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家庭

大家好!歡迎瀏覽我的博客。
正文

說到嚐試新的食物

(2010-11-12 11:09:46) 下一個

說到嚐試新的食物

就像我前麵提到的,人的一切行為源於心。所以心理因素是首要的。如果她心裏認可了,別人認為很難吃很不健康的食物,在她眼裏都是上品。

另一個因素是習慣,就像中國人愛吃餃子,美國人愛吃漢堡,是個習慣問題。

我本人思想很開明,鼓勵孩子們嚐試各種不同的食物。他們基本上什麽都吃,當然我們盡量注意飲食健康。我做菜也是來國際菜係,這兩星期中餐,下兩個星期韓國料理,再往下來意大利麵等。讓孩子們在吃得進行的同時去了解和尊重各族文化風情。

我喜歡孩子有個性,但不能任性。我們家還有個規矩,吃飯時,不論是否喜愛都要對做飯的人(基本上是我,很少情況下會是他爹。)表示尊重和感謝。如果不吃我們做的飯,也不能去吃別的比如花生醬麵包啊等等。當然可以隨便吃水果和蔬菜。主要目的是教會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和基本的禮貌,學會感恩,同時也要學會在不同的環境和情況下生存,而不要挑三揀四,不想吃父母還得另做,父母不是開自助餐廳的。再說以後出門在外不喜歡就餓著嗎?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隻有這種食物,能餓多久呢?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不是說要逼著他吃他不喜歡的東西,但是有時孩子根本都不願去嚐試,隻是因為以上的各種原因從心理上拒絕。一般如果沒有過敏現象,又是健康食物,我都會鼓勵孩子們吃,並告訴他們有時吃一次不喜歡,吃兩次還可以,吃三次有點兒喜歡,再吃就上了癮。所以得多試幾次。

我惠尊重孩子的觀點和想法,隻要他有禮貌地與我溝通,我也會鼓勵和樂意聽取他們的想法。他們如果不太喜歡某菜時,通常會說:“謝謝媽媽做飯,我嚐了一點兒, 嚐不過好像還不太習慣這種味道。。。”這時我會鼓勵他們再嚐嚐,但是不逼迫他吃完。隻是開玩笑地說:“謝謝你這麽有禮貌,那今天你就為了活著而吃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