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一篇舊時的文章

(2008-11-17 06:59:12) 下一個

最近因為有關中美的經濟的話題聽得稍微多了些,就拿出我幾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再溫習一邊。該文寫於2005年上半年,當時人民幣還沒開始浮動,幾年後文中對當時所關切的一些問題的討論已顯得過時,但我認為其中的一些分析對目前的經濟仍然適用。從這篇文章中我也吃驚地發現在過去幾年裏自己的寫作風格發生了那麽大的 變化,平時這些變化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隻有拿以前的文章來一看才猛然察覺。2006年下半年我將該文在新浪博客又登過一次,現拿來再與大家在此分享。該文當初是用南極星的繁體版輸入的,現在網上居然找不到可以將之轉為簡體的網站,所以就仍用繁體登於此。

。。。。。


一個外行眼中的人民幣匯率問題


貨幣本是貿易的工具。由於不同的國家使用不同的貨幣﹐在國際貿易中就存在如何對不同的貨幣進行換算的問題。而兩種貨幣間的匯率的真正意義隻有當考慮了兩個國家內部市場的物品價格知後才能表現出來。打個比方說﹐光從人民幣對美元的 8 。 25 ﹕ 1 的匯率本身並看不出這個匯率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但如果 2 元人民幣能在中國買 1 斤大米 ( 假想值。一個國家內的物品價格受該國家的平均收入及通貨膨脹率等因素的影響 ) 而 1 美元能在美國買 1 斤同樣的大米 ( 假想值 ) 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人民幣與美元知間的 8 。 25 ﹕ 1 的匯率的意義了﹕從中國賣 4 斤大米給美國所得到的美元才能從美國買回 1 斤同樣的大米。當然不會有人來做這種用 4 斤大米換回 1 斤同樣大米的生意﹐但肯定會有人用等價於 4 斤大米的其它貨物去換回在美國市場上等價於 1 斤同樣大米的化工材料的生意。我這裡用大米隻是作為一個基本生活用品的代表性的例子﹐很可能不是最好的例子﹐但通過這個例子﹐我想表明的是由於匯率的影響而在國際貿易中產生的不平等性。

既然低匯率聽起來這麼不劃算﹐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低匯率好呢﹖在我這個外行人看來﹐這裡的原因比較複雜。最基本的一個原因是低匯率有利於出口貿易。大家知道﹐在任何商場上 ( 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際的 ) ﹐人們經常麵臨的不是賺多賺少的選擇﹐而是能不能把自己的產品賣掉的挑戰。如果一個第叁國的買家在國際市場上要選擇花同樣的錢從中國買 4 斤大米或從美國買 1 斤同樣的大米時﹐在不考慮運輸等其它因素的情況下﹐他極可能選擇從中國而不是美國來買這種大米。

與 80 年代以前的中國相比﹐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強有力的競爭力無疑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知一。這種大好形勢會使人產生還是一直保持低匯率好的想法。但在掙到大把外匯的同時﹐我們也許會問出口到底是為了什麼。從參與國際買賣的個人或公司來說﹐答案很簡單﹐出口與內銷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賺錢。但從一個國家的角度來看﹐光賺到一些錢顯然是不夠的。如果我們撇開現已高度發達的國際政治經濟結構及與知相應的政治及經濟理論不談﹐而回到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概念來﹐出口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進口。這就好象一個原始部落的人給另一個原始部落的人糧食是為了從對方換回獸皮一樣。當然﹐由於貨幣的存在﹐問題就稍微複雜了一些。但是站在一個國家的高度來看﹐把貨物從自己的國家賣到另一個國家再換回對方的貨幣的一個重要的目的 ( 如果不是唯一的或最主要的目的的話 ) 應該是為了能從對方或其它國家買進一些貨物。

當較低的人民幣匯率在促進出口的同時﹐中國人也因為較低的人民幣匯率而以較高昂的價格從其它國家購進所需物品﹔或者因為價格太高而放棄使用或消費一些進口的物品。對於月收入為 1000 元的中國老百姓來說﹐花 400 元錢去買一瓶洋酒可以說是一種超常的消費。假如人民幣上翻一倍 ( 近期不太可能的事 ) ﹐則花 200 元去買同樣的一瓶洋酒雖然仍是很貴﹐但卻是可以想象的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既然低匯率有利於出口創匯而高匯率有利於進口消費﹐哪麼很容易就能得出一個結論﹕先趁匯率低大量出口﹐把賺到的外匯攢起來﹐然後再提高匯率﹐讓子孫去消費。這裡的邏輯看來直接明瞭﹐但現實的存在並不這麼簡單。首先﹐並不是在任何時候想要提高匯率就能馬上提高的。眾所週知﹐目前在中國有大量來自海外的所謂熱錢﹐單等人民幣匯率一升值﹐就用人民幣從中國銀行來套取外匯。哪時中國銀行麵臨的將是用 8 。 25 ﹕ 1 賺來的外匯去換回 ( 比如說 )7 。 25 ﹕ 1 時的人民幣。此中的虧贏自然很容易看出。 ( 這裡所涉及到的還隻是人民幣匯率變動前後的差值的影響﹐還未涉及人民幣匯率如何變動的機製。當然﹐如果不對人民幣進行硬性升值﹐而是讓人民幣成為在國際貨幣市場上自由買賣的貨幣﹐熱錢的壓力或許可以被抵消一些﹐但也會存在一些技術上的挑戰 ) 。

第二﹐低匯率使得使用進口原材料的代價較高。即便中國是從貨幣匯率比人民幣還要低的國家進口原材料﹐也不一定能使得進口的原材料比國產的還便宜。這是因為進口原材料在原有的價錢上還要再加上遠洋運輸費用及進口關稅的開支等等。如果人民幣與原材料出口國的貨幣比值 ( 以國際硬通貨為中介 ) 不能高到足以抵消遠洋運輸費用及進口關稅的等開支的程度﹐中國的出口企業除非在技術等因素造成的不得已的情況下仍會以使用國產的原材料為主。從而在低匯率所促成的大量的出口產品中所使用的本國出產的原材料將占很大的比例。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作為出口國的中國的自然資源的消耗 ( 尤其當出口國的出口量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占較大的比例時 ) 。如果把環境保護及資源保護的需要結合到國際進出口貿易的考量中來﹐低匯率所帶來的就不一定全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的美事了。

第叁﹐手裡捏著大把外匯本身就具有一定風險。由於通貨膨脹而產生的外幣實際貶值是風險知一。如果把手中的外匯拿到海外去投資﹐賺了當然好﹐但也不是沒有賠的可能。即便是把外幣存到海外銀行或買成它國債倦﹐也還存在著由於所持外幣可能的匯率貶值而帶來的風險。

第四﹐在科技及經濟建設高度發展的今天﹐世界各國間的相互聯繫及衣賴將有增無減。在中國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幾乎不可能不購入國外的產品和技術。所以﹐儘管今天人民幣的匯率低使得進口的代價高昂﹐我們也隻有以這高昂的代價來購入我們今天的所需。

第五﹐由於目前人民幣匯率的偏低﹐一般出口產品所賺得的利潤 (10% 左右 ) 無法抵消由匯率帶來的交易中的實際不平等性﹐因此利潤積累這部份在將來人民幣昇值以後的經濟中無法抵消由於目前偏低的人民幣匯率及各種金融風險所造成的實際影響。

當然﹐低匯率所促成的大量出口也還有除了為進口而創匯以外的好處。根據我們前麵的討論﹐由於匯率的偏低﹐即便每年中國的進出口在貨幣價值上達到平衡 ( 也就是說每年出口得到的錢都用來買了進口的物品 ) 從以物易物的觀點來看﹐中國也還是虧的 ( 何況中國近來出口通常超出進口以致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 ) ﹐哪麼哪些靠出口為生的企業又怎能不但養活許多工人而且還大家發達致富呢﹖以我這個外行看來﹐這裡的竅門是利用國外市場作了個資金的週轉。一個出口企業生產出了產品﹐把它賣到國際市場賺來外匯﹐然後把得到的外匯拿到中國銀行去換成人民幣﹐再把換回的人民幣口去原料等成本作為發給工人的工資及公司的利潤。在整個這個過程中﹐對於該出口公司來說國際市場隻是把產品換成人民幣的週轉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在沒有另一個企業用人民幣將換來的外匯再兌換回去並購買進口物資知前﹐國際市場也隻是一個養活國內企業的資金週轉的一個額外增效環節。

但是﹐以國際市場為附加增效環節來促進國內資金週轉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裡我們不妨作個假設﹕中國國內的生產能基本自給自足所以中國每年隻出口不進口 ( 進口為零 ) 。在這種極限情況下﹐國際市場便純粹成了調節資金週轉的附加增效環節。假如養活一個工人需要價值 500 元的物品﹐哪麼國家靠出口來養活一個企業的工人就相當於 ( 誇張一些 ) 先生產價值 1000 元的物品﹐把其中的價值 500 元的物品賣到國際市場上去﹐再用得到的外匯兌成人民幣 ( 這裡先忽略利潤的成份 ) ﹐發給一個工人 500 元﹐然後他再拿這 500 元去國內市場上購買價值 500 元的生活物品。所以說﹐這種週轉方式與純用國內原材料進行生產一樣﹐是加重國內的資源消耗的 ( 以生產 1000 元的物品的資源來滿足對 500 元物品的需求 ) 。當然﹐零進口隻是一種極端的假想情況。但在現實世界中如果一個國家的整體出口遠遠大於其整體進口﹐則上訴對於零進口的份析便適用於出口超出進口的哪部份。

美國有人譏諷政府說政府向中國借錢花﹐這是指中國買了大量的美國國債而言。其實中國知所以能有錢買大量的美國國債﹐首先因為中國把自己生產的產品送到一些國家去換成外匯而不從對方買相應價值的產品回來用。所以應該說中國是先出租產品再出借錢。當然有人會說隻要我們手裡拿著交易得來的外匯﹐這種單方向的輸出產品就隻是暫時的。可是一來當你將來想撈回現在單方麵付出的代價時﹐你手裡的外匯到底能幫你多少忙要受到從現在到哪時的很多國際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二來中國在現在這個時期就要付出額外的環境及資源的代價。

在幣值自由浮動的國際貨幣市場上﹐一種貨幣對其它貨幣的匯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在人們心目中該貨幣的價值及與該貨幣直接相關的國家的某種經濟價值。在象中國這樣由國家控製匯率的情況下﹐人民幣的匯率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國人自己對中國經濟發展水準的估價。在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當國家的經濟實力較低﹐技術力量薄弱﹐消費能力較差的時候﹐貨幣的國際匯率相應地較低﹐ 而當國家的經濟技術實力增加而使消費需求增加的時候﹐貨幣的國際匯率相應地較高。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在由國家控製匯率的情況下﹐ 問題的關鍵是什麼時候匯率應該長及如何長。

今天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增值的呼聲很高。但中國是否要讓人民幣增值還要根據自己對中國自身的國情及麵臨的困難的份析了解來決定。首先﹐對於出口的影響的問題。要根據人民幣匯率在中國今天的出口競爭力中到底占有多大的份量﹐及中國的出口對人民幣匯率增值的容忍度到底有多大來評估人民幣增值對出口的影響。以我這個外行看來﹐如果中國有能力把人民幣增值後的初期變動範圍控製在國際貨幣的正常浮動範圍 (3~5% 左右﹖ ) 知內﹐應該不會對中國的出口造成太大的威脅。考慮到國內勞動力成本的偏低﹐由人民幣的初期小幅增長而帶來的價格差不應該會給中國的出口造成太大的弱勢。如果中國在產品的品種及技術和服務的質量方麵能有一定的優勢﹐哪麼在不遠的將來﹐人民幣甚至可以有較大的增值而不給中國的出口造成嚴重的損失。

第二﹐前麵提到的熱錢的威脅。如果中國讓人民幣可以在國際貨幣市場上自由買賣﹐中國自己不去調高人民幣的匯率﹐而讓國際市場來決定人民幣的價格﹐ 則熱錢造成的壓力可在一定程度上由國際貨幣買家及賣家來份擔。當有人炒賣人民幣的時候﹐中國甚至可以說服某些國際買家來買進人民幣。當然﹐為了使人民幣的價格不致過高或過低﹐ 中國也必須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及人民幣供應以便作好炒賣的時候沒人買及炒買的時候沒人賣的最壞打算。與知相應﹐中國可能還需要具備足夠的黃金儲備及有效的銀行對人民幣的調控機製以防止國內市場上人民幣過剩而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

有人認為熱錢的壓力會因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但實際上熱錢的存在是為利益所趨。隻要由匯率因素造成的潛在利益不消失甚或不斷增長﹐則為了這個利益而來的熱錢可能也不容易消失甚至還會不斷增長。如果想抓住某個短暫的熱錢減少的空檔時機來對人民幣進行突發式的倉促調整﹐雖可能成功﹐但也有較大風險。另外﹐假如由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不變使熱錢不退反長﹐則為了應付將來人民幣匯率變動時可能發生的熱錢壓力﹐中國恐怕還需要保持相當大的外匯儲備﹐這樣一來由出口而帶來的對當今國內建設的貢獻便又相應減少了。

第叁﹐進口的增加對國內民族工業的壓力。人民幣增值的一個潛在效果將是進口的增加。這無疑會對中國的民族工業造成一定的影響。洋酒賣得便宜了﹐短期內國產茅臺的銷量就可能會有些下降。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產酒的價格與洋酒的價格將在匯率影響減小了知後的競爭中逐漸達到平衡﹐進口產品對國產產品的衝擊性影響也會在競爭中逐漸減弱。當然不幸的是有些國產企業可能會在這個過程中被淘汰。

第四﹐進口產品對中國國內的生活與建設的重要性。如果國內的生活與建設需要更多的進口物資﹐哪麼增加匯率可以降低進口成本。

第五﹐國內的環境及資源對大規模出口的耐受程度。如果國內的環境及資源已由於大規模的出口而受到一定的威脅﹐哪麼根據前麵的討論﹐增加匯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這種威脅。

最後﹐不管人民幣現在是否增值﹐打貿易戰的準備一定要有的。這是因為﹐糾紛與談叛﹐以及摩擦與妥協是任何貿易中的正常現象。它不可能因為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而被一勞永逸地消除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