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讀史有感(美國的混亂時期)

(2015-04-23 12:40:48) 下一個

                          讀史有感(美國的混亂時期)

 

美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了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自從南北戰爭以後是從未有過。先從政治新聞的大標題說起,肯尼迪總統被刺殺,接下來他的弟弟在總統競選中又遭到同樣的命運,不然很有可能成為美國總統。還有馬丁.路德.金也被刺殺,這三起謀殺一直到今天都有些不明不白。

事情還不算完,尼克鬆因為違法的醜聞而辭去總統,他本人由於福特總統的特赦而逃過一難,而他最親信的一幫人幾乎都統統進了監獄。美國政治似乎變成了流血加上醜聞,讓美國民眾信心大損。

不但是刺殺總統和政治領袖,美國社會也充滿了暴力。年輕學生反對越南戰爭,走上街頭,占領學校,和警察發生衝突,時時有人喪身,甚至國民警衛隊在校園裏對學生開槍,震驚世界。如果僅僅是學生不是什麽大事,年輕人從來就是不安分,但事情發展到那一步是肯定是有成年人在後麵的。比如有學校的教授在課堂上公開教學生怎麽製造汽油彈來對付警察,有幾萬年輕人(大部分是學生)跑到加拿大以逃避兵役,沒有家長在經濟上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也就是相當多美國人對法律表示了蔑視。

其實美國人是挺愛自己的國家的,在開始時大部分都是支持政府的越南戰爭的,特別是人數龐大的退伍老兵。美國的政治製度決定了政府的政策不可能和大多數民眾對著幹,所以到後來越戰泄密揭露了兩黨政府都在撒謊和誤導民眾進而失去了支持,越南戰爭就隻能結束。所以說,社會動蕩實際上是民眾在觀念,思想上的尖銳對立,這在民權運動中更是明顯。

越南戰爭引發的衝突與那時的種族騷亂相比就不算什麽了,1967年,底特律起頭,全美有超過一百個城市發生了騷亂,1968年,金遇刺後,又是全國性的騷亂。前不久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密蘇裏發生了騷亂,但那其實不算什麽,沒有死人。而那時的騷亂比現在的要嚴重許多,許多,動不動就有上十人喪生,整個街區都在大火之中,汽車,商店統統被搶,被燒,用當時記者的話,完全是一種戰爭的場麵,或者是城市變成了叢林,警察就是獵物。

比如“瓦茨騷亂(1965)在逮捕一名酒駕的年輕人時,警方與犯罪嫌疑人的母親在圍觀者麵前爭吵起來。這一爭吵引發了為期六天的暴動,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34人被殺死,價值3000萬美元的財產被破壞。在美國曆史上,瓦茨暴動是損失最為慘重的暴動之一。” (隻是之一)

越南戰爭中美國人的死亡不及二戰時的一個零頭,那時美國人參戰人數多了十倍都不止,而並沒有出現這樣的集體逃避兵役。又肯定不是經濟危機,美國自從二戰以後,是經濟發展最好的時期,住房條件改善,汽車,家用電器開始大麵積普及,不管是白人,黑人的生活水準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存在沒有飯吃的事情。而就算在三十年代美國大蕭條,美國人真的不少在挨餓,也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時美國人都不明白自己的國家為什麽會變成這個樣子,彼此尖銳對立而混亂不已。那時說美國崩潰論肯定比現在有更多的人相信。萬分慶幸的是這種混亂對美國經濟影響不大,否則形成惡性循環,美國就恐怕會真的要崩潰了。

那麽問題到底在哪裏?

 

這個問題當然極受重視,曆史學家各有自己高見,我說一種比較流行,當然也是自己認為有道理的一些看法。

美國社會那時實際上處於一種轉型時期,在那之前,美國社會其實相當保守。比如說,離婚非常少,女人結婚後很多不工作,就是工作有隻能是秘書,售貨員一類(看過《mad man》就能有所了解);宗教的價值觀基本上是主導,未婚先孕,同性戀那都是大逆不道。

這種社會等級相對森嚴,難以逾越。由於美國從來就沒有貴族,等級在美國比歐洲要好得多。所以這裏的等級是在非常廣義上說的,比如說,男女可以看成是一種等級,白人,黑人當然更是一種等級,所謂等級說穿了就是你出生就定了,而無法改變的東西。當然,在職場,政壇也有這種情況,政壇可能要好一些,因為肯尼迪是最年輕的總統(選舉產生的),但是,像後來那一批科技新貴二,三十歲就掌管500名以內的大公司,在那時是不可想象的。

簡單地說,這些騷亂背後是美國人對當時的社會結構,道德體係這種最基礎的東西不滿,而產生的叛逆,由此第一個受到衝擊就法律。而更深的就是一種個性覺醒,必然是追求個性的實現,首先就是要求平等。

比如民權運動,非裔在美國受歧視從美國建國就開始了,過去非裔都是忍了,而現在他們不願意繼續下去了。我同樣是人,為什麽我不被平等對待,這其實就是要求自己個性。也許有人會說,民權是一個集體行動,怎麽是個性呢?其實不然,所謂大家都是一個個組成的,首先是個人有了要求,才可能有所謂的大家。其實對種族歧視的激烈反抗從來都有,但隻是少數人的行為,行不成氣候。要等到大家都來一起追求自己的個性,這就是運動了,那些早先的少數人就成為了所謂的先驅。

與此同時,在美國另一個運動開始興起,其對美國社會的影響絕不會小於民權運動,這就是婦女解放。這些在現今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身上最為明顯,像奧巴馬這樣的混血(他說自己是非裔)過去是絕不可能;如果沒有在婦女中占絕對優勢的選票,今天的總統也不是他。而婦女解放不管在哪裏都被認為是一種個性的覺醒,女性不滿足做男人的附屬品,要求自己的權利。

我在以前曾經講過,那個時代還有一種思潮也極端重要,就是對大公司,特別是壟斷,大公司和政府親密關係的反感。在那個時代出了一些為消費者權利鬥爭的勇士,今天美國的一些重要保護消費者權利的法律都是那個時代確立的。“1962年的315日,時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美國國會發表《關於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谘文》一文,文中首次提出消費者的四項權利。”

我曾經寫過越戰泄密,也就是在那時,最高法院作出了對媒體和政府關係的重要判決,於是一直到今天都成為新聞自由的基本原則。

也許從權利的角度是最好理解什麽是個性的覺醒。“自我希臘語Ego英語Self),是一個人類,對於其自身個體存在、人格特質、社會形象,所產生的一種認知意識意象。”我想大致可以說,沒有任何權利的人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隻是一種附屬品。所謂存在,就是你有獨立性,與別人有所不同。如果沒有權利,通俗的理解就是被別人所代表,獨立性無從談起。我們總說人生來平等,如果沒有權利的平等,那就是一個笑話。

所以說,在談論黑人權利,婦女權利,消費者權利,新聞自由的背後,實際上是一種個性覺醒,追求權利其實是追求個性。

從上個世紀哲學的轉變可以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比如我花了很多精力講述維特根斯坦,因為他告訴我們:你的世界不是全部世界,你的世界是你的疆界。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受到自己世界的局限,而不可能絕對正確。你可以代表多少人,少數人,當然,最大的可能還是代表自己。但是,你不可能代表正確,因為所謂正確是依賴於你自己的世界。或者換一句話說,因為語言受到邏輯的限製,不可能表述所謂絕對的真理,接下來的邏輯推理就是我們不可能知道那種真理。所以說,人不可能,也不應該被別人代表,每個人應該,也必然有自己的個性。當然也相應有自己的權利。

那時的哲學又得到了那個時代科學和數學的支持,或者說就是建立在它們的基礎之上的,因為科學和數學都告訴我們,那種絕對形式的真理不能存在。

 

從那個時代到現在,美國已經大不相同,或者說,那個時代開始的運動,深刻地改變了美國。美國是一個法律國家,那時候形成的一些重要法律和判例,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現在的美國。

也許這一點從美國家庭的變化看得最清楚。現在的美國,超過40%的成年人不是生活在婚姻之中,有不少美國男女生活在一起,甚至有孩子,但就是不結婚。這個變化是與宗教有關係的,婚姻在很長時間裏是對上帝的一種承諾(在教堂裏作一個vow),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不去教堂,那一張紙就沒有什麽意思,我們相愛難道還需要別人來認可嗎。

現在超過四分之一的美國家庭女性收入比男性高,那種男人掙錢,是家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家庭永遠是一個社會結構中最重要的東西,所以說,美國社會變化是非常大的。

這種變化是不能簡單地用好壞來判斷的:你可以說,今天的社會更加豐富多彩,也可以說是亂七八糟;也許我們今天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同樣讓人無可是從;一個追求個性的社會必然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遙遠,電子郵件,facebook是無能為力的。

在裏根時代,美國社會有些保守主義的回潮,但那隻是一種修正,總的潮流還是擺向另一邊的。天主教會是最保守的,但現在的教宗方濟各表示,希望天主教會寬容慈悲對待墮胎婦女、避孕和同性戀人士,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變。美國共和黨的確有些落伍了,跟不上美國社會的變化。

所謂潮流就是不可抗拒,你不可能要社會來適應你,隻有你到處碰壁。當然,潮流也是不可預料的,也許將來有一天會全麵複古,但我們畢竟是生活在當今的,將來的事將來再說。

 

美國並沒有從那時起開始崩潰,而是在蘇聯蘇聯崩潰後,成為了無可置疑的世界老大。我以為有兩點值得關注,第一,美國社會的彈性,也可以說都有避免社會動蕩要求,不願意搞那種全有全無階級鬥爭,而且有辦法做到相互妥協。民權運動說到底就是使白人讓出了一些東西,就像婦女解放也必然是男人放棄一些權力。相互妥協肯定比你死我活要好得多,都是同胞,甚至是家人,犯得作惡鬥嗎。

這個道理誰都不會反對,但要有一種體製來保證這個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那種宗教的教條,或者教條的主義的鼓動下,我肯定是對的,敵人就要被消滅,那就難以做到了。

馬丁.路德.金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雖然代表著受到壓迫的一方。卻並不主張上山打遊擊,而是著名的非暴力的代表,所以雖然有一些人搞武裝鬥爭,但成不了氣候。美國那時的兩任總統,肯尼迪和約翰遜都是支持民權運動的,特別是約翰遜,此人由於越戰,向來名聲不佳,但在種族平等上功勞不小。當然他們都是白人,民權運動從來都是有白人參加的。如果白人團結一致把黑人逼上梁山,美國會動蕩多久,流多少血,那就誰也不知道了。能知道的是肯定無法解決問題,難道能把黑人全部消滅或者重新恢複奴隸製?

第二就是經濟這個東西不能受到很大的衝擊,沒有飯吃的時候人們自然要搞階級鬥爭,中國人對此肯定不陌生。

現在時時看到有人說美國要崩潰,其中有一條就是美國人道德倫理正在墮落,我就有些不明白這些人是生活在哪裏。我的鄰居都是美國人,生活,工作中也有不少的接觸,但我完全得不到他們在墮落的結論,而是相反,基本上都是一些對工作和生活十分嚴肅認真的家夥,並看不出哪裏比中國人要差。至少有一點比中國強,如果你晚上到餐館吃飯,很難在那裏看到生意上的應酬,基本都是和朋友和家人,美國人下班以後的時間是留給家人的。

 

最後說二點準備挨磚頭的話。現在生活在美國的亞裔從民權運動的進展中得益巨大,千萬要記住亞同樣是有色人種,也許你因為自己皮膚不黑而自鳴得意,但是,在那些人眼裏卻是沒有區別。

現在美國的大學(包括頂尖大學)的華裔比例的確不小,但是過去卻基本上都是白人,甚至有大學根本不接受有色人種。如果裔坐公共汽車隻能在後排,有些公共場所進不去,甚至連廁所和飲水器都是分開的,怎麽能夠談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地位?這些今天看起來是天方夜譚的事情,但卻是在民權運動之前美國的很多地方都是這樣。

記得奧巴馬曾經說過,當美國人停車時看到有黑人(特別是不是一個)時,就會鎖上車門,升起車窗,老實承認,我也會這樣做。也許有人會說誰讓他們的暴力犯罪多呢,但是,也得看到在民權運動中,他們是主力軍。

第二點是在美國打種族牌是一個風險極高的行為,雖然有時很有效,但怎麽拿捏,掌握卻是極難的。現在的美國,對公開的種族歧視基本上是零容忍,但是私下卻時時是心照不宣。不管怎麽說,美國現在無疑是一個白人占主導的社會,這不是哪個總統能夠改變的。

當然,我不是說不應該爭取自己的權利,在美國誰不發出聲音就是活該倒黴,而是要認識到其中的風險,最近在美國發生的一係列事情說明種族牌並不是那麽有效,有時甚至起反作用。也許有人會說,你是自相矛盾,到底怎麽做還是不知道。是的,種族問題本來就是美國社會中最深的矛盾,沒有人知道怎麽做才是最好。但是,總的說來,我還是認為亞裔發出的聲音不夠,而造成其在政治上的地位與人數和經濟地位並不相符。

 

我寫這些東西卻時時想到的是中國,中國人的個性意識是不是真的覺醒了?如果沒有,將來會出現什麽情況?

如果中國人陷入彼此的尖銳衝突,能不能找到辦法妥協?看看中國的曆史和經曆,對此的確很難有信心。特別看到網上那些慷慨激昂,真是感到心驚肉跳。他們似乎不知道暴力是一個惡性循環,陷進去容易,抽身卻級難。

秦始皇的意思是秦國第一個皇帝,他以為自己的政權能萬世永存,但結果大家都知道。用暴力建立,並維持一個政權,難道能夠長久?你清算反對你的敵人,你的後代就會被別人清算,中國曆史翻來覆去就是這麽簡單。難道中國人就找不到一條別的道路?

所以,我並不想去討論哪一種製度更適合於中國人,那個太難,我沒有能力。我隻希望找到一種辦法來結束中國人的內鬥,既殘酷又沒有意思,解決不了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可憐無數山 回複 悄悄話 寫的非常好!看到網上對中國中共歇斯底裏的謾罵,你就知道其實很難。
舟水橋頭 回複 悄悄話 的確如此,也就是借著社會的動蕩,社會價值觀念才會後改變。美國六十年代是一個關口。
長嘯 回複 悄悄話 很受啟發。
灜客 回複 悄悄話 很有道理。為什麽馬克思的帝國主義崩潰的預見沒有實現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的社會係統裏有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的機能。一個合理的社會不是噤若寒蟬,而是不斷震蕩,出現一定程度的亂象。不怕社會有矛盾、衝突、醜聞、貪腐、暴力,就怕采用各種高壓手段將一切動亂的消滅在萌芽狀態。這種社會一旦動亂起來,那就驚天動地。
歡顏展卷林中坐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的個性意識正在逐漸覺醒,會爭取自己的權益,但是還沒有形成寬容與彼此妥協的文化。
要走向這個方向,共黨的你死我活鬥爭哲學必須拋棄,而需要新的社會哲學的基礎,目前還沒有-傳統文化沒有,中共也沒有。
周老虎 回複 悄悄話 太棒了。把版麵調整一下,會更有利於大家學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