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生活與預測

(2008-07-23 22:05:38) 下一個

對未來的預測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欲望,盡管人類的實踐充滿了盲目性和非理性,但即便是在最簡單的並沒有什麽明確目的的行為中,人們也有著對行為的後果的預期,如果行為的結果與當初的預期不相符,行為者輕則會有一種意外的震動(哪怕是出乎意外地喜慶),重則可能造成心理的傷害。所以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被人類視作生存的最大威脅之一,中國的一句俗語“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正反映出了人們對於不確定性的恐懼心理,而人類的所謂理性思維和實踐就是通過克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而努力使客觀按照自己的設計或計劃去發展的活動。

出於這種理性的思維,人們不知刻意製造了多少其實非理性的事件,也不知有多少人間悲劇就是由此而來。比如說,對於他人的忠誠的要求就是一種典型的減少或排除人際關係的不確定性及由此而產生的社會行為不確定性的社會文化。從大了說,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人因為對君主對國家或對某個組織不忠誠或被認為是不忠誠而丟了性命,又 不知有多少次戰爭或廝殺是由於某些人在某些方麵的不忠誠或被認為是不忠誠而引起的;從小了說,今天的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夫妻之間或親友之間因為彼此不忠誠或被認為是不忠誠而產生不和與爭端。

人類認識自然的主要目的也就是預知自然的變化規律,並根據這些知識來使自然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變化。而人類的社會活動包括了兩個核心的內容,一是建立起有著內在結構的各種社會組織,從有著嚴格明確的內在隸屬或支配關係的組織,到鬆散的社會團體,在人類社會上形成各種責任和利益分配單位;另一是生產出各種文化的產物,其中包括組織內部的規章紀律,國家的法規,文學藝術,等等。這裏的組織是社會的硬體而文化是社會的軟體(這裏的硬度當然是相對而言的),而人們建立起這些軟硬體的目的就是要按照(一些)人們的意願來規劃和調動這個世界上的人力資源,說到頭,還是要讓大家彼此行為能夠不太讓他人覺得出乎意外,也就是減少不確定性,從而增加可預測性。

但是,我們都知道不管做出多大的努力,人類對於社會和自然的預知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正如中國的一句俗語所說“人算不如天算”。現實中可以造成人類“失算”的原因有很多,且不提或許是最重要的但唯物論讀者們所不相信的超自然的力量,就拿人們常識範圍之內的因素來看,包括缺乏知識在內的人類認知能力的局限而導致的對實際信息掌握的不準確以及主觀判斷的錯誤就是造成失算的重要原因,意外的突發事件又是另一類重要的原因,還有一類是與客觀過程的內在非線性動力特征有關的不可預知性。

由於非線性過程的長期不可預測性被認為是上一世紀的重大科學成果之一,我這裏就對之稍微多說兩句。簡單地說,我們可以這樣來描述所謂非線性過程:在過程的因果關係中,當原因這一邊發生變化時,其引起的結果的變化與原因的變化不成比例。比如,我們常說的“兩個人的力量不是兩個一個人的力量的簡單疊加”就是這個意思。當然,因為現實世界不是一維的,實際生活中的“不成比例”並不總是定量的意義,還有方向的意義。嚴格地說,突發事件(災變或突變)也屬於非線性,但是這裏所說的非線性主要指連續變化的過程。過去幾百年裏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人們曾夢想過可以通過建立數學公式的方式來對自然與社會的各種過程進行長遠預測,但是後來發現作為一般性的原則,這一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是因為人們發現由於非線性過程一般地會出現所謂的混沌狀態,因此初始條件的細微差別會導致長期結果的巨大變化,也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失之毫厘差之千裏”。我們知道科學的預測是要依靠初始條件的,也就是要根據今天的狀態來判斷明後天或更遠的將來的狀態,而初始條件總是有誤差的,所以如果對今天的觀察的細微的誤差能引起對今後長期預測結果的巨大變化,實際上等於說對於非線性過程一般地是無法進行長期的科學預測了。不過,對於到底多長算長期,多大的初始誤差在多長的時間範圍內便會導致巨大誤差也沒有統一的公式,所以這應該說是一個原則性的理論,而人們仍然可以通過追蹤事態的發展而進行短期的預測(這就是生活中人們實際的預測方式)。而那個不可預測的理論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是人們發現自然與社會中的絕大多數過程都是非線性的,所以人們就不再把通過數學公式來預測未來作為人類的一個一般性的夢想了。

我們再回過頭來仔細反思人去幾千年裏人們所采取的各種減少不確定性的做法和說法,我們可以發現其中很多其實就是努力減少自然或社會活動的實際過程的非線性程度。比如,我們知道由於不同行為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而很多不同效果的疊加效應可能是很難預測的,於是老師們就規定在課堂上隻許幹一件事,就是聽課。再如,自由市場競爭中政府仍要時不時地進行一些幹預,製定一些法規來約束人們的市場行為,這就是因為在純自由競爭的市場,其內在的非線性動力機製可以衍生出很多意向不到的結果,而政府為之而製定的一些法規就可以起到限製減少其非線性程度的作用。

雖然一般來說自然與社會的非線性過程具有長期不可測特性,但是從生活實踐中也可明顯地看出有些人對同樣的事件的預測能力就比其他人要強,這一方麵是和相關知識的掌握有關,另一方麵也和預測的邏輯能力有關。我們前麵提到的非線性過程的長期不可預測性是指具體的結果而言的,但是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存在這樣的情況:雖然我們不能準確地預知結果的具體細節,但是我們卻可以預知結果的範圍極其一些特征,隻要我們把握了結果的範圍極其特征,我們便能有效地應付實際的結果,這一點在圍棋這種博弈遊戲中表現得非常突出。圍棋是一種高度非線性化的遊戲,遊戲中棋錯一著便可能會輸滿盤。在圍棋遊戲中,因為高手們常能把對手每走一步可能帶來的後果的範圍都已把握在自己的預料之中,所以高手們通常可以非常輕鬆地擊敗水平低的人。這裏高手們的理性思維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高瞻性的假想,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邏輯看出對手盡可能多的假想步可能會使局勢發生的變化,而根據對這些假想結果的分析是自己作出能夠最有效地應付所有這些假想結果的選擇。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理性的假想也是我們對客觀進行預測的有效手段,全麵合理與高水平的假想分析能夠幫助提高人們預測的準確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