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市場經濟的一個悖論特性

(2016-05-02 16:48:52) 下一個

市場經濟的一個悖論特性[1]

市場經濟中有兩個基本的責任,一是作為具體的經濟體的各個企業的核心責任是為企業的股東創造最大的利潤,另一是作為社會經濟的整體的終極責任是提高社會整體的生活水平。而這兩個基本責任之間並非總是一致的而是有著難以避免的內在的邏輯悖論,這種悖論現象是經濟的相對論意義的具體表現[2]

這裏的悖論表現在兩個不同的層次上:

第一個層次是一般的經濟活動的層次。一般而論,由於任何一個企業的核心責任是為企業的股東創造最大的利潤,而創造利潤的一個關鍵措施就是降低成本,包括降低人力成本。但是另一方麵任何一個社會經濟的終極責任就是提高社會整體的生活水平,而提高社會整體的生活水平的一個最主要的保證就是高就業率的前提下的薪水的普遍上升。這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的收入主要來自他們的勞動薪酬。

很顯然,在一般的經濟活動的層次上的上述兩個責任是彼此對立的,因而為了實現這兩個責任所進行的社會實踐之間也是彼此對立的,因為如果每個企業都降低人力成本就必然會造成社會失業率的上升以及工薪階層的薪酬的普遍下降,因而對社會整體的經濟造成實質性的損害。而另一方麵,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是任何一個社會經濟所追求的目標。也就是說,在一個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人們會從科學技術上和管理方法上努力地實現生產和管理的效率的提高。而這種提高的必然結果一定是在現有的生產規模下對於人力需求的下降,而這種需求的下降必會造成社會工薪階層的生活水平下降,進而影響社會整體的購買力,最終使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下降。

這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悖論性的矛盾:市場經濟為了自身的目的按照自身規律所進行的(合法合情合理)的正常健康的發展將使得市場經濟自身受到傷害。

在上述的第一個層次的悖論中,我們又可以看到一個非常特殊的第二個層次的悖論的存在。作為上述第一個層次的悖論的特殊形式,這第二個層次的悖論是科技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悖論關係。迄今為止,不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或是任何其它的主義的經濟理論都將科技發展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動力。科技發展對於經濟的貢獻一個最為人們普遍津津樂道的例子是科技的發展會因基礎研究,產品研發,產品製造,運輸,儲存,銷售,售後服務,培訓,及所有相關的管理的需要而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這一點其實不錯,這是因為很多科技新發明所帶來的新產品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而當這些便利被消費者普遍接受之後,就會轉化為生活的必須品。典型的例子有互聯網,筆記電腦,智能手機,汽車,科技種地,科技醫療,等等。

經濟的發展本身不但期待著科技的新發展,而且也是科技發展的重要的推動力。首先,經濟的發展可以為科技發展積累大量的必須的資本;第二,生產的工業化和流通的商業化可以為發展科技提供必須的人力及物資。

但是,在科技產品中有一類是專門為了要用機器或電腦來取代人力的[3],[4],[5].。機器人技術及專門為在一般性的工作場所取代人力的IT產品便是這一類的典型。這一類被人類廣泛地認作是革命性的劃時代意義的並代表著未來的科技產品的廣泛使用的後果必將是大量的人力工作被機器和電腦取代,從而造成社會失業率的上升,社會購買力下降,進一步使得很多企業的資本方也受到傷害,從而使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的打擊。

這裏要注意的是,上述的造成經濟受到嚴重打擊的因素恰恰是社會各企業努力追求的,各國政府大力鼓勵支持的科技的進步。這裏的邏輯悖論特性是明顯的:經濟發展要求並帶動科技的發展,而科技的發展造成人力需求的降低從而使經濟本身受損

 

即便是經濟體係能夠通過自我調節來創造出可以彌補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就業率的損失,世界的經濟仍然會至少是周期性地感受到上述第二層次的悖論的影響。這是因為當科技發展帶來生產率的提高時,各企業要通過裁員來降低成本的動機是明確的,但是除非是市場需求大大增加而導致企業生產規模大大提高,企業不會具有要大規模增員的需要。一般來說,即便有短暫的或小規模的市場需求的增加,企業方也都會通過增加現有員工的工作量而不是馬上擴大人力資源來加以解決。所以,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人力需求的下降與經濟體自我調整產生新的人力需求的過程是一個有著高低潮的動態平衡。

如果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人力低需求隻是隨機地發生在個別的企業中的話,那麽它們對於整體經濟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這是因為當有些企業因為科技發展帶來的高生產率而出現對人力的低需求時,其它的某些企業可能會因為生產的需要而出現對人力的高需求。但是,當某個革命性的大規模的科學發展新浪潮到來而造成很多企業都因生產率的提高而降低對於人力的需求時,就可能出現整個市場的人力需求的低穀。

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彼此相關但又相對獨立的任務之間的競爭:發展科技和創造就業。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競爭,因為它是由科技發展本身所驅動的,在這場競爭中關鍵的一點是科技的發展不會停下來等待經濟體係做出調整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麵對科技發展與經濟狀態之間的矛盾,人們曾提出過不同的理想性的方案。其中一種消極的方案便是人為地阻止或延誤用來提高效率的新科技在工作場所的運用;其中一種積極的方案便是人為地介入新科技成果在社會上的運用過程,使一方麵新科技能給人們帶來高生產率,另一方麵在社會上大家人為地分享這新科技帶來的高生產率的成果。

第一種消極的方案肯定不會成功。曆史有很多人曾嚐試過這麽做,但都失敗了。這是因為故意地阻止被認為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的科技的發展及應用無法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因而隻有失敗。本文所列出的文獻[4]是第二種積極方案的典型。作者認為那些設計工作場所的自動化控製的工程人員應該考慮到自動化的直接被影響者,也就是工人和第一線的監工們的利益。這種理想其實也是難以成功的,因為它違背了自由的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則。按照文明社會的基本的自由法則,創造或保持就業機會本來就不是設計自動化控製的工程師所要關心的事情。一種基於與這樣基本的自由經濟法則相對抗的理想的方案很難在今天的世界上獲得成功。

那麽在本文所討論的市場經濟的悖論麵前人類就完全束手無策了嗎?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一個人類目前似乎還沒有滿意的答案的問題。而如果要想有朝一日能對這個問題有比較積極滿意的回答,人類需要首先對公平的特性[2]有更深刻的認識。

尾聲

以目前人工智能發展的迅猛勢頭來看,由機器完全取代人工的生產及服務,或至少是絕大部分的人工的生產及服務不但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任何人都難以阻止的未來。遠在那一天真正地到來之前,人類恐怕就會麵臨著重大的經濟問題,這個經濟問題甚至可能決定了人類文明是否還有能力延續到完全的智能機器化到來的那一天。這是因為迄今為止人類所做過的除了自由市場經濟之外的所有關於經濟方式的實驗都敗給了市場經濟,而根據市場經濟的法則,每個人通過交易來獲得他的消費權利。當一個人通過交易來獲得食品的時候,他付給對方金錢,然後對方給他食品。然後他需要通過某種交易來補充他日常所需的金錢的存儲。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獲取金錢的途徑就是通過藍領或白領的工作來獲得薪酬。一旦對於人類不論是藍領還是白領的需求消失了,那麽絕大多數人將失去獲取金錢的能力,從而將失去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消費權利。這時當他們饑餓的時候,很可能將要麵對的不是麵包商而是持槍核彈保護擁有消費權的人們的武士。

很顯然,當人們興高采烈地期盼著幾十年後或幾百年後的全新的高科技自動化來到地球的時候,他們真正麵臨的挑戰恐怕不是來自科技的,而是來自如何處理應付社會公平的議題。。。

 

 

[1] 本文是作者的英文文章One Paradoxical Nature of Market Economy()的中文改寫

[2] Rongqing Dai. 2014. Chaotic Order: A Consequence of Economic Relativity. Complexity in Economics: Cutting Edge Research. ed. Marisa Faggini and Anna Parziale. 117-135. Springer.

[3] Harley Shaiken. 1986. The Human Impact of Automation. 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

[4] Andrew URE.  1835. The The philosophy of manufactures; or, An exposition of the scientific, moral, and commercial economy of the factory system of Great Britain. New York, A.M. Kelley

[5] Ankit Kumar Srivastava. Automation–Its Impact on our Lives. URL: http://www.computing.dcu.ie/~asrivastava/docs/Automation.pdf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