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讀《登樓賦》

(2012-12-20 08:23:42) 下一個
讀《登樓賦》


《登樓賦》是王粲(177-217)代表作,在文學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他是建安七子之一,一般認為其文學成就最高,被稱為“七子之冠冕”。
他出身顯赫,是地道的高幹子弟。那個時候的文人大都如此。不能簡單地看成是血統論的證據,而是那時的文化的壟斷性,無權勢隻有幹苦力的份,不可能讀書識字。那又是一個極其講究門閥的時代,不是士族(祖上做官)根本就進不了組織部的名單,科舉製度的成型是唐代的事。
可以作一個合乎情理的猜測,也許有一個天才,寫了某些絕妙的文章,但進不了那個圈子,就不會為人所知,也流傳不下來,要知道那時可沒有網絡。
所以說科舉製度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其使得土族(並不是一般人,而是有錢有地的鄉紳)都有了做官的可能(像不像今天的高考?)。用現在的話來說,使得社會的流動性加強,讓有才幹的人有進入統治階層的可能。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封建社會能持續那麽多年,相對穩定的重要原因。讓能幹人在底下憤憤不平,琢磨著怎麽造反可不是什麽好事。中國曆代所謂的明君都非常重視這一點,一結束天下大亂就立刻開考,然後讀書人就歡欣鼓舞,大喊盛世將臨。再然後當有些人真成了國之棟梁之後,卻發現根本不是那麽一回事,又呼不如歸去,他們可真不好伺候。
當然,不喊的大有人在,就是喊的也多半是說說而已,像嚴子陵那樣的人是極為罕見的。
再把話說回來,當然也不能說高幹子弟都是蠢貨,因為除了王粲,曹家有三人,還有羊祜都是高幹子弟,我們說的魏晉文學不就是這些人弄出來的嗎,他們的文章或者詩真是了不起,不管用什麽標準來看都是名篇經典,後人難以企及。

王粲少年就有盛名,但一生都是幕僚,如果不是他留下了那些出名的文字,後人恐怕根本就把他給忘了。他17歲詔受黃門侍郎,但沒有去,估計是考慮到那時的皇帝淪落到跟乞丐差不多了,沒有多大的意思。這為後來被曹操重用打下了伏筆,不然就是就是前朝舊臣,曹操難免會有戒心。
後來投靠劉表,據說因相貌不佳而沒有得到重用,看來長得好的人從古代就開始占便宜。但從寫的東西看來,好像並不然,有些非常重要的文稿仍然出於他之手,可能是和他在曹操手下不能比。他和一些人勸說劉表的兒子投降曹操,一開始就是有功之臣,在短短的三五年裏,不斷升遷,最後封侯,作為不獨擋一麵的幕僚,這是並不多見的。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認為他是文人幕僚中的佼佼者。因為王粲後來還是很得意的,文風也變了,但是,後人欣賞卻是他前期不得意時的作品,看來成功是要付出代價的。
從他和曹丕,曹植兩人都維持了良好關係來看,他處世很有一套,懂政治,並非像某些人說的脾氣耿直。因為那兩個人為了大位爭得不亦樂乎,兩人又都在文學上活躍得很,是今天的文學青年,所以把一幹文人都卷了進去,楊修為此還掉了腦袋。王粲是當時最出名的文學家之一,又是朝廷重臣,必定是兩者爭奪的目標,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況且曹丕還是出了名的小心眼。
王粲隻活了40歲,據說死於痲瘋病。
他死的那一年,曹丕在大位之爭中最終獲勝。由於他的葬禮曹操肯定不會去,曹丕的出席就是最高的禮遇,曹丕不但去了,還由此變成了曆史上最奇特的追悼會。因為曹丕講話的時候,沒有說他對國家的豐功偉績,封這個家,那個家;甚至也沒有談他們之間的情誼。隻是簡簡單單地說:“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於是大家一起學驢叫,然後散會。後人稱之為名士之風。
可見那時的社會風氣有相當寬鬆的一麵,那些後來苛嚴的封建禮教還都沒有,隻要不直接卷入殘酷的政治鬥爭,文人還是有很高的自由度的,用不著擔心衙門的有關方麵找去喝茶。也看出文學青年是多麽地喜歡標新立異,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今天有那個國家的重要人物死了,在某某莊嚴會堂的追悼會上,大家一起學驢叫,那會有一個什麽結果?
不過我欣賞,人死萬事空,搞那些嚇死人的撈麽子有什麽意思,最後的曆史定位與追悼會毫無關係,這種事太多了。就像王粲,是作為文學家為人所知,其它的誰會在乎;曆史上的追悼會不計其數,倒是這個驢叫一直到今天還有人記得。
隻是不明白為什麽王粲喜歡驢鳴,叫得好聽的動物多得是。

王粲死後,二個兒子因參與謀反為曹丕所殺,當時曹操正遠征漢中,聞後長歎:“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 (王粲字仲宣)
曹操還是有些戀舊,曹丕就說不清楚了。但總而言之,王粲和陸機(陸遜)一樣,今天的中國人是沒有他的後代了。

王粲介紹完了。下麵來說他的《登樓賦》。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攬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華實蔽野,黍稷盈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

古代文人似乎都喜歡登樓,在我的印象裏但凡是個詩人,都要登一登的,留下的名篇真是不少,我想喜歡唐詩的人都能記得幾首。王粲在這裏說了自己的理由: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之所以登樓,是為了銷憂。大概是人站到高處,眼界寬闊,心胸也跟著開闊,看到大自然的美好,會感到人生其實還是不錯的,起碼這眼前的美景是讓人陶醉;這個世界是那麽的遼闊而悠長,人是多麽的渺小而短暫,再去憂愁那還怎麽活。把自己放得低一點的人自然容易快樂。
這是我讀到中間幾句的聯想,至於到底說的什麽,網上非常容易找到,不必我囉嗦。詩人讚美了樓上的景色,為的就是最後兩句: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這可以說是千古名句,意思是:
但這裏再美也不是我的鄉土,又有什麽值得我在此逗留。
此句一直在世世代代的遊子耳邊回響,我以為現在一直響到美國來了。網上許許多多人的惆悵感歎,說穿了就是這個意思;千言萬語,這一句就能代表了。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 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以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鍾儀幽而楚奏兮, 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

這裏說一下背景,王粲是山東人,此賦寫在湖北當陽。王粲因為躲避戰亂,到荊州(當陽那一帶當時屬荊州)來投靠與他家有舊的劉表。總的說來,在東漢末年的大亂中,南方(長江流域)比北方要好得多。雖然後來南方時有大戰,但那是兩軍作戰,對社會秩序影響不大。和北方黃巾大亂那種完全摧毀社會結構混亂相比,南方仍然是軍閥基本控製著局麵。
詩人遙望自己的故鄉,除了能感覺到風是由北而來之外,是那麽遙遠和艱難而無法觸及。接下來說了一些前人思鄉的典故,也是為了最後兩句:
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人在思念故鄉上是相同的,不會因為貧窮或者發達而有所改變。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懷鄉,但我懷鄉是明顯地與人有關,我在夢中經常見到我的親人,兒時的朋友,最多就是母親,其它的都是模模糊糊的。大概是那些景色依然,但母親是再也見不到了,夢隨人願。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 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淒愴以感發兮,意忉 怛而憯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詩人在荊州一住就是十五年,來時不到18歲,戰亂是那麽長,人生是那麽短,恐怕故鄉是再也回不去了,聯想到仕途的坎坷,詩人心中的憂是可想而知。
這時詩人眼中的景色就完全變了,從開始描寫周邊美麗的景色,到這時卻是太陽將匿,漫漫長夜將至,蕭瑟寒風驟起,
“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天無色,野獸狂奔找自己的同伴,群鳥悲涼地叫著舉翼歸巢,漫漫荒野了無生氣,隻有征夫還在其中行走不息。
總覺得詩人在這裏的征夫是自喻:我就像在此景中行走的征夫,天快黑了,家卻不知在何處,因此無法停歇;其實我知道,自己恐怕是永遠走不到家了,但除了繼續走,我又能幹什麽?
最後詩人回去繼續憂,“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看來登樓並不能銷憂。

建安七子不包括三曹,就我個人看來,曹操是那個時代的真正冠冕。王粲仍寫的是舊時的漢賦,“辭藻華麗,筆勢誇張,好堆砌冷僻之字,表麵富麗而艱深難讀,”這些對漢賦的評價除了表麵華麗不能讚成以外,其它都大致不錯。
雖然王粲和曹操是同一時代的人,但《登樓賦》和《步出夏門行》差別極大,曹操在詩中直來直去,言簡意賅,極少用典而像白話,毫無矯揉造作,但那種滄桑,悲涼迎麵撲來,讓人難以自製,是真正的大家之作。
魏晉文學可以說是一場革命(可不是我說的),從此文風陡然一變,後人多半是繼承的是曹操而不是漢賦,太難讀了。就是現在,過度渲染,太多的形容詞也不會為人喜歡。但是,曹操的詩讀好讀,寫就不容易了,天下能有幾人?
但不管怎麽說,《登樓賦》寫得情景交融,真摯感人,是漢賦中不可多得的名篇,曆來為人傳頌。

我對《登樓賦》情有獨鍾,是因為對那一帶比較熟,在那裏住過。年輕時曾經走到沮水和漳河中間的一處高地,心想其它的東西都會變(樓肯定是沒有了),這應該是靠得住的,當年王粲大概就是在這裏發出的感歎。
記得那是一個秋天的下午,周圍的景色文中第一段一模一樣。由此想到這塊土地上的農民真是不幸,兩千年來,就這樣一直在溫飽線上可憐地掙紮著,就和這美麗一樣並無多大的改變。沒有電,自來水,土坯草頂房,廁所在豬圈邊,這一段經曆我寫到《母親的故事(鄉下)》和《遠方的山》裏了。
我沒有等到黃昏,因為我不喜歡黑暗,看到這麽美好的景色一點點被拖入無盡之中是一件非常殘酷的事情,就像看到風華少年在絕症中慢慢走向死亡。
當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以來就再沒有去過,我想現在的變化應該不小,城市化是確確實實在改變著這塊土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眉子- 回複 悄悄話 這篇好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