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
2008 (1)
2011 (14)
2021 (87)
2022 (100)
2023 (65)
2024 (65)
  故人故事潘玉良
偶然看到電影《畫魂》,潘玉良的故事,鞏俐扮演潘玉良。我竟然久久不能入睡。
我最早聽到潘玉良,是爸爸講給我聽的。有個官人贖出了一個妓女潘玉良,居然把她送出國,變成了知名畫家。當時,我們所知道的就是這些,沒有其他細節。那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出國熱,出國難。一個妓女能出國留學,太不可思議了。
我盡可能地閱讀了很多潘玉良資料。
潘玉良(1899年6月14日—1977年7月22日 )生於江蘇揚州,原名陳秀清,一歲喪父,八歲喪母。13歲時被好賭的舅父賣給蕪湖妓院成為婢女。1913年蕪湖鹽督潘讚化(1885天津-1959年病逝安慶)欣賞其才氣為她贖身,並納為妾室,證婚人是潘讚化的同學陳獨秀。婚後改名潘玉良,並由潘讚化親自教導讀寫,在1917年師從洪野開始學畫。
潘玉良14歲時在妓院遇見客戶潘讚化,不久她給潘讚化下跪,願意服侍潘讚化一輩子。潘讚化於是將她贖出妓院,但並沒有娶她為妾,而是教她學文化。估計潘玉良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兒,潘讚化慢慢喜歡她了,於是納為妾,改名潘玉良。之後,潘讚化將潘玉良推薦給他的朋友洪野先生學習油畫,開始了她的藝術人生。
我要說的是,潘玉良非常聰明,她一下子就跪對了人,遇到了一位賞識她才華的人。當時潘玉良還沒有繪畫,就是喜歡唱京劇的老生角色。這個非常怪,一小女孩唱京劇老生,就像她以後的藝術,非常喜歡畫女裸體。潘讚化看到了潘玉良的潛質。
過去留學是一種遊學,可以在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大學學習。每個大學學幾個月。
1918年,潘玉良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21年,由專科學校推薦到法國裏昂國立美術專科學校學習油畫。潘玉良應該是徐悲鴻的同學,他們一起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讀書,又一起去法國留學。1925年潘玉良去意大利學油畫和雕塑。
 
潘玉良學生證照片
 
1924年潘玉良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注冊證的照片 法國國家檔案館藏
以上的介紹都是網文介紹,事件,日期,生日等都有出入。這些說不清楚,但是潘玉良在歐洲的藝術生涯倒是確有記載。反正徐悲鴻在歐洲的成績不如潘玉良。國畫在歐洲不吃香。
我們都知道範增在法國住了幾年,他用毛筆畫古代人物栩栩如生。可歐洲人就看不懂。估計範增將他的畫贈送給外國友人,人家看不懂,畫也沒有表過,宣紙疊巴疊巴的就送人了。老外不知道該怎麽辦,就把畫給了二手店。二手店標價五英鎊,注明日本畫原作。嘿嘿,我就買下了。我買這張畫之前,在中國美術館看了好幾次範增畫展,我還是能認出真偽的。
當年在歐洲學習繪畫的同學,回國互相介紹提拔,都當了教授。1928年,潘玉良也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和南京師範大學當了教授,教授西方油畫。期間,她很受排斥。其一,她的妓女曆史;其二,她畫女裸體,沒有人給她做模特,她就畫自己。她在國內辦過裸體畫展,結局非常不好。
1938年,她不得不再次出國。畢竟西方油畫在西方有市場。1938年,她不得不再次出國。畢竟西方油畫在西方有市場。她也經不起國內社會對她的非議。
潘玉良喜歡畫女裸體,我以為與她的妓女曆史有關係。妓女們在一起,能談什麽,話題可能會是服裝,相貌,體形。彼此都看過裸體。話說白了,裸體是好看,隻不過人們裝斯文,不敢說。可潘玉良看了裸體,記在腦子裏,她就是想畫。據說她的獲獎作品中,一些裸體就是她對妓院曾經的記憶。
潘玉良深知潘讚化是她人生中的貴人,所以,她一生忠誠丈夫。
1945年,潘讚化60歲,發妻去世,作為潘讚化的妾,潘玉良想回國照顧潘讚化,但是國共戰爭開始了。回不去。
好容易新中國成立,潘玉良又想回國,但是她的老校長劉海粟被打成右派,潘玉良又不敢回國。潘讚化寫信讓她不要回國。
1959年,74歲的潘讚化去世。潘玉良不知道丈夫去世,隻是再也收不到丈夫的信件。她是1964年才打聽到丈夫去世的消息。
1977年,潘玉良病重,她向好友王守義交代後事。一,死後要穿旗袍;二,把她與潘讚化的合影,潘讚化給她的項鏈和懷表交給潘讚化的後人;三,把她的畫帶回中國。
王守義辦到了前兩件事情,但是第三件事情他辦不到。潘玉良有4000多幅畫。王守義隻有與中國在法國的大使館聯係幫助。潘玉良的畫還沒有運回中國,王守義就患急病去世了,那是1978年。
王守義1937年去法國,妻子子女在中國。他在法國認識了潘玉良。估計他對潘玉良有好感,但是潘玉良念著丈夫,不肯再婚,又覺得對不起王守義。於是,她雕塑了一個王守義的像,不拿去出展,而是放在自己家裏,表示對王守義的感激。
王守義突然去世,沒有遺囑。他與潘玉良的友好關係在朋友中都清楚。於是朋友們集體為王守義辦喪事,並且把他與潘玉良合葬了。而一年前的潘玉良的喪事是王守義一手操辦的。
現如今,潘玉良的畫作被中國政府全部運回中國,其中一幅潘玉良自畫像在香港拍賣到1020萬元人民幣。
這個故事竟然讓我失眠了。我腦海裏形成了一個故事,潘玉良和王守義在巴黎相依為命,彼此傾訴,客死他鄉。
估計那個年代的巴黎中國圈子,就那麽些人,年年春節,國人相聚,張玉良都要唱一段京劇老生。估計她是很開朗,大嗓門兒的人。從照片看,她的頭很大,個子不高,挺豐滿的。
我們也是海外浪子,多數也會客死他鄉。恐怕我們之後好幾代就會有客死它星球了,誰知道呢?
以下三幅畫均為潘玉良自畫像
 
  
 
朋友們集體為王守義辦喪事,並且把他與潘玉良合葬了。========朋友們懂王守義。問好甘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