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有人應該孤獨地離去

(2016-05-29 02:34:40) 下一個

我們決定遠渡重洋的時候,就意味著把家人和朋友都留在了彼岸,加之美國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淡疏,我們中間的有些人,很有可能走入不常與人來往的境況中。這樣的生活有愜意和舒適的方麵,因為它簡單,曾幾何時我們說,再也過不慣七大姑八大姨的生活了。

今天我去了同事Gary 的告別儀式,Gary在公司異常的popular, 所以來了大概有二十多位同事,加上他的親戚朋友,滿滿的一屋子人,而他們家隻是辦了小型告別儀式而已。

也參加過中國人的告別儀式,少數親戚從國內來,同事有幾人,朋友有二、三十人,大廳裏坐不到一半,顯得冷清。

我不敢下結論說哪種生活方式更好,冷清也好,熱鬧也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在乎,我插上翅膀人走拜拜,地下愛怎樣怎樣,關我p事?但是今天牧師的話我覺得有些道理,她說我們的生活不在於車和房子,也不在於 iphone and computer, 我們的生活在於,你和周圍的人們有著怎樣的關係,你影響了周圍多少人。

想想也對,擁有大房子,沒有家人沒有高朋什麽用呢?擁有跑車,去哪裏呢?定是去有人的地方。有 iphone,有電腦,還不都是為了跟人聯係?

美國人的告別儀式不似中國人的那麽哀傷,他們甚至還有人笑,這樣的儀式半是給走的人送行,半是給留下的人安撫。我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但是坐在那裏,生出一絲走近宗教的想法,目的不純,是想走近人群。

那一年我聽到一首歌,感動不已,於是決定將來我的告別儀式上要唱這首歌。可是誰幫我唱呢?朋友太少。

後來我就去合唱團唱歌了,每周都有一晚上我會見到朋友們,教會的人們一起學聖經,我們一起學識譜唱歌。我走進合唱團當然不是要找人唱歌送我上路,但是確實有廣交朋友的意思。不過相對教會,合唱團還是比較鬆散,相互交流也少。有時候我挺羨慕那些在教會的朋友們,他們有家,我們沒有。

常常看人轉貼說唱歌有如何如何好處,我以為,最大的好處是它把人放在集體裏,大家一起把一件事情做好。我們都知道要帶小孩去參加 team sports. 大人也一樣。

在海外過著沒有七大姑八大姨的簡單生活,逃避了很多責任,也少了很多親友支持。自己掂量掂量,告別儀式有誰會來,也是一種衡量自己社交圈子的辦法,覺得欠缺的話,除了教會和合唱團,我還看到有人一起爬山,一起打牌,一起踢球,等等,都是好事。

在 Memorial Day 的周末,一群人送走了當過美國大兵的Gary,他走得不孤獨。 

我們呢?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
I am the sunlight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ed flight.
I am the soft star that shines at night.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