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32)
2014 (53)
2016 (53)
2017 (55)
2018 (98)
2019 (88)
2020 (67)
2021 (80)
2022 (133)
2023 (156)
2024 (100)
2025 (9)
人們需要交談,這是一個常識。不過很早以前大家關於交談的需要的一個共識是交談是為了交流信息而且通過交流信息而結交朋友。後來心理學家們發現,當一群三歲左右的孩童在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們之間可以非常熱烈的交談,但是如果你仔細去聽一下他們之間的交談內容,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基本上是在自說自話,彼此所說的內容之間很少有交集或連貫。好多年前就讀到過這樣的報導,記得心理學家們對此做出的結論是說這種現象是孩童成長過程中所進行的語言訓練的一種形式。後來我又親自見證了一個類似的情況,不過不是三歲的孩童的事情,而是發生在兩位年過古稀的老人之間的故事。其中一位來自埃及,另一位來自中國,因為子女的緣故成為了鄰居。兩位都是到美國來探視子女,一位隻會埃及語,一位隻懂中文。白天子女們上班去了,這兩位老人就在一起聊天,每天上午要在一起聊上個把鍾頭,然後各自回家。周圍的人都對此情感到有趣,而我從這件事裏也體會到了交談對於人類是多麽的重要。雖說三歲的孩童之間的自說自話帶有一定的天然的語言練習的因素,但又何嚐不是人的一生中將自己的內在世界向外敞開且進行交流的一個開端呢。
後來因為興起了博客(在台灣叫做部落格)與論壇(那時還沒有微博),網迷們就開始上網用文章和評論進行所謂的網談。作為這網談大軍的一分子,慢慢地我發現了人們在網談中也有類似於三歲孩童與那兩位老人之間的那種為了交談而交談的需要。很多網友常常是還沒把原文讀懂就開始發表評論。如果原帖是關於社會現實或曆史故事的,大家的網談彼此之間還比較有連貫性;而象我這種喜歡寫哲學或思想性文章的,就常會遇到評論者其實完全是以評論文章為名,其實是借用原文這塊地方發表自己的與原文可以是毫無關聯的看法;而且當他們在進行這種評論的時候,最大的特點是根本沒有耐心地讀完或讀懂原文的意思和思路,所以他們自身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評論與原文的風馬牛不相及之處,由於這種評論常常是即興的,評論者隻是把自己長期以來與原文有些關係卻不是直接相關的想法拿來表達,並沒有象原文作者那樣地對問題進行過比較深入的思考或是對原文缺少針對性,所以在評論中往往帶有很大的邏輯上的偏差,還常發生把原文所針對性地批評或反對的內容當作原文所讚成的內容進行評論的情況。
我本人屬於是對於文章的邏輯關聯比較敏感的,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時,往往就馬上踩刹車;但也常見有些作者被這類的評論帶著走,最後已經完全離開原文的主題而是陷入了一場原本就是因為考慮得很有欠缺的以至漏洞百出的即興爭論之中,而且還往往因此搞得從電腦屏幕中都可以聞得到的十足的火藥味。在博客裏大家彼此之間還算比較斯文,在論壇裏麵這種現象就更為嚴重了。
有了這樣一些經曆了之後,我對三歲孩童之間的自言自語所表現出來的人類對交談的需要就有了新的認知:人們交談的主要動因不是為了交流,更不是為了交友,而是為了表達自己,哪怕這種表達與表達對象所進行的表達之間缺少交集。。。。。。
有了這種認識之後,再仔細看看周圍,看看社會,發現哪怕在成年人的世界裏,大家在一起,牛頭不對馬嘴地自說自話也是很平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