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讀《凱旋門》

(2010-09-09 12:50:51) 下一個
讀《凱旋門》

二十世紀的德語作家,有三個是不得不提的。第一個是卡夫卡,可以說是那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作家;第二個是雷馬克,讀的人最多;第三個是格拉斯,他的《鐵皮鼓》最有獨特,最有創造性。

雷馬克(1998-1970)出身於一個工人家庭,18歲時參加一戰, 在西線負傷。戰爭結束後,德國人的生活極為困難,經濟不好,政局也不穩定,這是納粹得以產生,而且能掌握政權的關鍵原因。德國人試了不少政權,政黨,像走馬燈一樣,但都不能解決德國的問題。就想試一試納粹吧,結果大家都知道。
所以雷馬克那時的時候生活極為艱辛。
1929年,據說他用一個半月寫出來《西線無戰事》,那肯定來源他的親身經曆,結果竟然賣了500萬本,一舉成名。這部小說在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可以說是影響最大的一部反戰小說,在那個瘋狂的時代,這是極為難得的。
可以知道,雷馬克頭腦清醒,而且卓爾獨行。
考慮到那時德國的人口,500萬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大概相對於在中國的7000萬本,不是武打小說,一本文藝類書籍賣到這個數字是罕見的。可見那時的人們對戰爭的反感,是有共鳴的。
這就叫人難以理解了,怎麽不到十年,人們就能全部都忘了,積極投身到另一場破壞更大,死人更多的戰爭中去?
可見人們是多麽沒有記性,多麽容易被那些英雄主義,被那些愛國的宣傳所蠱惑。

《凱旋門》的主人翁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外科醫生,對政治並不感冒,因為幫助受納粹迫害的朋友,而被納粹找上。自己遭受了酷刑不說,完全與此無關的女友在他麵前被納粹折磨至死。
他卻活了下來,跑到了巴黎,因為是非法移民,沒有身份,不能行醫,就跟別的醫生捉刀,病人一旦被麻醉,並不知道是誰動的手術。
在一次完全的偶然,他認識了一個女孩,彼此相愛。但他運氣仍然不好,突然被警察抓住,因為沒有身份,被驅逐到了捷克。等他想辦法回到法國,那個女孩卻已經和別人在一起了。
不能說那個女孩就把他給忘了,而是他突然消失,生死不知,本來也沒有結婚。況且他又是一個沒有身份的外國人,根本就不知道能不能回來,會不會回來;再況且那是一個無比動蕩年代,戰爭隨時會爆發,人都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
人總得現實一點吧。
當主人翁無意在巴黎發現他的仇人,那個殘殺他女友的納粹,他就想辦法複仇,也殺死了那個納粹。結果完事以後,他並沒有多少快感,仍然是無比的寂寞和孤獨。是的,他報了仇,那又怎麽樣,死了的人不會活過來,被毀壞的生活,過去的歡樂還是並不能回來,那個幸福,有才華,對生活充滿希望,年輕有為的外科醫生已經永遠地死了。
他反而更加希望愛情,在那種時候,是他唯一活著的意義。
他就又去找那個女孩,卻發現她被男友打了一槍,已經沒有辦法可以想了。他們最後相互表達了愛情以後,他親手殺死那個女孩,不想她繼續受苦。
主人翁最後自己走進了拘留所,因為法德正式宣戰,敵國的僑民都應該被拘留,
那是他一直在逃避的,他已經徹底的絕望。
雖然書到這裏就完了,我們都知道,雷馬克也知道,法國最後被納粹德國占領,主人翁最終也會落入納粹之手。

就像《西線無戰事》一樣,《凱旋門》一樣有作者的影子在裏麵。雷馬克也被迫流亡。原因非常簡單,他小說中的反戰傾向不能為納粹所容,書被燒了,人也隻有逃跑。
雷馬克應該處境不錯,因為他已經是成名的大作家。但許許多多不出名的流亡者就肯定是沒有他那樣幸運了,沒有身份(非法居留),有的還沒有錢,總之是沒有明天,這在很多文學作品都可以看到,比如像電影《卡薩布蘭卡》。
雷馬克對政治也沒有什麽興趣,這一點他和格拉斯完全不同,他後來基本上是隱居,寫東西。但是,後來的作品都沒有引起人們的興趣,遠遠達不到《凱旋門》和《西線無戰事》那樣的成就。
他先跑到了瑞士,後來到了美國,戰後又回到了瑞士直到死去。這就叫人有點奇怪,為什麽他不回德國?
那時他的《凱旋門》又是大受歡迎,德國人又重新喜歡他了,不會燒他的書了。
我不知道原因,要是猜的話,他已經對德國人完全失望。而瑞士大部分人使用德語,作家終歸願意生活在自己的母語中。

最後他寫道:
“一切都很好。那些已經過去的和仍然會到來的。這就夠了。即使是結局,這樣也很好。他曾經愛過一個人,卻已經失去了她。他曾經恨過一個人,卻已經殺死了他。 這兩件事情,都使他解脫了。一個人複活了他的感情,另一個人消滅了他的過去。沒有一件未了的塵緣。沒有欲望;沒有憎恨,也沒有哀怨。”
又有人在這一段中看到了積極向上,這簡直是莫名其妙,一個沒有了欲望,憎恨,哀怨的人,那是什麽?
不過是一個行屍走肉。
當然,我想沒有任何人會看不懂,這一切都是納粹和戰爭造成的後果。

這部小說的基調就是絕望,到處都是,從巴黎昏暗的街道,酒吧,到底層人生活,主人翁不停喝酒,無一不是絕望。就連書中的愛情,也命中注定還是一個絕望。
這種絕望並非是像我們一樣身在異國而有鄉愁,我們是能夠回去的。雷馬克在寫這本小說的時候,卻是被驅逐,無法回家,而且還是在人類有史以來破壞最大,死人最多的一場戰爭之中,不知道自己,甚至人類還能不能在這個浩劫中幸存,於是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都看到了絕望。
著名作家茨威格就是流亡在巴西的時候自殺,因為“與我操同一種語言的世界對我來說業已沉淪,我的精神故鄉歐羅巴亦已自我毀滅,從此以後我更願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個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開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卻因常年無家可歸、浪跡天涯而消耗殆盡。所以我認為還不如及時不失尊嚴地結束我的生命為好。”
我總認為,沒有經曆過絕望的人們,是難以喜愛這部小說的,但這並非是一件壞事。我喜歡這部小說,是因為自己下農村的時候,就感到完全被社會拋棄了,也是總在喝酒,隻有在那種暈暈乎乎的時候,才能放鬆,才會忘記。

恐怕我這人還是一個老腦筋,讀俄國古典文學多了,雖然知道那近似一個夢幻,但還是喜歡在絕望中看到那一絲溫情,感覺她更是美麗。
總的說來,人們並不認為雷馬克是那種真正文學巨匠,不論是在手法,深度上都不夠。但是,那絕望中的一絲溫情卻讓人們喜愛,所以此書以各種語言一共賣了一千萬本。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本書永遠不會被人忘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