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32)
2014 (53)
2016 (53)
2017 (55)
2018 (98)
2019 (88)
2020 (67)
2021 (80)
2022 (133)
2023 (156)
2024 (100)
莫德律與機會欲望
戴榕菁
1. 莫德律(Mould Law)
莫德律說的是:
【如果阻止運動的抵抗因素雖無法完全阻止運動的發生但也足夠強大使得導致運動的驅動因素並不占壓倒性優勢的話,在沒有其它可以主導運動的環境因素的情況下,係統內部之爭取動力平衡作用的結果會衍生出新的運動,而這個新運動可以以預想不到的暴烈形式發生。】
這是本作者在2022年受以英國科普網紅史蒂夫莫德命名的莫德效應即著名的鏈珠噴泉(Chain Fountain)現象(Wikipedia 【[1]】)啟發,對具有相同的動力學特征之自然與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進行的總結【[2],[3]】。鏈珠噴泉現象之特別處在於當外力將鏈珠向下拉時,鏈珠卻向上噴發【[4]】。
在生活中人們對於物體的這樣兩種運動已經習以為常:1)物體在壓力或撞擊力或拋擲力作用下獲得初始動量而向上運動然後再由於重力的作用而下落;2)滑輪一側的鏈條在向下的拉力作用下借助滑輪的杠杆作用將滑輪另一側的鏈條及捆綁在鏈條上的物體拉向上方。
而鏈珠噴泉是鏈條的一側在重力作用下的下落運動沒有經過任何滑輪的杠杆作用,直接將鏈條的另一側往上拉向空中;不僅如此,對於上升側的鏈條來說,從被拉動到開始上升並超出容器口繼續上升的整個過程是連續的,並不存在人們所熟悉的向上拋擲或撞擊的瞬間突發作用力。。。。這就是導致鏈珠噴泉被稱為反直覺的現象,更確切地說是違反經驗常識的現象。
但是“噴泉”一詞在這裏有很大的誤導性。這是因為自然界的噴泉(Fountain)是泉水在內部壓力的作用下對抗重力噴向空中,而鏈珠噴泉(Chain Fountain)的作用機製則完全不同,它是重力誘導出的鏈條內部的拉力及慣性造成的。
1.1. 鏈珠噴泉(Chain Fountain)一詞的心理暗示
鏈珠噴泉(Chain Fountain)這個名字所造成的該現象的原理與自然噴泉原理類似的心理暗示導致了莫德本人及主流科學界將注意力放在了尋找那個類似自然噴泉的內部壓力的玄秘的底部推力上,這恐怕是在本人發表了相關的動力學分析【2】之後兩年多了,主流學界仍然充斥著對於該現象的困惑與誤解並努力尋找有什麽底部外力在將鏈珠推向空中(見【1】)的一個重要原因。
實際上,哲學的衰敗造出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受製於心理暗示是20世紀物理學的一大特征!而進入21世紀後,物理學界至今仍在延承20世紀物理學的這一特點.
盡管在莫德之前可能就有人注意到了鏈珠噴泉的現象(見【1】),且莫德對該現象做出的所謂的底部推力的假設是完全錯誤的,莫德的貢獻在於他不但大張旗鼓地宣傳了這種現象而且對之進行了係統的實驗及數值研究【[5],[6],[7]】,而其實驗的最大發現之一便是產生鏈珠噴泉的一個基本條件是鏈珠受到的運動阻力要足夠大,這便是上麵的莫德律中提到的驅動力與反抗力之間要大致旗鼓相當這一點的來源。
此外,莫德注意到鏈珠上的珠子之間的剛性作用力對於所謂噴泉的形成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這一點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有些研究人員將珠子之間的剛性作用看作決定鏈珠噴泉頂部的弧度的大小的關鍵作用其實是有問題的。鏈珠噴泉頂部的弧度有時大有時小,而且在很多時候是遠大於金屬珠子的直徑的【5,6,7,[8],[9]】,這就表示與鏈珠直徑直接有關的鏈珠間的剛性作用力不是頂部弧度大小的決定因素。
不僅如此,如本文參考文獻中給出的視頻所顯示的,在很多情況下,鏈珠噴泉的頂部可以明顯高出容器口很多,且高出容器口的部分的高度遠大於頂部的弧形高度,更別提鏈珠上升的高度是逐漸增加直到一個最大值,這些現象都完全無法僅用珠子間的剛性作用來解釋。但另一方麵,鏈珠噴泉頂端的局部鏈珠之間的剛性作用對於維持一定的最小弧度可能是必要的。我在2022年的分析【2】中由於是將整個頂端作為一個局部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因而並不需要涉及到對於頂端弧度內部的受力分析(這是經典力學的一個好處---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用整體受力分析略去對局部的細節分析)。
1.2. 莫德律是一個社會律
盡管莫德效應在自然界比較罕見因而被認為是反經驗常識或反直覺的,莫德律在社會領域卻非常普遍地成立,因此莫德律雖然是自然與社會的一種普遍規律但主要還是一種社會律,而其關鍵要素是係統內部的動力作用對於外部各因素之間的抗爭所做出的反應。
作為一種在自然和社會領域具有普適性的莫德律在人類曆史的進程中一再於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動態中得到印證。最近發生的南韓總統在完全無力掌控局麵的情況下冒然發動政變式的戒嚴所導致的後果就是一例,相信讀者們隨手都能找出一堆新的舊的例子來。
2. 機會欲望
機會欲望【[10],[11],[12]】指的是由機會產生的欲望,而不是由需要,本能,自身先天因素,自身努力創造的條件,或對於困難和危機之擔憂所促成的欲望。
機會欲望的要害在於一方麵它不是以理性思維為基礎的而是由表麵機會促發的,因而其產生的起因和過程缺乏對當事人自身的條件與需要的正確估量,另一方麵作為欲望它又有著由腎上腺激素或荷爾蒙加持的衝動和魯莽。
3. 莫德律與機會欲望
用擬人的話來說,莫德律是機會欲望的一大殺手。這是因為由看到了機會而產生的欲望所導致的衝動往往讓人們隻看到自己手中的好牌,而不去對表麵機會背後的挑戰進行認真的了解,過度自信滿滿的同時其實是僥幸心十足甚至常常是鋌而走險【[13]】。退一步來說,他們以為即便不成功,最多不過是白費力而已。但莫德律告訴人們除非你有把握完全掌握局麵,否則的話,盡管表麵看來你有足夠的力量來誘使或迫使他人就範,一旦對抗你的力量足夠強,整個局麵就可能完全出乎你的意料而一發不可收拾。最壞的結果可以遠比白費力嚴重得多。而在反抗的力量中最容易被忽視但非常重要的一點便是人們對抗權勢和邪惡的意誌。
結束語
在物理世界的鏈珠噴泉中我們看到在互抗衡的兩股力量中,驅動力是顯性且強勢的的而反抗力是隱性且弱勢的。在社會問題中也經常存在著這樣的情況,這種表麵的強弱之分正是導致強勢的一方往往試圖倚仗自己強勢來壓製對方以圖強行達到某種目的重要原因。而莫德律則在告誡著那些喜歡仗勢欺人的人們不要看到自己比別人具有資源或權力上優勢就以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圖來行事。人們若一味地倚仗自己的財富和勢力,很多時候再加一把力不是走向成功而是誘發失控甚至步入深淵!。。。。。。
[[1]]Chain Fountain, Wikipedia,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in_fountain. Last edited on 3 January 2025, at 01:36 (UTC).
[[2]]Dai, R. (2022). The Dynamics of the Chain Fountain. Global Journal of Science Frontier Research: A 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Volume 22 Issue 8 Version 1.0 Year 2022 Type: Double Blind Peer Reviewe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Publisher: Global Journals Online ISSN: 2249-4626 & Print ISSN: 0975-5896. pp. 1-6. Retrieved from: https://globaljournals.org/GJSFR_Volume22/E-Journal_GJSFR_(A)_Vol_22_Issue_8.pdf
[[3]]Dai, R. (2024). When Philosophy is Disparaged. pp. 67-69. Scholars’ Press. ISBN: 978-620-6-77202-6.
【[4]】劉謙克服恐懼 與“科幻大咖”劉慈欣30米高空見證珠鏈“跳舞”https://tv.cctv.com/2016/07/03/VIDEOU0IiUDXwBXoXpycXhNj160703.shtml
[[5]]Steve Mould (2021). This Drill Powered Spool Proves Me Right. 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csb1xAv7XA
[[6]]Steve Mould (2021). World Record Chain Fountain? The Mould Effect Explained. 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LR7FwXUU4
[[7]]Steve Mould (2021). World Record Chain Fountain? The Mould Effect Explained. 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LR7FwXUU4
[[8]] The Royal Society (2014).Understanding the chain fountain. 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i7fO0_O0
[[9]]The Action Lab (2018). The Mind-Blowing Self-Pouring Chain Fountain—How Does It Actually Work? ur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sKJJvcFLQ
【[10]】 戴榕菁 (2024)機會欲望之本質
【[11]】 戴榕菁 (2023) 機會欲望之陷阱
【[12]】 戴榕菁 (2022) 機會欲望
【[13]】 戴榕菁 (2024)習慣性反應和慣出來的僥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