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賤民:被侮辱的和被踐踏的
邱仁德著 蒼蘭譯
50年前,同為賤民 (Dalit)出身的Ambedkar 博士(譯者按:印度著名民權運動領袖,佛教徒,印度憲章的主要製定者之一,終身致力於反對印度等級製度,曾帶領大量賤民脫離印度教,叛依佛教)指出,印度賤民是一個破碎的民族。這一點,到現在還沒有改變。賤民仍然是一個破碎的民族,隻是,我們看到了希望。
(B.R. Ambedkar 博士; 1891-1956)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兩次到印度。從兩個我到訪過的村落對賤民們的苦境可以略見一斑。第一個村落是在擁有六百四十萬人口的大城市Hyderabad郊區的管道村。管道村因為依靠著一個生產下水道用的水泥管廠而得名。很多廢棄的大水泥管被丟在工廠四周,管道之間的空間足夠流民們居住。印度各地的民工都湧向城市打工為生。他們的薪水常常不足以支付房費,所以他們在任何一個能夠搭帳篷的地方居住。管道為他們提供和很好的遮陽之處,成了他們離家之後的家。
另一個村落,IDPL貧民窟,原本是一個被廢棄的製藥廠。現在有超過3000個家庭蝸居在這個由帳篷搭建成的貧民窟裏。現在,這裏的商店和買水果和飲料的小攤開始沿街出現,一個社區儼然開始形成。
很多的印度賤民近年來移民到城市做那些繁重而有常常沒有規範的強體力勞動,這是對印度鄉下的極為貧困生活的一個反應。而留在鄉下的佃農則認為農耕比每日打工要好一些。
誰是印度賤民
(在印度貧民窟的賤民,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印度,有90%的窮人和95%的文盲是賤民。有超過兩億五千萬的人口在印度是被認為“不可觸摸的人”——這些人因為他們的出身,在等級係統中被認為是不潔淨的,甚至不配做人的人。他們中有上百萬的人是農民,世世代代逃不出被欺壓,貧困,沒有文化的惡性循環。
“不可觸摸的人”的人從事著傳統上被認為是不潔淨的工作或是及其繁重的體力勞動,收入卻極其微薄。有一百萬的賤民從事著下水道和便池的清潔工作。我曾到過一個叫Laksmipuram的鎮親眼目睹了所謂的便池。所見的讓我大大震驚。
在1950年,印度憲法廢除了“不可觸摸的人”這個名詞,並以“被規劃的等級 (Scheduled Cast)”來代替。聖雄甘地稱賤民是Harijan, 既是 “屬神的人”。“不可觸摸的人”中的政治活躍分子認為Harijan這個詞激起的可能是同情而不是尊重,所以用Dalit替代,意為被欺壓的。
在印度有4千萬的非法的抵債勞工,他們中大多數是賤民。抵債勞工是勞工們被迫用期限不確定的勞力,而不是金錢來還債。而債務很多是幾代人以前欠下的。這些人中有一千五百萬是兒童。他們像奴隸一樣搬石頭和磚頭,或是在田地或工廠做苦力。
印度的等級製度
為什麽賤民們這樣的受欺壓?這起源於印度一個獨特的社會現象——等級製度。與歐洲的階層製度一樣,等級製度起源於對社會功能的分配,但是在印度確有非常獨特的分配原則。
印度等級製度也是種姓製度。其起源依據可以追述到三千五百年前古老而神聖的印度梵文(Sanskrit):人生來就不平等。根據梵文,四個瓦爾那 (Varna) 階層來自原人身體的不同部分。 有意思的是,瓦爾那翻譯過來就是顏色或品質的意思。四個階層的社會分工如下:
1. 婆羅門(Brahmins)是原人的嘴。他們主管知識和教育,職業為祭司或教師, 負責複雜社會的精神和思想的需要。
2. 刹帝利(Kshatriyas)是原人的雙臂。他們是武士,負責統治和保護社會大眾。
3. 吠舍(Vaishyas)是原人的大腿。他們是商販和生意人,管理社會的商業和農業。
4. 首陀羅(Shudras)是原人的腳. 他們從事體力勞動。他們是農民,勞工和藝人。
在四個等級的內部,還有數千個依據職業,地區,方言 和其他因素劃分的小等級。印度教認為人出生的時候,根據業(Karma),即今生前世的因果報應,被劃分在這四個等級中。一個印度人出生於其中的一個等級就屬於這個等級一直到死。每一個瓦爾那等級的人可以或是不可以做的事情在兩千年前婆羅門祭司所寫下的法律裏有嚴格的規定。
賤民的掙紮
(印度賤民階層:被侮辱和被傷害的人群。網絡圖片)
賤民是四個瓦爾那階層之外的第五個等級。那些製定給他們的工作被認為是不潔淨的,所以他們也不可能被歸為傳統的瓦爾那階層之內。甚至,曾經還有詳細的規定保證其他等級的人不會被賤民所“汙染”。比如,在印度比方,賤民出門要敲鼓告訴別人他們要來了。連賤民的影子也被認為是“不潔淨”的。在南方,婆羅門要求賤民與他們至少保持20米的距離。如果賤民的影子不小心落在一個婆羅門的身上,那個婆羅門要經過繁瑣的潔淨過程。
在今天,賤民意味著過一種低於人類的,被歧視的,沒有安全感的生活。在很多的地方,賤民仍然被拒絕在印度神廟或其他神聖場所之外,雖然這樣是非法的。賤民的婦女在其他等級製度人麵前不得穿鞋。孩子們在學校裏也受排斥,被安排在教室最後麵。
賤民不能與其他等級人從同一口井裏喝水,參加同一個寺廟,喝同一個杯子裏麵的水。他們被安排做最底下的工作,常年生活在恐懼之中,怕被那些衝動的上等階層人羞辱,遊街,強奸。他們這樣是好讓賤民們永遠躲在自己的角落裏,不得翻身。
對於你我來說,所有的印度人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我們不能明白為什麽會存在這樣一個等級製度,也不能區分誰屬於什麽等級。不幸的是賤民不能夠隱藏他的出身。他的姓氏,籍貫,身體語言,特別是職業都顯示了他的出身。即使賤民試探掩蓋他的身份,他也很容易露餡。一個印度人在不知道對方背景的時候是不會輕易地與對方建立任何社會關係的。隻要幾個月,一個人所屬的等級就會被人知道,毫無例外。
直到今天,很多印度人包括賤民本身都認為賤民是因為他們前世所犯下的罪而遭受神的懲罰。依據印度教的宗教規則,賤民的唯一出路是為高等級的人做好仆人。這樣,在他死後涅磐再生時可能出生在高等級階層。在印度,80%的人是印度教徒。印度教這個古老的等級劃分製度至今還主宰著今日的生活。簡而言之,等級製度就是種族歧視製度,如同昔日在南非的種族隔離製度一樣。
等級製度曾經使得,並且依然使得高等級的人能夠控製印度的社會,政治,文化及財富各個方麵。但是仍然有少數賤民開始了為了爭取社會和文化權益而戰。為爭取賤民的權益而努力的積極分子人數雖然少,但在逐漸遞增。但是,政府對這些他們的態度非常不友善,警察也常常粗暴地對待他們。
你說的有道理。中國雖然沒有公開的等級製度,但隨著貧富不斷分化,城鄉之間的差距不斷激增,很多隱形的歧視無所不在。而權貴們因為權利並不來自底層,不需要向底層人民負責,所以,可以成為特殊的階層而不是約束。
中國,是應該對這種情況有所警醒,努力做到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
是呀,等級製度在印度法律上已經被廢除,但是因為印度教的影響,還是深深地主導著社會的方方麵麵。民主,不是萬能的。
印度教,內涵著根深蒂固的“人生來不平等”的理念。所以,所以,很多賤民階層寧願放棄印度教,以擺脫賤民的身份。
印度教中內涵的這種種族歧視,與基督教的核心“神按自己的形象造人” 和每一個人都是被神在母腹中“精心而巧妙的設計”,每一個生命都反射著神的榮耀這種在神麵前人人平等的宗教觀形成鮮明的對比。
今天,有很多基督徒在那裏默默工作。
他們想要提供給賤民們的不但是擺脫印度等級製度的一個出路,而且是真正的幫他們恢複作為人的尊嚴和信心。一個神按祂自己形象所造出的人所應有的榮耀。
我還會分享本文作者的另外幾篇文章,進一步介紹印度賤民解放運動。
是,在印度這個非常以民主為自豪的國家,等級製度導致的歧視卻仍然從滿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不能不說的民主並不是萬能的。人的心的改變,並不是一個製度能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