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如此描繪中國新一代將軍整體形象的:年齡50多歲,大學文化水平,雖少有作戰經曆,但在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浪潮中善於思考,勇立潮頭,其內在潛能和未來發展預示人民軍隊希望,令世人不容小視。
文章說,調查顯示,中國新一代將軍,青少年時普遍經曆十年“文革”,是社會轉型期繼往開來的一代。有的雖然未經過全日製大學教育,但是,通過多種求學途徑,普遍成為同齡人高學曆群體一員。
這些將軍中,初始學曆普遍在初中以上,高中以上學曆的占87%。在向現代化進軍中,普遍經過兩三次軍隊院校培訓,爭先站在知識更新前列。他們之中,具有軍級以上機關經曆者占81%,具有部隊主官經曆者占89%,具有參戰經曆者占16%,軍級以上機關和部隊主官崗位交叉任職經曆,構成其成長軌跡。
文章說,中國的新一代將軍們分布在作戰部隊、省軍區,軍隊院校,大軍區級、總部機關,以及部分科研、醫務、文體單位等。有的剛過不惑之年,走上軍級領導崗位;有的具有在海外工作或國際軍事交流經曆,熟練掌握一門以上外語;有的是軍事、政工、後勤、裝備某一領域的專家、學者;有的是國家或軍隊重要科研學科拇?啡耍?渲校?環υ菏俊?lt;br>文章指出,值得關注的是,解放軍一批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出生的將軍,即:“共和國第一代紅領巾”,有的早在幾年前已走上大軍區級領導崗位。不遠的將來,更多新中國後出生者,將走進上將、中將和少將行列。無疑,他們肩負著人民軍隊的未來和希望。
文章說,新一代將軍成長,既有毛澤東等老一輩軍事思想的哺育,也有鄧小平、江澤民為領導核心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培養。他們身上,體現著革命傳統與現代思維的統一,體現著中國特色與對外開放的統一。如今,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成為他們帶領官兵探索信息化建設的科學指南。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始終如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其最鮮明政治本色。(楊民青)
相關鏈接:新一代將星推進軍事變革 探索中國特色建軍之路
中新網6月19日電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前夕,《瞭望》新聞周刊推出專題報道文章,對中國新一代將軍群體進行詳細的解析。文章說,中國的新一代將軍們,正麵對世界範圍的新軍事變革,不斷探索現代化條件下的新戰略、新戰法,推進中國特色的建軍之路,為維護世界和平,維護國家安全,鍛造具有中國特色革命化、現代化軍隊,作出曆史貢獻。
勇立新軍事變革潮頭浪尖
文章說,在全軍陸軍、海軍、空軍以及戰略導彈等部隊,一批有使命感、有責任心、有危機意識的將軍們,勇立新軍事變革潮頭,成為信息化建設弄潮兒和帶頭人:
——前不久,在山東半島某演練場上,一場近似實戰的激烈演練正在進行。在某集團軍數位將軍的運籌指揮下,部隊通過空中輸送、鐵路輸送和摩托化行軍緊急開進。在陌生地域,看不見的電波記錄下其行動軌跡。
一聲令下,演練在凜冽寒風中打響。藍軍先進的電磁裝備,不斷對紅軍進行不間斷偵察和分時段幹擾。無形的電磁環境,令人驚心動魄。險情不斷,困境不斷,問題不斷。在將軍們看來,“藍軍”與“紅軍”的誰勝誰負,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重要的是,雙方在當今軍事技術的最前沿——複雜電磁環境下,解放軍要得到新的提高和鍛煉。
前不久,某集團軍數位將軍們,與堅持數年的“軍事理論研究小組”軍官們再次聚集一起,探索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理論轉變。
近幾年來,這個集團軍的將軍們深刻意識到,要打贏未來戰爭,必須解決“如何實現現代多維戰場的精確指揮控製”難題,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圍繞實戰和訓練任務,不斷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專業、不同兵種的軍事訓練理論研究。就這樣,一批研究成果誕生了:按作戰單元分組聯訓、“階梯式”交叉訓練、“實案化”合訓等新軍事訓練模式等。這支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在更換新裝備較短時間,便形成整體作戰能力。
——數年前,地處南國某集團軍數位將軍們,立足我現有空間保障和現有武器裝備原則,對軍用通信係統功能深入開發和應用,他們研製的指揮控製數據鏈,涵蓋情報偵察、作戰指揮係統、後勤裝備精確保障係統,取得了綜合集成的效應,整體性地向指揮控製一體化、信息傳輸數字化、戰場信息實時化方向發展。
經檢驗證明,這一裝備具有簡約、經濟、實用、有效、可靠的指揮作戰係統功能。這對促進人民解放軍指揮係統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快頂層設計,統一標準,紮紮實實推進全軍部隊的信息化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多年前,作為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最高學府的第二炮兵指揮學院數位將軍們深入思考:戰略導彈部隊部署分散、武器係統複雜昂貴、科技含量高,導彈實彈發射訓練協同要素眾多,設置戰場環境困難,各部隊指揮員少有發射實踐。如何在教學中逼真模擬導彈發射和實戰,成為長期困擾戰略導彈部隊的難點。
二炮指揮學院的數位將軍們帶領專家、教授,本著“綜合性開發、一體化設計、多功能集成和開放式建設”思路,啟動大型模擬訓練實驗室建設,涵蓋導彈部隊戰略、戰役、戰術、指揮、訓練、政工、工程、通信、信息、後勤、裝備等十多個專業學科,從而實現導彈部隊、基地、旅、發射營聯合作戰背景下,全要素對抗性作戰演練,一次承訓學員數百名。
——令人關注的是,近幾年來,在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和中國與中亞等國聯合軍事演習中,人民解放軍數十位將軍,登上國際軍事舞台,其整體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
探索中國特色建軍之路
文章說,在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浪潮中,中國新一代將軍群體身上,有古今中外優秀文化精髓的交流和融會。他們勇於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建軍之路。
多年前,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前瞻國際大局,適時提出新時期軍事戰略——適應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安全環境的變化,迎接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挑戰,中國堅持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加速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這給新一代將軍指明了探索方向。
近幾年來,全軍各部隊的將軍們,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軍隊建設革命化、現代化方興未艾。2006年6月,全軍召開軍事訓練會議。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積極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對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做出新的戰略性、全局性部署,全軍軍事訓練以及其他各項工作有了新起點。
軍委、總部相繼派出調查組;數十位將軍帶領有關人員,分赴陸軍、海軍、空軍和戰略導彈等部隊,深入調查研究。廣大官兵以“轉變”為契機,加大理論上的探索和觀念上的更新,針對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遇到的“為什麽轉?轉什麽?怎麽轉?”等課題,在信息化指揮、一體化訓練、聯合作戰、作戰保障等領域,取得一批有較高價值的理論成果和訓練成果。(楊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