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國崛起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2007-09-17 17:57:36) 下一個
大國崛起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正在崛起,是不爭的事實。同樣,中國還沒有真正崛起,也是不爭的事實。世界強國不僅僅GDP要大,其社會、文化、科技和軍事等方方麵麵都要協調發展,領先世界。即便是國民的氣質,也應透出大國的風範。

說到國民氣質,曾有兩則報道。一則是浙江大學5000多名新生報到,卻有2萬名家長和親屬陪同。另一則是送子女進京的家長使北京清華大學周邊的賓館爆滿,有的家長不得不露宿在足球場上或教學樓的門廊走道上。學校負責接待的領導說,如今要在新生中尋找獨自上學的,一年比一年難了。

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成千上萬十七八歲的中學生上山下鄉,遠赴邊疆,沒有一個家長陪同前往。那場運動固然缺乏溫情,但也證明了年輕人所具有的戰勝困難、獨立生活的能力。80年代初,他們中的一批人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赴國外的留學生,由於文化大革命的耽誤,他們中大多數人的知識基礎和英語水平其實都達不到在國外大學讀研的程度,但他們最後都完成了學業,拿到了學位,有的還成了國際著名學者。他們憑的就是一往無前、戰無不勝的奮鬥精神。

我國多年來實行一對夫婦隻生一胎的人口政策,大多數家庭對獨生子女溺愛有加,形成了人稱“小皇帝”、“小公主”的一代。一些青年人到了上大學的年紀還不會洗衣做飯,要父母陪讀。很多城市青年從來沒有到農村體驗過生活。與六七十年代的青年人比較, 這一代青年在經風雨、見世麵、吃苦耐勞方麵欠缺很多。曆史經驗表明,大國崛起的道路不會風平浪靜,中國的崛起也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上帝不會因為中國獨生子女多而特別關照,特許中國人可以“不苦其心誌,不勞其筋骨”而輕鬆完成大國崛起的重任。

古今中外,凡是真愛子女的父母、真在乎公司前程的企業家、真關心社稷長治久安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視接班人的氣質和曆練。美國的軍校現在培養軍官仍然采用魔鬼訓練法,其強度近乎殘酷;英國的皇子皇孫也還要當兵,要到非洲慰問難民,探視艾滋病人。美國商界巨子洛克菲勒從周薪隻有5美元的簿記員奮鬥成為世界首富。他在給兒子的信中說:“富家子弟在起步時繼承了優勢,卻很少有機會去學習和發展生存所需要的技巧,而出身低賤的人因迫切需要解救自身,便會積極發揮創意和能力,且珍惜和搶占各種機會。”他還告誡自己的兒子:“麻省的一項統計數字顯示,在17個有錢人的孩子裏麵,居然沒有一個在離開人世時還是富翁。”

我國唐朝的貞觀之治是曆史上最著名的盛世。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四子魏王李泰爭奪皇位繼承權,太宗乃改立第九子李治為太子。李治時年15歲,雖然孝順,但性格軟弱。唐太宗擔心他難當大任,故寢食難安。其時,正好發生薛延陀謀殺漠北可汗,阻攔北方各部落向大唐進貢的事件。唐太宗為了讓李治親身經曆一次戰爭,體會治國的艱辛,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顧眾大臣的反對,親率唐軍討伐。結果以失敗告終,唐太宗也身染重疾,沒過幾年便去世了。可見,即使是可以名正言順搞世襲的封建王朝,皇帝在遴選和培養接班人時,也是煞費苦心的,並不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那樣簡單。

40多年前,毛澤東曾提出培養和造就千百萬革命事業接班人的係統思想。他當時特別強調: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在革命大風大浪的鍛煉中成長的。中國在經曆了半個世紀的和平建設、將近30年相對順利的改革開放時期之後,青年人中容易滋生鶯歌燕舞,天下太平的偏安思想。這與大國崛起充滿艱難險阻的現實顯然是背道而馳的。這種傾向不克服,將來必吃大虧。因此,如何按照毛澤東的教誨,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經得起大風大浪考驗的革命事業接班人,是中國在崛起過程中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