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解密《道德經》---第16章

(2010-09-12 18:07:48) 下一個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複命。

複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簡評:

這一章裏接著前麵十五章裏用靜與動搭配作為解決濁與安(逸)的方法的論述,老子進一步對於後來被人們認為是道家的一個基本特征的“虛,靜”做了詳細的詮釋。

 

逐句解讀: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

解讀:

        徹底摒棄自己內在混雜,使自己的心境清靜實在。

 

原文: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解讀:

天地間萬物同時發展變化,我可以觀察萬物變化過程中周而複始的現象。

 

原文: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

複命曰常,知常曰明。

 

解讀:

雖然天地間有芸芸萬物,但所有的都將歸回其根。歸根就叫做靜,靜就叫做重複生命,重複生命就是長久,知道長久的道理的就叫做明白。

 

原文: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解讀:

不知道長久的道理的人,就會胡亂做事,而胡亂做事就容易出凶險。知道長久的道理的人,就有包容性,而有包容性的人做事就能顧及到大家的利益,顧及大家的利益就少偏頗,而少偏頗就接近天的品性,而天與道是一致的,道是永恒的,道沒有肉身所以也不會死。

 

        全章白話直譯:

徹底摒棄自己內在混雜,使自己的心境清靜實在。天地間萬物同時發展變化,我可以觀察萬物變化過程中周而複始的現象。雖然天地間有芸芸萬物,但所有的都將歸回其根。歸根就叫做靜,靜就叫做重複生命,重複生命就是長久,知道長久的道理的就叫做明白。不知道長久的道理的人,就會胡亂做事,而胡亂做事就容易出凶險。知道長久的道理的人,就有包容性,而有包容性的人做事就能顧及到大家的利益,顧及大家的利益就少偏頗,而少偏頗就接近天的品性,而天與道是一致的,道是永恒的,道沒有肉身所以也不會死。

 

討論:

       

本章的一個重要的議題是講述靜與順從天道之間的關係。老子認為世間一種美好的品質是靜,不過老子所說的靜是相對的。從《道德經》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的靜有兩層意思,一是外部表現的靜,一是人內心的靜。而對外部的靜的描述是為了表達出人們內心的靜的重要,內心的靜則是不虛妄浮躁。所以說,老子的靜是指不人為地去遠離道的帶領,即要象他所描述的水那樣地幾近於道。這種靜的概念與老子的無為思想是一致的,隻不過從人的心思言行的層麵來看,靜的意思比無為更具體明確了一些。

 

回到《道德經》的第一章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靜雖然與他的無為的思想是一致的,但顯然由於人們語言的局限性,這個靜字也容易給人造成誤解 ,所以老子在前麵的十五章中,特地在提出靜字之後,再補充一句“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以避免人們誤以為他所說的靜就是讓人們整天坐在那裏不行動。在本章中講到靜之前,老子還先提到了虛。這裏的虛與靜的意思是基本一樣,所要虛掉的也是使人們遠離天道的混濁與浮躁。

 

自然科學,尤其是熱力學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於包括生命及社會現象在內的自然過程有這樣的認識:任何自然過程都伴隨著有用能量的損耗,而損耗的結果是宇宙間的熱力學熵的增加,而熵的熱力學意義就是混亂。更進一步地,人們發現疾病,貧窮,社會動亂都可以用相應的熵的概念來表達。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認為在自然界的熵的增加可以作為對自然界中對人類來說是良善的因素的減少的描述;而相反地,自然界中對人類來說是良善的因素的增加可以用局部的熵的減少來表述。而普利高津等人對於非線性熱力學過程的研究發現,局部有序性的增加,也就是局部熵的減少需要消耗外界的有用能量,最終結果仍然是導致宇宙整體的熵的增加,也就是宇宙整體的混亂程度的增加。

 

而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表達的對於道的看法及對於如何才是順應天道的品質的描述在兩個不同的方麵與今天人們通過熱力學所得到的知識,尤其是在把熱力學應用於生命及社會這樣的複雜係統時所獲得的認識相一致。首先,老子在《道德經》第四章中提出道是“用之或不盈”的,在第四十章中又說“弱者道之用”。可見,老子認為可以通過生一,生二,生三來生萬物的道,而且可以使“天清地寧神靈穀盈萬物生天下貞(《道德經》第三十九章)”的道是用一點少一點的;第二,老子認為天地萬物的混濁是不好的,動可以導致混濁,靜可以減少混濁。這兩點與人們基於熱力學而得到的認識是一致的。唯一缺少的似乎是老子在《道德經》中並沒有明確地指出包括人在內的天地間的萬物是如何來消費道的,雖然我們可以從第三十九所說的“得一”的“得”字所間接帶有的“使用”的意思來體會出對道的消費,老子在《道德經》中比較明確地表達出的人的行為與道之間的關係主要是順從道與背離道的關係,而沒有很明確地提到如何使用並消費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