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雕欄玉砌應猶在 ----天津五大道民國舊居的風情與回憶 (1/4)

(2009-10-08 10:20:11) 下一個
6月底回了趟天津,在一個夏日的午後,騎輛自行車再繞到那條熟悉的林蔭路上,聽聽蟬鳴,沒有目的地逡巡。樹葉縫隙中透過的絲縷陽光,間或晃一下你的眼睛,更多的陽光漾在路邊那些小洋樓的圍牆上,牆上爬山虎葉子的綠色更加濃了一些。午後的街上,行人還是那麽少,於是,少年時代那條路的影子,浮現得更加清晰了---好像還是二十多年前,我放學回家,走了一遍又一遍的那條睦南道哦。

(睦南道西段雲南路昆明路之間)




天津的街道名稱,和別處不一樣:東西向的叫“道”,南北向的叫“路”,偏生天津根本不是一個象北京那樣方方正正的形狀,尤其舊時租界,街道朝向往往都不正,所以道和路的分別,有時候也就是約定俗成而已。所謂“五大道”,其實解放前的老天津原本沒有這個稱呼,就是原先英國租界幾條東北--西南走向平行的馬路,那個時代的高尚住宅區,大致對應舊上海的徐家匯衡山路那一片,上世紀20-30年代,這片租界裏麵,蓋了許多小別墅洋樓,世界各國的建築風格都有,逐漸形成了挺特別的風貌。從六七十年代起,規劃局把這片區域統稱為“五大道”。




地圖的原圖比這個大很多,但是如果引用原圖,網頁就太寬了,這是google上麵的簡略圖,我在簡圖上不但用藍線標出了五大道和主要縱貫路線,還用紅字標了自己小時候的住處,和上過的學校。



我總覺得“五大道”這個名字很別扭。首先,這不是五條,而是六條平行的馬路,從南到北,馬場道,這是原名,因為通向英租界的跑馬場,就是現在馬場道西端佟樓那一片;睦南道,原名叫香港道;大理道,原名叫新加坡道,常德道,原名叫科倫坡道;重慶道,原名叫劍橋道,而東段原來叫愛丁堡道;成都道,原來叫倫敦道。這是六條路。傳統上,“五大道”是指南邊的五條,可是北界成都道和南界馬場道一樣啊,為什麽馬場道算進去,成都道就不算呢?成都道上也有很多漂亮的小洋樓啊?第二點別扭的,“大道”?除了南北兩條邊界馬路,馬場道和成都道堪稱”大道“以外,核心和精華所在的這個矩形地區,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全都是些安安靜靜的林蔭小馬路,平時連公共汽車也沒有的,如何成了“大道\'呢?

所謂“五大道”地區,現在是挺著名的“曆史文化建築風情區”,我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三年級,在這一畝三分地兒住了十七年以上,每一天上學放學,陪爸爸媽媽飯後散步,走過不知道多少遍,早就熟悉得視若無睹了。直到最近幾年,很多小時候從沒注意過的小洋樓,都在門口掛了牌子,標示出這是某某名人的故居,來曆怎樣怎樣。我喜歡這些----因為小時候從沒想到過,這些熟視無睹的房子,居然這麽有文化有曆史----我居然不經意之間,生長在曆史和文化之中?於是,這幾年暑假回國的時候,就背個相機,騎車重走這些街道,重新認識這些熟悉又陌生的建築。

據說,這片地方,前後住過兩位民國總統,七個國務總理,至於部長督軍和大資本家,不計其數。美國的前總統胡佛,和名將馬歇爾,史迪威也在這裏住過。不過我知道,把馬歇爾和史迪威也算進去是有點勉強:他們兩個是二十年代在天津的美軍第15步兵團服役,馬歇爾是中校副團長,史迪威是少校營長,這兩位住的是馬場道東頭的兵營,可不是洋樓別墅。

這五大道現在還保存下來的最早的洋樓,是馬場道上天津外語學院旁邊的英國人達文士住宅,建於1905年,不過現在保護得不是很好,就不貼照片了。我選些讓人印象深刻的,漂亮的小樓來貼。

這是顧維鈞的舊宅,建於1927年,在縱貫五大道的河北路上,原來叫威靈頓路,重慶道口,現在是民革天津市委員會。



顧維鈞,有人稱其為民國第一外交家,上海嘉定人,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法博士,1922年到1926年出任過北洋政府的外長,兩次代理一次實任國務總理,1945年聯合國成立的時候代表中國簽字並成為首任常駐聯合國代表。後來還當過海牙國際法院法官。這應該是一棟英國式房子,磚木混合結構,木屋架起脊,二樓和三樓設有平台。

這棟樓,大概是五大道上最宏偉的外國建築了,天津外語學院的主樓,據說它的大屋頂和正中的時鍾,是法國羅曼式。我妹妹在這裏念了四年大學。




這樓出名很早,我從小時候起,就總看見建築係的學生來寫生,畫這棟大樓。其實呢,五大道並不以這種大型外國建築著稱。天津的大型外國公共建築,都集中在火車站海河對過的解放北路上,那條街全是宏偉的銀行建築,象上海的外灘。可是五大道這裏是住宅區,特色是那些小樓。這棟樓看起來也很舒服,高樹勳的舊宅,三層磚木結構庭院式樓房,褐色磚牆,紅瓦坡頂,硫缸磚清水牆麵,山牆上部的高聳尖頂別具特色,左側突出一傘狀塔樓,稍微有點新哥特式的意思。



宅子主人高樹勳,是馮玉祥西北軍的人,抗戰中上司石友三投降日寇,高聯絡西北軍的老上司孫良誠,以開會為名誘捕並活埋了石友三。1945年10月高在新8軍軍長任上起義投共,為抗戰勝利後的內戰國軍將領起義第一人,延安方麵還搞了一個高樹勳運動,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以後的事情:1年以後,1947年我方在改編高的隊伍過程中操之過急,引起了矛盾,於是說高樹勳要叛亂,把他抓捕起來,部隊也完全吞並了。後來對高樹勳叛亂的調查不了了之。解放後高樹勳當過河北副省長。


我小時候,這裏的多數小洋樓,不是居民大雜院,就是被政府和部隊機關占用。這是馬場道上當年的高級公寓樓,叫安樂村,意大利式的,但是解放以後多年來都是幾戶居民合住一所公寓,居住條件並不好,保護得也不好,有點象大雜院了。




再貼一處最近整修得稍微好一點的公寓樓,當初也是大雜院,在河北路(威靈頓路)上,靠近成都道。




之所以喜歡這片town house,是因為覺得它跟我在倫敦看到的,切爾西區的住宅很象,我非常喜歡切爾西區靠近皇家醫院的那片喬治王式紅磚住宅。


這棟樓很有名,叫“疙瘩樓”,和安樂村一樣,二三十年代也是高級公寓樓,隻有社會名流才能住得起的。意大利建築師鮑乃第Bonetti設計的連排公寓,美國叫做town house。其中285-289號是馬連良馬老板的舊居。



這棟疙瘩樓離開我中學和大學時的家很近,為什麽叫疙瘩樓呢:這是建築師有意設計的,用過火磚裝飾外牆麵,要的就是牆麵凸凹不平的效果,再加上外牆凸出的磚頭,看上去到處都是疙瘩,於是得名。這棟樓,我記得小時候也是一個門洞有好幾家住戶,看上去挺破挺舊的。後來這棟樓開了好幾家高級餐館,有西餐也有中餐,整個大樓的外立麵整修得相當漂亮。


象疙瘩樓一樣,五大道上許多居民院或者機關占用的小樓,後來都被各種私人公司買下,或者開了餐館酒樓。這是當年中天電機公司老板李勉之蓋的德國風格的別墅,同樣的蓋了四棟,他兄弟姐妹每人一套。其中一棟,現在被狗不理買下,開了連鎖店。



這棟樓在重慶道東段,靠近二十中學,是當年張作霖的拜把兄弟(不是親兄弟,盡管名字相似),張學良的”輔帥“,吉林督軍東北保安副司令張作相的舊宅。




新古典式,牆麵凹凸多變,鑲有西式雕花,立麵呈白色。樓兩側設有青石條階進入正廳。底層六間,中央南側為大客廳,內有雕飾精致的護牆板,廳前有大平台


幾座洋樓看下來,到這裏,大家看出點名堂沒有?對了----風格各異,樣式駁雜不純。上麵幾棟樓,有英國式的,法國羅曼式的,德國式,意大利式,還有哥特式的元素,張作相的宅子又變成了新古典式,可是,我剛才說某一棟樓是什麽樣式,其實都非常勉強,根本就不是西方建築藝術史上純正的某某樣式,頂多隻能說“疑似”某某式。還有----這些宅子的主人,其實都不是洋人,而是有錢有勢的中國資本家,或者軍政要人。


這就是五大道小洋樓的特點:雖然在英租界,但絕大多數洋樓主人,都是民國時代政商兩界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蓋的住宅,並不拘泥於純正的某一種外國建築風格,自己喜歡什麽,自己說了算,建築師本身也有相當大的自由度即興發揮。很多小樓,都是綜合了幾種建築風格,甚至中西合璧的產物。而且各棟建築之間,也沒有統一的風格。久而久之,這些小洋樓,就形成了五大道這片地方獨特的建築風貌,在任何其他城市,其他地區,你都看不到。

就像這棟樓,中西合璧得相當典型。



這棟樓現在是幼兒園,當年是江西督軍成光遠的宅子,成督軍親自修改的設計方案:你看樓的下半部分,是二十年代流行的英國公寓樓的現代式樣,線條簡約,方方正正,讓人想起大衛蘇謝版(David Suchet)波洛電視係列劇裏麵,大偵探波洛所住的公寓樓Whitehaven Mansions。可是,在現代派的樓頂上,居然蓋了個中國小亭子!

和成督軍的中西合璧比起來,關麟征將軍的這棟宅子,立麵板板正正,正中心再加個半圓形入口作對比,幾何線條簡潔而明快,我覺得是更加純正的二十年代西方現代派建築。



這棟樓現在是和平區房地產總公司,房管局。坐落在長沙道上,租界時期叫做加的夫道Cardiff。我的幼兒園就在它對麵。

宅子主人關麟征是黃埔一期,抗日名將,1938年10月,34歲時成為第二個晉升集團軍總司令的黃埔學生,比胡宗南晚兩個月。1947年關麟征出任蔣介石之後的第二任黃埔軍校校長,還當過1949年李宗仁政府的陸軍總司令。不過,關麟征雖然是老蔣嫡係,卻屬於嫡係中的何應欽係統,與土木係的陳誠不和,甚至水火不容。而國民黨退往台灣以後,陳誠是台灣省主席,執掌大權,關麟征於是隱居香港,避不去台灣。1970年在香港病逝。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弱水三千 回複 悄悄話 我住大理道41號.小學常德道,中學20.好親切呀! 我最愛吃大慶的早點.
work254 回複 悄悄話 我住三條石..是無產階級的後代.....我們的今天是是無數革命先烈
換來的......為勞動人民謀幸福是我們共同的理想!!!!!!!!!!!!!!!
顧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行走在路上的評論:
我確實是新華中學的。我文章的後續幾篇,會貼出自己更詳細的資料呢
行走在路上 回複 悄悄話 仿佛又回到了中學時代。你是新華中學的嗎?
醉時才認輸 回複 悄悄話 好親切,曾經深惡痛絕住在常德道,連幼兒園和小學也在同一條街上,每天出了家門隻1-2分鍾就又進教室,連路上偷玩兒的機會都沒有,直到上了16中才算給自己找出15分鍾"出門上學"的樂趣.謝謝樓主的圖片和文字介紹!
老楊 回複 悄悄話 夢回天津.
sleepigg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昊宇的評論:
對不起,看錯了。我是93級,93畢業的。Nice to meet alumni here!
昊宇 回複 悄悄話 你是1993年入高中還是初中?哪班的?
sleepigg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昊宇的評論:
哈哈,不是摟主妹妹,但我是93,一中的。
sleepiggy 回複 悄悄話 太親切了!我住在外院(馬場道),每天穿過五大道去上學(小學,中學),疙瘩樓是天天見呀!
哭沙 回複 悄悄話 我家住在昆明路上,謝謝這麽詳細的介紹!
4566 回複 悄悄話 尤其下雨的時候,整條街看不到幾個人,隻聽到細雨沙沙,有時候透過路邊的柵欄,看到裏麵豪宅的點點燈光,很有情調。
昊宇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看的很親切。我也是天津人。bye the way ,你妹妹是1993屆的?是1中的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