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細解失道而後德

(2007-10-31 11:59:11) 下一個

老子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句話所蘊含的極為深刻的自然與社會的道理似乎被很多世人所忽略。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中產生一股強烈的震動和共鳴,不禁要拍案叫絕。本文將基於我個人的理解來對老子的這句話進行細細的解釋。

(一)道

在漢語裏“道”字的通俗意思就是人所行走的路,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考慮到我們的一舉一動可能牽動的物質分子狀態的變化,我們每一個人日常的行為需要用一個具有無窮多(至少是數不清地多)自由度的動力體係來描述,我們的每一個行動(哪怕不動)都會使這個動力體係沿著時間軸發生變化。因此我們的行為及我們的行為對周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可以用一個帶有時間軸的無窮維(至少是數不清地多維)抽象空間來描述,而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在這個無窮維的空間裏劃出一條曲線來,就好像是我們在那無窮多維的空間裏走出一條條的路徑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些抽象的路徑中有些是對應著對我們自身或人類社會或我們生活於其中的自然有建設意義的結果,有些則對應著有破壞意義的結果。我們可以說那些對應著有建設意義結果的抽象路徑是那個無窮多維的空間裏原本存在著理想的路徑,而我們所走的路徑通常並不是理想的路徑。這就好比,在廣闊的大地上有著一條條暢通的公路,而我們卻總是開著車壓著馬路邊來行駛,或幹脆穿過公路之間的泥地或田野而行。其實,我們知道作為生活在自然與社會之中的人類,我們無時不刻地都受著自然與社會內在規律的約束,也就是說哪怕我們宏觀地不願沿大路行駛,不是按照理想的方式去行事,在微觀上,我們每時每刻也都必然是按照自然和社會的內在規律在動作,即便我們在大路之間的泥地或田野裏開車,車子也必須按照重力和其它作用力所限製的方式行駛。也就是說在那無窮多維的空間裏我們所能經曆的任意一點上都存在著由該點向很多方向伸出的道路,我們的行為隻能是沿著那些路徑之一發展,而不可能是任意而為的,在這些路徑中有一些是能夠把我們引向康莊大道的,有一些則不行。如果我們能夠用這種幾何的圖像來理解自然,我們就不難理解老子的“道”的非物質性的自然意義,在我看來老子的“道”的非物質性的自然意義便是既具有上述一般意義上的抽象路徑的意思,又具有上述的理想之道的意思。(有必要指出的是,在老子那裏,“道”不但具有非物質性的自然意義,還具有物質性的和超自然的意義。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從以上關於老子的“道”的自然意義可以推出老子的“道”的人本意義及社會意義。首先,因為我們的行為在前述的無限多維時空中劃出一條條“道”,而不同的人由於其能力素質和風格的不同,其行為的“道”在無限多維時空中的幾何特性是不同的,因此我們也可以用“道”或“道行”來形容一個人做事的本領和風格。我們又可換個角度來看一個人的“道行”,把一個人做事的本領和風格與上麵一段提到的老子的理想的自然之道來進行比較,如果一個人的“道行”符合或接近理想之“道”那麽我們可以說那個人是得道之人。這就是“道”的人本意義。而“道”的社會意義一方麵是指社會實踐是否符合或接近理想的“道”,一方麵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中彼此之間在發揮利用雙方的潛能的過程中是否暗合著一個多元動力體係內在的理想的“道”。

以上所提到的“道”的意義都是指“道”的客觀意義,是還沒有涉及到個人的主觀感覺和判斷的客觀規律或存在的意義。但是,“道”的概念之所以對我們重要不但是因為我們的行為受到各種自然之“道”的限製,而且是因為我們一般是按照我們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方式做,也就是說我們所認識或感覺的“道”對我們的行為具有指導作用,我們甚至還常聽有人把認識自然和社會叫做“悟道”。所以說,老子所說的“道”並不完全是客觀的理想之“道”而且還包括了人們主觀上感覺到的或自認為是理想的“道”。

(二)德

          “德”是對自然之“道”的一種表現,可以用來表示人的行為特征。由於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無法擺脫自然規律對他的製約,因此一個人的行為總是要受到自然之“道”的製約,是對自然之“道”的表現,“道”在不同人身上的不同表現便構成了“德”的基本概念。如前所述,老子的“道”本身又帶有理想(客觀理想或主觀理想)之“道”的意思,是自然諸“道”中的一個理想解,具體到人的行為上便是一種使人或社會或自然更美好的理想(客觀的或主觀的)行為的意思,而人由於自身能力的不足及所受到的客觀條件的約束,其行為所反映出的不會是理想之道本身,而是帶有偏離了理想之道的客觀條件的痕跡。所以“德”所指的便是由於人的能力素質的不足和客觀條件的限製而產生的非理想的行為特征,是帶有對“道”的偏離的行為特征。

一個人不論是自己獨處還是與人同行都是要不停地行為,而哪怕是獨自一個人的行為也是一種表現。不管在人前還是在人後,一個人的行為總是不但會對自然客觀發生影響,而且也會通過它的表現(哪怕是給自己一個人的表現)產生心理及社會效果。因此“德”這種非理想的實際行為特征除了有其客觀自然的效應之外,還由於它的表現效應而具有重要的社會心理作用。前麵提到,我們可以把自然的“道”的概念引申來表示一個人的內在的一貫的“道行”,且對之進行好壞高低的評判,類似地,我們也可以用表示人的行為特征的“德”的概念來表示一個人的一貫的“德性”,並對之進行好壞高低的評判。

盡管一個人的“德性”在於他的一貫的不論在人前還是在人後的行為特征,作為社會的人,個人或群體都更重視一個人的行為在他人麵前表現出來的特征,因此在人們心目中,“德”的主要意義在於它的社會特性,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品德,德行等都主要是指一個人的行為對他人對社會產生的效果,包括與人交往中的表現給對方留下的印象和產生的影響。而“德”的社會意義使得不同背景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對於同樣的表現可以做出不同的關於“德”的評價。

“德”的社會意義導致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果,那便是在社會交往中試圖在不同人在各方麵的行為上找出一些共同的規範,在漢語中我們常把這樣的規範稱作“公德”。

(有必要指出的是,在老子那裏,與“道”類似,“德”不但具有上述的非物質性的意義,還被用作物質性的描述,比如“常德”被用來表示生命。)

(三)失道而後德

失道而後德”這五個字的基本意思是對作為理想的行為和內在的規律的“道”和作為實際的行為和外在的表現的“德”的相對關係的表述,是說由於人的能力素質有限,不可能按照理想之道去行,因此其實際的行為便是有缺陷的,是對理想之“道”具有不同誤差程度的近似。做過自然科學研究的人都熟悉,對於同一個理想解(哪怕找不出具體形式的理想解)的近似解往往可以有不止一個,尤其是當我們不限製近似解與理想解之間的偏差的大小時,近似解的數目更是可以任意多,而不同的近似解又可表現出其自身的特征形式來,代表著其它的不同的精確意義來,而且具有不同意義的美感。“道”與“德”之間的關係也是類似的,由於人們的實際行為是對理想行為的偏差,對同一件事在同一條件下,不同的個人或群體的實際表現又具有不同的風格,而這裏的風格的不同正是導致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實際效果不同的原因,因此盡管了解認識自然之“道”是非常重要的,在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情況下,“失道而後德”的過程或者如何失道而後德”是更具實際意義的。

 

從“道”與“德”的基本意義出發,我們不難看出失道而後德”既具有社會意義又適用於個人的行為結果,而且它在不同層次的社會現象之間,在社會現象與個人行為之間還表現出很強的自相似特征。下麵我們來通過不同層次上的一些例子來認識一下失道而後德”的一些實際過程。

 

1)      言不達意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有感到自己心裏有一個挺好的想法,但是一說出來就好像走了味,與自己心裏的想法並不完全一樣,尤其是有的人即便平時挺能說的可是一拿起筆來就犯怵總覺得寫出來的東西文不達意,這就是失道而後德”在社會的微觀層次---個人身上的一種表現。這裏自己心裏的想法是自己感覺到的“道”(主觀理想的“道”),而說出的話或寫出來的文是對自己感覺的“道”的表達。在“失道”之後,實際說出來的或寫出來的內容就表現出一種“德”來,而這種“德”就被要求滿足各種規範,其中最簡單的規範就是能讓別人理解接受的語法,再高的規範便包括對他人的尊重,符合社會習俗等等。

 

2)      糾正錯誤

人非完人,每個人每天都在犯著各種各樣的錯誤,對待錯誤的正道是知道錯了馬上停止錯誤的行為而開始向正確的方向轉變。但是,在現實生活裏這樣做顯然是不夠的,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犯了錯誤不是能努力去糾正就行了,你往往首先會在自己的心裏後悔,並告誡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而且你還經常需要向別人解釋自己為什麽會犯那樣的錯誤,並且向別人保證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盡管你努力改了,但是客觀條件往往不是你能控製得住的,結果你又犯了同樣的錯誤,你便不得不再一次重複對自己和對他人的保證,而且這時還多了一個所謂的“事不過三”的威脅,搞的你更加誠惶誠恐。這又是一個失道而後德的例子。

 

3)      認識自然

前麵提到的在認識自然過程中由於找不到精確的理想解而用近似解來代替也是失道而後德”的很好的例子。用近似解來解決問題可以說是科學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基本依據,離開了近似就沒有科學的成功,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西方人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對 失道而後德”的處理是相當妥當的。

 

4)      考試

我們大家可能都會同意,一個人對某種知識的實際掌握水平或一個人在某方麵的實際工作能力與他可以表現出來的水平是不一樣的,我們可能更會同意當一個人獨立進行某項工作時他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水平或實際工作能力比他在其他人麵前能夠表現出來的水平更重要,我們可能也都會同意社會生活中的任何一項考試都不可能完全考出一個人的真正水平,都隻是考出了一個人對所掌握知識的表達或表現能力,而這種能力與他的真正的全麵水平之間是有差距的。

如果甲在某項考試中考得比乙好,並不能保證甲在該方麵的水平一定比乙高。他們的考試成績之間的差異可能是由多方麵的因素造成的,有可能是因為考題正好與甲複習的內容一樣,而乙複習的內容與考題相差較大;也可能是甲的老師偷看了考題向甲事先泄漏了考題或因此在課堂複習時押題很準;也可能是乙在考試前新談了個女朋友因而影響了複習;也可能是甲善於考試而乙討厭考試;甚至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乙的水平比出考題及判考卷的人還要高,看問題看得更深遠,這種情況也常常會影響判卷的人給他打分;或由於其它什麽原因。

但是,我們又都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這個社會需要考試。不管考試的結果是多麽的片麵,不管為了考試應考者需要浪費多少原本可以用來學習更多的知識或創造更多的成果的時間,去準備非常有局限性的考試內容,我們還都隻能接受考試對於社會的必要性。這是因為我們都知道一來很多情況下除了考試之外,有關的方麵無法了解一個人在某方麵的水平,二來統一試題的考試在很多情況下可以提供一個讓眾人心服口服的選拔標準。

在上麵談到的考試問題上,一個人的真正水平是他的“道”,而人們對他提出問題,把他內在的天然的能力來納入到由一些考題所限定的範圍內來看他的表現便是測他的“德”,因此考試是一個典型的“失道而後德”的例子。

 

5)      表態與舉證

其實,考試所表現出的失道而後德的特性在任何一種具有兩個以上的人的群體的活動中是普遍存在的。由於人與人之間無法按照理想的“道”來彼此交往,在社會活動中人們一方麵對他人的表現按照自己的想法喜好而有所期待且做出自己的判斷和反應,一方麵又通過自己的表現來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態度和對待。比如,你光愛你的配偶可能還不夠,還要經常用語言表達出來,而你所表達的內容並不一定就真正地是你內心的真實感受或想法;又如,在社會生活中,有時你經常需要對某些事情做出具有傾向性的表態盡管這種表態與你內心中真正的想法或意願是不完全相符的;再如,在生活中你明明感覺到甚至親眼看到了某種事實的存在,但是由於你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就不能公開地指證這一事實的存在;還如,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明明記得在什麽地方讀到過某個很有力的例據,但是由於我們一時查不到原來的出處就不得不忍痛割愛。這些都是失道而後德的例子。

 

6)      社會事件

人類曆史記載了很多由於人們沒能尊重自然或社會之“道”而給人類帶來各種災難的例子。每當重大自然災害發生之後,人們的社會“公德”就顯得非常的重要,這又是“失道而後德”的社會宏觀的高層次表現的情況。

(四)仁

“仁”是指發自內心的對他人的友好關愛及寬厚良善等各種美善的感覺或與之相關的一個人對待他人的美善的表現。值得指出的是,“仁”具有對一個人的主觀的要求(即要求一個人內心“仁厚”)和客觀的判斷(即一個人的行為是否表現得“仁厚”),而這二者之間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

(五)失德而後仁

前麵提到,“德”是一個人的實際行為表現以及人們對一個人在社會上的行為表現的評價。這裏我們可以做兩個假設,一個是利益假設,也就是說人的社會行為是為一個廣義的自我利益而行的,這個廣義的自我包括了一個人的親朋好友等被他視作自己的利益範圍的人;另一個是理想公平假設,也就是每個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對待。這是兩個非常理性的假設,它要求每個人都按照理性的邏輯去為廣義的自我去謀利益,而且在這過程中每個人都得到了公平對待。但是,在有限的資源和時空條件下,在人與自然構成的複雜的非線性動力係統中,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一個能夠使每個人的廣義自我都能得到公平對待的數學解。也就是說,從數學上說上麵兩個假設不可能同時成立。生活的現實告訴我們上麵的第二個假設是肯定不成立的(它應該被改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公平),實際情況是,不同的人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時會出現與他人的利益相衝突的情況,而這種衝突的出現從社會整體來說是數學意義上不可避免的。我前麵談到了“失道而後德”是由於人的天然能力的有限而產生的必然結果,但是當人們努力發揮自己的實際能力去按照理性的利益邏輯行事時,就又麵臨著數學意義上的利益不一致。這時,解決這種利益衝突的方式可以是爭鬥廝殺,也可以是彼此相讓。但另一方麵,人與人之間又是相互依賴的,因此雖然爭鬥廝殺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但是爭鬥的結果還是要出現相讓。

首先,人們可以通過一些理性邏輯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表現以避免衝突,這就是社會規範或社會公德的意義,具體到個人身上,便表現為個人的“德性”。但是,即便我們有了普遍承認的“德”的標準,我們一方麵仍然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象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那樣地用規範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另一方麵有限的固定的規範也不可能完全包含了無限多變的實際情況。因此我們隻有跳出單純利益的理性邏輯的圈子,通過人性的其它方麵來達到避免爭鬥的彼此相讓。相讓的形式很多,彼此的關愛照顧就是利益上相讓的特殊形式。造成相讓的因素也很多,從人的本能來看,人類最原始的親情是造成相讓的最基本的因素,這種親情再擴而廣之便是對朋友熟人的關愛照顧,再擴而廣之,便是對社會上更多人的愛心和關心,這就是“仁”的意義。這種愛心的存在是人類在按照理性邏輯彼此爭鬥中達到和諧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因為我們無法僅依靠邏輯來解決我們的利益的衝突,為了社會的和諧,我們需要愛心,這就是“失德而後仁”的意義。

(六)義

比之理論上講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對他人的關愛友善的“仁”來說,“義”就顯得是一種有些被動的心理素質。按我的理解,所謂“義”是一種責任感。哥們“義氣”比起兄弟“友愛”來,相差的就是後者是一種難舍的愛,而前者是一種社會的責任。從“義”的這個基本意思出發,我們可以引申出“義”的其它意思。比如,“正義感”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具有的對於順合“正道”的事物支持和伸張,以及對於違背“正道”的行為的抵製和鬥爭的責任感。

(七)失仁而後義

由於我們每個人內心的仁愛都是有限的,我們在與人交往中經常很難出於愛心而付出,所以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存有對他人的責任感。也就是說,由於我們人類的愛心經常不夠,我們需要用責任心來進行彌補,就比如夫妻倆已經沒有了感情,但是為了彼此對另一方負責,都不應該去享受婚外情。尤其是當社會上缺乏對芸芸眾生的普遍的仁愛之心之時,平民百姓的每個人的責任感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是“失仁而後義”的意思。

(八)禮

“禮”的意思比較簡單,因為大家都知道在曆史上社會上層的人們經常把對大家的行為要求寫成條文,稱為“禮”。後來,經過曆史的演化,原來在不同時期的成文的“禮”加上人們在實踐中的刪改添加便成為了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常說的“禮”。

(九)失義而後禮

從“禮”的含義我們已經可以看出,與一個自在的道德素質,內心的仁愛及責任感相比,要別人來告訴你該怎麽做顯然是更次一等的水平了。如果我們大家水平的有限,我們不但不可能完全按照“天道”去行,也無法自行找到普適的行為準則,而內在的仁愛之心和責任感又不夠,我們就隻有等著家長們,前輩們,社會首領們,或帝王將相們來告訴我們如何做才不會讓他們生氣,這就是“失義而後禮”意思。可見,按照老子的眼光來看,今天社會上之所以需要各種各樣的“禮”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人普遍的素質太差的原因。所以老子跟著又來了一句:“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這一方麵是因為過於依賴“禮”是人的自身素質低下或人為降低自身素質的表現,另一方麵是因為作為一部分人為其他人所定的“禮”經常會背離自然的“道”所要求的特征。

(十)其它

老子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句話是從自然的“道”導出為什麽我們社會生活中需要“德仁義禮”,其論據似乎比較充分,具有很大的普適性。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知識習慣來生活,而且我們又都有自己的至愛的親人,我們對待親人朋友充滿愛心,在親朋之外,還有一些人我們對他們談不上有太多的親愛之情但卻覺得對他們有一種責任感或義務感,在這些人之外,我們還會與一些我們既沒有親情感也不覺得有什麽責任義務的人打交道,但是對他們我們仍要做到基本的禮貌。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從自身開始到與自己距離不斷加大的生人那裏,我們的情感世界就自然地經曆了一個由道而德,再由德而仁,然後由仁而義,最後由義而禮的變化。可是到了孔老夫子那裏,將“道德仁義禮”中的“道德”拿了出去,在後麵添加了“智信”而成為了“仁義禮智信”。這一改動的意思大變,老子的話原本是對自然與社會本身的描述,是類似於西方的科學的對存在的一種認知;而孔老夫子的話則成為了一種應該如何馴化人類的行為指導,其基本意思好像是說人類首先應該有仁愛之心,有了仁愛之心之後才會有責任心,有了責任心之後才懂得遵守禮製,懂得守禮的人才會有智慧,有了智慧的人才知道該守信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