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腳書櫥” 者,鄙人自嘲之謂也,蓋因從小“好讀書,不求甚解” ,天文地理曆史文學軍事甚至擊劍,什麽都懂一點,什麽也不太精,小時候巨崇拜射雕英雄傳裏的黃藥師,結果學步學去了邯鄲。。。
玩笑歸玩笑,出門旅遊之前,有點曆史,文化,藝術修養的底子,再事先做點功課,能比別人玩得更透徹,更明白,更盡興,這是經驗之談。年初去倫敦,嚐到事無巨細做功課的甜頭,於是準備要把倫敦,巴黎,羅馬這文化積澱最為豐富,最包羅萬象的三大歐洲城市,全都“書櫥” 一下,寫出同樣能包羅萬象的遊記來。遊倫敦僅僅4個月後,我到了巴黎。希望明年再去羅馬。
第1章 初到巴黎
本章提要:交通,蒙馬特爾高地,拉雪茲神甫公墓
說來我本人對巴黎的第一印象並不好,可能是因為巴黎的火車站看上去不安全,不那麽整潔有序的原因。而且我事先訂旅館的時候,對巴黎各個區的基本情況不熟悉,隻注意要有獨立衛生間浴室這些基本條件,所以訂的旅館在東站和北站附近,熟悉巴黎的朋友會知道,城北那裏是黑人聚居區,從戴高樂機場到巴黎東站的一路上,所過之處,觀感很難好起來。這個最初的印象,後來到第二天在城中心塞納河兩岸遊覽的時候,才被衝淡。
我這次在巴黎停留4天整,正好事先通過郵購買4天的Paris pass,那是4天1-3區公交通票,加4天博物館通票,還附帶一本免費遊覽券,包括蒙帕納斯大廈觀景台,塞納河一小時遊船,巴黎Open bus tour等等,都包括在這一份pass裏。其中最有用的就是公交通票和博物館通票。它分2天,4天,6天三種,當然時間越長越貴(79,119,149歐元),我1月份在倫敦玩的時候,就是買的7天London Pass(www.londonpass.com),覺得很方便而且便宜,於是提前在這個網站上 www.paris-pass.com(別忘了中間一橫) ,買了巴黎pass。倫敦和巴黎的Pass屬於同一家英國公司,他們還有其他歐洲城市pass,我覺得一般情況下沒有必要提前用國際郵購買這種通票,隻有倫敦,巴黎,羅馬,因為景點太多,這樣做既省心又省錢。缺點也有,這種城市pass未必適合所有旅行者,有些在歐盟國家的學生,或者結伴旅遊的,可能會在景點門票獲得更優惠的價格,而且city pass並不包括所有景點:我用London Pass的時候,不包括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倫敦眼大轉盤,而Paris Pass則不包括艾菲爾鐵塔和莫奈博物館,但是包含了郊外的凡爾塞宮,楓丹白露宮。我在這篇遊記裏所提到去過的景點,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都包含在它的博物館通票裏。如果不買這種pass的話,可以在地鐵站買幾日某幾區的公交通票,也可以在任何一個景點買數日的巴黎博物館通票,大致上效果差不多。
巴黎的地鐵方便但是不舒適。全城任意一個景點,基本都在地鐵站步行5分鍾距離之內(除了先賢祠和莫奈博物館) ,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地鐵頻繁到每兩分多鍾一輛。但是地鐵車廂竟然沒有空調,高速行駛中,竟然要靠打開車窗降溫,我去的時候是暮春,氣溫也就20度,可是地鐵車廂內人多的時候,隻穿短袖T恤仍然滿頭大汗。我很難想象盛夏人們如何忍受。
如果有時間,又想看看巴黎城市的街景,不願意坐地鐵的話,除了跟bus tour,更方便的選擇是坐69路公共汽車。這路公共汽車橫貫東西,兩個終點站分別在艾菲爾鐵塔和拉雪茲神甫公墓,途經殘廢軍人院,奧塞博物館,巴黎聖母院,盧浮宮,蓬皮杜中心。拿張公交通票,隨意在哪個站上下,全無地鐵那種點對點“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的功利,曬曬太陽,看看街景,簡直有獨孤九劍“四麵八方,任意所之” 的瀟灑。
因為在倫敦很喜歡切爾西住宅區和諾丁山古玩市場的緣故,我到巴黎首先去的,是離開旅館不太遠的蒙馬特爾高地。這次在巴黎,我最得意的做功課效果,一是蒙馬特爾高地,一是盧浮宮,兩處都從一開始就沒有走一步冤枉路,既省時又省力:在蒙馬特爾高地,剛開始不要從紅磨坊對麵的Blanche地鐵站下,而要在東麵一站Pigalle下地鐵,一出地鐵站就在Pigalle廣場上坐蒙馬特爾bus。上蒙馬特爾高地有四種方式:走路上去我所不取,走路自然要走,但應該坐車登頂再走下來,而不是相反;可以坐纜車Funicular,直達高地頂端聖心教堂麵前,但是要額外付費;可以在廣場坐小火車式的電瓶車,但路線與bus相同,也額外付費。隻有坐這條專線蒙馬特爾bus上山,可以用你的公交通票,每10分鍾一次車,直達山頂聖心教堂西側的廣場 Place du Tertre,這就是波希米亞式蒙馬特爾文化的中心廣場。從Tertre廣場到聖心教堂的短短百米距離,正好逛街,在這裏蜿蜒狹窄的小街老屋,密集著小古玩店,畫廊,餐館,還有許許多多的街頭藝術家,露天咖啡座,人來人往,看起來很零亂古舊,這,不就是“波希米亞風格” 麽?聖心教堂白色的窄長圓頂,因為座落在巴黎製高點的緣故,是城市的地標之一,教堂麵前的大台階,可以俯瞰整個巴黎,也可以回頭仰望巍峨的教堂。這所羅馬-拜占廷式教堂,是1871年普法戰爭失敗以後,巴黎市民集資修建,作為愛國主義的象征,直至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方告竣工。從聖心教堂這個製高點大致向西南方向走回廣場再步行下山,比步行上山要省力得多,如果你的地圖足夠好,能夠在七扭八歪迷宮般的高地街道,象我一樣順利地找到達利博物館 ,巴黎市區以內唯一真正的葡萄園Clos Montmartre Vineyard,畢加索當年的畫室,凡高當年的住宅,還有一個磨坊 Moulin de la Galette,之所以提到它,是因為印象派大師雷諾阿有幅名畫,就以這裏為題材,不過現在沒有畫上那麽熱鬧了,這裏目前是一家安靜的餐館,價格不菲。直到高地步行路線的終點,回到大街,你可以看到著名的紅磨坊。我覺得紅磨坊應該在夜裏親自來看演出,而白天在街對麵拍照最好,因為夜裏人群過於擁擠,很難拍到好的照片。拍完照片,身邊就是Blanche地鐵站。
蒙瑪特爾高地頂上的聖心教堂。
夜裏的紅磨坊,仍然象百五十年前的鼎盛時期那樣流光溢彩,也許比那時更熱鬧了。每天晚上數千慕名而來的觀眾擁擠在附近狹窄的街道上,等待進場看紅磨坊演出。其實就Cabaret演出而言,很多人說位於香榭麗舍大道中間的麗都夜總會更好,但紅磨坊畢竟太著名,太經典了,來巴黎不來看紅磨坊,真的是個遺憾。網上訂票的時候,網站會告訴你,這裏要求正式著裝,結果等我西裝革履領結袖扣一應俱全地到集合地點一看,30多人隻有我和一對美國夫婦穿得那麽衣冠楚楚,其他人都比較休閑,於是感覺自己很傻,倒是跟那對晚禮服夫婦在自嘲的玩笑中很輕鬆地交上了朋友。其實紅磨坊一場演出,觀眾千餘人,無論穿得多正式,或多隨意,都不會尷尬。隻是這裏嚴禁帶相機入場,如果相機體積小,可以藏在衣服裏,否則,門口的工作人員查看得很緊,會要求你去免費寄存相機。所以建議大家去紅磨坊用餐看演出的時候,隻帶微型數字相機,不要背炮筒。晚上9點,在紅磨坊有晚餐,之後11點半開始演出,可以晚餐和演出一起訂,也可以單獨訂演出的票,11點入場。演出的時候,每桌會有一瓶香檳酒。夜總會的表演,基本跟拉斯維加斯各大賭場酒店的秀一個路子,上空的成人歌舞秀,隻是舞台布景,歌舞編排的藝術性更高,最後的康康舞,更是把全場氣氛推向高潮。
經過蒙馬特爾的熱鬧和喧囂,拉雪茲神甫公墓是個很好的放鬆身心,漫步林蔭道的所在。因為巴黎曾經聚居了如此多的文化名人,巴黎的公墓,也成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景點。在歐美去墓地就和逛公園一樣,沒什麽可忌諱,而且名人的墓地,也是文化景觀,中學時候在京西的部隊大院,離開八寶山不遠,就喜歡去那裏看看,在倫敦也專程去找馬克思的墓地。巴黎室內幾處大的公墓都有名人,比如城南蒙帕納西公墓(火車站旁邊) ,埋著作家莫泊桑,薩特,波德萊爾,杜拉斯,作曲家聖桑;蒙馬特爾公墓埋著作家左拉,大仲馬,斯湯達,印象派畫家德加,作曲家柏遼茲。當然,最有名的還是拉雪茲神甫公墓:作家巴爾紮克,王爾德,拉封丹;音樂家肖邦,比才;戲劇家莫裏哀;舞蹈家伊莎貝拉-鄧肯,畫家達維德,德拉克洛瓦,柯羅,安格爾,修拉;銀行家羅斯柴爾德家族;拿破侖的兩元帥內伊和馬塞納,都長眠於此。比這些名人墓更著名的,是巴黎公社牆。去拉雪茲神甫公墓也有小竅門:公墓有北門和南門,最好是從北麵的Gambetta地鐵站進門,而非南麵的拉雪茲站,因為北方坡度高,從北向南基本是下坡路,省力得多。
那天下午是個豔陽天,我驟然從喧囂的大街走進這片寧靜的所在,走在凸凹不平的條石路麵上,隱在法國梧桐的濃蔭下,人的心情也一下子靜下來,再疾的腳步也不知不覺放緩,生怕驚醒地下長眠的顯赫先賢,而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和事跡,卻在記憶中鮮活起來。
這是著名的巴黎公社牆,從北麵一進門就立刻向左手拐,一直走到盡頭的公墓圍牆就是。1870年巴黎公社最後的幾個戰士在這堵牆下戰死。至少在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麵巴黎公社牆知名度極高。我自己政治觀點其實挺保守的,別看我專程造訪馬克思墓,巴黎公社牆並致敬,其實我對巴黎市民從中古一直到50年代的那些革命和起義,一直抱有一點諷刺的態度:在我看來,巴黎人似乎不知道怎麽通過漸進的變革來取得社會進步,他們唯一的進步方法,就是革命。
再來一個朝聖處:跟嚴肅的巴黎公社牆相比,王爾德的墓非常搞笑。因為王爾德是同性戀,他死後的墓地,似乎成了同性戀者的朝聖處。看見墓上麵那些紅印了麽?那是王爾德後輩同好朝聖留下的唇印呢。
拉雪茲神甫公墓在入口處有地圖牌,據說入口處也有免費的名人墓指示圖,我則是依靠自己手中旅遊手冊上的圖。不過我覺得在這個公墓裏按圖索驥不是個好主意,因為墓碑太多,圖上未標出的小道也太多,真要一個一個找起來的話,“逍遙遊”也要變成“苦惱爬”。跟名人的邂逅講的是緣法,有緣相遇,無緣也不必強求,本來漫步於此是件輕鬆的事,又何必執著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