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黑格爾哲學引發的兩場世紀鬧劇

(2018-05-13 05:27:01) 下一個

雖然黑格爾不如他的兩位室友謝林(Schelling)及侯德林(Holderlin)那樣少年便得意,卻是名副其實的大器晚成。他的諸多著作中的《現象學》和《邏輯學》是他一生中對哲學界的主要貢獻,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正常思路來看,那應該是人類哲學發展進程中的天才之作,但它們卻因為專業化的哲學發展中有悖於一般人的正常思路的因素而對其後的主流哲學造成了至今也難以恢複的悲劇性的創傷。

先來看黑格爾的《邏輯學》,如果對它的意思進行仔細咀嚼,並將通過將其內容與現實的自然與社會現象進行對比而將其語言未能清楚表達的部分進行合理化處理之後,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黑格爾的所謂邏輯學是要在他之前的傳統的形而上學與形式邏輯的總和之上找出一般規律來。但是,因為他形而上學與形式邏輯的總和中又引入了時間的概念,且將之運用於世界的一般過程,因此,黑格爾的所謂邏輯學是要在形而上學,形式邏輯,以及自然科學的總和中找出一般規律來。而黑格爾對於形而上學形式邏輯以及自然科學的總和的觀察思考的結果得出它們的總和具有所謂的對立統一,否定之否定,量變質變等一些規律。如果我們用水果來打個比方,那麽黑格爾的思路就相當於是將有著各自特性的蘋果,香蕉,西瓜,橘子放到一起,來研究它們有什麽共同特點,結果發現他們都有大量水分糖分和維生素。再舉一個更有說服力的例子是,每種植物和動物都有各自的生長繁殖的規律特征,但人們發現大多數的植物的葉子和動物的繁殖表現出與黃金分割有著內在的關聯的所謂的斐波那契特征。

但是,由於黑格爾所思考的內容對他當時來說過於深奧,一般人沒去考慮,他的前人也沒為他提供相應的語言詞匯,因此,他在表達上顯得有些混亂,盡管黑格爾的語言能力及邏輯表達能力是超強的,但是由於他所考察的內容當時來說過於抽象,因此,他不但沒能將它說清楚,而且他自己後來似乎也有些糊塗(據說他一糊塗時,常會在一個地方很長時間不動,哪怕被雨淋著,仍在那裏思考)。而黑格爾沒表達清楚的結果導致了他後麵的人以黑格爾用辯證法否定了形而上學為名對形而上學進行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撻伐,不論是西方的學術專業界還是中國文革期間的政府和民間的政治運動中,不知多少因為被扣上形而上學的帽子而被逼得身敗名裂。

更有甚者,直至今天,在中文網站還常有一些人出來煞有介事地說黑格爾的辯證邏輯(被認為是他的《邏輯學》的直接產物,即前麵提到的那些規律)取代了形式邏輯。

而由黑格爾的《邏輯學》引發的這場鬧劇中的中堅定力量為海德格爾掛帥的存在主義中的一支人馬以及以馬克思主義為主旨的辯證唯物論人馬。

當形而上學在21世紀初被正名之後,由黑格爾的辯證邏輯引發的這場鬧劇又衍生一個新的變異:全麵否認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合理性。更確切地說,這一變異是在上世紀所謂的科學哲學興起後便開始上演,隻不過當時以黑格爾辯證邏輯的名義對形而上學進行的撻伐戲還沒有收場,所以在主流哲學界曾有過一個用黑格爾的辯證邏輯批形而上學與全麵否認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並存的時期。這也是這場鬧劇的另一個特色。

其實,如本文前麵指出,正如黑格爾在他《邏輯學》開頭強調的那樣,他並無心否定形而上學,他更不可能否掉形式邏輯。隻不過在他的《邏輯學》一書的論述中為了說明他那個被後人稱為辯證邏輯的新發現的價值時,指出傳統的形而上學及形式邏輯之不足之處時所使用的語言讓那些沒有認真去咀嚼他的文章精髓而隻是滿足於對他的文章的文字的了解的人們以為他是要全麵否認形而上學與形式邏輯。因此,一個原本應該是對傳統的形而上學與形式邏輯進行補充發展的理論成為了人們全麵批判形而上學甚至否認形式邏輯的工具。

這裏的荒唐之處有兩點,一點是沒有仔細琢磨清楚黑格爾文章的意思就亂用黑格爾的理論,第二點也是比第一點更荒唐之處在於,即便那些專業哲學的大人物們沒有讀懂黑格爾而錯以為黑格爾是要否認形而上學及形式邏輯,那麽他們就應該站在真理一邊勇敢地出來批判黑格爾,怎麽會是用黑格爾的理論來批形而上學甚至形式邏輯呢?這不正說明他們不但沒有讀懂黑格爾的《邏輯學》連亞裏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及自亞裏士多德以降關於形式邏輯的文章也都沒有讀懂嗎?!

難道自黑格爾以後的專業哲學界就由一群閱讀能力極差卻又帶有各種光環的人把持著嗎???

難怪曾經有一位在北大讀比較文化博士的朋友指著他家裏一大哲學名著對我說:哲學就是想怎麽說就怎麽說,怎麽說都有理!

黑格爾以後的專業哲學界應該為今天人類哲學之衰敗負起極大的責任!當然,過去一個世紀裏也曾有過一些出色的專業哲學家,比如懷特海羅素韋根斯坦等。但是,很顯然這些出色的哲學家並無力挽回由那些因沒有搞懂黑格爾而卷入由此導致的世紀鬧劇的人所造成的負麵影響。

黑格爾哲學引發的與上述鬧劇相關的另一場鬧劇則是由黑格爾的《現象學》造成的。如果說黑格爾的《邏輯學》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正常經驗範圍,那麽他在《邏輯學》之前所做的《現象學》便超出了自古以來的人們的正常的思維範圍。從簡單的文字表達來看,似乎他是在談論意識的特點,但是由於他的出發點過於古怪,使得他的語言表達比起在《邏輯學》中的表達來更難以讓人理解,而這種難以理解造成了日後從專門研究黑格爾哲學出身的哲學大人物胡塞爾居然因為他自己的理論也是以人們的意識為研究對象就也模仿黑格爾的樣子用“現象學”一詞來命名他的理論。胡塞爾之後的人因為也都沒理解黑格爾的《現象學》的意思,反正黑格爾與胡塞爾的現象學都是研究意識特征的,而黑格爾的語言又那麽難懂,幹脆就把胡塞爾的理論稱作“現象學”,而且還不忘了說明一句胡塞爾的現象學不同於黑格爾的現象學------這就成為了黑格爾之後人類文明史上另一場最大的皇帝新衣的鬧劇!

其實,胡塞爾及其後的所謂現象學家們沒有搞懂的一點是,黑格爾之所以將他的那本書稱作為《現象學》是因為他的出發點是假設自己躲進自己的意識中來觀察自己的意識對世界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特點,雖然這裏說起來有些繞嘴,但是很顯然“現象學”這個詞用來表達“對於意識觀察現象的過程進行觀察”這樣一個理論是極其恰當,非常合適,幾乎別無它選的一個命名,而胡塞爾的那個從所謂的“意向”出發來研究意識的特點不但其深度遠比不上黑格爾的思維,而且“意向”與“現象”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但是,由於胡塞爾用“現象學”為他自己的理論命名,別人也都沒搞清楚黑格爾的《現象學》是怎麽回事,今天大家都把胡塞爾的理論當作現象學,而沒幾個人知道黑格爾的現象學是怎麽回事人----套用中國麻將術語,這是典型的一個截胡。

現象學的本意來自康德的現象說。所謂現象就是人們的意識產生的而不是客觀自在的,因此黑格爾的現象學的基本意義就是觀察意識如何在外界的對象麵前製造出“現象”的。如果胡塞爾也是研究這一特點,那麽他就應該給黑格爾credit,而不能聲稱他的哲學與黑格爾的現象學沒關係。

但是,如果胡塞爾的理論隻是研究由意向決定的意識結構而與意識如何產生“現象”而無瓜葛,那麽用黑格爾所創的“現象學”來命名他的理論就很不得體。

無論怎樣,他都要麽別用黑格爾創的“現象學”名字,要麽就給黑格爾應有的credit,而不是在用了黑格爾創的“現象學”一詞作為他的理論名字之後,聲稱與黑格爾的現象學而無關係!最後導致普通人都說,現象學是胡塞爾開創的。

雖然胡塞爾海德格爾一支人馬及馬克思的辯證唯物的一支人馬是由黑格爾引起的世紀鬧劇的主要中堅力量,但是,之所以會出現這兩場鬧劇的因素卻在人類文明的更深層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人類文明的浮躁以及對於權威和名望的崇拜追隨超過的真理的執著!

專業化了哲學就像好萊塢的影視業一樣需要不斷地推出新的明星,雖然人們並沒有弄清黑格爾《現象學》及《邏輯學》,但是他們仍然急需有一個可以號令天下的權威理論及權威人物,因此,便造成了一些不倫不類的現象。而一旦他們推出了新的權威之後,那麽任何對新權威的挑戰至少在短期內會遭到下麵根本搞不懂理論精髓的普通的跟隨者們的無情打擊。。。

所以這兩場鬧劇其實是人類文明內在缺陷所表現出一種極大的悲哀!!!

最後順便提一下黑格爾的辯證法與柏拉圖的辯證法之區別。如果我們把黑格爾的辯證法比喻為用前麵提到的斐波那契序列的話,那麽柏拉圖的辯證法就相當於社會問題裏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前者如斐波那契序列那樣是對客觀存在所做的一種不完備且不具備嚴格的邏輯基礎但卻極具普適性描述,而後者表達的是一種多樣性特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相關鏈接:

到底什麽是辯證邏輯?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8822/201712/14743.html)
黑格爾的辯證法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8822/201708/11693.html)
再談現象學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8822/201708/6100.html)
到底什麽是現象學?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8822/201708/4630.html)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有讀者確實去認真讀了黑格爾的《邏輯學》之後,不願認同本文中用“糊塗”來為黑格爾在該書中從字麵上來理解是批形而上學及形式邏輯的話進行解釋的話,我建議他去認真讀一下前言與引言。。。雖然,對讀者來說,一本書是先有前言,再有引言,再有其它部分,但是,作為一名哲學文章作者,我知道,前言與引言部分如果不是最後寫,也一定是在全文完成之後加以修改的。。。尤其是象黑格爾的《邏輯學》那種經曆了再版的書籍,再版後的前言更能反映他的真實觀點。

不是說他書中主體部分的話就不反映他的真實觀點,而是如我文中指出的,他當時缺乏相應的語言詞匯,因此肯定麵臨著極大的表達上的挑戰(盡管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超強的)。。。縱觀他的《邏輯學》整體。很顯然,他的目的是想將傳統的形而上學及形式邏輯統一起來,而且由於在統一的過程中,他發現不能不引入時間變量,因此,他的所謂新邏輯就成為形而上學,形式邏輯,加自然科學的領域的一個統一。。但是,這個統一顯然不是要否掉之前的形而上學及形式邏輯的所有內容,隻不過是在指出它們的不足的基礎上加以補充而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