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32)
2014 (53)
2016 (53)
2017 (55)
2018 (98)
2019 (88)
2020 (67)
2021 (80)
2022 (133)
2023 (156)
2024 (100)
2025 (5)
戴榕菁
在“氮氣燃燒?”一文中我提到了幾個例子來論證空氣可以燃燒。但那幾個例子與我所要論證的結論之間的邏輯相關程度並不都是完全一樣的。其中有的是實錘了空氣可以燃燒,有的則作為論據的力度比較弱了一些。這裏我就來對該文中提到的例子與所要論證的結論之間的邏輯相關程度進行一下討論。
一.Drake Anthony的電擊氣球視頻
在前文提到的例子中最硬的就是Drake Anthony的電離空氣的視頻,在該視頻的15分06秒處【[1]】Drake用百萬伏特的電壓擊穿空氣後擊打一個長約20厘米寬約15厘米的普通氣球,瞬間產生直徑大於一米的火球,隨後火球上升,氣球的破損的皮囊還懸空吊著,空氣中也沒了電離產生的電弧。
這是空氣燃燒放熱的直接證據。
首先,那個氣球皮囊本身的燃燒不可能產生那麽大的火球。從爆炸後存留的氣球皮囊的大小判斷,氣球皮囊本身基本沒有被燃燒。因此,燃燒的隻能是空氣。
第二,爆炸發生後,空氣中不再有電離空氣產生的電弧(估計電路短路了)而火球仍然存在著並且在上升,這表明那火球不是單純電離的結果,而是空氣燃燒的結果。
第三,火球上升而不是下降是自然對流的典型特征(三十多年前我在力學所做的一個項目就是自然對流),這表明火球的溫度高於空氣而不是低於空氣,是燃燒放熱而不是如“專家”們所說的燃燒吸熱的表現。
第四,從整個視頻的內容來看,他在單純電離空氣時產生的都是紫色電弧,隻有在電擊氣球爆炸時產生的火球才是橘黃色的,因此從顏色上來判斷這應該是空氣(氮氣)在溫度還不算太高時燃燒的顏色。
第五,空氣中21%是氧氣,78%以上是氮氣,而氧氣自己不燃燒,因此燃燒的一定是氮氣。
分析:電離空氣產生的能量主要有兩部分,其一是光能,其二是熱能。雖然Drake產生的電壓有百萬伏特,但是他的供電能量有限,因此在開放的空間中由於散熱快隻產生紫色的電弧而無法造成空氣燃燒;即便是在玻璃球中出現了粉色的電弧,但是由於玻璃球的散熱效率較高,而且部分能量透過玻璃以光能的形式散發了出去,因此造成在玻璃壁處的溫度要低於玻璃球心處的溫度,形成了由中心向外的散熱,所以並沒有在整個玻璃球內形成足以造成空氣大規模燃燒的高溫。
但是,當他用電弧擊打氣球時,一是因為氣球皮囊的散熱性沒有玻璃好,另一是因為氣球皮囊不透光,因此溫度急速上升到導致整個氣球內部的空氣溫度超過空氣的燃點,從而引發爆炸。
二.摩托車賽手被燒的例子
關於摩托車賽手被燒的視頻,前文中提到:【在那個視頻中,一位摩托車賽手在賽事過程中在一個加油站旁邊突發事故,事故發生後隻見他手舞足蹈又叫又跳,而所有上去要幫他的人隻要一碰他也都趕緊跳著跑開,結果人們趕緊拿來滅火器噴在他身上才解救了他。視頻中的配音說那是因為他的摩托車輪胎中的氮氣在事故中發生嚴重泄漏並被引燃後上千度的火焰燒到了他的身上,而氮氣在高溫燃燒時是無色的,所以旁邊人一開始並不知道他身上起火了。】
對我來說這個例子在證明氮氣燃燒可產生極高溫這一結論上有98%的可信度,但是我也知道,這個例子對於讀者來說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首先,我之所以說對我來說是98%的可信度主要是兩個原因:1)憑我的印象,當時報道的就是氮氣燃燒造成賽手痛苦無比。隻是他身穿防火的運動服裝和頭盔才免於被立即燒傷,但他還不能用手拍打火焰,因為火焰溫度極高;2)但是,我在視頻裏隻看見該賽手痛苦的掙紮以及試圖幫他的人都忙不及地跑開並最終用滅火器救他,我並沒有看到火焰----關於這一點視頻中的解釋是氮氣高溫下燃燒是無色的。
上麵的原因1)使我基本相信那就是一個氮氣燃燒的實例,但上麵的2)使我不得不依賴視頻的解釋來相信那是氮氣燃燒,而不是象在Drake的視頻中那樣直接看到火焰。
所以,1)和2)綜合的結果使我既基本相信整個報道的真實性,又不能100%地肯定它。
其次,我之所以說這個例子對於讀者來說可信度是不高的主要因為我當時沒有將鏈接記下來,因此現在找不到該視頻了了,而我現在所說的這個故事完全是憑自己的印象。從這點來說,如果要讓讀者用這個例子來作為在“氮氣燃燒”這個議題存在著“專家”們進行認知作戰的可能性的證據的話,就比較勉強了。不過,對於有條件並且好奇心強的讀者來說,這個例子可以啟發他們自己去做一下相關的實驗來測試一下氮氣是否可發生無色並產生高溫的燃燒。
三.車裏雅賓斯克的火球
前文中提到的另一個例子是包括2013年發生在車裏雅賓斯克的那個著名的火球在內的過去這些年裏發生在世界各地上空的火球。
對於這個例子,反對者最有可能提出的反駁將是“那些火球是固體在大氣中快速運動產生的高溫下進行燃燒,而不是空氣燃燒”。對他們來說,最有力的證據是報廢的人造太空飛行物在進入大氣層後發生的燃燒。
但這裏的問題存在著兩麵性:你可以說固體在高溫下發生了燃燒,但是那並不等於在同樣的高溫下空氣就沒有燃燒。特別是在車裏雅賓斯克的那個事件中,隕石周圍的火球在隕石爆炸之前是變大的【[2]】。如果說從太空進來的火球單單是隕石自身固體的燃燒的話,那麽它應該是越燒約小,而不應該是在進入大氣層並接近地麵但還沒有爆炸之前火球體積越變越大。
之所以可確定車裏雅賓斯克的那個例子中的火球變大是在隕石爆炸之前而不是隕石爆炸的當下是因為當時有很多人從不同的視角錄下了在爆炸之前有一顆比幾十馬赫的隕石還要快得多的小飛行物穿過隕石之後才造成了隕石的爆炸,而爆炸結果造成附近幾個城市都受到震動的損害。那顆小飛行物穿越該隕石之前那火球就已經開始越變越大。現在雖然從網上還能找到該事件中隕石爆炸的視頻,但是再也找不到任何一個有著那顆小飛行物穿越隕石的視頻了。
而用空氣燃燒比用隕石固體燃燒更容易解釋為什麽在爆炸之前火球體積會迅速變大。
但另一方麵,因為存在著固體自身燃燒這個借口,對於一般讀者來說,這個例子的說服力也會顯得不那麽地強大。
四.中國的那隻飛碟的例子
雖然那個飛碟的表麵確實看來有火焰,但考慮到它之所以能懸空滯留是因為有強大的電場在電離周圍的空氣,因此那些橘黃色的火焰既可以是電離加燃燒的結果,也可以是單純地電離的結果。隻不過前一種可能更大,因為從前麵Drake的視頻來看,單純的電離產生的火焰應該偏藍紫色。不過因為兩者的環境不同,所以也不能完全用Drake的實驗來判斷那隻飛碟的狀況。因此,那隻飛碟雖然有可能是一個空氣在電離產生的高溫下燃燒的例子,但從邏輯上來說也存在著單獨電離的可能性。
五.特斯拉試圖獲取閃電能量的傳說
在前文中我也提到了特斯拉想要獲取閃電能量這個傳說。由於那隻是一個傳說,我手頭並沒有相關的第一手資料,而且即便該傳說屬實也隻是特斯拉的一種意願而已,在沒有具體的他到底獲得了什麽結果的前提下,其作為論據的力道自然就顯得很弱了。
不過這裏有一點也值得提一下,那就是關於特斯拉想獲取閃電能量的目的存在著一種誤解,有人把特斯拉的目的說成是為了獲取閃電中的電能。這種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這是因為沒人能事先知道這個地球上什麽地方會發生閃電,因此特斯拉根本不可能試圖從自然界真實的閃電中獲取能量。所謂的從閃電中獲取能量應該就是如我過去這些年裏討論的從人工電離空氣中獲取能量。而人工電離空氣本身是消耗電能的,因此不可能說直接從人工電離空氣中獲取電能,而一定是從人工電離空氣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中獲取能量。
六.高溫空氣電漿燃燒原理討論
空氣在電離下產生高溫是一個任何“專家”都無法否認的事實,這是因為地球上所有的人都經曆著閃電與雷鳴這個自然現象。科學家們現在已經探明大氣中的閃電產生的高溫可以達到50000度以上。而當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被高電壓擊穿後就都處於離子狀態,因此根本就不存在那些進行認知作戰的“專家”們所說的為了打破氮氣自身的分子鍵而要吸熱的問題。在這種高溫下氮離子與氧離子之間發生的氧化燃燒過程如同其它的燃燒物的氧化燃燒過程一樣應該是釋放勢能而產生熱量,因此那些專家們所謂的這個過程是吸熱而不是放熱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結束語
本文討論的所有例子中的第一個例子,即有著幾百萬粉絲的網紅Drake Anthony的視頻中用電離空氣產生的電弧擊打氣球的例子是100%實錘地證明空氣(即氮氣)可以燃燒的證據,除非他的那個視頻是用電腦軟件造假製作出來的。
在接受了Drake的視頻為空氣可以燃燒的證據的前提下,其它的例子也就都成為了空氣燃燒的具體實例,因為這時在那些例子用空氣燃燒比不用空氣燃燒來進行解釋就更為合理了。當然,在沒有Drake的視頻的前提下或者能證明Drake的視頻是造假的前提下,把其它的例子拿來作為空氣燃燒的證據的話確實會讓反對者們特別是有意進行認知作戰的反對者們挑出一些看似漏洞的地方。
[[1]] Anthony, Drake. [styropyro]. (Nov. 3, 2018) “DIY Overclocked Plasma Globe. 2500V to a MILLION volts” [Video].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j-BdIkPgQ&t=906s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CNchqQdK4
Rongqing Dai
“….when the public embraces those achieve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miracles and longs for the coming of the next ones, people often ignore one sad fact that as the ancient dreams come true, their potential negative social impacts could also become true.”
----The Red Hat [ ]
Historical experience has shown time and again that when it comes to the issue of damaging the earth's environment, the scientists of this world have often been swift in doing it but slow in regretting the consequence. This is a sad fact in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ization when it is supposed to (and does) benefit the mankind.
A few centuries ago, when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began, scientists had no idea at all that carbon dioxide, a trace gas in the atmosphere, would one day be the subject of worldwide emissions control. But now when the world is crying out about too much carbon dioxides in the atmosphere, scientists once again are working very hard by spending billions of dollars in something that could potentially be the preparation for another round of future air pollution, a possibly much worse kind of pollution than the carbon dioxides, without seemingly aware of it.
Today a hot scientific headline is the global competition in rushing to make fusion power plants. Several scientific groups have optimistically predicted that they would make some breakthrough in achieving net power output with their fusion power generators.
However,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process of fusion power generation is turning deuterium from the ocean to helium in the atmosphere [ ].
While scientists are claiming that helium is a harmless clean gas they seem to have forgotten also to tell us the following facts about it:
As the second most abundant gas in our four-dimensional universe, helium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eliminate from nature. Compared with carbon dioxide, helium is not only too light to be comfortably collected, but also too inert to be absorbed through chemical means; accordingly, there is no natural process in Earth's nature that can break down helium, as photosynthesis does with carbon dioxide.
Although currently the normal concentration of helium in the atmosphere is only 5ppm, and scientists claim that only a very small amount of deuterium will be used at any moment for the fusion reaction, they seem to forget the might of global industrial mass production is not the experimental scale in their labs can match at all. Besides, they seem also forget the famous Jevons paradox [ ] which tells that industrial production itself would greatly boost the desire of consuming of the products! Plus, there is no natural process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helium as photosynthesis does with carbon dioxide.
Given the difficulty of eliminate helium from nature, in case decades from now we find out that the atmosphere is filled with helium pollution as the result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s own obsession of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it may not be as easy to fix as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