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叨叨隨想錄

忙忙碌碌無事找事,折騰自己折騰孩子
正文

九成家長錯誤對待孩子的錯誤 (ZT)

(2008-01-17 09:29:04) 下一個

錯了一定要接受批評嗎?不一定吧。

對待錯誤的態度,往往決定錯誤的作用。這是錦程的認知。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就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必須通過批評才能夠幫助他改正”;“我的孩子怎麽批評都沒用”。我想說:“不是因為你批評得不夠到位,而是因為你不懂得方法去引導孩子在錯誤中尋求成長”。

曾經有一則故事,或許大家可以從中到啟發!

陶行知先生在擔任一所小學的校長時,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班上的同學,當即製止了他,並要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陶行知沒有批評他,卻送了一塊糖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裏,而我卻遲到了。”

王友驚疑地接過了糖果。

接著,陶行知又從口袋裏掏出一塊糖給王友,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

王友迷惑不解地接過了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聽到這裏,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說:“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遞給王友:“為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待王友接過糖,陶行知說:“我的糖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完了吧。”

陶行之先生在看到孩子間發生衝突時,沒有馬上對孩子進行批評,而是至少采取了如下程序。情緒控製——調查清楚——了解事情真相——挖掘錯誤中的積極麵(即尊重師長、遵守時間、見義勇為、主動承認錯誤)。

麵對錯誤的時候,陶行之先生巧妙的繞過了批評的方法而引導孩子承認了錯誤。所以說,不是所有的錯誤都必須要用家長給孩子的懲罰來對待,這樣的話,孩子才能在保留自尊心的前提下進行主動積極的反思。

犯錯是成長中的的必然現象,我們要學會正確的引導孩子在錯誤中成長。肯定孩子在錯誤中的正確的部分,通過分析過程幫助他找到錯誤中值得肯定的地方!讓錯誤變成孩子成長的一次契機。教育專家可以做到,錦程也可以做到,優秀的家長也能做到,為何你不行呢?家長需要學習,比孩子更需要學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