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蘭博客

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 他們經過流淚穀,叫這穀變為泉源 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穀 。
個人資料
正文

透過永恒看財富 (一)

(2009-09-01 16:01:19) 下一個

透過永恒看財富

黃慕仁 著, 蒼蘭譯

金錢和財富是我們生活中重要而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我們是在工作賺錢,或是在學習為了以後可以賺錢。 在工作之外,也有很多時間與使用和管理金錢與財物有關,比如說購物,開車,用手機或是裝修房屋。 很大程度上來說,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世界,有物質上的需要。所以,金錢和財物必然地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麵麵。

但是,作為基督徒,我們在物質世界中生活的同時,也存在於屬靈世界。我們要追求天堂,遠離地獄。而我們在這個物質世界上所做的決定(如是不是接受基督為救主)和做的事情(如行善或是做惡)對我們的屬靈的歸屬有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令人驚訝的是,雖然金錢和財物在生活中占了很大的分量,很多基督徒在談到這方麵時,並沒有看到物質和屬靈世界的聯係。 很多人終其一生,追求財富,與不信主的人並沒有不同,就好象對財富的態度不會對永生有任何影響一樣。

可是,聖經經常提到這方麵的問題,而且說得非常明確。神的話語明確地告訴我們,我們對待金錢和財物的態度不但會深刻地影響到現在的屬靈生活,還會影響到永恒的歸屬。尤其是對我們這些生活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享受著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的生活水準的人來說,耶穌的兩個警告尤其應該引起我們的警醒和反思。“我又告訴你們 ,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馬太福音 1924),和“人就是賺得全世界 ,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麽益處呢?”(馬可福音 836

那麽,基督徒應該怎樣看待金錢和財富呢?透過聖經,基督徒對待金錢和財產的態度和行為應該建立在如下三個基本事實的基礎上:第一,世間的一切都是屬於神的,神是創造天地萬物的神;第二:因為罪的緣故,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會消逝;第三:作為基督徒,我們不能同時事奉神和金錢。我們屬於神並為神的榮耀而活。在這篇文章裏,我們會討論這些基要真理對處理金錢和財富的態度的影響。
一:天地萬物都是屬於神的

第一個應該塑造我們對待金錢和財物的態度是世間的一切都是屬於神的,因為是神創造了一切。 正如詩篇 241-2所言:“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 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 他把地建立在海上 ,安定在大水之上。”在處理金錢和財物的問題上,這個基要真理有以下幾個涵義:

首先,金錢和財物本身並不是壞的或邪惡的。雖然財富邪惡論可能很時髦,但是聖經不支持這種觀點。地球上的巨大的資源和財富都是神創造的,使我們得益處並供我們享用(提摩太前書 617),更不要提浩渺的宇宙中的資源。聖經上有很多處神賜財富給他喜悅的人。比如說亞伯拉罕被稱為神的朋友(雅各書 223),神賜財富給他(創世記 132-172434-35),也同樣賜財富給他的後裔以撒和雅各(創世記2612-14 3043 366-7)。約伯是一個極其富有的人,同時也是神的仆人,神稱讚他:“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約伯記 18)”。在遭受試探時,約伯失去了一切,但試探後,“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 的加倍 約伯記 4210)”。所以,財富本身並沒有罪,也不邪惡,相反,能夠享用財富正是慷慨的神給我們的祝福 (傳道書518-20)。財富與罪相關的地方在於我們對財富的態度,獲得財富的方式和使用的財富的方法 (下文中會詳細論述)。

其次,無論我們是否承認,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屬於神的。所以,我們並不是財富的主人,而是管理者。 作為管理者,我們自己就是屬於神的,神也把各種資源交托給我們,讓我們經營來達成神的目的。正如耶穌在馬太福音(2514-30)關於才幹的比喻裏告訴我們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向神交代,我們是怎樣管理使用他交托給我們的一切。在這個比喻裏,一個主人將不同數目的銀子交給三個仆人,希望他們能使用這些銀子為主人贏利。做到的仆人得到了賞賜,沒有做的仆人受到了懲罰。結帳的這一天應該讓我們認真反省我們是怎樣使用金錢和財富的。如果一個理財經理沒有將客戶的錢按客戶的指示投資,反而是用這些錢給自己買名車豪宅,會有怎樣的結果?如果被客戶發現了,他有可能會被送進監獄。因為這些錢不是他的,而是那些交錢給他的客戶們的。雖然他可以享用這些錢中的一步分作為管理費來滿足他自己的需要,但是這筆錢的本身並不是供給他個人使用的,而是應按客戶的指示來投資。同樣的道理,雖然用神給我們的資源來滿足我們自己和家人的需要並沒有錯(貼撒羅尼迦前書 411-12;提摩太前書 53-48),但神希望我們不要把資源都隻用自己的身上,而是要按照他在聖經中的指示,用在他的國度上,達成神的旨意。為此,有一天我們要向神交帳。所以,我們必須研讀聖經,方能明白神的旨意,使用好他托付給我們的資源和金錢,比如說幫助窮人(路加福音 1232-33),或支持全職投入福音事工的人(腓立比書 414-16)。

最後,因為一切都是屬於神的,神怎樣分配他的資源完全是神自己的事情。正如關於才幹的比喻裏說的,神給一些人多些,一些人少些。所以,我們不應該去嫉妒那些比我們富有的,更不應該貪戀別人的財富(出埃及記 2017)。因為是神認為他們更適合交托更多的財富,也會要他們負更大的責任 (路加福音 1248)。 同理,我們也不應該輕視比我們窮的人,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神給予的,包括我們工作和創造財富的能力,而有一天,我們也要為此向神交帳。

與神按他的旨意分配財富的事實背道而馳的世界觀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認為財富不均本身是錯誤的,進而采用強製的手段達到財富的平均分配。這種在某種程度上篡奪神的特權的做法,無論出發點有多好,所產生的問題比所能解決的問提一定更多。 這並不是說富人不應該關心窮人的利益,相反,聖經上多次提到要幫助窮人(路加福音 1232-33;提摩太前書 618-19)。因篇幅所限,我們不能再這裏更詳細地論述這一複雜的問題。要在這裏強調的是,神是一切財富的主人這一事實,不但對我們個體生活有影響,也對整體的社會和國家形態有深遠的影響。

------------------

謝絕轉載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