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32)
2014 (53)
2016 (53)
2017 (55)
2018 (98)
2019 (88)
2020 (67)
2021 (80)
2022 (133)
2023 (156)
讀了我昨天貼的 “若果真如此,末日的序幕正在拉開 ”有讀者可能會問,地球上那麽多氧氣,那麽少二氧化碳,怕什麽?
是的地球上空氣中的總含氧量是21%左右,而總二氧化碳含量估計大概在0.04%左右。
但是,這裏有幾個要素需要搞清楚:
1)21%氧氣和0.04%二氧化碳是包括海洋與沙漠在內的總含量,而這總含量能夠維持的一個因素恰恰是有著熱帶雨林那樣的可以大規模消耗廢棄來產生氧氣的植被;
2)那21%和0.04%是人類能夠生存的一個基本條件。也就是說如果哪天空氣中的氧含量下降到19%或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到0.05%,雖然空氣中氧氣仍然遠遠高於二氧化碳的含量,老弱病殘和雖然身強力壯卻需要從事高耗氧量活動的人可能就會被淘汰一批;當然,如果這種被動淘汰不幸發生後,地球的生態又恢複正常,那也還罷了,但如果人類的抗壓力極強,連那種險峻的條件都能抗下來,使得地球含氧量繼續下降到15%的話,那麽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恐怕幾乎就要被淘汰幹淨,這一屆文明可能就結束了,等地球休息一陣把含氧量再恢複到21%時,再開學迎接下一屆學員吧。
如果地球總含氧量下降到15%,都市區的含氧量一定低於這個數。如果地球總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到0.05%,都市地區的含量一定高於這個數。
3)有人估計說要10億年後地球的含氧量才會低到不足以供人類使用,那是太低估人類的潛能了。別忘了,造成地球環境破壞的主要因素是極具創造力的人類。目前使得地球中的含氧量下降的因素主要有:
a)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的消耗用氧,工業和家庭用氧(比如你家的煤氣,暖氣的獲得追根朔源可能都會用到大量氧氣);
b)廢氣排放。除了氧氣的直接消耗之外,廢氣的增加也會降低含氧量,尤其是局部的含氧量。據說地球上的牛放屁都會產生大量廢氣。
c)地球維持現有的含氧量和二氧化碳的條件之一是諸如熱帶雨林這樣的植被能把聚集在地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氣重)給轉化為氧氣,但是人類的潛能是巨大的,可以用一萬種理由來迅速摧毀所有雨林,如經濟原因,如戰爭原因。對了,一顆原子彈爆炸也可以大大改變至少是局部的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重。
d)當然,地球的氧氣的50%是由浮遊生物生成的。但是,浮遊生物產生氧氣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陽光,二是水中的養分。但人類的創造力正在破壞著這兩個基本條件。溫室廢氣可以減少照射到具有浮遊生物的水麵(波濤洶湧的洋麵上的浮遊生物是不多的)的陽光,而大氣汙染和廢水排放可以痛痛快快地滅掉水中的養分。就算浮遊生物的產氧量完全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它也隻能提供原來的21%總量中的50%。如果另外10.5%不存在了,這一屆文明早就結束了。
4)那0.04%的二氧化碳含量是不知哪個年代得出的數據。既然現在人們發現二氧化碳的含量已足以造成全球暖化,那麽不管它增加的量是多少,哪怕隻有空氣總量的0.001%,可見已經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影響。別忘了,21%含氧量和0.04%含氧量是人類正常生存的一個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