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初識東南亞:六國兩周掠影 (4/6)

(2012-09-12 08:28:19) 下一個

初識東南亞——越,老,馬,新,印尼,菲律賓兩周掠影

3。吉隆坡和新加坡


我在吉 隆坡和新加坡都隻能算是過境,吉隆坡1天半,新加坡2天。吉隆坡對中國護照持有者,可以落地簽,如果在3天之內,可以在機場申請免費的過境許可(其實馬來 西亞的法律是96小時,可是如果你的機票真的要在吉隆坡停留4天而護照上又沒有馬來簽證,咱們可愛的中國邊檢,會阻止你出境)。我為省麻煩,幹脆在出發前 在馬來西亞駐上海領事館拿好了簽證。去吉隆坡,純粹是為看看馬來石油公司總部,88層高452米的雙塔,1998到2004年間,曾經是世界第一高樓,凱 薩琳·齊塔-瓊斯和肖恩·康納利演過一部很好看的盜寶電影《Entrapment》,中文是翻譯成《偷天陷阱》吧,就以這裏作為背景。不過那天我去的時 候,趕上雙塔高處的天橋瞭望台維修,要關閉到年底才重新開放,所以隻在大廈下麵的購物中心逛了逛,在大樓外的花園裏,和大家一樣舉頭拍了張“到此一遊” 照,算是來過了。



按 照Lonely Planet的介紹,吉隆坡還有一處小清真寺Masjid Jemek,1907年由英國人設計的印度風格清真寺。我去看了,那裏坐落在兩條河的交匯處,地鐵站就在旁邊,交通非常方便。倒也對非信徒開放,隻是必須 穿上他們提供的長袍,女士還必須戴上頭巾(他們也提供),而且不允許進入祈禱廳,隻能在院子裏走一圈。這裏挺小,倒也安靜雅致,但是作為旅遊景點,無甚可 觀。畢竟,我剛剛走過中東那麽多或宏偉或古老的清真寺。



吉 隆坡和新加坡兩地,給我感覺非常相似,當然新加坡更幹淨更有秩序一些,總體上,都是非常現代化的都市,所有商廈裏的購物中心和餐館,長得全一樣,分不出是 吉隆坡,新加坡,還是上海,北京。你在吉隆坡大多數時候也可以講華語,馬來西亞很多華僑,都說中文,飲食方麵,和中國南方非常象,很美味,也便宜。我從吉 隆坡到新加坡,在吉隆坡的時代廣場大廈前,坐Starsmart的豪華巴士,4個小時到達邊界,過關以後,再半個多小時到新加坡城。我怎麽也感覺不到 ----我居然出國了?離開上海了?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原先都是英國殖民地,所以直到現在,汽車還是靠左行駛,電源插頭還是英式三 角方形。吉隆坡機場離開市中心有50多公裏,幾乎在另一個城市,從機場有高速直達火車,因為很多朋友都坐亞航(東南亞最大覆蓋最廣的廉航,中心在吉隆 坡),從亞航的候機樓,有直達市內的機場巴士,比坐直達火車方便,也更便宜,速度也挺快。新加坡樟宜機場不同:機場有地鐵線和市中心直接連接,機場內感覺 幹淨,空曠,安靜,購物和休息都很方便,甚至有足夠的免費上網的計算機終端,供旅客查email。我不止一次在旅遊指南和雜誌上看到,說樟宜機場本身幾乎 就能成為新加坡的一個景點了----所言不虛。

我有很多朋友在新加坡生活過,更多的朋友去過那裏,最近有朋友說非常喜歡那裏的原因,在於 新加坡代表了華人所能達到的,治理的最高境界。仔細想想也是哈,華人作為個人,不但聰明,最主要是能吃苦,所以總能在經濟上或者學問上,出人頭地。但是, 作為群體,團結性絕對不是咱們中國人的強項,相反,中國人是最講究個人奮鬥,個人主義的(當然,儒家傳統也決定了我們的文化不可突出個人,我們隻是低調, 但低調不代表協作,不代表紀律性和向心力。我們隻是悄悄地,低調地在為自己的利益忙碌,偶爾打個擦邊球,越個軌什麽的)。幾十年的社會主義教育,也沒能扭 轉過來。歐美人總以為東亞文化的中國和日本沒什麽區別,其實,瑞典社會學家Hofstede用五個維度來描述國家文化,其中在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這個文 化維度上,中國和日本,絕對是完全相反的。

日耳曼式的遵守秩序,在我們華人看來,是個非常foreign的怪癖,那叫做“不知變通”。所以,四海的華人聚居區,無論上海香港,還是舊金山曼哈頓的華埠,有活力容易,但有秩序就不那麽容易達成。象新加坡這樣,能把華人為主的社區,管理到筆管條直,也真算是個奇跡了。

以 上,是朋友喜歡新加坡的一個理性的理由。而我從一個旅行者感性的角度,卻找不出愛上這座城市的太多理由。不錯,這裏幹淨整齊,秩序井然,甚至不亞於瑞士, 但瑞士有巧克力,軍刀,奶酪,手表,少女峰,威廉退爾,雇傭兵,這些獨特的文化符號,能夠讓你一下子愛上她,而新加坡,我覺得更多的是座宜居的城市,它的 美麗,更象悉尼或者開普敦。

的確,站在市中心殖民先驅者Raffles的像前,麵對著新加坡河兩岸高聳的寫字樓群,還有河這邊井然有序的議會大廈等建築,我腦海裏浮現的,是覺得它特別象雅若河畔的墨爾本,港口大鐵橋旁的悉尼,碼頭附近的奧克蘭,和海灣邊的開普敦。



我當時甚至想

“唔,這座城市,有一個英聯邦的靈魂”。

我從吉隆坡陸地入境新加坡,還有點小小的波折。

我 有美國綠卡,事先發電谘詢過新加坡駐上海領事館,簽證處的官員回電,詳細解釋了相關規定,肯定我可以免簽進入新加坡,4天以下。我打印出她的答複,隨身攜 帶。實際入境的時候,也算順利,邊檢官員顯然沒有遇到過類似情況,拿中國的官方套語,叫做“政策水平不高”,好幾位警官查閱了N多法規,耽誤了N多時間, 總算予以放行。不過他們態度始終很客氣,而且都能說中文,我是氣定神閑,老神在在的模樣。新加坡是法製國家,邊檢官員當不會故意刁難索賄。問題出在放行之 後:半小時後我理所當然地出關,卻發現我的大巴走了,把我一個人擱在邊關!豈有此理,難道Starsmart的司機,不清點乘客人數的麽?幸虧過關之時所 有旅客要帶著自己的行李,所以我的行李沒有被車子拐跑。

看車場的老先生講中文,指點我不必等候1個半小時之後的同一公司下一班車,隻需要隨便搭一輛關口到城郊的短途通勤車,不管下來終點是什麽地方,總是交通樞紐,有交通樞紐,就有地鐵站。一上地鐵,我就完全明白去旅館該怎麽走了。要說國家小真是有國家小的好處。

我 住在市中心東北,往機場那個方向上的Sims街,地鐵Aljunied站,旅館叫做Amrise Hotel,是座整潔的小旅館,但那片地區,叫做芽籠,絕對不是個“英聯邦”式的地方,倒象是整齊版的紐約唐人街。以前,芽籠這片是馬來人聚集區,比較貧 窮落後,現在這裏街上有無數中餐大排檔,味道絕對正宗,而且非常便宜。我在世界各國旅遊,一般都不敢吃大排檔,怕腸胃受不了,影響旅行日程,隻有在新加 坡,吃得很放心。這裏尤其是胡椒炒蟹,是發源於新加坡的特色中餐。我在Aljunied街和芽籠街Geylang Road交口的No Signboard這家吃白胡椒炒蟹,應該是最正宗老字號的餐館之一。我在這裏,還吃過炒鹿肉,和特別大的刀蜆,天津叫做蟶子,英文是razor clam,這裏的蟶子尺寸特大,我在天津和西班牙都沒見過,蒸上一隻就是一碟小菜。芽籠街,還是新加坡的紅燈區,夜幕降臨,走在Gaylang Road的這一段,會見到不少穿著清涼的站街女,有不少還很漂亮,也是一道風景吧。可能我自己不太容易欣賞異族美女,所以曾走在阿姆斯特丹和漢堡的紅燈 區,從來沒覺得有什麽,而在新加坡這裏,還真有點心旌蕩漾:)

新加坡的休閑勝地在聖淘沙島Santosa,從市中心南邊的港口過去,可以 坐跨海纜車,也可以乘單軌高架。我本來計劃至少要坐一個單程纜車,從空中俯瞰聖淘沙島,可惜上午瓢潑大雨從天而降,熱帶氣候就是如此變幻無常,纜車在風雨 中必須關閉。所以隻好坐單軌火車上島。車票3個新元,其中已經包含了島上的公共汽車票,所以在島上可以任意乘坐紅藍黃綠四條公車線路。聖淘沙島說大不大, 說小呢,還真不是步行能走下來的。島上有好幾處海灘(人工海灘),有環球影城遊樂場,海洋動物園,幾座度假村,整個類似於一個迪斯尼世界的格局。我來這 裏,既不為遊樂場,也不想躺在海灘上遊泳。我想看看島上傳說中“大炮瞄準錯誤方向”的siloso要塞。

二戰中有個廣泛流傳的說法,講 1942年英軍以為日軍的入侵肯定將來自對海正麵,因此要塞的炮口都固定指向海麵,當山下奉文中將從背後的馬來亞叢林發動“自行車閃電戰”,突然出現在英 軍背後時,新加坡的炮台無能為力,隻好投降。我呢,從一開始就懷疑這個說法的細節真實性:懂得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要塞炮要對付的是海上的移動目標,一般 都坐落在有圓形鐵軌的基座上麵,應該可以360度射擊。要說日軍確實達成對英軍的戰略奇襲,那是沒錯,英國人肯定是措手不及了。要說戰鬥中要塞大炮因為指 向錯誤的方向,就不能調轉炮口向後射擊,這就有點扯淡了----除非,大炮安裝在碉堡裏,而碉堡沒有向後的射擊開口。

Santosa聖淘 沙,是戰後新加坡開發旅遊業所起的名字,這座島嶼曾經因為瘧疾橫行,被當地土人起名Blankang Mati,就是“絕後島”,這個名字一直保留到戰後。“絕後島”地扼新加坡港的入海口,地形險要,來福士爵士Raffles第一次登上新加坡的時候,就注 意到這座島的防禦價值,以後英軍在這座島的東西兩端都修築炮台,從對海方向來保護新加坡港。今天的siloso要塞,隻是好幾座炮台中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 一座。

這是炮台工事體係中的一處陣地。



實 地踏勘的結果,證實了我的想法:所謂“英軍炮口指向錯誤的方向”,是從宏觀,從戰略上說的,英軍確實遭受了戰略奇襲。但是並不具有細節的真實性。這裏的大 炮,確實部署在鋼軌上,可以360度射擊,也沒有全封閉的碉堡,隻是露天的掩體。事實上,根據當地的說明,新加坡圍城戰期間,這裏的大炮還真調轉炮口向北 麵新加坡城外圍的日軍射擊,也曾擊沉了從絕後島和新加坡本島之間海峽強行突破的日軍運兵船。

在這裏,除了有大炮和工事供遊人參觀之外,還有“投降紀念博物館”,用蠟像雕塑出英軍指揮官白西華中將(Paseval,更標準的音譯是帕西瓦爾中將,白西華是舊譯),被迫向日軍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將投降的簽字儀式。



當然,二戰紀念館,無論如何不可能用這樣喪氣的方式結尾。所以,下一個房間,就是1945年日本南方軍(總部在新加坡)向盟軍東南亞戰區最高司令官蒙巴頓海軍上將(Mountbaton伯爵,英王的表弟)投降的蠟像場景。


新加坡有一處真正讓我驚異的景點,就是中國城裏的佛牙舍利廟。(順便說一句,新加坡市中心附近的中國城,叫做“牛車水”,這個來曆是什麽呢?發音聽起來八竿子打不著嘛)。佛牙舍利廟是一座五層樓大廈,地下有車庫。



我 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大規模,還是占據一座大廈的廟啊:中土的佛寺,都有定規,至少一進門是四大天王,第一進殿是彌勒佛,然後是供奉佛祖的大雄寶殿,再後麵, 如果廟大的話,再有本寺特色的其他殿,比如觀音堂,立雪亭之類。無論法門寺,金山寺,少林寺,白馬寺,靈隱寺,這些名刹都是平房。在美國歐洲的華埠,也有 些廟建在寫字樓大廈裏麵,但那都是占據其中一層幾個房間。從未見過這五層樓大廈的大廟。

這是一層大殿,正在做法事。整個大殿金碧輝煌,莊嚴肅穆。



二層樓是個夾層,可以從四周回廊,俯瞰大殿。三樓專門有殿,供奉佛牙舍利。舍利子的真跡在嵌套幾層的寶匣內,大殿裏有大屏幕電視,展示匣內的聖物,供大眾瞻仰。四樓是佛教藝術博物館。五樓上有個鍾樓,還有露天花園


在華埠“牛車水”離開佛牙舍利寺不遠的地方,還有一處印度教神廟,Sri Mariamman,它門樓上那些重重迭迭的玩偶雕塑,特別具有喜感。




總之,新加坡給我的感覺,是個挺好的城市,但是似乎好得無話可說。你說新加坡和上海真有多大區別?我想,也許新加坡是個適宜居住的城市,你要住下來慢慢品,才能覺出新加坡的好來。----要不然,我的朋友中,在新加坡長住過的,為什麽都一致說非常喜歡這座城市呢?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顧劍先生能引用Hofstede的cultural dimensions理論,說明對此有所了解。可是您的理解和理論數據好像相差滿多的。在此可以查到多數重要國家的五維數據:http://geert-hofstede.com/china.html,還可以任選國家進行比較。
可以看到中國和日本相比,日本的個人主義傾向是中國的一倍還多,新加坡倒是和中國一樣(在個人主義這一維度上)。所以至少根據Hofstede的理論,中國與西方在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上分野更大,日本和西方反而較近。
在風險規避維度上,日本更極端,對風險容忍程度相當低,而中國是其1/3,新加坡又不到中國的1/3。
在長期規劃維度上,中國相當高,比日本美國都高出一大截,所以中國人很能眼前吃苦,暫時受罪,以求長期發展。從這個角度,我們的經濟軍事繼續發展下去,釣魚島遲早會收回來的。:)
Quar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klam80的評論:

yes. Singapore claimed its image to world as 'Bridge between Eastern-Western world'; however, if one start to live, work there, sooner they will find many negative things around daily life, cheating between Eastern-Western is one issue!
顧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klam80的評論:
真的!是因為發生過什麽不愉快的事情吧,我猜?
顧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林外芭蕉的評論:
對對對,新加坡是一個小城市,景點不多,可是吃的特別好,去那裏,品嚐美食肯定是遊覽的重頭戲啦:)
顧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碧藍天的評論:
噢,原來牛車水名字的來曆是這樣,我也受教了,謝謝:)
碧藍天 回複 悄悄話 您寫得很好!不過,我很驚訝,您會選在芽籠下榻,多數人不會選那兒的旅館。牛車水原指在華人聚集地,每天早上,有牛拉的水車來給各家送水,那大約是19世紀中的事情了,延續下來就把華人聚集的地方稱“牛車水”,china town。我還從沒對聖淘沙的那尊大炮多瞟過幾眼,看來這裏還真有點來頭。您真的是見識廣博。敬佩了!
guest105 回複 悄悄話 顧先生周遊列國,有錢還有閑,過的真是神仙般的生活。令我這個凡夫俗人“羨慕嫉妒恨”。
klam80 回複 悄悄話 我認為新加坡非常討厭。
林外芭蕉 回複 悄悄話 天啊,好巧啊,9月10日的時候才去了No Signboard吃了Chili crab and white pepper crab。牛車水的Hong Lim Complex Hawker Center的Ah Heng Curry Chicken Bee Boon Mee是要嚐嚐的。
Quarx 回複 悄悄話 come to my Blog to see my experience in Singapore workplace..., hmmm..

Singapore is a nice city for family living together, safe, convenient, only 'hot weather' is terribl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