理性和失去控製的市場,投資者受到市場熾烈的投機風氣或傳言所感染,當股價上升時便瘋狂追上,但他們對市場的前景(或公司前景)卻一無所知,又或是沒有信心,所以當股價下跌時又盲目地加入拋售行列。他們衝動和雜亂無章的行動,使得股價不正常地大起大落,形成上升時,高點較上次更高,低點則較上次更低。至於不規則而巨額的成交,正反映出投資激動的買賣情緒。
這型態說明大跌市來臨前的先兆,因此喇叭型可說是一個下跌型態,暗示升勢將到盡頭,可是型態卻沒有明確指出跌市出現的時間。隻有當下限跌破時,型態便可確定,未離市的投資者就該馬上賣出撤離了。
分析要點
(1)一個標準的喇叭型應該有三個高點,二個低點。這三個高點一個比一個高,中間的二個低點則一個較一個低;當股價從第三個高點回跌,其回落的低點較前一個低點為低時,可以假設型態的成立。和頭肩頂一樣,喇叭型屬於“五點轉向”型態,故此一個較平緩的喇叭型也可視之為一個有較高右肩和下傾頸線的頭肩式走勢。
(2)這型態並沒有最少跌幅的量度公式估計未來跌勢,但一般來說,振幅都是很大。
(3)這型態也有可能會向上突破,尤其在喇叭型的頂部是由兩個同一水平的高點連成,如果股價以高成交量向上突破(收市價超越阻力水平百分之三),那麽這型態最初預期的分析意義就要修正,它顯示前麵上升的趨勢仍會持續,未來的升幅將十分可觀。這是因為當喇叭型向上衝破時,理論上是一次消耗性上升的開始,顯示市場激動的投資情緒進一步擴大,投資者已完全失去理性的控製,瘋狂地不計價追入。當購買力消耗完結後,股價最終便大幅跌下來。
喇叭型是由投資者衝動和不理性的情緒造成的,因此它絕少在跌市的底部出現,原因是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之後,投資意願薄弱,因此在低沉的市場氣氛中,不可能形成這型態。
潛伏底
型態分析
股價在一個極狹窄的範圍內橫向移動,每日股價的高低波幅極少,且成交量亦十分稀疏,圖表上形成一條橫線般的形狀,這型態稱之為潛伏底。
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潛伏靜止後,價位和成交量同時擺脫了沉寂不動的悶局,股價大幅向上攀升,成交亦轉趨暢旺。
市場應用
潛伏底大多出現在市場淡靜之時,及一些股本少的冷門股上。由於這些股票流通量少,而且公司不注重宣傳,前景模糊,結果受到投資者的忽視,稀少的買賣使股票的供求十分平衡。持有股票的人找不到急於賣出的理由,有意買進的也找不到急於追入的原因,於是股價就在一個狹窄的區域裏一天天地移動,既沒有上升的趨勢,也沒有下跌的跡象,表現令人感到沉悶,就像是處於冬眠時期的蛇蟲,潛伏不動。
最後,該股突然出現不尋常的大量成交,原因可能是受到某些突如其來的消息,例如公司盈利大增、分紅前景好等的刺激,股價亦脫離潛伏底,大幅向上揚。在這潛伏底中,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在潛伏底形成期間不斷在作收集性買入,當型態突破後,未來的上升趨勢將會強而有力,而且股價的升幅甚大。所以,當潛伏底明顯向上突破時,值得投資者馬上跟進,跟進這些股票利潤十分可觀,且風險很低。
分析要點
(1)通常潛伏底時間應較長。
(2)投資者必須在長期性底部出現明顯突破時方可跟進。突破的特征是成交量激增。
(3)在突破後的上升途中,必須繼續維持高成交量。
島型
型態分析
股市持續上升一段時間後,有一日忽然呈現缺口性上升,接著股價位於高水平徘徊,很快價格又再缺口性下跌,兩邊的缺口大約在同一價格區域發生,使高水平爭持的區域在圖表上看來就像是一個島嶼的形狀,兩邊的缺口令這島嶼孤立獨聳於海洋之上。成交量在形成的島型期間十分巨大。股價在下跌時形成的島型形狀也是一樣。
市場應用
股價不斷的上升,使原來想買入的沒法在預期的價位追入,持續的升勢令他們終於忍不住不計價搶入,於是形成一個上升缺口。可是股價卻沒有因為這樣的跳升而繼續向上,在高水平明顯呈現阻力,經過一段短時間的爭持後,股價終於沒法在高位支持,而跳空向下,形成跳空向下缺口。
股價不斷地下跌,最後所形成的島型和升市時一樣。
島型經常在長期或中期性趨勢的頂部或底部出現。當上升時,島型明顯形成後,這是一個賣出訊號;反之若下跌時出現這型態,就是一個買入訊號。
分析要點
(1)在島型前出現的缺口為消耗性缺口,其後在反方向移動中出現的缺口為突破性缺口。
(2)這二個缺口在很短時間內先後出現,最短的時間可能隻有一個交易日,亦可能長達數天至數個星期左右。
(3)形成島型的二個缺口大多在同樣價格範圍之內。
(4)島型以消耗性缺口開始,突破性缺口結束,這情形是以缺口填補缺口,因此缺口已是被完全填補了。
矩型
型態分析
矩形是股價由一連串在兩條水平的上下界線之間變動而成的型態。股價在其範圍之內出現上落。價格上升到某水平時遇上阻力,掉頭回落,但很快地便獲得支持而升,可是回升到上次同一高點時再一次受阻,而挫落到上次低點時則再得到支持。這些短期高點和低點分別以直線連接起來,便可以繪出一條通道,這通道既非上傾,亦非下降,而是平行發展,這就是矩形型態。
市場應用
矩形為衝突型,是描述實力相當的爭戰雙方的競爭。
這型態明顯告訴我們,多空雙方的力量在該範圍之間完全達致均衡狀態,在這段期間誰占不了誰的便宜。看好的一方認為其價位是很理想的買入點,於是股價每回落到該水平即買入,形成了一條水平的需求線。與此同時,另一批看空的投資者對股市沒有信心,認為股價難以升越其水平,於是股價回升至該價位水平,便即賣出,形成一條平行的供給線。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矩形也可能是投資者因後市發展不明朗,投資態度變得迷惘和不知所措而造成。所以,當股價回升時,一批對後市缺乏信心的投資者退出;而當股價回落時,一批憧憬著未來前景的投資者加進,由於雙方實力相當,於是股價就來回在這一段區域內波動。一般來說,矩形是整理形態,市道牛皮起落,順升市和跌市中都可能出現,長而窄且成交量小的矩形在原始底部比較常出現。突破上下限後有買入和賣出的訊號,漲跌幅度通常等於矩形本身寬度。
分析要點
(1)矩形形成的過程中,除非有突發性的消息擾亂,其成交量應該是不斷減少的。如果在型態形成期間,有不規則的高成交出現,型態可能失敗。當股價突破矩形上限的水平時,必須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但若跌破下限水平時,就不須高成交量的增加。
(2)矩形呈現突破後,股價經常出現反抽,這種情形通常會在突破後的三天至三星期內出現。反抽將止於頂線水平之上,往下跌破後的假性回升,將受阻於底線水平之下。
(3)一個高、低波幅較大的矩形,較一個狹窄而長的矩形型態更具威力。
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
型態分析
股價在某水平出現強大的賣壓,價格從低點回升到水平便告回落,但市場的購買力十分強,股價未回至上次低點即告彈升,這情形持續使股價隨著一條阻力水平線波動日漸收窄。我們若把每一個短期波動高點連接起來,可畫出一條水平阻力線;而每一個短期波動低點則可相連出另一條向上傾斜的線,這就是上升三角形。成交量在型態形成的過程中不斷減少。下降三角形的形狀與上升三角形恰好相反,股價在某特定的水平出現穩定的購買力,因此股價每回落至該水平便告回升,形成一條水平的需求線。可是市場的賣出力量卻不斷加強,股價每一次波動的高點都較前次為低,於是形成一條下傾斜的供給線。成交量在完成整個型態的過程中,一直是十分低沉。
市場應用
上升三角形顯示買賣雙方在該範圍內的較量,但買方的力量在爭持中已稍占上風。賣方在其特定的股價水平不斷賣出,但並不急於出貨,但卻不看好後市,於是股價每升到理想的賣出水平便即賣出,這樣在同一價格的賣出形成了一條水平的供給線。不過,市場的購買力量很強,他們不待股價回落到上次的低點,更急不及待地購進,因此形成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需求線。另外,也可能是有計劃的市場行為,部分人士有意把股價暫時壓低,以達到逢低大量吸納之目的。
下降三角形同樣是多空雙方在某價格區域內的較量表現,然而多空力量卻與上升三角形所顯示的情形相反。
看空的一方不斷地增強賣出壓力,股價還沒回升到上次高點便再賣出,而看好的一方堅守著某一價格的防線,使股價每回落到該水平便獲得支持。此外,這型態的形成亦可能是有人在托價出貨,直到股票賣完為止。
分析要點
(1)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都屬於整理形態。上升三角形在上升過程中出現,暗示有突破的可能,下降三角形正相反。
(2)上升三角形在突破頂部水平的阻力線時,有一個短期買入訊號,下降三角形在突破下部水平阻力線時有一個短期賣出訊號。但上升三角形在突破時須伴有大成交量,而下降三角形突破時不必有大成交量來證實。
(3)值得一提時,此二型態雖屬於整理形態,有一般向上向下規律性,但亦有可能朝相反方向發展。即上升三角形可能下跌,因此投資者在向下跌破3%(收市價計)時,宜暫時賣出,以待形勢明朗。同時在向上突破時,沒有大成交量配合,也不宜貿然投入。相反下降三角形也有可能向上突破,這裏若有大成交量則可證實,另外在向下跌破時,若出現回升,則觀察其是否阻於底線水平之下,在底線之下是假性回升,若突破底線3%,則圖型失敗。
楔型
型態分析
楔型是股價界於兩條收斂的直線中變動。與三角形不同處在於二條界線同時上傾或下斜。成交量變化和三角形一樣向頂端遞減。楔型又分為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
在上升或下降的途中,它是持續整理形態,股價有向原方向運行的要求。但若出現在頂部,它則是反轉型態,股價有向上或向下重新選擇方向的要求。
下降楔型指股價經過一次下跌後有強烈技術性反彈,價格升至一定水平又掉頭下落,但回落點較前次為高,又上升至新高點比上次反彈點高,又回落形成一浪高一浪之勢,把短期高點相連,短期低點相連形成一條向上傾斜直線,下麵一條則較為陡峭。
下降楔型則相反,高點一個比一個低,低點亦一個比一個低,形成二條同時下傾的斜線。
兩種楔型成交量都是越接近端部,成交越少。
市場應用
下降楔型——表麵上看來,與下降三角形相似,但下降三角形隻有一邊上傾,所代表的是多頭趨勢,而下降楔型兩邊上傾,似乎多頭趨勢應該更濃,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下降三角形的頂線代表股價在一定價格才賣出,當供給被吸收後(下降界線代表吸收),上檔壓力解除,股價便會往上跳。在下降楔型中,股價下降,賣出壓力亦不大,但投資者的興趣卻逐漸減少,股價雖上揚,可是每一個新的下降波動都比前一個弱,最後當需求完全消失時,股價便反轉回跌,因此,下降楔型表示一個技術性的意義之漸次減弱的情況。下降楔形是一個整理型態,常在跌市中回升階段出現,下降楔型顯示尚未跌見底,隻是一次跌後技術性反彈而已,當其下限跌破後,就是賣出訊號。下降楔型的下跌幅度,至少將新下降的價格跌掉,而且要跌得更多,因為尚未見底。
上升楔型——其市場含義和上升楔形剛剛相反。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上升後,出現了獲利回吐,雖然上升楔形的底線往下傾斜,似乎說明市場的承接力量不強,但新的回落浪較上一個回落浪波幅為小,說明賣出力量正減弱中,加上成交量在這階段中的減少可證明市場賣壓的減弱。
上升楔形也是個整理形態,通常在中,長期升市的回落調整階段中出現。上升楔形的出現告訴我們升市尚未見頂,這僅是升後的正常調整現象。一般來說,形態大多是向上突破,當其上限阻力突破時,就是一個買入訊號。
分析要點
(1)楔形(無論上升楔形抑是下降楔形)上下二條線必須明顯地收斂於一點,如果型態太過寬鬆,形成的可能性就該懷疑。一般來說楔形需要二個星期以上時間完成。
(2)雖然跌市中出現的下降楔形大部分都是往下跌破占多,但相反地若是往上升,而且成交亦有明顯的增加,型態可能出現變異,發展形成上升通道,這時候我們應該改變原來看空的看法,市道(或股價)可能會沿著新的上升通道,開始一次新的升勢了。
同樣倘若上升楔形不升反跌,跌破下限支持,型態可能改變為下降通道,這時候後市的看法就應該隨著市勢的變化而作出修正了。
(3)下降楔形上下二條線收斂於一點,股價在型態內移動隻可以作有限的上和下,最終會告跌破。而股價理想的跌破點是由第一個低點開始,直到下降楔形尖端,之間距離的2/3處。 有時候,股價可能會一直移動到楔形的尖端,出了尖端後還稍作上升,然後才大幅下跌。
(4)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有一點明顯不同之處,下降楔形在跌破下限支持後經常會出現急跌;但下降楔形往上突破阻力後,可能會橫向發展,形成徘徊狀態,成交仍然十分低沉,然後才慢慢開始上升,成交亦隨之而增加。這情形的出現,我們可待股價打破徘徊悶局後才考慮跟進。
旗型
型態分析
旗形走勢的型態就象一麵掛在旗杆頂上的旗幟,這型態通常在急速而又大幅的市場波動中出現,股價經過一連串緊密的短期波動後,形成一個稍微與原來趨勢呈相反方向傾斜的長方形,這就是旗形走勢。旗形走勢又可分作上升旗形和下降旗形。
上升旗形的形成過程是:股價經過陡峭的飆升後,接著形成一個緊密,狹窄和稍微向下傾斜的價格密集區域,把這密集區域的高點和低點分別連接起來,就可以劃出二條平行而又下傾的直線,這就是上升旗形。
下降旗形則剛剛相反,當股價出現急速或垂直的下跌後,接著形成一個波動狹窄而又緊密,稍微上傾的價格密集區域,象是一條上升通道,這就是下降旗形。
成交量在旗形形成過程中,是顯著地漸次遞減的。
市場應用
旗型經常出現於急速上升或下降的行情中途,在急速的直線上升中,成交量逐漸增加,最後達到一個短期最高記錄,早先持有股票者,已因獲利而賣出,上升趨勢亦遇到大的阻力,股價開始小幅下跌,形成旗形。不過大部分投資者對後市依然充滿信心,所以回落的速度不快,幅度也十分輕微,成交量不斷減少,反映出市場的賣出力量在回落中不斷地減輕。經一段時間整理,到了旗型末端股價突然上升,成交量亦大增,而且幾乎形成一條直線。股價又象形成旗形時移動速度一樣急速上升。這是上升形成的旗形。在下跌時所形成的旗形,其形狀為上升時圖形之倒置,在急速的直線下降中,成交量增加達到一個高點,然後有支撐反彈,不過反彈幅度不大,成交量減少,股價小幅上升,形成旗形,經過一段時間整理,到達旗形末端,股價突然下跌,成交量大增,股價續跌。
以上分析可見,旗形是個整理形態。即型態完成後股價將繼續原來的趨勢方向移動,上升旗形將是向上突破,而下降旗形則是往下跌破,上升旗形大部分在牛市第三期中出現,因此形態暗示升市可能進入尾聲階段。下降旗形大多在熊市第一期出現,這型態顯示大市(或價)可能作垂直式的下跌。因此這階段中形成的旗形十分細小,可能在三,四個交易日內經已完成,如果在熊市第三期中出現,旗形形成的時間需要較長,而且跌破後隻作有限度的下跌。
旗形型態可量度出最少升/跌幅。
其量度的方法是突破旗形(上升旗形和下降旗形相同)後最少升/跌幅度,相等於整支旗杆的長度。
至於旗杆的長度是形成旗杆的突破點開始,直到旗形的頂點為止。
分析要點
(1)這型態必須在急速上升或下跌之後出現,成交量則必須在形成形態期間不斷地顯著減少。
(2)當上升旗形往上突破時,必須要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當下降旗形向下跌破時,成交也是大量增加的。
(3)在型態形成中,若股價趨勢形成旗形而其成交量為不規則或很多又非漸次減少的情況時,下一步將是很快的反轉,而不是整理。即上升旗形往下突破而下降旗形則是向上升破。換言之,高成交量的旗形型態市況可能出現逆轉,而不是個整理型態。因此,成交量的變化在旗形走勢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觀察和判斷形態真偽的唯一方法。
(4)股價應在四周內向預定的方向突破,超出三周時,就應該特別小心,注意其變化。
對稱三角形
型態分析
對稱三角形由一係列的價格變動所組成,其變動幅度逐漸縮小,亦就是說每次變動的最高價,低於前次的水準,而最低價比前次水準為高,呈一壓縮圖形,如從橫的方向看股價變動領域,其上限為向下斜線,下限為向上傾線,把短期高點和低點,分別以直線連接起來,就可以形成一相當對稱的三角形。對稱三角形成交量,因愈來愈小幅度的股價變動而遞減,然後當股價突然跳出三角形時,成交量隨之變大。
市場應用
對稱三角形是因為買賣雙方的力量在該段價格區域內勢均力敵,暫時達到平衡狀態所形成。股價從第一個短期性高點回落,但很快地便被買方所消化,推動價格回升;但購買的力量對後市沒有太大的信心,又或是對前景感到有點猶疑,因此股價未能回升至上次高點已告掉頭,再一次下跌。在下跌的階段中,那些賣出的投資者不願意太低價賤賣或對前景仍存有希望,所以回落的壓力不強,股價未低跌到上次的低點便已告回升,買賣雙方的觀望性爭持使股價的上下小波動日漸縮窄,形成了此一型態。
成交量在對稱三角形成的過程中不斷減少,正反映出多空力量對後市猶疑不決的觀望態度,使得市場暫時沉寂。
一般情形之下,對稱三角形是屬於整理型態,即股價會繼續原來的趨勢移動。隻有在股價朝其中一方明顯突破後,才可以采取相應的買賣行動。如果股價往上衝破阻力(必須得到大成交量的配合),就是一個短期買入訊號;反之若是往下跌破(在低成交量之下跌破),便是一個短期賣出訊號。
對稱三角型的最少升幅量度方法是當股價往上突破時,從型態的第一個上升高點開始畫一條和底部平等的直線,我們可以預期股價至少會上升到這條線才會遇上阻力。至於股價上升的速度,將會以型態開始之前同樣的角度上升。因此我們從這量度方法估計到該股最少升幅的價格水平和所需要的完成時間。
型態的最少跌幅,量度方法也是一樣。
分析要點
(1)一個對稱三角形的形成,必須要有明顯的二個短期高點和短期低點出現。
(2)對稱三角形的股價變動愈接近其頂點而未能突破界線時,其力量愈小,若太接近頂點的突破即失效。通常在距三角形底邊一半或四分之三處突破時會產生最準確的移動。
(3)向上突破需要大成交量伴隨,向下突破則不必。
有一點必須注意,假如對稱三角形向下跌破時有極大的成交量,可能是一個錯誤的跌破訊號,股價於跌破後並不會如理論般回落。倘若股價在三角形的尖端跌破,且有高成交的伴隨,情形尤為準確;股價僅下跌一、二個交易日後便迅速回升,開始一次真正的升市。
有假突破時,應隨時重劃界限形成新的三角形。
(4)雖然對稱三角形大部分是屬於整理型態,不過亦有可能在升市的頂部或跌市的底部中出現。根據統計,對稱三角形中大約四分之三屬整理型態,而餘下的四分之一則屬轉勢型態。
(5)對稱三角形突破後,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反方向移動(反抽),上升的反抽止於高點相連而成的型態線,下跌的反抽則受阻於低點相連的型態線之下,倘若股價的反抽大於上述所說的位置,型態的突破的可能有誤。
缺口
缺口是指股價在快速大幅變動中有一段價格沒有任何交易,顯示在股價趨勢圖上是一個真空區域,這個區域稱之“缺口”,它通常又稱為跳空缺口。
如下圖示:
當股價出現缺口,經過幾天,甚至更長時間的變動,然後反轉過來,回到原來缺口的價位時,稱為缺口的封閉。又稱“回補缺口”。
從缺口發生的部位大小,可以預測走勢的強弱,確定是突破,還是已到趨勢之盡頭,它是研判各種型態時最有力的輔助材料。
缺口分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續性缺口與消耗性缺口等四種。
普通缺口
這類缺口通常在密集的交易區域中出現,因此許多需要較長時間形成的整理或轉向型態如三角形,矩型等都可能有這類缺口形成。
突破缺口
突破缺口是當一個密集的反轉或整理型態完成後突破盤局時產生的缺口。當股價以一個很大的缺口跳空遠離型態時,這表示真正的突破已經形成了。因為錯誤的移動很少會產生缺口,同時缺口能顯示突破的強勁性,突破缺口愈大,表示未來的變動強烈。
持續性缺口
在上升或下跌途中出現缺口,可能是持續性缺口。這種缺口不會和突破缺口混淆,任何離開型態或密集交易區域後的急速上升或下跌,所出現的缺口大多是持續性缺口。這種缺口可幫助我們估計未來後市波幅的幅度,因此亦稱之為量度性缺口。
消耗性缺口
和持續性缺口一樣,消耗性缺口是伴隨快的、大幅的股價波幅而出現。在急速的上升或下跌中,股價的波動並非是漸漸出現阻力,而是愈來愈急。這時價格的跳升(或跳位下跌)可能發生,此缺口就是消耗性缺口。
通常消耗性缺口大多在恐慌性拋售或消耗性上升的末段出現。
市場應用
1.普通缺口並無特別的分析意義,一般在幾個交易日內便會完全填補,它隻能幫助我們辨認清楚某種型態的形成。普通缺口在整理型態要比在反轉型態時出現的機會大得多,所以當發現發展中的三角形和矩形有許多缺口,就應該增強它是整理型態的信念。
2.突破缺口的分析意義較大,經常在重要的轉向型態如頭肩式的突破時出現,這缺口可幫助我們辨認突破訊號的真偽。如果股價突破支撐線或阻力線後以一個很大的缺口跳離形態,可見突破十分強而有力,很少有錯誤發生。形成突破缺口的原因是其水平的阻力經過時間的爭持後,供給的力量完全被吸收,短暫時間缺乏貨源,買進的投資者被迫要以更高價求貨。又或是其水平的支持經過一段時間的供給後,購買力完全被消耗,賣出的須以更低價才能找到買家,因此便形成缺口。
假如缺口發生前有大的交易量,而缺口發生後成交量卻相對的減少,則有一半的可能不久缺口將被封閉,若缺口發生後成交量並未隨著股價的遠離缺口而減少,反而加大,則短期內缺口將不會被封閉。
3.持續性缺口的技術性分析意義最大,它通常是在股價突破後遠離型態至下一個反轉或整理型態的中途出現,因此持續缺口能大約的預測股價未來可能移動的距離,所以又稱為量度缺口。其量度的方法是從突破點開始,到持續性缺口始點的垂直距離,就是未來股價將會達到的幅度。或者我們可以說:股價未來所走的距離,和過去已走的距離一樣。
4.消耗性缺口的出現,表示股價的趨勢將暫告一段落。如果在上升途中,即表示快將下跌;若在下跌趨勢中出現,就表示即將回升。不過,消耗性缺口並非意味著市道必定出現轉向,盡管意味著有轉向的可能。
在缺口發生的當天或後一天若成交量特別大,而且趨勢的未來似乎無法隨成交量而有大幅的變動時,這就可能是消耗性缺口,假如在缺口出現的後一天其收盤價停在缺口之邊緣形成了一天行情的反轉時,就更可確定這是消耗性缺口了。
消耗性缺口很少是突破前一型態大幅度變動過程中的第一個缺口,絕大部分的情形是它的前麵至少會再現一個持續缺口,因此可以假設,在快速直線上升或下跌變動中期出現的第一個缺口為持續缺口,但隨後的每一個缺口都可能是消耗性缺口,尤其是當這個缺口比前一個空距大時,更應特別注意。
持續缺口是股價大幅變動中途產生的,因而不會於短時期內封閉,但是消耗性缺口是變動即將到達終點的最後現象,所以多半在2-5天的短期內被封閉。
分析要點
1.一般缺口都會填補。因為缺口是一段沒有成交的真空區域,反映出投資者當時的衝動行為,當投資情緒平靜下來時,投資者反省過去行為有些過分,於是缺口便告補回。
其實並非所有類型的缺口都會填補,其中突破缺口,持續性缺口未必會填補,不會馬上填補;隻有消耗性缺口和普通缺口才可能在短期內補回,所以缺口填補與否對分析者觀察後市的幫助不大。
2.突破缺口出現後會不會馬上填補?
我們可以從成交量的變化中觀察出來。如果突破缺口出現之前有大量成交,而缺口出現後成交相對減少,那麽迅即填補缺口的機會隻是五五之比;但假如缺口形成之後成交大量增加,股價在繼續移動遠離型態時仍保持十分大量的成交,那麽缺口短期填補的可能便會很低了。就算出現反抽,也會在缺口以外。
3.股價在突破其區域時急速上升,成交量在初期量大,然後在上升中不斷減少,當股價停止原來的趨勢時成交中又迅速增加,這是多空雙方激烈爭持的結果,其中一方得到壓倒性勝利之後,於是便形成一個巨大的缺口,這時候又再開始減少了。這就是持續性缺口形成時的成交量變化情形。
4.消耗性缺口通常是形成缺口的一天成交量最高(但也有可能在成交量最高的翌日出現),接著成交減少,顯示市場購買力(或賣出力)經已經消耗殆盡,於是股價很快便告回落(或回升)。
5.在一次上升或下跌的過程裏,缺口出現愈多,顯示其趨勢愈快接近終結。舉個例說,當升市出現第三個缺口時,暗示升市快告終結;當第四個缺口出現時,短期下跌的可能性更加濃厚。
V型和伸延V型
型態分析
V型走勢,可分為三個部分:
(1)下跌階段:通常V型的左方跌勢十分陡峭,而且持續一段短時間。
(2)轉勢點:V型的底部十分尖銳,一般來說形成這轉勢點的時間僅三、兩個交易日,而且成交在這低點明顯增多。有時候轉勢點就在恐慌交易日中出現。
(3)回升階段:接著股價從低點回升,成交量亦隨之而增加。
“伸延V型”走勢是“V型走勢”的變形。
在形成V型走勢期間,其中上升(或是下跌)階段呈現變異,股價有一部分出現向橫發展的成交區域,其後打破這徘徊區,繼續完成整個型態。
倒轉V型和倒轉伸延V型的型態特征,與V型走勢剛相反。
市場應用
由於市場中賣方的力量很大,令股價持續地下降,當這股賣出力量消失之後,買方的力量完全控製整個市場,使得股價出現戲劇性的回升,幾乎以下跌時同樣的速度收複所有失地;因此在圖表上股價的運行,形成一個像V字形的移動軌跡。
倒轉V型情形則剛剛相反,市場看好的情緒使得股價節節攀升,可是突如其來的一個因素扭轉了整個趨勢,賣方以上升時同樣的速度下跌,形成一個倒轉V型的移動軌跡。通常這形態是由一些突如其來的因素和一些消息靈通的投資者所不能預見的因素造成。
V型走勢是個轉向型態,顯示過去的趨勢已逆轉過來。
伸延V型走勢在上升或下跌階段,其中一部分出現橫行的區域,這是因為形成這走勢期間,部分人士對型態沒有信心,當這股力量被消化之後,股價又再繼續完成整個型態。
在出現伸延V型走勢的徘徊區時,我們可以在這徘徊區的低點買進,等待整個型態的完成。
伸延V型與V型走勢具有同樣的預測威力。
分析要點
1.V型走勢在轉勢點必須有明顯成交量配合,在圖形上形成倒V型。
2.股價在突破伸延V型的徘徊區頂部時,必須有成交量增加的配合,在跌破倒轉伸延V型的徘徊底部時,則不必要成交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