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我所見到的錢學森,朱鎔基

(2011-11-03 11:08:54) 下一個
我所見到的錢學森,朱鎔基

我還是見過幾個名人的,多數並沒有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有點不過如此的感覺。比如說,我見過周恩來,那正是文革的高潮,我還是一個孩子,他在一個露天萬人大會上講話,我記得那一天很熱,他卻是軍裝,軍帽,整整齊齊,還帶著紅衛兵的紅袖章,我當時的最深的感受就是他非常了不起,不怕熱。
至於講的東西,沒有什麽新奇,都是文革的套話,“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如何偉大,我代表偉大領袖毛主席,付統帥林副主席,旗手江青同誌來看望你們的。這裏要打住,中間要加幾個大括弧,因為下麵的人都在狂喊 萬歲,萬萬歲,永遠健康,把他打斷了的,也許不是打斷,他知道要等著。
沒有經曆過文革的人,永遠不會知道那時的中國人是多麽瘋狂。
也許有那些武功高強的人能聽出他的話裏麵有深意,但我這樣的凡夫俗子恐怕是辦不到,況且我那時是個孩子,感興趣的隻是熱鬧。

第一個給我很深印象的是錢學森,在一個小範圍的會議上的講話。題目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關係。聽眾大概不到100人的,多半是科技口的幹部。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沒有了講的必要,因為人們都知道了沒有科學技術哪來的生產力,但是,盡管當時文革已經結束了十幾年,那幫人還在討論科學技術到底算不算生產力,因為根據原來理解的馬列主義,生產關係(社會製度)是決定一切的。當然現在的人有道理認為那些人腦袋進了水,馬克思那樣說,是認為資本主義要出大麻煩,引起災難,而無產階級已經奪取了政權,生產關係已經無比正確,剩下來的事情自然就是在各方麵超過資本主義,首先就是要在科學技術上,馬克思是極為強調科學技術的重要性的。不然共產黨幹什麽,再把自己推翻一回?
鄧小平是很清楚這個邏輯結論的,就我的理解,他的目標就是把國家強大起來,付出什麽代價都在所不惜。至於對錯,我坦率地承認不知道,我並不認為國家強大就等於老百姓幸福,隻能相信曆史將來會做一個結論。所以鄧小平是極力鼓吹科學技術的重要,這是那個會議的起因。我記得是他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有些人還在背後議論,說這個說法不科學,應該說現在這種情況下,科學技術是最重要的生產力,絕對說第一並不妥當,說鄧小平總是有點實用主義的,直截了當的來。
這一段有些荒唐的曆史不應該被人忘記,特別是說文革好的人更應該知道。
錢學森和我聽過的其他科學家有相當的不同,一般這樣的人講話像講課,極有條理,速度不快,到重要的地方更是慢條斯理。而錢學森比較容易激動,講到得意的地方更是高聲快語。但是,他的浙江方言一快就出來了,這一下聽眾就有些吃力了,有時要靠猜。我以為講的很不錯,他知識麵寬,也知道怎麽來打動聽眾,有口才,但他普通話差一點使得他的魅力打了折扣。
最精彩的,也是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問:
“現在哪一個人對中國貢獻最大?”
沉默了一下,有一個人說:
“毛澤東。”
他擺了擺手說:“我談的不是死了的人,那得從馬克思講起。”
我估計那人現在正在烏有之鄉上忙乎著了。
又有一個人說:
“鄧小平。”
他又擺了擺手說:
“我們今天講科學技術,不談政治家。”
這人我估計現在被網上罵得不敢做聲。
終於有個機靈人恍然大悟,說:
“那就是您老啊!”
我估計那人是國防工辦來的,說不定是他的學生,因為他說出了名字,然後不滿意的一句方言,我猜是說那人胡扯。然後他說:
“這真是不應該,你們連這都弄不清楚,是袁隆平!”
接著說雜交水稻一年增產幾百億斤糧食,那就是幾百億人民幣,要養活幾千萬人,有誰能跟他比。然後說他自己做的不過是造武器,那是用來殺人的。
底下就是一片鴉雀無聲,目瞪口呆,不要說我,估計沒有人能想到他會這樣說。
錢學森現在在網上也算得上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但是,都隻能是一些浮雲,真正了解一個人是件多麽難的事情!
我從來沒有看到有人提到這話,這似乎有些不公平,起碼說明他在那個年紀的時候,非常清醒,不是一般的清醒。隻有清醒的人才能否定自己。
這是我親耳所聽,不然我都會有些不相信,一個因為自己的事業而得到盛名高位的人,怎麽會去否定自己的工作!
這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些細節可能出差錯,但是,總的意思是絕不會錯的,我記憶太深了,況且會後大家還議論了很多。

第二個是朱鎔基。
他在幾個省的主要是地廳級幹部會議上的講話,有幾千人。這裏我得說明一點,我那時還算一個年輕人,和那個級別相差十萬八千裏,我是因為有些特殊的原因去聽的,不然我就用不著出國來混了。
會議的背景是原來中國的體製叫做財政大包幹,就是說各個省市根據經濟的好壞向中央交錢,然後中央財政再向下麵撥款。這個體製在當時就出了問題,因為各個省,市都想辦法叫窮,少交而多拿,中央財政就緊張,用朱鎔基的話來說,國家沒有錢就辦不了大事,他是一個相信中央集權的人。
所以他提出來分稅製,也就是建立國稅局,地稅局,國稅局征的稅是中央的,地稅局則是地方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我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經濟學家,不討論這個的好壞。我記得這是他進入決策圈第一個重大的舉措,是他提出來的,自然要他來推行。
我也不想來評價朱鎔基,曆史以後也自然會有公斷。我隻想說他肯定是極有口才,思維敏捷,而且說話邏輯條理異常清楚,一句廢話都沒有。他根本不看稿子,但你把記錄一看,馬上可以清清楚楚劃好段落,寫出標題。我聽過不少大幹部的講話,但沒有人能和他比。
他一開始也講了一段套話,中央怎麽重視,總書記怎麽重視,講得飛快,好像他也認為這不過是非得講的話,但不重要,很短,馬上語調一變,慢了下來,開始講他自己的話來了。
首先講分稅製的必要,我記得他說國外都是分稅製;然後說對中央,下麵都是有好處的,下麵應該怎麽利用分稅製,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說:就像一個家一樣,子女都想辦法向父母要錢,不想自己掙錢,這長遠行不通。分稅製最大的好處就是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你自己掙錢自己花,中央不要你的一分,免得你們費腦筋藏著掖著;最後就是落實的步驟和措施。
他在講話中說了一大串各省的經濟數據,脫口就來,就在他的腦子裏,什麽都不看。這時會場就稍微有點不安靜,這你就得原諒場下的官員們,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位置,那些數據對他們並不是那麽重要,怨不得他們不關心。
這時朱鎔基就明顯有點不高興了,臉拉得越來越長,要知道他本來就是一個長臉。當他講到一些數據的時候,突然停了,問:某某省的人行行長來了沒用?
當然來了,那人趕緊站了起來,他問了那人一個數據,不知是不是緊張,回答是不是很清楚,那是另外一個付行長分管的。他又問:來了沒有,回答是病了,沒有來。
朱鎔基這時就有點惱了,說:你不知道這個數據是不應該的,你現在去打電話,弄清楚再來。那個行長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女性,隻好在眾目睽睽之下飛快地一路小跑離開會場去打電話,那時候還沒有手機。
這一下會場真是叫做萬籟無聲,幾千人的地方恐怕連一根針落地都能聽見。
結尾也是不落俗套,朱鎔基說:這是中央數次會議深思熟慮的結果,大家都得執行。誰要是認為幹不了,請告訴我,我換人來做。
我的話完了。
會場還是安安靜靜,這時坐在他旁邊的一個省委書記大概是想了起來,開始鼓掌,然後才響起一片鼓聲。
我立刻想朱鎔基真是官場的一個異類,這種事情真是前所未聞。

我就對他有了一點興趣,後來認識了一個在省委辦公廳工作的朋友,他告訴我了不少趣聞,當然這就是二手貨。
他說都怕跟朱鎔基一起出去,一句話不對,他就可以訓人,有時一點麵子都不講,直接頂回去。能夠陪他出去視察的,那絕對是地方大員,平常肯定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年紀也不會小,被訓幾句可就是受不了。別的中央領導都不像他那樣。
有一回他問菜價,陪同的領導回答了,他馬上說,你說的怎麽跟我打聽的不一樣,他有一個很近的親戚就住在那個城市。這個意思就相當於說那人根本不知道,在說謊,大家隻好不做聲。
還有一回他要去一個糧庫視察,離住的地方有80公裏(那時還沒有高速),時間隻有三小時,飛機就在機場等他,得回北京見外賓。時間太緊了,但誰都不敢跟他說,隻好盡量把道路清空。
一上了那條公路他就開始板臉了,說:這一條路是你們以加強老區建設向中央要的錢,是我批的,應該是條一級公路,你們會把別的車輛都攔住,一小時80公裏沒有問題,可這是一條一級路嗎?
沒有人敢吱聲。結果在那裏隻能呆十幾分鍾。
下一個類似的工程他就不批了,說你們把那一條路真正建成一級路再說。

都說朱鎔基挺凶,照我的理解,那是因為他幾乎沒有重大的人事權,在中國的那種官場,沒有人事權就沒有人真正怕你,他也就隻有凶了。但不管怎麽凶,人家也未必怕。
中國的高官現在都是從基層混出來的,說不了解下麵基本是胡說,但能有什麽辦法了,你最終得依靠下麵的人辦事啊,人家表麵怕你有什麽好處呢。
這是缺點還是優點,我可不知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pumped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 小編不推薦上首頁可惜了。
中國要是能放開言論自由,大家可以自由討論官員,了解一個人也就更趨於真實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