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解密《道德經》---(1,2章)

(2010-08-28 17:15:31) 下一個

有感於過去2500年裏世人對《道德經》的解譯實在偏差太大,決定將我過去幾年裏對《道德經》的解讀寫成一書。在寫的過程中有得意之處便耐不住想要馬上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前麵的一篇《道德經》---相對主義的極品是該書的前言後語的初稿合起來而成的一文,現在將該書的前兩章也拿來與讀者見麵。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簡評:

這一章講的是人們認識道的過程的特點。因為這一章的第一句六個字裏有三個道字,很多人誤以為這一章是在講什麽是道。

 

逐句解讀: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解讀:

                        可以說出來的道都不是永恒的道本身。

 

            原文:

                        名可名,非常名。

            解讀:

(為什麽“道可道,非常道”呢?因為所有的說出來的道都取決於語言,而語言的基本元素就是名字:名詞是不同物的名字,動詞是動作的名字,形容詞是狀態程度的名字等,而)所有的人們可以說得出的名字都不是永恒的名字。

 

            原文: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解讀:

(為什麽“名可名,非常名”呢?因為所有的名字都是人給起的,在人們沒有起名字之前,世界上原本沒有名字。換句話說,就是)在有了天地而沒有人類文明的時候,一切都是沒有名字的,而我們認識萬物都是從給他們一一起名開始的。(當然,既然名字是人們給起的,人們也就可以更改名字,而且不同的人還可以給同一對象起不同的名字。所以,“名可名,非常名”不但是指任何名字都不是從來就有的,是有起始的,而且指任何名字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版本。進一步引申,便可得出所有的語言的含義都可能處在不斷的發展進化之中的論斷。)

 

原文: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讀:           

(那麽人們是如何來給萬物起名的呢?對萬物中的每一樣,人們都是先感覺到沒有名字的物的存在,然後再給那個物起名,一旦給一個物起了名,人們就不但可以認清那個物的細節特征,而且可以找出人們對這個物的認識的局限來。這裏要注意幾點:首先這裏的“徼”是邊界或局限的意思;這裏的“萬物”並非隻是今天的物理學所研究的稱得出重量的萬物,而是包括象文字,家庭,國家,武術等等一切人們能夠意識到的天地間的客觀存在。把這裏的解釋換句話說,就是)對於沒有名字的一切(即常無),我們通過對那一切所發生的效用(光,熱,味等的效用或抽象的社會邏輯效用等)的感覺來意識到那一切的存在;當給那些存在起了名字之後,人們便能更好地從那些存在的輪廓及細節來認識它們,人們同時也能發現對它們的語言描述的局限(徼)

 

原文: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解讀:

不管是無名時人們感覺到的,還是人們通過名字認識到的,都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特性的了解,區別隻是有無名而已,而這些客觀存在的特性都可被稱之為玄(玄具有深遠的意思,這裏用玄來表示存在的特性具有類似於西方哲學裏用本質來對比表象的作用,是在突出人們常需要透過表麵的現象來認識存在的內在特性這一點)

 

原文: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讀:

(既然道可道,非常道,而名可名,非常名,而且隻要人們給出了對一個物的描述,人們就可以找出那個描述的局限性也就是不足之處,即“常有,欲以觀其徼”,那麽我們應該如何來認識萬物呢?答案是我們隻有不斷地從對未知的感覺中,即從“常無”的“妙”中,和對已知的不足之處的認識中,即對“常有”的“徼”的認識中,來不斷地了解萬物的特性。也就是說)認識了一個玄之後,再認識下一個玄,這才是認識天地間的一切奧妙的途徑(門)

 

            全章白話翻譯:

可以說出來的道都不是永恒的道本身。所有的人們可以說得出的名字都不是永恒的名字。在有了天地而沒有人類文明的時候,一切都是沒有名字的,而我們認識萬物都是從給他們一一起名開始的。對於沒有名字的一切,我們通過對那一切所發生的效用的感覺來意識到那一切的存在;隻有當給那些存在起了名字之後,人們才能更好地認識那些存在的細節以及人們對它們的語言描述的局限。不管是無名時人們感覺到的,還是人們通過名字認識到的,都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特性的了解,區別隻是有無名而已,而這些客觀存在的特性都可被稱之為玄。認識了一個玄之後,再認識下一個玄,這才是認識天地間的一切奧妙的途徑。

 

討論 

這一章是老子的真理觀的總括,它不但指出了人們所認識的真理都是相對的,而且為我們勾畫出了人們從無到有地認識真理的一個普適的過程。其中的“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非常形象地告訴我們人們學習認識客觀的兩個很重要的方麵:1)對於任何事物當我們已經能用語言來描述它的時候,人們就能找出我們的語言描述中的局限。指出這一點的本身其實就已經表明了真理是可以不斷深入發展的,為後麵的一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作了邏輯上的鋪墊。而這種真理發展觀在西方也是兩千來年之後才逐漸形成的。2)這句話也為我們指出了認識事物的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從事物的局限來認識事物。我們平時學習時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掌握對象的核心內容或主要特征來了解熟悉對象;但是,我們還可以通過另一種方法,一種通常是某領域中的熟手專家才運用的方法,即通過對象所適用的極限情況來掌握對象。比如,當學習一種遊戲的時候,你通常需要了解兩點,一是你應該怎麽做,二是你怎麽就會犯規。這種具有解構主義色彩的學習方法雖然聽起來簡單,卻是在後現代時期才被人們普遍地從哲學理論上認識到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簡評:

這一章是接著第一章的真理相對觀來談價值相對觀,自然相對觀,關於有無的心理相對性等。

 

人類的一切理性文明都是建立在好壞二字之上,從這兩個字出發演繹出無限的善惡美醜的情節來。今天人們所談論的所謂的相對主義主要包括兩個意義:一是真理的相對性,另一是倫理的相對性。這兩者之間又是密切相關的,因為不論是真理的相對性還是倫理的相對性,都是建立在好與壞的概念之上的。對於真理的相對性來說,好與壞的詮釋就是對與錯,而對於倫理的相對性來說,好與壞的詮釋就是善惡與美醜。而倫理的相對性又可稱為相對價值觀。

 

在人類對存在的認識中,一切存在可分為自然與超自然,而自然的部分包括了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然科學所研究的對象與社會這兩部分。所以,在信仰與神學的領域之外,真理包括了關於自然的真理與關於社會的真理,而關於社會的真理的一個主要部分是人的思維感覺和欲望的真理。

 

 

逐句解讀: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解讀:

天下人之所以能夠認識到什麽是美好的,是因為有醜惡的在做對比;人們之所以知道什麽是善良的,是因為有不善良的在作對比。

原文: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解讀:

有可以成為無,無也可以變為有,難與易,長與短也是相對而言,高與下也是因為相對位置的不同而形成的對高度的知覺,人們之所以能夠從聲音中感受韻律,理解意思是因為存在著不同的音色音量(比如,我們很難從鳥語中聽出我們人類語言能夠表達的豐富意思,這是因為每隻鳥所發出聲音盡管好聽,但是過於簡單單調),而前與後是相隨相伴的,因為有前必有後,永遠如此。

原文: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讀:

所以聖人不隨己意刻意作為,在教導人的時候,重在通過對比讓人明白世間的道理,而不是簡單地說教,企望用有限的語言來表達無法把握的道理。

原文:

                        萬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讀:

做事不求標新立異,生產而不圖占有;作為但不依恃自己的作為,有功之後並不居功;正因為不貪圖占有,所以不會覺得失去所占有的。

全章白話翻譯:

 

天下人之所以能夠認識到什麽是美好的,是因為有醜惡的在做對比;人們之所以知道什麽是善良的,是因為有不善良的在作對比。有可以成為無,無也可以變為有,難與易,長與短也是相對而言,高與下也是因為相對位置的不同而形成的對高度的知覺,人們之所以能夠從聲音中感受韻律,理解意思是因為存在著不同的音色音量,而前與後是永遠相隨相伴的,因為有前必有後。所以聖人不隨己意刻意作為,在教導人的時候,重在通過對比讓人明白世間的道理,而不是簡單地說教,企望用有限的語言來表達無法把握的道理。做事不求標新立異,生產而不圖占有;作為但不依恃自己的作為,有功之後並不居功;正因為不貪圖占有,所以不會覺得失去所占有的。

討論:

這一章從它的內容來看明顯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從“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到“恒也”,其餘的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又分為兩小部分,第一小部分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兩句,其餘的為第二小部分。其中第一小部分是接第一章所闡述的相對真理觀來提出老子的相對善惡觀也可以說是相對價值觀;第二小部分則為老子的自然相對觀的一部分。而整個第二章的第二部分是對第二章第一部分的相對性分析的運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句話與第一章及第二章的第一部分的關聯在於:既然對於人的認識來說不存在絕對的完美,那麽人們就不應該自以為是地隨意而為,也不要試圖用簡單的語言來教導人們。而“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比照著前麵表達自然相對觀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句話來表達對於人類在有與無這點上的心理相對觀或主觀相對論。

 

 

從《道德經》的前兩章的解讀中我們會非常驚奇地發現,老子在《道德經》的前兩章的寫作中的思路邏輯非常清晰,從真理觀到價值觀,從自然相對性到心理相對性,從客觀存在的特點(即道)到人們應該如何順應這客觀的特點(道),把原本極大極深的問題用非常簡單的語言進行了非常清晰的邏輯安排和論述。實在令人感歎再感歎:這樣的妙筆居然被人類誤解了2500來年,更別提在老子本人所在的年代,這樣的思維恐怕是遠遠超出了當時同時代人的水平。

 

難怪老子在《道德經》第七十章中感歎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是在納悶為什麽自己覺得那麽簡單的道理說出來別人也還是聽不懂呢?。。。。。。。我也挺納悶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柯尼斯堡 回複 悄悄話 初學者的嚐試,值得鼓勵。盼繼續努力。大大提高古典文學修養和哲學素質後,應可以糾正眾多明顯的謬誤。

隨便拈來一例,如第二章首句,您的猜測於文於哲,均講不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