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到底什麽是辯證邏輯?

(2017-12-15 10:39:42) 下一個

數學思維與哲學思維之對比”一文在某網站貼出後,有位叫“西岸”網友前來跟帖說哲學隻遵循辯證邏輯而與形式邏輯無關。這位網友的這種說法當然是錯的,而他之所以會犯這樣的錯誤顯然有著兩個方麵的原因。其一是他顯然對於哲學與形式邏輯的關係缺乏基本的了解。而他在這方麵的欠缺包含了兩個方麵的意思:首先,他本人應該沒有努力寫過哲學文章,因而沒有體會到形式邏輯在哲學寫作中的至關重要性,而且他應該也沒有認真讀過大部頭的哲學專著,他的哲學知識估計主要是來源於學校課本或哲評讀物,屬於介紹性的文章,因而沒有體會到嚴肅的哲學作家們如何運用形式邏輯來闡述自己的論點的。第二,他顯然對於形式邏輯與哲學的曆史淵源缺乏了解。如果他知道古希 臘大哲學家,亞曆山大大帝的師傅,亞裏士多德是已知的人類曆 史上第一個係統研究形式邏輯的人,他或許就不會那樣說。

但是,西岸的錯誤顯然主要還不是他對於哲學與形式邏輯的關係之缺乏了解,而是他對到底什麽是辯證邏輯有著很大的誤解,而他的這種誤解具有相當的普遍性,主要過錯不在他,而在於過去一百多年裏的專業哲學界或者說專業哲評界(這兩者在今天早已基本上淪為一體了,非常遺憾地)對於黑格爾的辯證邏輯的錯誤的宣 傳所導致的。

雖然作為食其俸祿的專業哲評界應該為其對黑格爾的辯證邏輯的錯誤宣傳擔負專業責任,但其實他們的錯誤的根源還在於黑格爾本人沒有將什麽是他的辯證邏輯或他的新“邏輯”說清楚講明白。他不但沒有說清楚講明白,而且還作了些很容易引起誤導的不清不楚的長篇大論。
今天人們所說的黑格爾的辯證邏輯指的是黑格爾在他的名著《邏輯學【1】 》中稱之為“邏輯”的理論。黑格爾在那裏並沒有要否認形而上學或形式邏輯的價值,他隻不過想要將兩者統一到一個更一般的邏輯的框架之下而已,這一點可以從他在《邏輯學》一書中所講的下麵兩段話中看出端倪:

“中譯文略以節省貼文時間。
(英譯原文:
If it is remarkable when a nation has become indifferent to its constitutional theory, to its national sentiments, its ethical customs and virtues, it is certainly no less remarkable when a nation loses its metaphysics, when the spirit which contemplates its own pure essence is no longer a present reality in the life of the nation.
)”

中譯文略以節省貼文時間
(英譯原文:
Logic thus falls generally into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logic, but more specifically it has three parts:
I   The logic of being
II  The logic of essence, and
III The logic of the Notion
)”
而黑格爾這裏所說的客觀邏輯指的就是傳統的形而上學,而主觀邏輯就是傳統的邏輯(這一點讀者自己很容易查到,我這裏不贅述了)。可見,就黑格爾的本意來說,他並不是要將他的邏輯與形而上學或形式邏輯對立起來,隻是要將兩者統 一起來而已。

如果西岸網友了解了這一點的話,恐怕就不會說哲學不需要形式邏輯這樣的話了。
但是,很顯然,將形式邏輯與所謂的辯證邏輯進行對立的並不是西岸一個非專業哲學人士,而是一個存在於專業哲學界的普遍現象。那麽為什會是這樣呢?這恐怕要回到黑格爾在他的《邏輯學》的最後一章“絕對理念”那一章的討論中來看了。那一章應該是《邏輯學》一書中除了前言,引言之外,最重要的一章,甚至是比前言,引言更重要的一章(順便說一下,很多讀者讀書不願讀前言和引言。而對於黑格爾的《邏輯學》,如果你不讀前言和引言的話,那你是讀不懂他那整本書的。如果你不去讀他的前言和引言,那麽還不如去讀學校裏的哲學課本或其它相關的哲評書了)。
黑格爾在“絕對理念”一章中用並不嚴格的邏輯,冗長的語言將形式邏輯與辯證法進行了對比,並指出了辯證法的優勢。這恐怕就是後人將黑格爾的邏輯稱為辯證邏輯,且將這一辯證邏輯不但與形而上學對立起來(成為後人批判形而上學的主要理論依據)而且與形式邏輯對立起來的根源。
但是,如果你將黑格爾的《邏輯學》從頭到尾讀一遍之後,從全書一致的邏輯來看待黑格爾的論述,不是為了使得自己的閱讀更加容易或省事而用讀者自己的邏輯來對黑格爾的理論進行斷章取義的詮釋的話,你就可以看出黑格爾在《邏輯學》的最後一章“絕對理念”中所做的將形式邏輯與辯證法對立的論述現在看來的在形式上的雜亂實際是出於當時的論述語言的局限而不得已為之所產生的效果,並不是要說明可以用辯證法或後人所說的辯證邏輯可以取代形式邏輯了。

如果我們隻是將“絕對理念”一章中的詞句挑出來看,那麽他確實是在拿形式邏輯(更確切地說是三段論法)與辯證法進行對比,而且沒有說形式邏輯的好話,隻說了辯證法的好話。如果以此做出黑格爾在用辯證邏輯批形式邏輯的結論,那其實是在宣告隻要能找出黑格爾白紙黑字說的某句話有那樣的意思,不用結合著整本書去理解他的涵義,也不用看他那句話被斷章取義之後的意思是否合理,就可以認為那是黑格爾的意思,而且是正確的意思了。那樣的做法相當於將黑格爾的話進行“一句頂一萬句”式的處理(看來那種邏輯思維也不是中國人的專利)。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如我之前對《邏輯學》的“絕對理念”一章所做過的分析那樣 地對之進行詳細的討論的話,我們可以發現黑格爾在那章中是針對事物的發展變化的過程,尤其是人的認識的發展過程,來將形式邏輯與辯證法進行比較的。在那個特定的前提下,形式邏輯當然無法與辯證法相提並論(盡管黑格爾在那裏的論述也是有著邏輯上的缺陷的),因為形式邏輯並沒有包含傳統的形而上學的部分,因而無法將不同的潛在因素(比如人的認識與客觀的過程)統合起來。但是,那並不等於說辯證法可以在形式邏輯自己的領域裏取代形式邏輯。要知道,當初黑格爾進行論述時並不像今天的專業哲評界那樣已經將黑格爾的理論作為正確的定論,他是要向世人展示一個與傳統理論不同的新的理論,因此,作為論述者,他將注意力集中在論證新觀點的價值,而對於新舊理論之間的平衡有所欠缺是可以理解的,這在今天的科學或哲學論文中也常出現,尤其在以快速而非正規為特征的網絡文章中更為突出。而黑格爾將形而上學與形式邏輯進行統合的粘合劑就是辯證法。也就是說,他用他特有的辯證思維,即所謂的對立統 一及否定之否定(也有人願意將黑格爾的量變質變理論也納入辯證法,也並非不可)來將形而上學與辯證法統一起來的。因此,他在“絕對理念”一章中專門討論形式邏輯與辯證法的對比而沒有去詳細介紹過去幾千年裏人們已經熟悉了的形式邏輯的功能,是不奇怪的。

很顯然,在這一點上過去一百多年裏的專業哲評家們沒有向讀者們做出明確而且正確的解釋,以至於象西岸網友那樣的光憑著在哲學課堂上學的內容來了解黑格爾理論的人對辯證邏輯的意義產生了很大的誤解。至於那些專業哲評家們自己是否也誤解了黑格爾,我就不便做過多的揣測,但至少他們在宣傳教育這方麵是有著嚴重的缺陷的。

那麽,黑格爾的邏輯,也就是現在人們稱之為辯證邏輯的體係到底有什麽積極的意義呢?如果它不是如西岸網友所以為的那樣是取代了形式邏輯或如上世紀的主流哲學家們所以為的那樣是取代了形而上學的話,它是否如現在很多專業或非專業的哲學人士所聲稱的那樣是一錢不值胡 說八 道呢?更確切地,我們應該問的是黑格爾將傳統的形而上學與形式邏輯統合為新邏輯的努力是否有任何積極的意義呢?

我這裏的答案是,用一個統 一的框架來看待形而上學與形式邏輯是有積極意義的。道理很簡單,不論是傳統的形而上學還是傳統的物理學或其它自然科學都表明,客觀的世界變化有著其內在的邏輯,而那樣的內在邏輯並不能包含在我們的主觀邏輯內,因此將“邏輯”這個概念從主觀的形式邏輯推廣到客觀去是有積極的意義的。但是,這一推廣顯然不是要取代主觀的形式邏輯,因為這種推廣的前提是主觀邏輯並沒有包含客觀的邏輯,而不是主觀的邏輯與客觀的邏輯相矛盾。主客觀邏輯之間是互補而不是矛盾衝突的關係,不論是形而上學還是物理學或其它任何一門科學的理論都不能與形式邏輯相違背,因此根本不可能出現如西岸網友所說的任何一門學問可以不遵循形式邏輯的那種情況。
其實,由亞裏士多德所開創的傳統的邏輯學本身與形而上學就是彼此耦合在一起的,不但亞裏士多德在其名著《形而上學》中就包含了對作為形式邏輯的基礎的三段論法(黑格爾在“絕對理念”一章中與辯證法做對比的其實就是三段論法)的討論,而且,亞裏士多德所提出的邏輯中的Organon的概念本身就如康德在不同的文章裏指出的那樣是包含了經驗的成分,不像邏輯中的Canon那樣是純粹的邏輯推理。也就是說,傳統的邏輯本身就是與形而上學分不開的。隻不過到了黑格爾的時期,純粹的邏輯(應該是Canon那部分)已經比較獨立而成熟,因此,將邏輯與形而上學進行整合可以幫助人們對於包括主客觀在內的存在所依循的邏輯有個整體的認識。
此外,雖然自古以來的絕大多數的哲學家或自然科學家(煉金術師等)都不會刻意去否認自然界以及人們認識上的發展變化,但是,在黑格爾之前很少有理論去專門把發展變化本身納入哲學中。黑格爾找到了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可惜現在以很難找到他的文獻的完整內容了,如果還有的話。顯然黑格爾那時所掌握的赫拉克利特的文獻比今天能找到的要更全)的思想強調發展變化。但是,如柏拉圖對赫拉克利特的批評的那樣,赫拉克利特過於強調變化而忽略了現實的穩定性。柏拉圖的批評並不等於說柏拉圖否定變化發展,但他也確實沒有專門把變化發展作為他的哲學的一個核心內容。在這點上,黑格爾傾向於赫拉克利特,他強調一切都是瞬間變化的。雖然他的某些語言可能會使人產生他否認客觀現實的穩 定性的印象,但是他顯然沒有也無法否認客觀現實具有穩 定性。

黑格爾將變化發展引入到他的新邏輯的特殊意義是,它不但如傳統的形而上學及自然科學那樣,指出事物的運動變化不是任意隨機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邏輯法則的,而且指出客觀世界及主觀認識還遵循著同樣的規律包括發展變化的規律。這種對於主客觀遵循同樣規律的論述便使得他將主觀邏輯與客觀邏輯統 一在一起具有了合理的基礎。而我們無法否認,人們的主觀認識與客觀世界在發展變化上確實在相當的程度上存在著某些相同的特征,盡管並非如黑格爾試圖告訴我們的那樣是有著如形式邏輯那樣地嚴格的邏輯特征。
而黑格爾之所以會將一些在一定程度上的規律認作是必然的嚴格規律,是因為如我在前麵提到的我對黑格爾的辯證法進行討論的文章[2] 和另一篇討論黑格爾的本體論的邏輯缺陷的文章[3] 中分別指出的那樣,黑格爾對形而上學與形式邏輯的整合的討論中存在著一些邏輯上的缺陷。即便如此,隻要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世界在發展變化或現實的特性中遵循著某種共同的邏輯特征,那麽將主客觀邏輯納入到一個整體的框架下來看待就有其合理的基礎。而黑格爾所指出的主客觀之間的共性恰恰就是他的辯證法的部分,因此,後人將他作為用來統 一主客觀邏輯的粘合劑的辯證法來命名他的新邏輯而稱之為辯證邏輯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由於黑格爾指出的辯證規律並非如形式邏輯或傳統的形而上學中的某些基礎理論或自然科學中的某些結論那樣具有高度的確定性或必然性,因此,黑格爾所做的統 一最多隻能作為一門新的獨立的學科,而不是實際上對形而上學和形式邏輯的整合,更不能如後來的很多專業哲學界人士們所強調的作為對形而上學及形式邏輯的取代。
另一方麵,如果我們深究主觀的形式邏輯到底是什麽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其實無法將形式邏輯完全納入主觀的領域,這是因為如果形式邏輯僅僅是主觀思維的法則,而客觀不遵守它,那麽我們就必然會遇到主客觀相互矛盾的狀況。但目前看來,人類的形式邏輯與客觀並不矛盾。也就是說,主客觀實際上確實遵守著某些共同的邏輯規則。如果更進一步地追究人們是如何進行邏輯思維的,那麽我們還會發現其實作為人們的的邏輯思維的基礎的心理活動甚至潛意識的思維本身也遵循著一定的邏輯規律,而心理學的存在本身意味著人的心理活動不是完全隨機的,是具有客觀規律的。這就再一次模糊了主客觀邏輯之間的界限。與之相應地,人們發現作為人們的主要思維工具的語言也遵守著一些更為深層的規律,那就是所謂的UG(Universal Grammar)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試圖證明的。

這樣一來,不但亞裏士多德對於主觀邏輯的探討其實無法與客觀經驗完全分割開,就是現代的心理學和與之相應的語言學也需要我們從整體上來認識主客觀的邏輯。就這個意義上來說,黑格爾將主客觀邏輯納入到一個框架中的用意是有其合理性的,隻不過如同過去一個世紀裏很多人批評的那樣,他將他的辯證法作為形而上學與形式邏輯整合後的一個必然法則的做法是有欠妥當的。

因此,我們仍然需要有獨立的形而上學,獨立的形式邏輯,獨立的辯證法,盡管它們都有各自的片麵性。此外,我們也還擁有所謂的黑格爾的辯證邏輯,因為它具有不同層次上的合理價 值:指出了主客觀在邏輯上的統 一這一定性結論,把運動變化發展明確納入哲學之中,指出了對立麵的統 一---盡管這一理論的論述上的缺陷常會造成誤解,指出了否定之否定---盡管它的意義並非如黑格爾試圖指出的那樣嚴格,外加將量變導致質變這一自然科學的規律明確納入客觀邏輯(形而上學),以及他對傳統的形而上學所做的其它一些補充貢獻。
總之,黑格爾的辯證邏輯有其積極的意義與重要價 值,但既不能取代形而上學與形式邏輯,也不能取代辯證法;同樣地,它也不是與傳統的形而上學,形式邏輯,或辯證法相對立。。。。。。

1. The Science of Logic, G. W. F. Hegel, trans. A. V. Miller, George Allen & Unwin, 1969,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2.黑格爾的辯證法
3. 黑格爾本體論構造之邏輯缺 陷,戴榕菁,香港現代人文文庫,20170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又完成了一次文學城貼文的巨大工程。。。這次處理的犯忌詞匯包括:

統一 缺陷 價值 希臘 曆史 胡說八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