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馬德裏
馬德裏本身,其實絕對算不上古城。直到西班牙統一之後的1561年,菲利普二世國王才把首都定到馬德裏。所以,馬德裏的規劃和建設,主要完成於十七世紀,可以說整個格局基本上就是歐洲近代的新城。怪不得,幾乎每個到過馬德裏的遊客,都會覺得馬德裏的堂皇,和巴黎相似。其實我還可以再加一個類比:跟彼得堡也有相似。因為馬德裏基本上是17世紀的新城,彼得堡是18世紀初彼得大帝從沼澤上新建的,而巴黎雖然是古城,卻在十九世紀由豪斯曼Haussmann重新規劃,拆毀了絕大部分舊城,另起爐灶地規劃城市。它們都是近代城市人為規劃的結果。
從地圖上看,馬德裏的主要景點,就象一個啞鈴:
東邊,南北縱向排開,依次是西班牙銀行大樓,Thyssen博物館,普拉多博物館Prado,直到南端火車站前的Sophia畫廊。西邊,主要是王宮建築群,附帶王宮前的皇家劇院,和宮北的西班牙廣場塞萬提斯紀念碑。在這一西一東兩群主要景點之間,是休閑和購物的兩大市政廣場相連接:陽光廣場del Sol和市長廣場Plaza Mayor。兩個廣場比起來,陽光廣場熱鬧,市長廣場古典休閑。
馬德裏東部景點群幾乎全是博物館,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個,是普拉多Prado。如果要我給世界藝術博物館排名的話,除了公認的big three----巴黎盧浮宮,倫敦大英,紐約大都會之外,羅馬的梵蒂岡博物館第四,馬德裏的普拉多第五,聖彼得堡的冬宮Hermitage排第六,第七是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第八佛羅倫薩的烏菲齊Uffizi,第九巴黎奧塞,第十埃及博物館。其他還有一些我非常喜歡的博物館,比如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巴黎的莫奈博物館,羅馬的卡皮托山博物館,和伯格希畫廊,柏林的柏加蒙,維也納的霍夫堡皇宮珍寶館,佛羅倫薩的巴蓋羅,它們的收藏在某一方麵都很有特色,可是因為規模太小,比不上這十大。當然,我不懂現代藝術,所以紐約MOMA,古根海姆,倫敦Tate Modern,巴黎蓬皮杜中心,是不會上榜的。正好,普拉多博物館也不陳列現代藝術。現代藝術作品都在索非亞畫廊呢。所以,普拉多博物館是我最喜歡的馬德裏景點,3天之內去了兩次。(其實,雖然普拉多不展出現代藝術,但畢加索本人在1936年到1939年間,擔任過普拉多博物館的館長)。
普拉多博物館分兩層,第三層部分開放,展出戈雅Goya的畫。每星期一關閉,每星期天免費開放。博物館裏麵不讓照相,倒是普拉多的網站上,提供了所有收藏品的清晰大圖。所以我下麵的照片,全部來自網上。
普拉多9千多幅油畫,展出兩千多幅,最強項的收藏,自然是西班牙古代大師的作品。委拉斯貴支Velazquez的油畫占據二樓中廳最顯著的幾個展廳:12,14,15,15a。前麵為和畢加索對比,已經貼過了《宮娥》。
這幅《布列達的投降》,也是委拉斯貴支留在藝術史教科書上的名作。畫的是德意誌三十年戰爭期間,西班牙總司令斯皮諾拉侯爵Spinola於1625年接受荷蘭布列達要塞守軍投降的場景。當時尼德蘭還是西班牙領地,但是人民信新教,所以起來反抗西班牙占領,爭取獨立。委拉斯貴支在畫上,著力表現的是斯皮諾拉侯爵接過城市鑰匙,對降將寬宏大量的騎士精神。
另一位著名的西班牙大師是戈雅Goya。普拉多收藏了他幾乎所有在繪畫史上最有名的作品。戈雅的時代比委拉斯貴支晚了1百多年,那時候拿破侖的法軍占領西班牙,西班牙民眾掀起民族解放戰爭,配合威靈頓公爵的英國遠征軍,把法軍趕了出去。所以戈雅是威靈頓公爵的朋友,我在倫敦的威靈頓府邸,看見過很多幅戈雅畫的威靈頓肖像。我個人的感覺,似乎戈雅的畫風很有現代派的味道,和後來的法國印象派似乎在手法上有點一脈相承的聯係。起碼,戈雅的畫和印象派一樣在細節上不太注意,戈雅注重表達情緒,畫的倒是不怎麽象!
這是戈雅名作,1808年5月3日的屠殺。戈雅的油畫,都在普拉多南翼(麵對博物館的右手邊)二樓和三樓,18a,28,32,38,39,85,89,90-94幾個展廳
這可能是戈雅最有名的作品了,穿衣服的瑪哈clothed Maja,和裸體的瑪哈Nude Maja。
據說戈雅的模特,是他的情人Alba公爵夫人,但畫的名字,Maja,是西班牙語裏的平民女孩。戈雅先畫的裸體瑪哈,馬上引起宗教裁判所的不滿,說戈雅畫色情畫,於是他又作了一幅穿衣服的瑪哈。
除了委拉斯貴支和戈雅,還有兩位西班牙古代大師,我原先了解得不多,是這次到西班牙以後才多看了他們的一些作品,個人覺得挺喜歡的。
穆裏羅Murillo的清淨受胎,也是美術史上留名的作品
我大學時候讀藝術史,隻看見過穆裏羅的這一幅作品,所以對他印象不深。這次在普拉多博物館,二樓中心的大長廊(第18展廳)兩側掛了很多幅穆裏羅的畫,我仔細看了看。穆裏羅專門畫宗教題材,尤其是聖母。他畫的聖母,全都是青春甜美,比拉斐爾的聖母猶有過之,我非常喜歡他的畫。我聽玩攝影的朋友說,一味風景漂亮,不太有內涵和力度的片子,叫“糖水片”,我覺得穆裏羅的聖母畫,有點“糖水”的意思。----不過我喜歡。
格列科,El Greco,(1541--1614),其實不是西班牙人,是從希臘克裏特島來的移民,有個特別長讓人記不住的真名,叫做Theotokopoulos,格列科Greco是西班牙語“希臘人”的意思,就是說,是他的外號。格列科的畫,人形都是象中世紀聖像畫一樣,被拉長不成比例的,而色彩又象威尼斯畫派。他的宗教畫,即便不署名,也絕對不會認錯。我以前不知道格列科,乍一看他的畫,那種大膽變形,那種強烈的情緒表達,我以為是現代畫家,後來才知道居然是16世紀的人。格列科的畫,在普拉多一樓中部的60a, 61a, 62a展廳。
這是格列科的“聖三位一體”Saint Trinity
格列科“牧羊人朝聖”,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畫的是基督誕生,周圍的牧羊人來崇拜。
我喜歡穆裏羅和格列科,是因為他們的畫風非常獨特,即便混在一堆大師作品裏麵,我也能一眼認出作者來。
如果普拉多的收藏,僅僅是西班牙大師的作品,那麽失之片麵,我肯定不會把它排到第五那麽高的位置。事實上,當年西班牙鼎盛時期,國王是哈布斯堡家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是哈布斯堡家族,查理五世是西班牙國王,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和英王亨利八世,法王佛朗索瓦一世這些曆史上的大牛人同時代,是當時歐洲最有權勢的人,也就是牛人中最牛的那一個。後來他把皇帝位和奧地利傳給了弟弟,把西班牙王位傳給兒子。所以,有兩百年的時間,西班牙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是表親,哈布斯堡家族領有西班牙,奧地利,匈牙利,捷克,德意誌諸邦,尼德蘭(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北部,中部,南部好多塊領地,和新大陸。因為這個原因,西班牙宮廷,可以收藏到很多意大利和尼德蘭,德意誌名畫家的作品。
威尼斯畫派的大師提香Tizian,為西班牙宮廷畫過不少畫,還被哈布斯堡皇室封為伯爵。這是提香的《查理五世皇帝騎像》
提香的畫應該集中在一樓中段的61,61b,不過我去的時候,普拉多正好有一個“中世紀人物肖像畫”的特展,這幅查理五世騎像,被挪到新加蓋的一樓側樓特別展區了。
這是提香的Danae,畫的是希臘傳說:宙斯化作一陣黃金雨,和Argos公主Danae交合,因此生下了希臘英雄柏修斯Perseus
這是德國畫家丟勒的自畫像。
丟勒的《亞當和夏娃》
荷蘭的魯本斯Rubens也為哈布斯堡宮廷效勞,畫過很多作品。普拉多收藏的魯本斯的畫,都在二樓北段9, 9a, 10, 10a, 11幾個展廳,和委拉斯貴支相鄰。魯本斯雖然是荷蘭人,可是不屬於“佛蘭德斯小畫派”,他畫的題材幾乎都是史詩和神話,畫幅特別大,屬於經典的巴羅克風格。在歐洲各大藝術博物館,都能看見不少魯本斯的巨幅油畫。我挺喜歡魯本斯的。他畫神話裏的裸體人物,形體豐滿,設色豔麗而柔靡,我覺得有點色情畫的味道,隻是女體經常顯得過於肉感,都太胖,有點變形了(這方麵,倒有點米開朗琪羅雕塑男人體,用誇張來表現力度的意思)。
魯本斯的《帕裏斯的評判》Jedgement of Paris。
畫上牧羊人是特洛伊王子帕裏斯,作選美評委,三位美女選手是神後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愛神維納斯。和現在選美相同的是,那時候也有賄賂評委這一說,而且,每個選手都行賄:赫拉許給帕裏斯權力,雅典娜許給帕裏斯智慧,維納斯許給帕裏斯希臘最美的女人,海倫
----於是,維納斯贏了。
沒有現在選美的後冠,畫上,帕裏斯手裏拿著象征選美皇後的金蘋果,故作思考狀,其實早已內定要遞給維納斯。
和現在選美比賽不同的是,所有參賽選手,都比評委要牛氣得多,都是評委得罪不起的。所以,維納斯幫助帕裏斯偷走了美豔人妻,斯巴達的王後海倫。而赫拉和雅典娜為了報複,幫助希臘聯軍滅了帕裏斯的國家特洛伊。
這就是特洛伊戰爭的起源。
馬德裏東半部除了普拉多博物館,在它北麵半站地鐵,還有Cibeles廣場,廣場上有Cibeles噴泉,Cibeles是小亞細亞半島(現在土耳其)古國弗拉幾亞Phrygia的豐饒女神,她坐著兩隻獅子拉的車。廣場邊的這個建築,出現在很多馬德裏的明信片上,現在是馬德裏的象征之一,這是市長辦公室。我第一次到馬德裏的旅館,就在這個廣場旁邊。
在Cibeles廣場到普拉多博物館之間,馬路對過,有蒂森Thyssen博物館。這兒的收藏沒有普拉多那樣的傳世名畫,但是質量也都很精,從文藝複興前的古代大師,到二戰以後的波普藝術Pop art都有,大多數是重量級大師的輕量級作品,或者輕量級藝術家的主要作品,但是這兒的印象派收藏很強,包括了莫奈的《倫敦查林十字橋》這樣的畫,正好填補普拉多的弱項,也比索非亞畫廊出色。這原本是德國收藏家蒂森男爵的私人收藏,男爵晚年準備把這批藝術品出手,馬德裏,米蘭,巴黎等幾座城市的大博物館出價競購,最後是馬德裏城以3億5千萬美元,外加專門興建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拔得頭籌。蒂森博物館的館舍新樓,本身就是一件現代建築的藝術品。蒂森博物館和普拉多一樣,也是周一關閉。
普拉多博物館順Paseo Del Prado林蔭大道往南,到Atocha火車站拐角,就是索非亞藝術中心Reina Sofia,這裏星期二關門。平時每周六下午2:30以後,和星期天免費開放。其他時間收費。索非亞畫廊是馬德裏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去那裏的人主要是為了瞻仰畢加索的《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曾經長時間陳列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但隻是暫時保有這幅畫,按照畢加索1973年死前的遺囑,一旦西班牙的佛朗哥統治結束,實現了民主共和國,還是要還給西班牙的。佛朗哥1975年死後,MoMA其實不願意歸還格爾尼卡,理由是西班牙的君主立憲製,還不符合畢加索遺囑裏的共和國要求。一直拖到1982年,格爾尼卡歸還西班牙,1992年Reina Sofia藝術中心博物館建成以後,格爾尼卡從別處搬進來。其實Reina Sofia不僅有畢加索作品,其他的現代藝術流派,也展覽得比較係統。不過,我除了去看看達利那些精致的超現實主義作品之外,其他的都不懂。
城西的景點,主要是王宮和附屬的王宮教堂Alameda。馬德裏王宮是18世紀由波旁家族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五世建造的,有兩千個房間,按照規模,排歐洲第三(第一是凡爾賽宮,第二是維也納的肖恩布倫宮)。幸好,我們不可能參觀整座王宮,隻有大概24個房間的一條單向參觀路線開放,比凡爾賽的參觀路線,要好認太多了。王宮嘛,總是富麗堂皇,尤其這座王宮是18世紀重建的,當時流行洛可可風格,洛可可的內部裝飾繁複,更加漂亮。不過在歐洲看宮殿建築看得太多了,也就不必再多說什麽。值得一提的,是王宮裏麵的甲胄展覽,西班牙曆史上的著名國王,象菲利普二世,費迪南,和查理五世皇帝的盔甲和寶劍,全在這裏展出,甚至還有El Sid的盔甲。El Sid是西班牙和穆斯林摩爾人長期戰爭時代,中世紀的西班牙基督教領主和傳奇英雄,瓦倫西亞城的征服者,60年代有個他的傳記片,索非婭·羅蘭出演其中的女主角。
王宮北邊相鄰西班牙廣場,廣場上有塞萬提斯紀念碑Servantes,紀念碑中心作家的坐像前麵,雕塑的是小說《堂吉訶德》的主人公,吉訶德Don Quixote騎著匹瘦馬,侍從胖桑丘Sancho騎著頭驢,出發去進行想象中的騎士冒險。
有時候自嘲起來想想,我這三年的世界旅行,是不是也有點堂吉訶德這意思啊?啞然失笑。
馬德裏東西兩大景區之間,城市中心兩個廣場,Del Sol太陽廣場是購物的地方,也有很多餐館和酒吧。不過,我更喜歡附近古色古香的市長廣場Plaza Mayor。
整個廣場由條石鋪路,四周一圍古典建築,中央是菲利浦三世的騎馬像,我在馬德裏那兩天的晚上,天天7點鍾之後,都會散步到這裏,看著夕陽照在房子的紅磚和石雕裝飾上,找個露天餐館坐下來,吹吹風,點一份Tapas sampler,或者來一盤Paella,要麽就什麽也不點,要杯葡萄酒,坐著發呆。
那幾天,我換著家的把市長廣場上的露天餐館吃過來,按照西歐和北美的標準,這裏一點也不貴,比如我還能找到某天晚上的信用卡賬單:海鮮Paella6歐元,一杯紅酒2歐元,一杯雪利酒4.4歐元。當然,這隻是那天吃晚飯的那家餐館的賬單。我每天晚上總要換上一兩家的,在西班牙的整個遊程中,葡萄酒喝得不少,一般情況下,晚上都會有1杯紅酒,2杯白葡萄酒,再加1杯雪利。
邊喝酒邊發呆的時候,回想起這次環遊西班牙的經曆,還真是不太順利,剛到就被航空公司丟了行李,中段又再被偷一次。還會再來西班牙嗎?當然!這些波折,有點象做菜時放點辣椒,不也讓旅行的經驗更加刺激嗎?人生更加完整了,嗬嗬。
怎麽會不再來呢?想想吧,這個市長廣場從17世紀,就是馬德裏的中心了,至今快400年,基本就沒有變樣。在這個廣場上,古人買賣過鮮魚水菜,圍觀過鬥牛表演,甚至還曾經有宗教裁判所,在這裏用火刑,燒死宗教異端。現在,廣場上都是一家接一家的露天餐館,坐滿了遊客,還有各色各樣的民間藝人,街頭演出,浪漫的氣氛一點也不比巴黎的街頭咖啡館差。
吹一陣馬德裏傍晚的微風,就著一縷曆史感的思緒,我不知道如何能確切表達我對這個城市的喜愛,和對旅行生活的熱衷。我喜歡在中國江南小鎮上,“牧笛橫吹,黃酒小菜又幾碟”的情調,也喜歡在歐洲,喝一杯雪利酒,就一口Tapas小食的愜意。無論在哪裏,無論發生什麽,我既不會減少旅行,更不會影響心境。
舉起玻璃杯,我默默地說,“馬德裏,我很快會再回來的”。
Cheers!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