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家庭

大家好!歡迎瀏覽我的博客。
正文

希望子女壇多一些鼓勵和支持。

(2007-09-22 14:29:02) 下一個

希望子女壇多一些鼓勵和支持。

對故事新編抱怨子女論壇真正高手發言少, 有經驗的人說話少的感想。

我第一次上文學城是想上私房小菜偷師學藝,結果廚藝不見長進,卻溜達進了子女壇。因為身為人母,又幹著教育,這個壇對俺來說是“專業對口”。非常希望能在此向各位借鑒寶貴經驗,同時分享個人心得。可是呆了一段時間,感想頗多。雖說“網壇”上大家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但是起碼的禮貌和互相尊重的交流才能吸引各位有識之士到此常駐。俺鬥膽總結了一下過去幾個月對子女壇的感想,對事不對人,請各位切勿對號入座。

1。子女壇的有些網友們心直口快。但有時常把尖酸刻薄當作個性,將出言不遜看成直率。讓有疑問者難堪,使解答者無趣。因此打擊了許多想把子女壇發揚光大的人民群眾的積極性。

2。子女壇的很多網友們都是“成績斐然”,“千錘百煉”的老革命, 看見有些“幼稚”的問題不屑一顧,發現他人的寶貴經驗又不以為然。說來也是,老革命嘛,經風雨見世麵的什麽不明白,還用別人來教訓俺?

3。子女壇的有些老革命革命思想成熟,信念堅定。看問題不左則右,多換幾個角度考慮簡直就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對持有異議者當然極力批駁, 旨在幫助其認識“錯誤”,重回正道。

4. 子女壇的有些網友們既要工作,又要管家,每日忙碌不停,即使能見縫插針的看幾張帖,也怕是沒空回。可是交流講究個你來我往, 需要作者和觀眾之間的親密配合。試想,就是有哪位高人每周準時發一帖,可來看的人密密麻麻,就如古時看城門口貼的通緝令一般。 看了卻沒幾個人做出反應,寫個回條什麽的。大概過不了多久,此人發帖的興致即會大打折扣。

5。子女壇的老革命們走過了無數“艱辛”, 塑造了剛硬頑強的性格。對人對己都隨時做到高標準嚴要求,以免後輩們滋生驕嬌二氣。 因此即便是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回複一帖, 也時刻牢記要多批評告誡,少鼓勵表揚。使得許多想登門求教之人總是戰戰兢兢地在壇口躑躅不前。

6。在子女壇衷心擁護和支持壇主的才更有機會大顯身手,文章置頂,並成功成為下一屆壇主。如果領導不待見的,就一邊涼快去。真正有分量和質量的教育帖不多,倒像個網上批鬥會場。言辭激烈攻擊別人的例子隨處可見,相互尊重地平等辯論雖有,但不是主流。

總之,如想去子女壇解決問題,回來後大概會心情沮喪。真心希望子女壇早日樹立良好壇風,變得興旺發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海洋寶貝 回複 悄悄話 雖整天滯留網壇,很慚愧第一次聽說“子女壇”,希望能容入這個大家庭,學習提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