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與μ子有關的一個哲學錯誤

(2024-04-26 07:56:11) 下一個

戴榕菁

過去幾年裏我們已經見證了20世紀物理學的令人詫異的一個個因哲學思維錯誤而導致的嚴重問題。最近academia.edu的那位曾因其文章引發我推翻狹義相對論的壯舉的來自意大利的Didiel Viel老先生(其實他未必比我老,隻不過我已習慣將年紀大的都稱為老先生而忽略了自己也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的另一篇文章【[1]】讓我發現了與20世紀物理學關於μ子衰變的理論可能有關的一個哲學漏洞。

Didier的文章是要駁斥有人因為在有著電磁場作用的環形空間中高速運動的μ子的壽命比所謂的靜止的μ子壽命長而聲稱那是狹義相對論的運動導致時間膨脹(即所謂的動鍾變慢)的表現的謬論。Didier運用經典的電磁理論對那種謬論進行了批判。

在針對Didier最近的那篇文章的討論中【[2]】,我則是從哲學的角度來支持Didier的論點。不過在討論中我提出了一個之前沒特別注意的問題:所謂的靜止的μ子是怎麽得到的。老先生沒有馬上回答,估計是回去查資料了。過了一天後老先生回複說,所謂靜止的μ子是讓高速運動的μ子進入到硫化物的目標(target)介質後減速而得到的。

嗬嗬。我聽了之後馬上就覺得這裏有大大的問題。隻不過當時我一方麵忙於編寫 “When Philosophy Is Disparaged (2024ed.)”另一方麵還在急於搞清楚核聚變人造太陽產生的氦氣到底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所以就沒有對那裏的問題進一步深究。現在那兩件事搞定了【[3],[4]】,給馬斯克的建議(或者說公開信)也貼出去了【[5],[6]】,就想到要回頭來搞搞這個問題了。

那麽這裏的哲學漏洞到底是什麽呢?

其實很簡單:過去大半個世紀裏,物理學界的精英們所聲稱的所謂運動μ子的壽命比靜止μ子壽命長這一基本的描述就是一個哲學上的錯誤!正確的描述應該是:

在沒有受到外力衝擊下的μ子的壽命,不論是否受到外加電磁場的作用,其壽命比受到外力衝擊後的μ子的壽命長。

千萬不要小看這裏的改動。這裏的關鍵是正確地引入了“外力衝擊”這個前提條件。有了這個前提條件,首先那個所謂的時間膨脹導致μ子壽命延長的謬論就不攻自破了。即便是小孩也知道一個脆弱的東西在撞擊下的壽命比沒受撞擊時的壽命短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更進一步地,“外力衝擊”這個前提條件甚至有可能對於現有的基本粒子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 Physics)中有關μ子在弱作用力作用下的衰變機製產生一絲疑問。當然,到這一步,我們也隻能說,所謂靜止μ子的短壽命明顯與外力的衝擊是直接聯係在一起的,而無法直接對有關弱作用力的理論提出任何有效的質疑。

隻不過現有的弱作用力模型中並沒有涉及到任何外界衝擊力的影響(否則恐怕也不會出現有人將所謂的靜止μ子的壽命與運動μ子的壽命進行比較了)。要知道那個所謂的弱作用力或什麽W及Z玻色子都是數學的產物,物理學家們因為弱作用力得獎也是因為他們的數學工作而得獎,那位據說用實驗驗證了相關理論的華人女物理學家並沒有得獎。如果那個弱作用力會受到機械運動撞擊的影響的話,那麽即便是弱作用力的原理基本正確恐怕也要有所修正。。。。當然,目前這都隻是基於現象進行的猜測,還沒有直接的理論分析的依據。

但另一方麵,整個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的數學框架都是建立在狹義相對論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它必然會受到狹義相對論的錯誤的影響,隻是影響有多大的問題。也就是說,到底它的整個樓盤建在狹義相對論這塊磚上麵還是說狹義相對論隻是它的地基中的一小塊磚而已。。。。要弄清這個問題需要更加深入地挖下去,我現在是沒有這個精力也沒有這個興趣。。。。有興趣有條件的人不要錯過這個好機會。。。。

結束語

1)我之前駁斥過那個著名的所謂的μ子穿透大氣層對時間膨脹的驗證的謬論,在指出了相關謬論的邏輯錯誤後,我對實際造成μ子穿透大氣層的原因進行了如下的分析(參見【3】):

【1) Given that air density is much higher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than the  upper atmosphere while cosmic rays are constantly penetrating the atmosphere with high magnetic rigidity (Viel, 2021) [8], it would be more reasonable to question the validity of the assumption that muons in the atmosphere are solely created at the upper atmosphere. This is because the increase of air density near the ground compared to the upper boundary of atmosphere is tremendous while the reduction of cosmic ray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earth magnetic field is only a small portion as pointed by Viel (2021) [8], and thus there would be more chances for the cosmic ray to create muons in the lower region with higher air density.

2) It would also be meaningful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dynamics of moving in the earth gravitational field upon the lifespan of muons until some definite knowledge can be obtained for the issue.】

其中第一條引用的是Didier根據一篇俄國人實測穿越大氣層的γ線的報告寫的有關μ子並非隻在大氣層邊緣才會產生而是在整個大氣層內都會產生的討論。根據該討論,拿地球表麵上發現μ子來說事根本就是邏輯混亂。

而上麵的第二條表麵上說的是應該對於μ子在引力場中運動時其壽命受到引力場的影響進一步進行研究,但其實這一條有一個沒有寫出來的隱含的意思:需要研究受到引力場影響的μ子與沒有受到引力影響的μ子的物理特性有什麽不同。。。。當時之所以會這麽寫是因為我已經無條件地接受了“靜止μ子”這種荒唐的假設,而我之所以會無條件地接受這個荒唐的假設是因為受到潛意識中的所謂“科學界一定有理由這麽說”前提假設的影響,也就是說受到了一種無形的暗示的影響。。。。可悲的是20世紀的物理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這種暗示在影響著整個物理學界乃至整個世界!

而現在看來我需要對上麵這段話進行修改。上麵的第一條仍然成立,但應改為第二條,而上麵的第二條應該變成第一條並改為對於所謂的“靜止μ子”的錯誤的暗示性的描述進行批判!

當然,我也不一定要修改已經寫好的文章,而是可以另寫一篇來對其進行糾正,畢竟我們不可能回過頭去修改曆史上的所有出現錯誤的文章。

2) 本文預期會讓兩個陣營的人感到憤怒。其一是經典相對論的學者,任何指出他們用相對論對物理現象進行解釋之邏輯荒謬的文章都可能讓他們跳起來;另一個則是把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捧為人類曆史最完備的理論的陣營了,尤其是把與弱作用力相關的理論捧得好的不得了的那些人。盡管這篇文章還傷不了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的筋骨,估計他們也還是會在看到這篇文章後腎上腺素暴增的。

當然,考慮到所謂的基本粒子標準模型是建立在狹義相對論的基礎之上的,即便是沒有象抓住哈菲爾-基廷實驗和Pound-Rebka實驗的把柄以及德布羅意波長推導的錯誤那樣直接抓住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的實驗驗證或理論推導的問題,隻要看到否定狹義相對論的文章,那些基本粒子模型的擁護者們也會感到異常憤怒。

他們要跳,誰也攔不住。隻是勸他們在跳之前先好好讀懂本文再說。

。。。。。。

 
 

[[1]] Viel, D. (2024). Muons Lifetime Stored in a Circular R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cademia.edu/117382566/Muons_Lifetime_Stored_in_a_Circular_Ring. Discussion page: https://www.academia.edu/s/25782e8397?source=link

[[2]] Viel, D. (2024). Muons Lifetime Stored in a Circular Ring. Academia.edu Discussion page: https://www.academia.edu/s/25782e8397?source=link

[[4]] 戴榕菁 (2024)看來確實小題大做了

[[5]] 戴榕菁 (2024)Elon Musk提一個建議

[[6]] Dai, R. (2024). A suggestion to Elon Musk. Retrieved from: https://wp.me/p1w7vF-6p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