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折戟沉沙鐵未銷—博物館裏的哈布斯堡帝國戰爭史 (1/5)

(2019-04-16 16:12:59) 下一個

本文發表於<世界博覽》雜誌2019年3月第5期,雜誌文章在發表的時候因為篇幅限製總會有所刪節。這是我的原稿未刪節版

前言 統一與分裂:歐洲曆史的對立命題

今天的維也納歌舞升平,與世無爭,像是一個“沒有身子的大腦”: 這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堂皇帝都,和它同一水平的倫敦、羅馬、巴黎、柏林,都是威威赫赫的帝國中心,而奧地利今天是一個風景優美,政治上無足輕重的蕞爾小國。其實曆史上的維也納同樣是個令世界風雲變色的帝國中心,掌控著中歐、東歐,而且是德意誌的首善之邦。今天隻有在維也納和歐洲各地的軍事博物館裏,才能見證當年哈布斯堡皇朝管理歐洲多民族統一大帝國的鐵血往事了。

歐洲曆史上,分裂和統一是兩個互相矛盾的潮流,交替主宰著歐洲的命運。歐洲文明的源頭是希臘羅馬文明,而古希臘是由小國寡民的一個個城邦組成的。大一統帝國的思想,最初是亞裏士多德的學生,馬其頓的亞曆山大大帝開始踐行,而羅馬人的超強組織能力,終於讓統一代替了分裂,成為公元前後四百年的時代主旋律。但蠻族入侵使歐洲再度分裂,成為自治的各個民族的大雜燴。查理曼統一了歐洲的大部分,但頑固的日耳曼民族的習慣法(子嗣均分遺產)讓查理曼帝國再次分裂。在歐洲中世紀以後,封建製度的政治現實決定了封建主們各自為政,並且沒有一個大封建主強大到壓製所有競爭對手,並用皇權壓製神權的地步。但這並不意味著,大一統的思想後繼無人:中世紀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皇帝們就曾經嚐試過,而教皇從精神而非世俗世界的角度出發,也嚐試過統一歐洲的精神世界,由此開始進而統治歐洲的政治世界。但是這些把多民族統一在一個大帝國裏的努力都歸於失敗。哈布斯堡帝國是近代最後一個做此嚐試的歐洲帝國,19世紀曆史上也隻有兩個帝國做過建立歐洲多民族帝國的嚐試—另一個是拿破侖的法蘭西帝國。而俄羅斯跟英國兩個大帝國,是向歐洲以外擴張的,就本質而言,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歐洲帝國。本文試圖串聯奧地利、捷克、法國等地的有關軍事博物館和古戰場紀念地,觀照整個哈布斯堡帝國從崛起到鼎盛,再到衰落和崩潰的軍事曆史,而追述這部波瀾壯闊的王朝戰爭史的意義,即在於它是歐洲帝王追求建立各民族大一統帝國,這個宏大曆史背景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篇:皇室常備軍和帝國的崛起

文章開篇,首先得強調一點:在歐洲曆史上,皇帝和國王不是一個級別的概念。歐洲有很多國家,大多數國家都有國王,但在理論上,皇帝隻能有一個,他高於所有國王,是眾王之王,繼承羅馬帝國的法統。也許是古羅馬帝國的文治武功太過偉大和榮耀的緣故,自從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經過三百年的混亂,歐洲才出現了第一個有點象古代偉人亞曆山大和凱撒的天才君主,查裏曼大帝。查裏曼統一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是今天法國、德國、意大利曆史的共同源頭,據說撲克牌上的紅桃K,原型就是查裏曼大帝。查理曼稱帝,不但由羅馬教皇加冕,而且得到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皇帝的承認,援引羅馬帝國時期東西兩個羅馬皇帝必須互相承認的傳統,他這個皇帝,被認為複興了西羅馬帝國,繼承西帝國的法統。可是按照法蘭克人的習慣做法,子孫均分遺產,查裏曼死後不久,他的大一統帝國又一次分裂,843年《凡爾登條約》中,他的三個孫子平分東、西、中三個法蘭克王國,這就是現代德國、法國、意大利的最初由來。又過了一百多年,東法蘭克王國的奧托一世征服意大利北部,於962年由羅馬教皇加冕,稱“神聖羅馬皇帝”,既然自稱是所有羅馬人的皇帝,當然是傳承古代西羅馬帝國正統的意思,但是這個神聖羅馬帝國跟古代的羅馬帝國大不相同,內部是由德意誌和意大利各處的幾百個王國、公國、侯國、伯國組成的鬆散聯盟,皇帝要受諸侯和教皇兩方麵的掣肘,根本談不上什麽絕對的皇權。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雖然世襲,但在內亂或者某個王朝絕了男嗣,必須進行王朝更替的時候,則由最有勢力的幾大諸侯會同,從德意誌諸侯裏選舉出皇帝。這幾大諸侯稱為選帝侯。這個選帝侯製度,在1356年“黃金詔書”中以類似於現代憲法的形式固定下來。後來各位選帝侯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都故意地不選實力強大的諸侯當皇帝,這樣皇帝沒有自家勢力做後盾,就更沒有權威了。

第一個有關哈布斯堡家族帝國的博物館,並不在維也納,而在德國西部的施佩爾皇家教堂(Speyer Cathedral)。今天的德國海德堡是一座著名的大學城和旅遊中心,一年四季遊人如織,大家都知道歌德那句名言,“我把心留在了海德堡”。但來海德堡的遊客當中,很少有人知道這座離開海德堡僅有半小時車程的施佩爾大教堂。那是一座完全不知名的小城,卻擁有古代神聖羅馬帝國在萊茵地區僅有的三座皇家教堂之一(另外兩座分別在美因茨和沃姆斯),況且施佩爾皇家教堂是比較純粹的羅曼式風格(Romanesque),這是一種比哥特式更早的泛歐建築形式,它的特征是很厚的牆壁、半圓拱頂、壁柱裝飾,窗戶開得很小,仿古羅馬公共會堂“巴西利卡”的建築布局。現今在德國境內還留存比較完整的大型羅曼式建築已經很少了,也隻有施佩爾、特裏爾、亞琛這寥寥幾座大教堂。



施佩爾皇家教堂最厲害的一點在於,這裏埋葬了從11世紀到14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的八位皇帝和德意誌國王。可能很多人都以為中世紀的德意誌跟意大利都是諸侯割據,一直處於分裂狀態,並不知道在神聖羅馬皇帝之外,還有德意誌國王跟意大利國王這兩個頭銜。事實上,這兩個國王雖然有名無實,但它們的頭銜,在神聖羅馬帝國當中一直都存在,一般是由皇帝或者其指定繼承人擁有。具體到德意誌國王這個頭銜,是先由德意誌諸侯選舉出國王,這個德意誌國王再由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換句話說,當時所謂“德意誌國王”就是尚未加冕的皇帝。後來德意誌國王頭銜改稱為“羅馬人的國王”,更多是由皇帝的指定繼承人擔任,而不是皇帝本人。因此,埋葬了中世紀四位皇帝和四位德意誌國王的施佩爾皇家教堂,無論在中世紀政治史還是建築藝術史上,在德國都有崇高的地位,它也是德國境內44處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而且是德國第二處列入世遺名錄的古跡,僅次於查理曼大帝的亞琛大教堂。這裏對於曆史和建築藝術愛好者,應該算是一處鮮為人知的重量級博物館了。

施佩爾大教堂和哈布斯堡帝國相關的部分,在於這裏埋葬了哈布斯堡家族第一個登上王位/皇位的統治者,魯道夫一世。他在1273年當選為德意誌國王(當時的頭銜叫羅馬人的國王),1291年死後埋在施佩爾大教堂的皇家地下墓室裏,在他之前,哈布斯堡家族還隻是德意誌士瓦本地區的伯爵,魯道夫一世不僅當上了名義上的羅馬國王/皇帝,還為哈布斯堡家族攫取了奧地利的封地和公爵頭銜。從他開始,此後600年裏奧地利都是哈布斯堡家族帝國的核心地區。

這張照片就是施佩爾大教堂下到皇帝們的墓室的樓梯中間,魯道夫·哈布斯堡的立像



不過他死後哈布斯堡家族的榮光沒能延續多久,他唯一幸存的兒子阿爾伯特1298年也當選了德意誌國王,十年之後被刺殺,德意誌王位和神聖羅馬帝位轉入盧森堡家族手中,而哈布斯堡家族在這個中世紀曇花一現的榮耀當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實惠,是得到了日後發展壯大的根據地奧地利。

所以說,施佩爾大教堂算是見證了哈布斯堡家族崛起的一座博物館,但這還不能算是一個帝國軍事力量的誕生。

又過了將近150年,下一位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長,從奧地利公爵當選為德意誌國王腓特烈三世,這次他更進一步,在1452年被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這是第一位出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此後帝位把持在家族手中近四百年,直到帝國解散。腓特烈三世和他的兒子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加起來在位將近70年,在他們手裏,通過聯姻和繼承的方式,哈布斯堡皇室獲得了好幾片重要領地,大多數在神聖羅馬帝國範圍以外,從此哈布斯堡家族自己才建立起了屬於家族世襲,跟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有著千絲萬縷聯係,卻又不同的統治範圍。具體的操作手段是這樣的:首先腓特烈三世皇帝讓兒子,將來的馬克西米利安皇帝跟勃艮第公國的女繼承人瑪麗結婚,瑪麗因為落馬意外去世後,馬克西米利安就繼承了勃艮第公國統治的瑞士和低地國家(大致是今天的荷蘭、比利時和法國東北部),不過當時的瑞士步兵很厲害,打敗奧地利取得了聯邦的獨立,瑞士民族英雄威廉·退爾射中放在兒子頭上的蘋果的傳說,就是這個事情的事情。所以這次馬克西米利安獲得的,主要是低地國家。第二步,馬克西米利安皇帝讓自己的兒子菲利普娶了新近成立的西班牙王國的國王和女王斐迪南跟伊莎貝拉夫婦的獨生女兒胡安娜。當時的西班牙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兩大強權卡斯蒂裏亞王國跟阿拉貢王國,阿拉貢國王菲迪南和卡斯蒂利亞女王依莎貝拉結婚,這兩大王國合並,並乘勝南下,最終把伊斯蘭教趕出了西班牙半島,這才建立的西班牙王國。也就是這位依莎貝拉女王,資助哥倫布進行環球遠航,開始了地理大發現,西班牙步兵擁有當時歐洲最強大的方陣作戰體係,再加上從美洲源源不斷運來的黃金白銀,從此西班牙的國力在歐洲如日中天,淩駕於奧地利、法國、英國之上。既然馬克西米利安皇帝和西班牙的伊莎貝拉夫婦做了兒女親家,而皇子菲利普又死在皇帝之前,那麽到皇長孫查理繼位的時候,他從爺爺手裏繼承了奧地利、低地國家,還有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又從外公外婆手裏繼承了西班牙、意大利南部的大片領地、美洲的殖民地。不僅如此,馬克西米利安皇帝還給另一個孫子,查理的弟弟斐迪南安排聯姻,日後斐迪南繼承了波希米亞(今天的捷克)和匈牙利兩頂王冠。可以說,馬克西米利安皇帝的聯姻手段,大致上勾畫出後世哈布斯堡帝國的政治版圖。本文之所以用“哈布斯堡帝國”這個非正式的稱呼,而不用神聖羅馬帝國,因為哈布斯堡家族雖然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但這個家族最重要的領地,除了奧地利以外都在神聖羅馬帝國範圍以外,是繼承來的家族私有領地。在哈布斯堡家族帝國形成和加強的初期,曆代皇帝都有兩重戰略目標:要麽專注於鞏固各塊私有領地內的政令統一和經濟建設,要麽多承擔作為皇帝領導和保衛德意誌諸侯乃至整個歐洲的義務。哈布斯堡家族能動用的財力和軍力一向有限,這兩項戰略任務難以兼顧,於是兩個目標就經常衝突。

聯姻也許是獲取領土的取巧辦法,可是在政治上獲得了廣闊的領地以後,還要有真正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去保衛和整合,才能構建出一個真正的帝國。1519年查理五世皇帝即位的時候,他是文藝複興時代整個歐洲最有權勢的人,但他卻隻能依靠西班牙的海外黃金輸入,跟西班牙步兵方陣和海軍,去承擔起兩項作為皇帝的國際義務,那就是,第一要領導歐洲對抗蘇萊曼大帝領導下如日中天步步緊逼的土耳其帝國的入侵,第二要領導天主教德意誌諸侯對抗新教改革的思潮,保衛信仰。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仍然是個中世紀的諸侯聯盟,不是中國曆史上那樣中央集權的帝國,所以曆代皇帝要承擔這些國際義務,隻能依靠自己封地上的資源。哈布斯堡家族雖然領土龐大,但除了西班牙以外,低地國家新教戰爭頻仍,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經濟落後,又在土耳其的入侵麵前被打得山河殘破,實在全都自顧不暇,繼承來的負債遠大於資產。所以查理五世一朝,始終都重視西班牙,勝過重視其他帝國領地,後來他整合帝國,把皇帝的帝位交給自己的親弟弟斐迪南一世,自己保留西班牙,後來傳給兒子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斐迪南皇帝當時已經擔任了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兩國的共同國王。雖然從此以後兄弟兩家的後代分別傳承皇帝和西班牙國王兩個王位,但是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家姓,在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西班牙和帝國聯成一氣,但帝國的皇帝,當時甚至還沒有屬於自己的皇室軍隊,要依靠臨時征召的德意誌諸侯聯軍加上出錢買來的雇傭兵,抵擋蘇萊曼大帝麾下土耳其大軍的進攻,結果在1529年土耳其大軍第一次圍攻維也納的時候,當時還是皇弟、奧地利大公、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的斐迪南棄城而走,雖然維也納城本身是守住了,土耳其退兵,但畢竟險象環生。

世界曆史上所有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的帝國,必然是先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而後才在政治上建立起帝國的。哈布斯堡的帝國則相反,它先用聯姻繼承的和平手段在長達三百年的時間裏在政治上獲得大片分開的領土,此後又花了一百年的時間,幾代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都致力於建立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並把這支軍隊從中世紀帶入近代化,以此完成帝國的內部統一。

帝國軍事力量的最終建立,完成於1618-1648年的德意誌三十年戰爭期間。這是對哈布斯堡家族帝國最嚴峻的一場考驗,那場延續三十年,讓德意誌四分五裂,十室九空的浩劫,是兩個世紀以來歐洲宗教和政治矛盾的總爆發。戰爭的一方是皇帝和西班牙的兩支哈布斯堡皇族聯合起來,加上南德信奉天主教的巴伐利亞公爵,站在天主教的羅馬教皇一邊,而另一方是西德和北德信奉基督教新教的諸侯,比如薩克森、勃蘭登堡、普法爾茨三大選帝侯,加上北歐的新教國家如丹麥和瑞典。但歐洲大陸上舉足輕重的另一強權法國,雖然信奉天主教,卻在後期加入了新教一方作戰,並最終決定了三十年戰爭的勝負,這不是出於宗教原因,而是政治矛盾:法國懼怕哈布斯堡家族所掌握的德意誌-低地國家-西班牙對法國構成四麵包圍,因此法國首相黎塞留紅衣主教的既定國策,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打破哈布斯堡包圍圈。大致上,德意誌三十年戰爭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信奉新教的波希米亞發生起義,拒絕承認皇帝斐迪南二世為波希米亞國王,德意誌帝國內的新教諸侯,普法爾茨選帝侯前來爭奪波希米亞王位,被皇帝從西班牙借兵擊敗。第二階段新教的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四世出兵,帝國一方單靠從西班牙借來的兵招架不住,來自波希米亞的貴族瓦倫斯坦出麵,為皇室征召了一支軍隊,並出手擊敗了丹麥軍。這樣,天主教聯盟在戰場上就有了兩支協同作戰的軍隊,其一是提利伯爵指揮的南德意誌諸侯聯軍,其二是瓦倫斯坦指揮的皇室常備軍。這是哈布斯堡皇朝擁有常備軍的開始,雖然還脫不了中世紀雇傭兵軍隊的色彩,但在組織方式和戰術形式上已經開始近代化了。第三階段信奉新教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加入戰爭。古斯塔夫-阿道夫是西方曆史上把軍隊從中世紀帶入近代化的第一人,他通過軍事改革,從編製、裝備、戰術各個方麵打造了一支全新的近代軍隊,在戰場上,瑞典國王本人也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一出手就在1631年的布萊登菲爾德戰役中擊敗天主教聯盟的軍隊,總司令提利伯爵受了致命重傷。然後在上一階段擊敗丹麥國王以後功高震主因此退隱的瓦倫斯坦複出,指揮所有天主教聯軍和瑞典國王對抗,1632年呂岑會戰,瑞典軍隊勝利,但古斯塔夫-阿道夫國王卻陣亡了。但瓦倫斯坦也沒能借此機會為皇帝達成統一德意誌的千秋大功。因為他野心太大,兵權太重,又不聽皇帝的命令,在1634年被皇帝派人刺殺於波希米亞境內的埃格爾小鎮。第四階段,信奉天主教的法國為了打破哈布斯堡包圍圈,加入德意誌新教和瑞典一方成為新生力量,一舉決定了三十年戰爭的勝負。這次戰爭卷入了當時歐洲大陸上所有的強權,後世有人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的結果不但讓整個德意誌民生凋敝,而且確立了德意誌諸侯的強勢獨立地位,尤其北德和西德那些新教諸侯,此後已經不可能接受以皇帝為首的統一,整個德意誌被分裂成三百多個小邦國,整個中世紀曆代神聖羅馬皇帝夢寐以求的統一目標歸於泡影。
雖然皇帝在德意誌三十年戰爭中最終戰敗,而且永遠喪失了統一德意誌的希望,但這場戰爭對奧地利這一支哈布斯堡家族來說,造成的災難居然並不是特別嚴重:首先奧地利本土遭到的破壞,並沒有其他德意誌諸邦那麽大,而且這三十年來土耳其帝國也陷入內亂,哈布斯堡的東部領土(匈牙利和波希米亞)並未遭受到夾攻。其實,三十年戰爭中倒了大黴的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這一支:戰爭結束以後,西班牙又單獨和路易十四的法國打了幾十年仗,不但丟掉了低地國家,而且被拖得財政破產,自此西班牙帝國衰落了下去。而皇帝這一支的情況正相反,三十年戰爭讓皇室擁有了一支常備軍,而敵人瑞典又給皇家軍隊提供了全新的近代化軍隊的模板,戰後蒙特庫科利元帥接手總司令職務,按照瑞典軍隊的模式進行軍事改革,打造出一支戰鬥力強勁的現代軍隊,這成為日後哈布斯堡帝國走向鼎盛的武力基礎。在哈布斯堡帝國軍事力量崛起的這個階段,瓦倫斯坦、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蒙特庫科利三個人的作用最為突出,直到今天的歐洲各地博物館裏,還能找到這三個人留下來的不少文物遺跡。

在今天維也納城南的火車總站旁邊,有奧地利軍事曆史博物館,這裏有最係統全麵的奧地利曆史上的戰爭文物陳列,博物館的建築本身就是19世紀帝國時代的兵工廠,後來專門進行改建,在弗蘭茨-約瑟夫皇帝時代就已經成了軍事曆史博物館,建築外觀裝飾繁複,借用了不少東羅馬拜占庭建築樣式的元素,比如壁柱和圓頂,內部的鍍金馬賽克,再加上一些哥特建築元素,看上去很像威尼斯的建築(威尼斯建築同樣是混合了拜占庭和哥特兩種風格),尤其那些雕飾複雜的漂亮花窗,還有屋簷上意大利式的開花城堞。



軍事博物館不但展示兵器和曆代名將的文物,更是一座奧地利曆代統帥名人堂。整個一樓中庭14根鍍金立柱,每根立柱四麵都有曆代名將和君王統帥的大理石立像,立像上方說明這是誰,比如這張圖片近景帶帽子鷹鉤鼻的,就是哈布斯堡帝國的奠基人,馬克西米利安皇帝



這是瓦倫斯坦公爵,帝國常備軍的締造者,三十年戰爭中的一代名將。



這是提利伯爵,瓦倫斯坦之前和辭職時期的帝國軍隊總司令,在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對陣的布萊登菲爾德戰役陣亡。他是瓦隆人,瓦隆是今天比利時的一部分。


這是蒙特庫科利元帥,三十年戰爭在1648年結束,當時他是軍中將領,在1660和1670年代,他出任帝國軍隊總司令和宮廷戰爭委員會主席,實行了很多改革措施,把哈布斯堡的軍隊從中世紀雇傭兵徹底改造成了當時最現代化的軍隊之一。



蒙特庫科利在戰場上也是出色的將領。當時歐洲大陸是法國在年輕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下蒸蒸日上的年代,法軍名將孔代親王和蒂雷納公爵是當時歐洲最耀眼的將星,蒙特庫科利雖然名氣不如他們兩人,但在戰場上交起手來絲毫不落下風,他統率的帝國軍隊和孔代、蒂雷納統率的法軍在萊茵河戰場上互有勝負。更重要的是,後來維也納圍城戰和歐根親王叱吒風雲的時代,都是率領著由這個意大利人一手鍛造的軍隊,實為哈布斯堡帝國在以後一個世紀走上征服巔峰的基礎。

奧地利軍事曆史博物館的大樓梯和二樓中庭富麗堂皇,是19世紀帝國時代經典的奢華造型,屋頂鍍金,裝飾著誇耀帝國以往戰功的壁畫和天頂畫。



主要的陳列在二樓,按照時間序列,就從瓦倫斯坦和德意誌三十年戰爭開始講起。這裏可以看到提利伯爵的佩劍和勳章。這封信是一件很有曆史感的文物



1632年帝國軍隊和瑞典軍隊呂岑戰役前一天,總司令瓦倫斯坦寫給騎兵司令巴本海姆元帥的指示信。巴本海姆是提利跟瓦倫斯坦手下的急先鋒,統率騎兵極為得力,但往往有勇無謀,他的立像也在一樓的名將堂中。那次呂岑戰役瑞典獲勝,但瑞典國王,一代名將古斯塔夫-阿道夫陣亡。帝國這邊,巴本海姆也陣亡了,當時他口袋裏還揣著這封信,信紙周圍的大片深色斑點,就是巴本海姆元帥的血跡。

這是三十年戰爭時期的“機槍”,其實就是集束火槍,跟後世的加特林機槍不同:加特林槍是一個槍膛,3到10個可以旋轉的槍管,而這種裝在車架上的原始“機槍”隻是簡單地把很多槍裝在一起,看上去更像現代的火箭炮。



在哈布斯堡帝國軍事力量的起步階段,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的貢獻也很大,雖然他是敵對方,但他對瑞典軍隊的裝備編製和後勤做的改革,後來成了奧地利、法國等歐洲強權軍隊競相效仿的模板,可以說是整個歐洲近代軍事之父。古斯塔夫-阿道夫的各種遺物,現在大多保存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王宮裏。今天如果我們造訪斯德哥爾摩的話,有三個地方是必去的景點:每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晚宴舉辦地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瓦薩號風帆戰艦博物館,和瑞典王宮。其中風帆戰列艦瓦薩號,就是古斯塔夫-阿道夫建造的最大的瑞典戰艦,可是軍艦太過高大,頭重腳輕,第一次出海就沉沒了,現代瑞典把這艘古船從港外的淤泥裏打撈清洗,船上所有設備幾百年來掩埋在淤泥裏,保存得很好,可以看到當時軍隊和平民工匠生活的方方麵麵,瑞典人專門為它建造了一座博物館來展示,今天是斯德哥爾摩參觀人數最多的景點。而古斯塔夫-阿道夫本人的遺物,則在市中心的王宮裏,王宮向遊客開放,裏麵的兵器庫開辟了17-18世紀瑞典最強大時期幾代國王的專門展覽。這是王宮博物館裏古斯塔夫-阿道夫本人的頭盔



這件衣服是1632年呂岑戰役古斯塔夫-阿道夫國王陣亡時身穿的上衣,還能看見右胸上的子彈洞。在會戰之前,國王肩膀上的舊傷發作,盔甲係帶勒得很疼,索性不戴頭盔不穿胸甲就上了前線指揮,這是導致他陣亡的重要原因。



在王宮博物館裏還有古斯塔夫-阿道夫國王在呂岑戰役陣亡時所乘的坐騎,戰役以後這匹馬死在回瑞典的路上,被製成標本,保存在博物館裏作為紀念。

1632年的呂岑戰役不僅使瑞典國王陣亡,同時也是哈布斯堡帝國常備軍的締造者,瓦倫斯坦公爵軍事生涯的終點。瓦倫斯坦當時身兼弗裏斯蘭和梅克倫堡兩個公爵頭銜,手握重兵不聽朝廷指揮,一些後世史家甚至猜測他想憑借兵權取哈布斯堡皇朝而代之,並進一步統一德意誌諸邦。本來德意誌皇帝和天主教諸侯對他雖然疑懼,但是不得不借重他的軍事才能來抵抗瑞典。呂岑一敗,華倫施泰因的信用已經破產,軍隊對他的信心也有動搖,況且,帝國最可怕的對手古斯塔夫已經陣亡,到了“飛鳥盡,良弓藏”的時候了。1634年斐迪南二世皇帝將瓦倫斯坦解職,瓦倫斯坦帶著衛兵離開軍隊,回到波希米亞自己的城堡裏閉門不出。皇帝派遣一小隊英國雇傭兵在某一天早晨趕到埃格爾小鎮,其中一名闖進瓦倫斯坦臥室的英格蘭上尉一戟刺死了剛從病床上爬起來沒有作任何抵抗的瓦倫斯坦。

在今天的捷克,從首都布拉格坐火車去西部邊境的著名溫泉城市卡羅維發利,到達終點之前的一站是小城切布(Cheb),它就是古代的埃格爾。這是一座安靜祥和,古色古香的城市,文藝複興時代的城市風貌一直保存到今天,瓦倫斯坦大概是這座小城曆史上出過的唯一一個名人,當年的城堡至今還保留著,就在鎮子中心的邊緣。



鎮中心瓦倫斯坦被殺時所住的旅館和臥室都保存得很好,一樓和二樓的一般性陳列包括那個時代的一些遺物和帝國諸位將領的畫像,但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當年瓦倫斯坦被刺的臥室按照史書中的記載進行了還原,不但複原了當年的家具陳設,而且標出了當時房間裏各人的位置,照片上白色睡袍的所在,就是瓦倫斯坦當時站的位置。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顧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ancyorange' 的評論 : 您說的是對的,謝謝指正!我至少應該想得到阿拉貢的凱瑟琳呀。
fancyorange 回複 悄悄話 糾正一個錯誤,胡安娜不是Queen Isabella I of Castile and King Ferdinand II of Aragon的獨生女兒,這對夫婦有好幾個孩子,另外一個女兒就是嫁給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Catherine of Aragon.
風亂翻書 回複 悄悄話 太長知識 +1
寫的太好了
georgegan 回複 悄悄話 歡迎顧劍小兄弟回城來。你寫的遊記太吸引人了,非常感謝。
小二哥李白 回複 悄悄話 太長知識了。。
oplog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很有知識性。非常喜歡你的遊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