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叨叨隨想錄

忙忙碌碌無事找事,折騰自己折騰孩子
正文

第八章 雨過天晴,走出一種誤區

(2007-11-05 08:28:41) 下一個
第八章 雨過天晴,走出一種誤區兒子變成老子,老子反倒變成兒子了南京的一位名人聽完我的報告後,興奮不已,向我保證,從此不打兒子,好好賞識兒子一個月,看看效果怎麽樣。可一個月後,他向我“訴唷薄?br> “哎,周校長啊,萬萬沒有想到,兒子成天被賞識,結果爬到我頭上來了,兒子變成老子,老子反倒變成兒子了。我該怎麽辦?“以前,兒子犯錯誤還有打的法寶,現在不行了。哪怕我的眉頭皺一下,剛想發火,兒子馬上拿出擋箭牌:不許打罵我,你可說過要用賞識教育。“結局是老爸垂頭喪氣,兒子洋洋得意。”我對家長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深刻思考,賞識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長在實際的操作中,把賞識僅僅理解為表揚加鼓勵,於是走進了誤區——為賞識而賞識,結果是得不償失。那麽賞識教育到底還能不能批評孩子呢? 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 賞識教育不僅可以批評,而且可以更大膽地批評,奧秘在於“土可殺不可辱”。應該在“看得起、夠朋友”的前提下批評。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貴禮物,孩子會以感激的心態樂於接受這份禮物的。婷婷在鹹陽做針灸治療的時候,我們人生地不熟,她感到很孤獨。偶爾,有當地的小朋友來玩,女兒就特別激動,推推這個,拍拍那個,手上沒個輕重,弄得那些孩子吃不消。一天,兩個孩子來玩,女兒故技重演。一會兒,一個小朋友就哇哇大哭了,她還不當回事。我想,聽障兒童的手重,這樣下去不行,要和女兒講道理。但怎麽講呢?我靈機一動,孩子最喜歡聽故事,於是就說:“孩子們,你們過來,伯伯給你們講一個我小時候的故事,好嗎?”‘糧伯剛上小學的時候,特別重感情愛交朋友。有一天,有三個小朋友到我家來玩,我十分激動,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情,一會兒拍拍小明的腦袋,以示友好;一會兒把小東摔一跤,體現痛快;一會又捏捏毛毛的脖子,毛毛痛的嗷嗷叫。“我卻說:‘你們可知道我多愛你們啊!’“結果,這三個小朋友承受不了這份感情,再也不來“玩了。還算好,第二天又來了另外幾個小朋友,我仍然如此。第三天還是如此……“沒過幾天,一個小朋友也不來找我玩了。我呢,還時常納悶。不知道為了什麽,孤獨總伴隨著我……”慕;繪聲繪色的故事講完了,孩子們笑得前仰後合,女兒數在笑聲中,領悟出其中的道理。令後來她在一篇日記裏提起了這件事:爸爸真夠朋友,當著小朋友們的麵批評我,我也要夠朋友,再也不把小友弄哭了。孩子,狗最喜歡吃什麽 最好的批評往往是沒有痕跡的批評,不傷害孩子自尊的批評。一個孩子因挑食長得瘦弱,母親很著急,可又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這位母親一直在等著機會的到來。一天,母女倆出去散步,突然一條狗朝她們衝過來,小姑娘嚇得直往媽媽身後躲。“媽媽,媽媽,狗為什麽要來咬我?”小姑娘著急地問。母親發覺時機終於來了,便反問道:“孩子,狗最喜歡吃什麽?”“骨頭。”小姑娘想了一會兒,答道。“那可能是因為你太瘦了,身上全是骨頭。”母親舉重若輕地說。“那怎麽辦呢?”小姑娘恍然大悟,又擔心狗追過來,趕忙問。“多吃一點,長胖一點就好了。” 令母親頭痛不已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先用掌聲肯定一下他的進步,好嗎? 周老師接受了賞識教育後,批評學生越來越有藝術。有時聽上去簡直像表揚,使學生的心裏湧起一股股暖流。她的第一招就是給足麵子,從不當眾批評,而是把犯錯的同學單獨叫到辦公室,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某某同學,老師簡直不敢相信像你這麽好的孩子怎麽會犯這種錯誤呢!你知道你在老師和同學們心目中的位置嗎?你是老師的自豪,全班同學的驕傲啊。”接著再誠懇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整個批評過程的港台詞就是“孩子你太好了除了不對的地方這樣的批評誰不願意接受呢!所以不管她叫哪位同到辦公室談話,他們都會高高興興地跑去。班上有個叫豆豆的同學有打入的壞習慣.有一天剛上課,同學就喊起來了:周老師,豆豆又打人了。周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三日打人肯定是不對的不過,同學們想想巨三是過去打人次數多,還是現在打人次數多呢?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過去打人多。周老師接著問:是過去打入狠還是現在打人很呢。過去打人狠。那我們在批評他之前先用掌聲肯定一下他取得的進步,好嗎?掌聲響起的時候,平時倔強的日三眼眶裏充滿了淚水感動融進了豆豆的生命地以後再也沒有人打人了。 孩子“怕的是賞識、幽默和感動 還有~位同學名字叫曉曉,經常遲到。這一大又邁到了。同學都在嘲笑他,周老師卻大聲說,我堅信曉曉是一個不想遲到的好孩子今天他遲到一定有什麽原因,不信大家間問他他想不想遲到。這時,曉曉漲紅了臉脖子一挺,頭一昂說,哪個想遲到,我明天保證不遲到。全班同學嘩嘩地鼓掌,周老師當場和他拉了約。哪知第二天早晨曉晚又遲到了。當他躡手躡腳地走進教室時,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並一起用期待的目光看著周老師。哪知道周老師的講話更加巧妙。“曉曉同學過去遲到的原因還可以和大家講,昨天才表態不遲到,我相信他今天遲到原因肯定特殊到不僅不能和大家講,而且也不好跟老師講,我們能不能給他一陣理解的掌聲呢?”曉曉漲紅了臉,老師同學的寬容和信任,點燃了他的自尊,從此他再也不遲到了。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孩子怕的並不是打罵、訓斥和抱怨,而是賞識、幽默和感動。 幽默的力量 下麵是南京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寫的一篇作文,標題是《賞識批評》。我們的周老師要是批評起人來,真是讓人樂不可支,而被批評的人也心悅誠服。你瞧,今天下午第四節課,同學們有的在看書,有的在訂正作業,她呢,坐在後麵改作業。一會兒,隻見文文匆匆忙忙地跑到周老師前麵說:“宗宗不見了。”原來,宗宗溜出去,踢毯子去了。“把她喊回來看書。”周老師頭也不抬地說。文文把宗宗喊了回來,教室又恢複了平靜……不到一會兒,宗宗又溜出去玩了。文文又跑來向周老師報告:‘調老師,宗宗又不見了!”周老師站起身來,走向講台,拿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上寫道:尋人啟事宗宗,男孩,門歲皮膚黝黑健康兩個大把風耳相貌英俊。剛才還在教室於不釋卷現不知在何方情知其下落者速告知周老師,讓其回來讀書。謝謝!電話:8937周老師11月30日我們見了,都樂了。後來不知誰把餘宗喊了回來,隻見宗宗滿臉羞愧,紅著臉,重新捧起了書本渾身的頑皮到不知跑到哪裏去了。 不是沒有挫折而是挫折錯位 中日學生夏令營較量以中國孩子的失敗而告終,引發了全國上下對未來一代的憂思。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當今孩子挫折太少了於是不少地方展開了挫折教育,人為地開展拉練、野營活動_邊抱怨孩子,一邊給孩子挫折。這種為挫折而挫折的做法,結果仍然是得不償失,治標不治本。我認為中國孩子不是沒有挫折,而是挫折錯位。應該給的物質上的挫折沒有,而不該給的精神生命L的挫折太多。請看中日更令營的一個場麵。大隊進入草原突然大雨瓢潑,孩子們艱難地行過著,有不少孩子已感冒了.這時一輛豪華的轎車趕卜了大隊人馬,從年上走了一位日本老人他找到他的孫子——一位已患感冒的小男孩。蹲下身子把雙手放在孩子肩上說”孩子啊爺爺知道你病了,走得很困難,但爺爺卻迫你是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定能挺不去。你知道嗎,你可是爺爺心目中的英雄,我們家族的驕傲啊!”小男孩堅定地點點頭,小胸脯一挺,邁開了前進的步伐。過了一會兒,又一輛轎車開過來了。一對中國夫婦將一個小男孩拉進了小車,風馳電掣而去。家長一邊幫孩子換衣服,一邊煤煤不休:“你呀,多幸福啊,別的孩子還要在泥濘裏冒雨行走,你卻坐在車裏,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孩子嚼起了小嘴,家長仍“不屈不撓”地哆叨著:“你呀,就是嬌氣,別人感冒都能堅持,你卻一點苦都吃不了,唉!”孩子的有形生命是暖和了,可無形生命力卻感到陣陣寒冷。家長一麵剝奪了孩子做強者的權利,一麵卻又抱怨孩子嬌氣,懦弱。到底是誰的錯?日本家長就很明智,他給孫子無形生命以巨大的暖流來戰勝有形生命的風風雨雨,這才是理想的挫折教育。 靜靜成了人見人愛的一朵花 賞識教育強調:在把做人的權利還給孩子的同時,把做人的責任也讓他承擔起來。也就是讓孩子無形生命升華的同時,讓他們的有形生命也經得起風雨的磨難。我曾遇到過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溫馨而和睦。惟獨一個叫靜靜的孩子把這個大家庭攪得不得安寧。她從小受到百般溺愛,被寵壞了。上學後功課跟不上,還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你說她一句,她要還你十句,多說幾句她就頂你說:“煩死了,煩死了!”你想要動手打她,她就先發製人,滿地打滾喊救命。假如真打了,那她的惡作劇就來了。等你早晨去上班的時候,不是包不見了,就是要穿的鞋找不到;你睡覺的時候,她不是揪你的頭發,就是用毛線掏你的耳朵。全家人煩透了,都說她是一顆人見人恨的老鼠屎。這家人接觸賞識教育後醒悟到,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的家長,他們表示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靜靜。全家人開始找孩子的優點。他們發現靜靜的作文字雖寫得不好,錯別字多,但語言流暢,於是,就讓她在吃飯的時候朗讀作文。小姑娘的口才的確好,清晰悅耳,聲情並茂。結果贏得了一陣陣的掌聲。以後,她每寫一篇作文,都讓她表演。她越讀越愛讀,越讀越願寫,作文有了很大的進步,連得了幾個優。家長意識到,由於學習基礎差,要求靜靜的學習在短時間內有很大進步是不現實的。以前對孩子的關注點搞反了,在有形生命與無形生命上發生了錯位,僅僅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沒有在精神上與她溝通。現在,家長與靜靜通過充分的溝通,從小事上約法三章。比如父母首先要求靜靜學會自食其力、愛勞動,具體工作是每天早晨取牛奶,中午倒垃圾,晚上拿報紙。在家長真誠的鼓勵和熱情的掌聲中,孩子早晨眼睛一睜,飛快地穿好衣服去取牛奶,把6瓶牛奶完好無損地提到六樓,提回家。中午放下書包就主動地倒垃圾,晚上爺爺把報紙帶回來,她還懇求爺爺送回去,因為“這是我的事”。她從承擔的責任中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覺。然後,父母讓靜靜學會關心別人,告訴她學會幫助人是~個人強大起來的標誌。結果第二天下午放學,她就帶了兩個家遠的孩子回來寫作業,她說她們的父母要很晚才能來接她們,這樣做會使這幾位同學節約許多時間。權利還給孩子,責任讓她承擔。就這樣,靜靜在全家人的眼中,漸漸變成了人見人愛的一朵花。大手拉小手,風雨人生路 我再講一個賞識教育親子夏令營的故事: 1999年 8月,南京驕陽似火,酷暑難擋。來自全國十來個城市的家長帶著孩子參加賞識教育親子夏令營,最遠的是來自新疆、內蒙的家庭。隻能容納200人的營地擁進三百多人。由於天氣熱,人數多,導致生活條件艱苦。床鋪不夠,就睡在拚起來的課桌上。許多孩子在家開著空調才能睡覺,而營地連電風扇也沒有。更艱苦的是供水不足,許多人洗不上澡。如此艱苦的環境,連家長都難以承受,他們擔心的是這些嬌嫩的小皇帝吃得消嗎?48小時的夏令營結束時的場麵是最好的回答。大多數孩子不願走,甚至流著眼淚求父母繼續住下去。孩子的舉動讓家長心服口服,這是什麽原因呢?原因在於孩子的無形生命升華了,有形生命的艱苦隨之被征服。營地裏的孩子從早晨睜眼到晚上睡覺,都沉浸在賞識教育的一股股暖流中。孩子在去營地臨上車時,家長在大巴車門口排成兩隊,夾道歡迎孩子們上車。家長的掌聲富有節奏感,啦啦,唯一唯一碰,啦啦,唯一唯一碰……許多孩子一聽到充滿感染力的掌聲,心頭發熱,胸一挺,頓時兩行熱淚流了下來。整個夏令營孩子都生活在大拇指、握手、掌聲的氛圍之中。許多平時與家長有隔閡的孩子,在這種和諧、寬鬆的環境中對家長掏出了心裏話。家長的觀念也轉變了,眼光集中在孩子的優點上。“風雨人生路”的親子活動把夏令營推向了高潮。一首先,家長給孩子蒙上眼睛,堵住耳朵,設想假如孩子看不見、聽不見將怎樣生活?家長牽著孩子的手,走在崎嶇的山路上,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湧上心頭。有個能看得見、聽得見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過去怎麽會忽視了這一點呢?當家長以新的眼光和平和的心態看待孩子時,以往的抱怨也隨之煙消雲散。接著,在下山的路上,毛巾換到了家長的臉上,假如父母出現聽障、視障將怎麽辦?這時孩子像換了一個人,忽然長大了許多。孩子稚嫩的小手拉著父母溫暖的大手,孩子仿佛找到了責任感,父母仿佛找到了安全感。兩代人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慰藉。真可謂大手拉小手,風雨人生路。沒有暴風雨,怎麽見彩虹 遇到挫折並不可怕,正確引導,挫折可以轉化為寶貴的教育資源。婷婷考入一中後,一次期中考試幾門功課不及格,好多風言風語向我們父女襲來。婷婷長期生活在榮譽的光環裏,很少嚐過失落、焦慮的滋味。麵對挫折,她茫然不知所措,情緒降到了最低點。當女兒見到我,剛喊一聲“爸爸”,眼淚就奪眶而出。“我這次沒考好,對不起。”其實我已得知這個消息,心想這是一個教育女兒的良機,便對她說:“太好了!”回答使她感到十分意外。女兒瞪大眼睛:“為什麽?考砸了,還好什麽呢?”我說:“暴風雨終於來了!你不是要做海燕嗎?沒有暴風雨,怎麽體現出海燕的頑強呢?”女兒全神貫注地聽著。“孩子啊,成功總與失敗相伴,就像白天總要與黑夜相伴一樣。問題不在於失敗,而在於如何麵對失敗。”女兒低著的頭抬了起來。“失敗後的勝利才是更有價值的勝利,從小一帆風順的人和從小就能在失敗中站起來的人,誰更能經受本來生活中的風雨呢?”“後一種人。”女兒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乘勝追擊:“海燕為什麽喜歡暴風雨呢?就是因為在與暴風雨的搏擊中,心裏總想著,暴風雨後的天空會出現彩虹啊!’女兒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天生我村必有用,最後一名也自豪 過了兩天後,女兒又向我提出一個問題:“爸爸,我的學習成績要落到什麽名次你才會難過呢?”我想了想,誠懇地說:“你考最後一名,爸爸也為你驕傲。”女兒愣住了。我解釋道:“在人生的跑道上有個斷了一條腿的孩子在和健全的孩子們賽跑。他跑在最後麵,別人會不會嘲笑他? “不會。”好靜堅定地說。“當他含著眼淚超過了倒數第二名,再超過倒數第三名的時候呢?”我加快了說話的節奏。“全場會一起為他歡呼卜’婷婷激動得舉起了雙手。我說:“你就是在聽力全無的情況下和健全的同學們競爭,像不像那個斷腿的孩子?而且麵對的都是重點學校的尖子生啊。就算是最後一名又有什麽理由自卑呢?更何況你還不是最後一名。爸爸有什麽理由不為你自豪呢?!”女兒頓時恍然大悟,心裏一下充滿了陽光,恐懼的烏雲一掃而空。最後,女兒說出了一段頗有哲理的話:“爸爸,天生我材必有用,最後一名也自豪,你說對嗎? “太好了!”我和女兒的雙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輸兩盤贏一盤的戰。 童年時,自信像一棵幼苗,需要家長精心培養和嗬護。女兒八歲時,我和她下跳棋,女兒好勝心奇強,輸了三盤棋後,小臉立馬多雲轉陰,泣不成聲地說:“輸了,又輸了……”起初,我沒有在意,後來,透過女兒那一顆顆晶瑩的淚花,我突然領悟到一顆童心對勝利的渴望,那正是孩子進取的強大動力啊!當天晚上,跳棋賽又開始了。我采取輸兩盤贏一盤的戰略。輸兩盤提高女兒的自信心,贏一盤是讓她體驗失敗,繼續前進。果然女兒得意非凡,興趣十足。一邊下棋,小嘴一邊嘮叨著:“我也要動腦筋,想辦法了。”下棋讓女兒認識到,遊戲中有起有落,生活中風雲莫測,輸贏的局麵是可以改變的。童年的心理曆程埋進了潛意識的倉庫,當以後的人生遇到抉擇時,潛意識中的信息會如潮水般地湧現出來。每一次成功經曆的積累,形成了自信的心理基礎。每一次失敗經曆的積累,苦處理或引導不當,便會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感受。 因此,孩子麵臨挫折時,重要的是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從消極的經曆中獲得積極的養分,提高經受挫折的能力。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初一時,女兒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伴隨著這巨大的榮譽,女兒遇到了新的挫折。童年的磨難沒有把她壓垮,但是莫大的榮譽差點淹沒了她。掌聲、鮮花、閃光燈包圍著一個剛剛十歲出頭的小姑娘。女兒的心理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開始飄飄然了。同學們按“神”的標準來要求她,加上老師動不動就批評其他同學:人家周嬪嬪做得如何,你們又做得如何,無形中又拉開了女兒與同學的距離。於是本來停障與班上同學融洽的關係慢慢開始疏遠了,結果婷婷重新走向孤獨。上學、放學的路上,沒有同學和她一起走,女兒感到傷心,她覺得自己笑都笑得不自然了,臉上的肌肉在顫抖。女兒含著淚水把心中的痛苦告訴了我,我意識到我的教育出了問題。長期以來,我都注重培養女兒的智力因素,認為智力是個綱,綱舉目張,把智力搞上去,其它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而現在我才發現,智力和一個人的健全人格、良好心態相比,前者是芝麻,後者是西瓜。我以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如果我的女兒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即使得到再多的榮譽,將來也不會有美滿快樂的人生。我開始扭轉對女兒的教育重心。我問女兒:“你是不是覺得同學們不愛你?”女兒點點頭。我又問:“你愛同學們嗎?”女兒沒有回答我。心想,是他們先不理我,我為什麽非要和他們說話。我知道女兒喜歡聽故事,接著說:有一個孩子跑到山上,無意間對著山穀喊了一聲:“喂……”聲音剛落,從四麵八方傳來一陣陣“喂……”的回聲,大山答應了。孩子很驚訝,又喊了一聲:“你是誰?”大山也回音:“你是誰?”孩子喊:“為什麽不告訴我。”大山也說:“為什麽不告訴我。”孩子忍不住生氣了,喊道:“我恨你。”他哪裏知道這一喊不得了,整個世界傳來的聲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孩子哭著跑回家,告訴了媽媽。媽媽對他說:“孩子,你回去對大山喊‘我愛你’,試試看結果怎麽樣,好嗎?”孩子又跑到山上。果然這次孩子被包圍在“我——愛——你,我——愛——你……”的回聲中。孩子笑了,群山笑了。故事打開了女兒的心結:“爸爸,我懂了,我知道該怎麽做了。”於是,女兒的臉上又恢複了甜甜的笑容,也經常見她帶同學回家玩。女兒渡過了人際交往的難關,獲得了友誼的滋潤,學會了理解和寬容。 最本質的教育是人格教育 以後的每個星期天晚上,我都要和女兒談心,常常是徹夜難眠,無限溫馨。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幫孩子解心結的過程。女兒後來感歎地說:“爸爸,我發現你的教育方法分兩個階段,十年前你注重的是我的智力開發,而十年後你注重的是我的人格塑造。”女兒說得多好啊!最本質的教育正是人格教育。 人格的力量像一棵大樹,在狂風暴雨洗禮後,仍然傲立大地,展現出勃勃生機。陽光灑在顫動的樹梢,風雨洗去了蒙蔽的灰塵,大樹顯得更加翠綠和美麗。讓孩子積極地看待挫折,在挫折中奮起。精神上的升華,能把痛苦的感覺轉化成前進的動力,獲得內心的平衡與滿足。這對今後抵禦精神痛苦大有益處。 享受苦難與樹開又原理 女兒拍電影時,遇到一些難以想象的困難,有一段時間連眼淚都流不出來了。比如大家聚在一起談笑風生時,她因為聽障一句都聽不見,忍不住問大家說些什麽時,往往得到的答複是“談足球”,“談音樂”,“談時裝”……千言萬語濃縮為三個字,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每到此時停值總感到雖置身在人群中,心靈卻在 片孤寂的沙漠裏,遠離了世界。人生中能說出來的痛苦不足最深的痛苦;找不到。說不出的痛苦才是最深的痛苦。不知為什麽,慢慢地,婷婷連眼淚都流不出來了。她感到自己是個沒有情感的女孩子,情緒有時很壞但也不知為什麽。為了讓她找到感覺我怦始對她進行心理疏導。因為婷婷是名人別人說話時她要顯得有涵養,臉上掛著笑要口但她畢竟是個18歲的普通女孩子日積月累心理難免失衡。無法溝通的痛苦就像看不見的沙廳侵蝕著她的 。靈,沙子越積越多,綠洲越遲越後,泉水幹涸了鄧林原包圍她,心中沒有源泉眼裏哪有淚水呢’一口找到原因心中充溢了泉水眼淚就會流出來了。流出眼淚是去福的。因此我提出要享受眼淚,甚至學會享受苦難。“為什麽要享受苦煉呢?假如享受苦難後就沒有苦難那還值得。如果人生充滿苦難那麽活著還有什麽意思呢?疑慮仍掛在哼哼的臉 。人生的苦難就像樹在開叉。孩子樹在成長過程中第一個叉開得很大後麵開的叉會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呢?我把女兒的眼光引向了大自然女地沉思片刻說肯定是越來越小。這就對了。我接著說。“人生也如此,第一次苦難挺過去了以後痛苦的感覺就會越來越小。你挺過的苦難越多,你的人生就越精彩,越有質量。如果你能平靜地麵對苦難,享受苦難,讓生命不斷開叉,生命之樹就會不斷地成長,枝繁葉茂。反之,如果你不敢麵對苦難,生命力就會越來越弱,就那麽幾根叉。爸爸相信你會做個強者。”“現在感覺怎麽樣?”最後我問道。“好——多——了。”女兒舒心地笑了。電影拍出來了,’很成功。更重要的是女兒又一次享受了苦難。自信的大樹,不是在溫室裏培養出來的,而是在風霜雪雨的洗禮中紮根並茁壯成長的。 做一個快樂並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 在賞識的陽光、土壤中培養起來的參天大樹,向下紮根,盤根交錯,根深蒂固;向上結果,碩果累累,枝繁葉茂。旺盛的生命力在風吹雨打中更顯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生命曆程中的悲歡苦樂,都是成長的養分,在賞識教育中長大的孩子不是經不起挫折,而是更能承受挫折。就像暴風雨裏高歌的海燕,享受苦難,經曆考驗,因為風雨過後,天空會出現一道絢麗的彩虹。正如椽嬪在給我的新千年賀卡上寫道的:“現在已經大四了,時間飛得太快了。麵臨畢業,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保持平靜的心態去麵對未來,請放心。我覺得在我20年的人生中,我的人生經曆比同齡人要多得多,所以我相信我自己有這個能力去處理人生中遇到的問題。不管我今後,人生道路如何,我都會保持平淡的心態,做一個自己快樂並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