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公平交易

(2011-07-25 17:23:13) 下一個

再貼前言:

幾年前讀某些經濟學大師的文章時對其在貨幣概念上的糊塗感到困惑,歐盟發生債務危機後對那些國家的經濟學家們在貨幣問題上的疏忽感到不解。。。剛才看了網友轉載的youtube上的由專業經濟學家們製作的關於錢的視頻(http://www.youtube.com/watch?v=Dc3sKwwAaCU&feature=related),才真正地開始為這個世界的經濟感到擔憂:原來這個世界上的專業經濟學家們對貨幣的理解還真的就那麽糊塗,就真的還比不上我這樣的票友。。。。。。這個世界的經濟不亂那倒是奇跡了。。。。。。除非那些經濟學大師們是在別有用心地忽悠大眾,誤導社會?

本文的初稿是我2006年寫的《公平人生》一書中的一章,2008年根據當時的世界經濟狀況稍加修改並加入了我在2005年寫的一篇關於人民幣匯率的文章中的內容,放在了我的博客,現在有感於世界上的專業經濟學大師不知是出於無知還是出於別有用心的誤導,特拿來重貼一下(內容完全照搬2008年稿)。

原文(公平交易):


中國人有句老話叫作“無商不奸”,世界各國也都有認為金錢是肮髒的共識。其實,這種說法對於商業中的交易以及金錢是有著很大的不公的。雖然人所共知,商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常常會唯利是圖,尤其是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奸商甚至商場上的惡霸毒梟,而金錢也是這個世界上導致人們犯罪的重要誘因,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一點,這就是商業的核心-----各種各樣的交易就其整體來說是人類追求公平,承認公平,和實現公平的重要實踐活動,而金錢則是人們尊重公平的產物和一種標誌。

就象人世間不存在絕對公平一樣,世界上也很難找到完全公平的交易,但是“交易”二字之所以能成為今天人們心目所體會的那種活動,卻完全是因為有“公平”二字存在於其後。不但人們在交易的時候都會講究和追求公平,而且在多數情況下,也正因為人們相信世界上存在著“公平”二字,人們才會去進行交易,哪怕是在交易中進行了欺騙(見前麵《公平與欺騙》一篇),人們認定的仍然是類似於“講好的價錢不能變”這樣的公平的信條。而金錢本身不但是滿有公平意義的等價交換的產物,人們對金錢的使用更是一種承認金錢所代表的公平意義的宣告。

其實,人生中的交易遠遠超出了商業的範圍,在人與人的交往互助中充滿了各種意義各種形式的交易。而交易與遊戲的共同點就是遊戲有事先定好的規則而交易有事先定好的條件或價格。如果有誰在遊戲中違反了規則,大家就會指責他耍賴,如果有誰在交易中不遵守事先定好的條件和價格,那麽交易中的其他人通常會很不高興,甚至可能大動幹戈。不同的是,遊戲通常是可玩可不玩的,而作為人生的一部分的各種交易經常是無法回避的。因而,對一個交易,人們不但關心在交易中是否有違規的行為,而且在交易前也很關心交易的條件和價格是否公平(盡管在一些情況下,人們不得不接受明知不公平的交易條件和價格)。

由於交易對於我們人類社會之重要,而公平對於交易之重要,從公平出發,我們就可以對世界的經濟政治乃至生態有更好的認識。本篇中我將對以公平為背景的交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進行一些探討。

第一節 財富,金錢,與流通

談到交易和金錢大家都會想起經濟學101上提到的人類如何從以物易物進化到使用貨幣的過程。其實,在世界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不但個人而且社會的財富都可用金錢來進行衡量。這裏我就用金錢這個人類交易的主要媒介為工具來分析一下社會財富的意義。

我們來考慮下麵這個假想例子,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忽略包括銀行在內的任何金融機構對資金流通的調節作用。我們假設一個ABC小區內有三戶人家A, B, 和C,而且他們的經濟收入都來自這個小區之外。在某一年N,家庭A的年收入為14萬元;但是家庭B和C那一年都隻有勉強維持生計的5千元。所以在N那一年裏,ABC小區的家庭年平均收入就是

(14 + 0.5 + 0.5)÷ 3 = 15 ÷ 3 = 5 萬元。

現在如果我們把上麵的假設改一下,假設在N那一年裏,A, B, C三個家庭除了從小社區之外掙回上述的15萬元之外,家庭B為家庭A提供了某種非常重要的服務,為此家庭A給家庭B支付了7萬元;而家庭B為了給家庭A提供服務從家庭C買進了價值2萬元的材料,那麽在N那一年裏,ABC小區的家庭年平均收入就變成了

(14 + 7 + 0.5 + 2 + 0.5)÷ 3 = 24 ÷ 3 = 8 萬元,

也就是說該小區內部在N那一年裏的流通為小區創造了9萬元的價值,從而使小區的家庭平均年收入上升了3萬元!有的讀者這時可能會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裏外裏整個小區就隻從外麵拿回來了15萬元,哪裏會平白生出9萬元來。有的讀者甚至可能會認為把這15萬元埋在地底下(我們假設不存在銀行這麽回事兒)是最好的保值措施。

這裏就存在一個如何看待財富的問題。雖然我前麵提到過金錢可以作為財富的衡量,但那是因為金錢是交易的媒介。離開了作為交易媒介的作用,金錢也就成為了我們日常所見的金屬片和皺褶的爛紙了;而交易的意義在於人們的生活和自然及社會的環境通過交易發生了變化。就拿前麵的A, B, C小區的例子來說,如果由於家庭B為家庭A提供的服務,使得家庭A的生活更舒適,社區綠化得到改善,增加了生活中的藝術質量,子女受到的教育更良好,大人們在外麵的競爭力更高以致下一年能夠從外麵掙回雙倍的錢,而家庭B和C 也同樣生活得更好,工作能力的提高甚至超過了家庭A,我們還能說這小區內部的資金流通沒有產生任何實際的價值嗎?所以財富的真正意義應該是使得我們的生活和環境變得方便健康美好且更具藝術性的物質及工作或服務,而一個社會富裕的真正含義應該是人們很容易得到各種物質的和人力的資源,使人們能更好地應付生活中的各種需要,享受人生的各種幸福和快樂,為子孫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等等。從這個意義出發我們就可看出上述小區ABC所產生的9萬元(假設三家之間完全按照理想的市場價進行交易)價值可以是非常實實在在的了。

第二節  社會經濟

在上一節裏我們通過ABC小區的例子分析了小區內部的流通如何可為小區創造財富。讀者們可能會提出另一個疑問,那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可以肯定在這三家之間流通的資金一定會給他們的生活和環境帶來積極的效果呢?答案是我們當然無法肯定!如果家庭B是一個做職業殺手的單身,而家庭C賣給家庭B的是槍支彈藥,那麽那9萬元的小區內部流通不但不會對社會帶來好處,還可能使小區內的那三家人惹上殺身之禍。其實,資金的流通為社會提供了調動社會的人力物力資源的機製,至於人力物力被調動去幹什麽,不是資金流動本身所能決定的,而是受到一個社會的整體和局部的政治文化環境影響的。如果一個社區的資金流動全是用來毒害人民,破壞環境的話,那麽資金流動的結果不是為整個人類創造財富,而是創造災難。而資金流動之所以能夠調動人力物力卻是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著“公平”二字。

根據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推出這樣的結論,流通的社會效果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流通的渠道,二是在流通所發生的社會環境裏的政治文化條件。在上麵的ABC小區的例子裏,如果具有家庭A所需技能的家庭B不與家庭A住在同一個小區裏因而家庭A並不認識家庭B,而與家庭A作鄰居的是另一個家庭B',而且家庭B'與家庭A之間整天打得不可開交,那麽前麵所說的流通渠道就不存在了,相應地,前麵所說的流通也就不會發生了。另一方麵,如果前麵的流通渠道非常暢通,但從家庭A流向家庭B的錢是家庭A在賭博中輸給家庭B的,而家庭C賣給家庭B的是毒品,那麽在那樣的小區政治文化環境下,家庭A, B, C之間的資金流通對小區ABC及其外的整個社會的效果就是非常負麵的了。

從社會的結構或體製來說,我們似乎可以根據上麵提到的影響流通的社會效果的兩個主要因素,來把一個社會的結構分為經濟體係和政治文化體係,與社會的流通渠道相應的叫做經濟體係,而與決定流通發生於其中的社會環境的條件叫做政治文化體係。但是,如果我們再仔細地對上述的政治文化體係的狀態在上述的經濟體係裏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政治文化體係的狀態不單單是影響了流通的整體結果到底是為社會創造了正價值還是負價值,而且還直接影響著流通自身的效率。所以我們其實應該說經濟體係是包括了政治文化體係在內的整個社會體係!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探討人類社會的公平就是探討與整個社會體係等價的經濟體係裏的公平。

盡管較大範圍內的整體流通效果能表現出正的或負的社會價值來,現實生活的複雜性使得每個人生活中的大量活動談不上是對社會整體產生著正價值還是負價值。我在前麵《局部與整體之間的公平》一篇的討論中指出過,對多數老百姓來說,活著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人生意義,而所謂活著就是由其過程中包括打哈欠在內的每一個動作構成的。從這一個基本點來說,人們首先是活著,才對社會產生影響,而不是因為對社會產生影響才活著。所以一個經濟體係的建設應該是兼顧普通個人的利益及社會整體的發展效益這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麵,而這兩個方麵本身也構成了社會經濟的兩個基本的意義:1)從個人或團體的利益來看,社會經濟的意義就是如何在不同的個體之間分配社會的資源和產品以便在不同的程度上滿足不同人的需求,一個人所能得到的社會資源與產品的分配基本上是由他在經濟體係中所處的地位決定的;2)從我們上麵討論的流通對社會財富和環境的影響來看,社會經濟的意義又是如何創造合理的政治文化環境及建立暢通的流通渠道以利於各種公平交易的進行,促進社會各方麵的積極建設。

社會經濟的上述兩方麵的意義對社會發展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通過下麵這個比較明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假設D君有一個關於一種新的醫療用品的想法,要把他的想法變為能真正服務於社會並為他自己帶來經濟效益的發明,他隻需要作如下的工作:1)作出新發明的模型或畫出新發明的產品示意圖來;2)根據他的想法及模型照片或示意圖寫出專利申請書來;3)拿著專利申請書去申請專利;4)在等待專利批準期間或得到專利之後,去推銷自己的發明;5)發明賣出去之後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那時D君可以為購買他的發明的廠商提供些技術服務或幫他們做些產品的市場推銷工作。

在上述這幾步工作中,第一步就是作出新發明的模型或畫出新發明的產品示意圖來。如果D君發明的產品並不複雜,那麽對於一個具有相應的工具設備的熟練工人來說可能不到一個小時就能把模型搞定,或者對於一個有相應的軟件的熟練繪圖員來說可能不到一個小時就能把產品的示意圖搞定。可是,D君雖受過高等教育並有很多實際工作經驗,且上述的第2)到第5)項工作對他來說都不成問題,他偏偏就是既沒有作模型的工具設備或繪製示意圖的軟件,也沒有用工具設備來做模型或用繪圖軟件來製作示意圖的經驗,那麽就是給他很多的時間他也搞不定上述的第1)步工作。這時,如果D君知道哪裏能找到會做模型或繪示意圖的人,而且也有足夠的經濟力量去支付雇傭作模型或繪圖的人的話,那麽他隻要花點錢找個人幹一下就可以很容易地把這第1)步工作完成,然後就開始後麵的對他來說是輕車熟路的幾步工作了。

但是,如果D君根本不知道哪裏能找到可以做模型或繪示意圖的人,或者雖然找到了合適的人,但都要價太高而D君又不很富有,那麽D君隻有考慮應如何自己來做模型或繪示意圖。但是,如果購買做模型的工具設備或繪製示意圖的軟件的代價對於D君的經濟狀況來說是相當高的,而且製作模型或繪製示意圖要花很多時間,而為了生存D君還必須要幹其它的工作所以沒有時間來做模型或繪製示意圖,那麽盡管D君已經有了關於那個發明的全部設想,也盡管對D君來說第2)步到第5)步的工作是手到擒來的容易事,也盡管社會上有大把的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把那第1)步工作搞定的人,一個可以為社會帶來便利的潛在發明就會在還未孕育成形之前就胎死腹中了。

我們這個世界上每天不知要重複多少這樣的故事。而這個例子中所提到的發明這種社會活動隻是人類生產力發展的一個小環節,從整個社會來說,不合理的資金分配和不順暢的流通渠道可以對生產力發展對社會經濟產生巨大的不利影響。

我們前麵對ABC小區例子的分析隻考慮了簡單線性的流通過程,而在現實社會中的資金流通,就象一個水利係統一樣(應該說比水利係統要複雜的多),不但有複雜的渠道,還有蓄水池和閘門。每個擁有一定資金的人或家庭都象一個蓄水池,而大富翁們的口袋就象大水庫一樣地積聚了世界上的絕大多數財富,現代社會的銀行和其它的五花八門的金融機構則不但是社會的金庫,更是調節社會資金流動的超級功能單元。現實社會的經濟結構比上麵的簡單例子所能反映出來的特征要複雜得萬千倍。但是,因為經濟體係中的實質性活動是交易(集資貸款的目的都是為了潛在的交易或可進行交易的能力),我們在上麵的簡單例子中通過對交易的分析所得出的一般結論也適用於現實的複雜經濟體係。

從動力學角度來看,資金流通與水利係統中的水流動的一個區別是資金流通不是幾何空間上連續的流動,而是從一個儲蓄單元跳到另一個儲蓄單元的運動。資金流通之所以能為社會創造出價值來,是因為流通過程中所經過的儲蓄單元,諸如個人,家庭,團體(公司,社團等等)不但是資金的儲蓄單元,更是生產能力的儲蓄單元;資金的流動可以幫助把生產能力有機地調動起來從而產生出各種各樣的價值或效益。所謂生產能力主要是人力,加上包括電腦和機械人在內的儀器設備,還有物資和基本工具等;而人力可以簡單地分為體力和智力。在生產能力的這些組成中,顯然人力的潛力是最難預測的,而人力的兩個組成部分中智力的潛力是最難預測的。今天,人類智力的集體成就的典型代表就是過去幾百年裏人類引以為自豪的現代科學技術,這是當今經濟體係所具有的創造力的主要來源。

經濟體係的邊界就是包括生態與能源在內的自然環境,增加社會分配的公平和改善流通的效率所帶來的社會生產的提高將受到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及健康的生態環境的限製。我們知道自然資源的形成和產生的周期可以是相當漫長的,以樹木為例,從栽種樹苗到長成一棵可用作工業木材的大樹的時間是要以年來計算的。

假如某工廠A生產所需木料來自某山林S,山林S的樹木覆蓋麵積為M,為了提供工廠A每年所需的木材而砍伐的麵積為m,那麽我們知道,在n = M /m年以後,山林S就要變成禿山坡了,那時工廠A要麽繼續去破壞它處的生態,要麽關閉。

假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山林S的管理方每年一次在所有老樹被伐的地方栽種新樹苗,而從栽種到成材需要N年(我們忽略土地的清理和土質的恢複及其它各種會影響樹木栽種和成長的因素,假定老樹砍掉後就能栽新苗而且新苗長成老樹的時間是固定的),那麽應用簡單的算術我們知道,隻有當n > N時,工廠A才不會因為無法從山林S得到可用的木材而停產或去破壞別處的生態;而隻有當n >> N時,山林S的綠化才不至於因為工廠N的生產而得到破壞。

在n與N之間,小樹成材的周期N不是能夠人為地任意改變的,而決定n = M /m的大小的m與M之間,山林S的種植麵積M也不是能夠人為地任意改變的。所以,為了不讓山林S及其它地方的生態因為工廠A的生產而遭到嚴重破壞,為了在很多年以後工廠A及其它工廠不至於因為沒有所需的木材而停產, 最有效的措施的是合理地限製工廠A的產量從而使它能合理地消費原材料。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麵臨的不是一個孤立的工廠A在消費一個孤立的山林S的木材,而是整個社會的以木材為原材料的工廠共同競爭所有可被砍伐的成材樹木;而那些工廠的生產量又是由市場需要,工廠或老板的利潤,及員工們的生活所需等諸多因素所決定的。因此,一個不至於使社會生態遭到嚴重破壞,不至於使未來的以木材為原料的工業彈盡糧絕的經濟體係應該能合理地平衡包括市場需要,廠方利潤,員工生活在內的人類需求與 類似於    n >> N這樣的簡單公式之間的關係。

但是,今天我們日常消耗的自然資源並不都是象樹木那樣可以在幾年之內恢複產量的,比如我們每天大量消耗的石油的形成周期是以百萬年的地質年代長度來計算的,在人類工業發展的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個地球上的石油是用一桶少一桶。因此,人類在應付對消耗石油的產品及動力源的需求與石油儲蓄之間的關係的挑戰中,就不能像我們在前麵討論過的調節對木材的需求與成材的樹林麵積之間的關係那樣僅僅通過減少原材料消耗和增加樹木種植來實現。這裏我們所麵臨不是像原材料的消耗速度與樹木的再生長速度之間的那種簡單賽跑,而是石油的消耗速度與無形的人的智力所產生的創造速度之間的競爭,競爭的目標是在地球上現有石油使用殆盡之前找到有效的替代能源。

如果說,全世界的石油年消耗量為x,地球上的石油儲量為X,y = X / x,人類還需要Y年才能找到有效的能源替代物,那麽如果我們不能做到y >> Y的話,在這個高度依賴石油的世界上恐怕就難免會有一些大的動蕩。而在上述關係中,理論上說隻有X是固定的(當然,考慮到人類已發現的石油儲量與實際上的所有石油儲量之間的差別,我們還不能簡單地說X是固定的),而x 和Y都是可以通過人為的努力而改變的。顯然,減少能量耗費及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都可幫助減小x值從而增大y值,而加快找到石油的有效替代物的速度便可減小Y值。在促成y >> Y的努力中,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加快找到石油的有效替代物的速度這兩項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的智力潛力的發掘。由於人類是否真的能在這場y >> Y的賽跑中取勝還是一個未知數,人類最好還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加快找到石油的有效替代物的速度。

我在前麵《團隊作業和庸人文化》一篇的討論中提到了現代團隊作業的一個特點是,團隊活動能力超越專業工作能力而成為現代團隊的社會選擇的主要標準,這種情況對於應用已知科技知識解決基本可預知結果的問題可能是有積極的意義的。但是,正如我們在前麵《民主與法製之公平》一篇中提到的,就像自然界中的蓄水池一樣,池中的水再多,不等於水溫就能得到提高,涉及到象開發人類智力這種難以預測的潛力的時候,現代團隊作業理念所依靠的人多的力量就未必能把人類整體的最高智力水平提升到應有的高度。如果人類所麵臨的挑戰都來自人類自己,那麽現代團隊作業理念還說不定可以成為一種最佳的模式。但是,人類實際麵臨的最大挑戰不但從來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來自人類所生活於其中的自然界。像我們前麵列出的n >> N和y >> Y那樣的關係式都是自然給人類提出的課題,列出的時間表。如果人類不懂得如何回答這些課題,不去努力爭取在給定的時間裏交出答卷,而以為有了現代化高科技,人類在自然麵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可以好好來搞一下內務,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分配或如何在人與人的競爭中取勝,那麽當自然界敲起交卷的鈴鐺時,人類就可能會感到有些後悔了。

第三節 金錢背後的公平與不公平

金錢本身就是公平交易的產物,它作為人生遊戲中的重要道具,在不同的商品之間根據各種市場規則建立了等價的關係。盡管由於公平的相對性和人類的貪婪等劣性使得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交易,但金錢的存在為基本上公平的交易提供了有效的媒介。我們可以說金錢的使用象征著公平的意義,表達了公平的願望,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起著維護公平的作用。

在這個充滿了傲慢,偏見,愚昧,虛偽,欺詐,暴力與爭鬥的世界上,金錢的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基本特色是它沒有種族,沒有膚色,沒有方言口音,沒有服裝修飾,除了不同國家和地區所使用的貨幣的區別之外,它甚至沒有文化背景。記得曾有人讚歎過澡堂子文化,說在那裏麵,大家脫光了衣服,就看不出誰是上層社會誰是下層社會的人了。金錢就是那麽一種光溜溜的誰揣著跟誰的好玩意兒。

就象遊戲的規則使得參與者們有了一個可以衡量公平性的共同標準一樣,通過金錢表示出的不同事物的共同價值為人們在生活中提供了判斷交易中的公平的標準,尤其是為靠出賣勞動力維生的老百姓們提供了索求勞動報酬的明確目標。金錢所帶來的交易上的便利,也為普通人的生活創造了大量的機會。另外,雖然大家常看到一些人為了追求利潤而昧著良心幹壞事,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正是資本方受到利潤目標的推動,大量原本處於貧困階層的人們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改變自身的處境,在為公司創造利潤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對於利潤的追求也是推動社會生產力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而如前所述,生產力的發展對於人類社會的平等化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金錢作為用於各種交易中的最簡單的媒介,它遵守著象1 + 1 = 2 這樣的最基本的數學規則;也就是說,2塊錢代表的價值是2個一塊錢所代表的價值之總和,這就是最基本的自然公平原則!正像我前麵在《公平與不公平》一文中討論的公平產生不公平的道理一樣,金錢所遵守的自然公平原則決定了金錢背後的不公平(或者反過來說,金錢所產生的不公平的背後是金錢所遵循的自然公平原則)。首先,就象任何珍貴的物品一樣,金錢以其在交易中的關鍵作用成為了世界上力量抗衡所追求的戰利品,是權貴們熱衷占有的對象。誰的出生好,誰的運氣佳,誰的拳頭硬,或者在一定條件下誰的本事更大,誰就可能擁有更多的金錢。而根據金錢所遵守的自然公平的原則,誰的金錢多誰在社會生活中就更氣粗,這就是金錢背後的不公平的基本意義。

金錢背後的不公平性與人性中的軟弱和邪惡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可以在這個世界上演各種各樣的肮髒的醜劇。有錢的人可以用手中的金錢去幹各種各樣的喪盡天良的勾當。他們可以用錢讓人出賣自己的靈魂,他們可以用錢剝奪他人的財產和自由,他們可以用錢在這個世界上製造各種災難和悲劇。可以說金錢一方麵為人的邪惡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一方麵為人走向邪惡提供了誘因;但是,這其實和金錢一方麵為人的善良提供了工具,一方麵為人積極向上努力工作提供了動力是一樣的。應該說,金錢是沒有偏向的中性物,行善還是行惡全在於用錢的人。

第四節 金錢的兌換

貨幣本是貿易的工具。由於不同的國家使用不同的貨幣,在國際貿易中就存在如何對不同的貨幣進行換算的問題。而兩種貨幣間的匯率的真正意義隻有當考慮了兩個國家內部市場的物品價格知後才能表現出來。這裏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例來進行討論。光從人民幣對美元的7.00﹕1的匯率本身並看不出這個匯率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但如果2元人民幣能在中國買1斤大米(假設值) 而1美元能在美國買1斤同樣的大米(假設值) 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人民幣與美元知間的7.00﹕1的匯率的意義了﹕從中國賣3.5斤大米給美國所得到的美元才能從美國買回1斤同樣的大米。當然不會有人來做這種用3.5斤大米換回1斤同樣大米的生意,但肯定會有人用等價於3.5斤大米的其它貨物去換回在美國市場上等價於1斤同樣大米的化工材料的生意。

既然低匯率聽起來這麽不劃算,為什麽很多人都認為低匯率好呢﹖這裏的原因比較複雜。最基本的一個原因是低匯率有利於出口貿易。大家知道,在任何商場上(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際的) ,人們經常麵臨的不是賺多賺少的選擇,而是能不能把自己的產品賣掉的挑戰。如果一個第三國的買家在國際市場上要選擇花同樣的錢從中國買3.5斤大米或從美國買1斤同樣的大米時,在不考慮運輸等其它因素的情況下,他極可能選擇從中國而不是美國來買這種大米。

與80年代以前的中國相比﹐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強有力的競爭力無疑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這種大好形勢會使人產生還是一直保持低匯率好的想法。但在掙到大把外匯的同時,我們也許會問出口到底是為了什麽。從參與國際買賣的個人或公司來說,答案很簡單,出口與內銷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賺錢。但從一個國家的角度來看,光賺到一些錢顯然是不夠的。如果我們撇開現已高度發達的國際政治經濟結構及與之相應的政治及經濟理論不談,而回到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概念來,出口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進口。這就好象一個原始部落的人給另一個原始部落的人糧食是為了從對方換回獸皮一樣。當然,由於貨幣的存在,問題就稍微複雜了一些。但是站在一個國家的高度來看,把貨物從自己的國家賣到另一個國家再換回對方的貨幣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如果不是唯一的或最主要的目的的話) 應該是為了能從對方或其它國家買進一些貨物。

當較低的人民幣匯率在促進出口的同時﹐中國人也因為較低的人民幣匯率而以較高昂的價格從其它國家購進所需物品﹔或者因為價格太高而放棄使用或消費一些進口的物品。對於月收入為2000元的中國老百姓來說,花1000元錢去買一瓶洋酒可以說是一種超常的消費。假如人民幣上翻一倍,則花500元去買同樣的一瓶洋酒雖然仍是很貴,但卻是可以想象的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既然低匯率有利於出口創匯而高匯率有利於進口消費,哪麽很容易就能得出一個結論﹕先趁匯率低大量出口,把賺到的外匯攢起來,然後再提高匯率,讓子孫去消費。這裏的邏輯看來直接明瞭,但現實的存在並不這麽簡單。

首先,不論是通過自由外匯市場還是政府調控,都不是在任何時候想要提高匯率就能馬上提高的。

第二﹐低匯率使得使用進口原材料的代價較高。即便中國是從貨幣匯率比人民幣還要低的國家進口原材料﹐也不一定能使得進口的原材料比國產的還便宜。這是因為進口原材料在原有的價錢上還要再加上遠洋運輸費用及進口關稅的開支等等。如果人民幣與原材料出口國的貨幣比值(以國際硬通貨為中介) 不能高到足以抵消遠洋運輸費用及進口關稅的等開支的程度﹐中國的出口企業除非在技術等因素造成的不得已的情況下仍會以使用國產的原材料為主。從而在低匯率所促成的大量的出口產品中所使用的本國出產的原材料將占很大的比例。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作為出口國的中國的自然資源的消耗(尤其當出口國的出口量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占較大的比例時)。如果把環境保護及資源保護的需要結合到國際進出口貿易的考量中來,低匯率所帶來的就不一定全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的美事了。

第三,手裏捏著大把外匯本身就具有一定風險。這一點大家從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幻中早有領略。

第四,在科技及經濟建設高度發展的今天﹐世界各國間的相互聯係及依賴將有增無減。在中國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幾乎不可能不購入國外的產品和技術。所以,盡管今天人民幣的匯率低使得進口的代價高昂,我們也隻有以這高昂的代價來購入我們今天的所需。

第五,由於目前人民幣匯率的偏低,一般出口產品所賺得的利潤可能無法抵消由匯率帶來的交易中的實際不平等性,因此利潤積累這部份在將來人民幣升值以後的經濟中無法抵消由於目前偏低的人民幣匯率及各種金融風險所造成的實際影響。

。。。。。。。

當然﹐低匯率所促成的大量出口也還有除了為進口而創匯以外的好處。根據我在前麵的討論,由於匯率的偏低﹐即便每年中國的進出口在貨幣價值上達到平衡(也就是說每年出口得到的錢都用來買了進口的物品), 從以物易物的觀點來看﹐中國也還是虧的(何況中國近來出口通常超出進口以致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 ,那麽那些靠出口為生的企業又怎能不但養活許多工人而且還大家發達致富呢﹖這裏的竅門是利用國外市場作了個資金的週轉。一個出口企業生產出了產品,把它賣到國際市場賺來外匯,然後把得到的外匯拿到中國銀行去換成人民幣,再把換回的人民幣口去掉原料等成本作為發給工人的工資及公司的利潤。在整個這個過程中,對於該出口公司來說國際市場隻是把產品換成人民幣的周轉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在沒有另一個企業用人民幣將換來的外匯再兌換回去並購買進口物資之前,國際市場也隻是一個養活國內企業的資金周轉的一個額外增效環節或輔助流通渠道。

但是,以國際市場為輔助流通渠道來促進國內資金周轉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裏我們不妨作個假設﹕中國國內的生產能基本自給自足所以中國每年隻出口不進口(進口為零) 。在這種極限情況下,國際市場便純粹成了調節資金週轉的附加增效環節。假如養活一個工人需要價值500元的物品,那麽國家靠出口來養活一個企業的工人就相當於(誇張一些) 先生產價值1000元的物品,把其中的價值500元的物品賣到國際市場上去,再用得到的外匯兌成人民幣(這裏先忽略利潤的成份), 發給一個工人500元,然後這個工人再拿這500元去國內市場上購買價值500元的生活物品。所以說﹐這種周轉方式與純用國內原材料進行生產一樣﹐是加重國內的資源消耗的(以生產1000元的物品的資源來滿足對500元物品的需求) 。當然﹐零進口隻是一種極端的假想情況。但在現實世界中如果一個國家的整體出口遠遠大於其整體進口﹐則上訴對於零進口的分析便適用於出口超出進口的那部份。

美國有人譏諷政府說他們的政府向中國借錢花﹐這是指中國買了大量的美國國債而言。其實中國之所以能有錢買大量的美國國債﹐首先因為中國把自己生產的產品送到一些國家去換成外匯而不從對方買相應價值的產品回來用。所以應該說中國是先出租產品再出借錢。當然有人會說隻要我們手裏拿著交易得來的外匯﹐這種單方向的輸出產品就隻是暫時的。可是一來當你將來想撈回現在單方麵付出的代價時﹐你手裏的外匯到底能幫你多少忙要受到從現在到那時的很多國際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二來中國在現在這個時期就要付出額外的環境及資源的代價。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