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杯滿溢

為自己留住生活中不經意落下的一根精致的羽毛,一兩片留著餘香的花瓣。
正文

記憶中北京城的四季

(2008-04-02 01:41:04) 下一個


姥姥家在北京西北城,在什刹海後海與新街口護國寺之間,可惜老房子去年拆遷了。拆遷的時候,是一戶簽字,拆一戶,據我媽說老舅上午簽字,下午房子就給拆了,幾個大表哥的房也是前後一兩天給拆了,媽媽都沒有見老房子最後一麵。聽到這消息,我眼淚差點流出來。那裏有從媽媽、幾個姨和舅舅們到表侄子侄女們三輩人的童年回憶。我在那個院子裏由姥姥撫養到三歲才離開,以後每個月至少去姥姥家一兩次,到了寒暑假會在那裏住個十天半個月的。

那一帶據說現在被定為北京城裏的宜居地區。是啊,守著什刹海、後海、西海,步行就可以到北海後門,附近有宋慶齡故居(原醇親王府),郭沫若故居(原是恭親王府一部分),恭王府花園,齊白石故居,老舍住過的小楊家胡同(《四世同堂》中小羊圈胡同的原型),梅蘭芳故居.....記載著老北京的繁榮、滄桑與變遷。北京在我的記憶中是大氣而慵懶的。

夏天,中午的太陽烤著胡同的灰牆灰瓦,貓咪趴在陰涼裏,眯著眼睛舔爪子,白楊樹的葉子耷拉著,大人們在睡午覺,一群孩子躲在當街的槐樹蔭裏守著一個大洗澡盆玩水,倆小姑娘在葡萄架下算計著那一串串的青葡萄。和表兄弟姐妹一起走著或騎車去後海的遊樂場、小人書攤,或者在後海裏劃船、遊泳、撈魚;去宋慶齡故居打電子遊戲--跳青蛙;去北海看大魚(那時北海後門內、水閘後麵排著隊的魚有大概半米到一米長,也許因為人小看東西大,實際沒那麽長)、逛靜心齋、爬白塔的那座山、鑽山洞、去遊樂場.....。如果有媽或姨同去,她們一定說她們小時候在北海怎麽過隊日,《祖國花朵》裏的中隊長是誰誰的同學演的之類的話。前年,我和妹妹都回國,我們一家四口帶上我兒子專門去遊北海,到烤肉季吃午飯,去後海劃船,景致豐富多了。在北海五龍亭,幾夥中老年人在唱歌、唱戲、跳舞,看著這些可愛的人們我又差點兒落淚。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老北京依然持有的這份閑情逸致正是讓我魂牽夢繞的。兒子在旁邊學著跳舞,可笑又可愛的樣子把我逗樂、從感動中拉回來。

冬天,樹根的雪黑黑的還沒有完全化,幾個小孩穿的鼓鼓囊囊的,帶著髒髒的手套和已經發灰的黃色套頭毛線帽,多半還拖著鼻涕在樹下玩。一人手裏舉著一根香,不時從兜裏掏出個小炮仗插在雪裏,一會兒砰的一聲,地上留下一小簇紅色的鞭炮紙,冰冷的空氣中彌漫著幾絲硫磺味和各種香的味道。還有糖葫蘆,廟會和春節的新衣服也是揮不去的回憶。

秋天,我對北京城裏的印象是淡的,因為除了十一,大概不會去姥姥家,經常還有半天趕去天安門廣場看花,留在記憶中的是疲憊和幹渴。秋天對北京的記憶留在了北大、香山和圓明園。一天,大概三歲上下,爸爸來看我,提著一大串螃蟹,應該是在秋天。記得姥爺把螃蟹放在姥姥家特有的大蒸鍋裏,還壓上一塊磚,我聽到螃蟹在鍋裏蹦,現在想想螃蟹怎麽會蹦呢?第二天早上爸爸已經不見了,好像我還哭著找爸爸,四姨揭開一隻螃蟹喂我,也沒覺得好吃。

春天,對城裏的印象就更模糊了,現在甚至懷疑自己有沒有春天去過姥姥家。記憶中春天的北京留在了頤和園,植物園和我家以前的小院子裏。

從美國到了新加坡以後可以每年回國,北京與記憶中的已經很不一樣了,可是我還是愛這個古老而新鮮的城市。願神保守這座美麗的城市,天變藍,水更清,人更有精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