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把酒臨風萊茵河 (上)

(2007-07-26 13:51:09) 下一個
5月的歐洲,行船萊茵河穀,沐浴江風浩蕩,在甲板上有一刻忽然之間,仿佛有個遠古的聲音觸及起一種感應,不知為何,竟覺得這一刻似曾相識,應該在前世今生的某個時刻經曆過來。什麽時候?什麽地點?感覺如此清晰,卻無從回憶。

萊茵河穀是這次歐陸之行的第四站了,難道是此情此境與之前某個時刻類似?是清晨依薩河邊的曉風殘月?是塞納河遊船夜宴中的衣香鬢影?還是阿姆斯特丹運河裏的密徑探奇?說來這一路與水的接觸可謂親密無間,可都不象萊茵河的這種感覺。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我偏愛水,遊曆天下的過程中,跟水打過太多的交道,上網寫過的第一篇遊記,還是加勒比海遊輪。信佛的人都會信一點前世之說,雖然從小在北方長大,可是去南方的時候經常有種非常非常熟悉的感覺,相信自己之前多少世代,一定是生活在明朝江南水鄉的一介書生。很小的時候,曾經有機會跟父母在長江上來來回回坐過很多次江輪,那是在上海,南京,武漢之間,喜歡夜裏在甲板上呆到很晚很晚不睡覺,更喜歡下到最低一層甲板,伸手探出舷外,在湍流裏激起一串小小的水花。後來上大學當背包族,趁大壩合龍漲水之前,特為去三峽,獨自從重慶順流而下到達南京。那一次印象最深的,是船出南津關,進入荊楚平原的夜裏,坐在船頭,看“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在萊茵河上似曾相識的感覺,雖然回憶不起來究竟是什麽,但也許沒有前世今生那麽玄,隻是重複了多少年前,蜇伏在潛意識裏的長江記憶的某一個時刻吧。

萊茵河由南向北注入大海,數千公裏河道,並不是處處精彩,最有浪漫色彩的,是南起法蘭克福附近的呂德斯海姆Ludesheim,北至科布倫茨這短短60公裏峽穀地帶。這一段河道從山峽中蜿蜒而過,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青山之上更座落著座座古城堡。其實中萊茵河穀在整個萊茵河上,就類似三峽之於長江,隻是這裏沒有長江三峽的山那麽險峻陡峭,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3百米,比三峽則多了緩坡上那些翠綠的葡萄園,還有葡萄園裏出產的雷斯林葡萄酒聞名天下。在科布倫茨,摩澤爾河匯入萊茵河,再往北去,經過雷馬根大橋,波恩,七峰山等名勝,到達下遊的古城科隆。科隆再向下遊,是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核心,基本沒有什麽遊覽價值了。我這次從科隆由北向南,逆流而上,在科布倫茨和呂德斯海姆之間這60公裏峽穀中,盤桓了三天之久,坐船搭車來來往往走了幾遍,

乘坐從阿姆斯特丹到科隆的列車,傍晚時分跨過萊茵河大橋到達目的地。科隆說起來是德國第四大城市,但從旅遊角度來看,應該是個非常緊湊非常小的城市:幾乎所有重要的景點,都集中在市中心車站河邊一小片地方。甫出車站,廣場邊巨大宏偉的科隆大教堂,似乎是要迎麵壓下來一般,這座教堂工程浩大,始建於中世紀的1248年,後來斷斷續續地建設到近代的1880年方始告竣。期間數百代工匠的才智,人工凝聚於此,曆六百年建成舉世震驚的這座純古典哥特式教堂。建成之後曆經戰火,二戰期間盟軍轟炸德國不遺餘力,科隆全城皆毀,幾乎夷為平地,唯獨這座位於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幾乎毫發無傷,幸運否?神意否?夜裏的燈光照射下,這座巍峨的經典哥特式傑作,竟顯出幾分嫵媚來。這個教堂擁有聖物:聖經中耶穌幼年時就來朝覲基督的東方三聖王Magi的遺骨,就在這裏。

這是科隆大教堂夜景。




這是大教堂內部看玻璃花窗。






我很喜歡科隆這座城市,它的火車站整潔幹淨而且高檔,站前廣場集中了科隆大教堂,路德維希博物館,羅馬德意誌博物館這些名勝,還匯聚路易威登,卡提爾,鱷魚這些精品店,兼具高檔購物區的功能,無論旅遊購物都非常方便。一般情況下,任何一個城市的車站,都是治安死角,就連慕尼黑貴為全球最適於居住的城市,它的中央車站看上去也有點雜亂。但科隆全無這類問題。科隆得名是從古羅馬帝國早期,是第四位羅馬皇帝克勞狄之妻,後來著名暴君尼祿的母親,阿格裏皮娜Julia Agrippina的出生地,全稱是“克勞狄婭-阿格裏皮娜的殖民地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 ,後來簡化成“殖民地” 科隆 。這裏從18世紀初開始做香水,至今男用香水“古龍水” 就是以這個城市命名。從車站廣場向後走2分鍾,到達萊茵河邊。我最喜歡科隆城萊茵河邊這一段休閑的老街。當年德國各大城市多數在盟軍轟炸中被夷為平地,戰後籌劃重建的時候,麵臨是恢複舊貌,還是建設新家園的選擇,科隆市民投票,僅以微弱多數通過整舊如舊的決議,而法蘭克福也以微弱多數決定建設新城。今天,法蘭克福是德國最現代化的城市,而科隆的舊城風貌,為它贏得了更多遊客的青睞。的確,很多時候,你看不出這是一座60年前從廢墟上完全重建的城市,除了大教堂原汁原味以外,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築,沒有一棟曆史可以超越60年。

夜裏逡巡在萊茵河邊高低不平的石頭街道上,一邊是江風習習,燈火映照著鐵橋飛架兩岸,再倒影在水中,另一側是連排的古舊4層5層樓房,整潔而顏色鮮豔,窗台上種著鮮花,這些房子二樓以上基本都是一家家的旅館,一樓是酒吧和餐廳。我就住在一家這樣的旅館,正對著河邊遊船碼頭,推開窗戶就可以看到萊茵河。夜裏關上燈,打開窗戶,仿佛在長江上,濤聲依舊,枕河而眠,不亦樂乎?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這張照片是科隆城江邊的景色。






放下行李,夜裏在這河邊的條石街上散步,仿佛這些街道五百年之前就應該是這樣的,隨便在街邊連綿的露天咖啡館找張桌子坐下來,春天的江邊,風還有點冷,不要緊,身旁有電暖氣,麵對著一張原木桌子,古拙而質樸,桌上有小小的玻璃蠟燭盞,燭光搖曳著溫暖而浪漫的光暈。我不想吃晚飯,要了一紮啤酒,再要一壺本地產的雷斯林白葡萄酒,一天路途的疲勞,就這麽融化在酒杯中,飄散在風裏。






坦白說,此情此景,未必適合對月獨酌。其實呢,原本我這次歐洲大陸之行,是約了心儀的女孩子一起出遊的,很多安排,很多創意,也特為因此而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麽,也沒什麽可不好意思說的。不過種種原因吧,她最初答應了,但最終未能成行。就算我早已習慣獨自出行,此時多少還是有一點落寞的味道。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第二天早晨,在參觀了科隆大教堂內部之後,坐火車向上遊科布倫茨出發。網上信息一般會告訴你,科隆大教堂從早上6點半到10點有彌撒,不對遊人開放。其實在平常日子裏,彌撒的規模並不大,都是在教堂的一個小chapel裏進行,普通遊客還是可以進去的,不要讓旅遊指南影響你的行程安排。從科隆向南上溯,KD遊船公司早上9點半有一班船,但是上水船太慢,要花6個小時還到不了科布倫茨,所以無論如何應該乘火車。科隆到科布倫茨火車一個小時多一點,中間經過波恩,波恩除了是前西德首都以外,還是大文豪哥德的出生地和青年時代居住的地方,波恩河對過有科尼希溫特 Konigswinter,是個旅遊度假區,這裏有七峰山Siebegebirge(Sieben是Seven) 和龍崖,北歐傳說和瓦格納名劇“尼伯龍根的指環” 中,英雄齊格菲殺死巨龍,就在這個地方,前幾年有個德國傳奇片尼伯龍根指環,就是拍的這個故事。此處盛產紅葡萄酒,稱為“龍血” 。我原本的計劃中,要在這裏停留,然後接著去科布倫茨。可是一來今天下雨,雨中拖著行李出遊並不方便,二來從科布倫茨去今天晚上住地,Liebenstein城堡的班輪有限,從科布倫茨出發最晚的一班是下午2點,我不知道去科尼希溫特和七峰山要多少時間,怕趕不上船,於是決定坐火車越過這裏直接上溯科布倫茨,寧可在科布倫茨多花些時間參觀和等船。

科布倫茨在中萊茵河穀下遊出口處,摩澤爾河從西岸成銳角匯入萊茵河,河口是著名的“德國之角”Deutsch Eck。從火車站到德國之角可以坐15分鍾公共汽車,而遊船碼頭就在德國之角上。在兩河匯聚的尖角,豎立著1870年統一德意誌的德皇威廉一世塑像,二戰後曾經因為宣傳軍國主義而被拆除,現在因為威廉一世跟後來的納粹無關,又重新恢複起來。科布倫茨市內你可以看見很多德國軍人,這裏是聯邦國防軍總司令部的駐地,曆史上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當年法國大革命以後,逃到德意誌諸邦的法國貴族,就以科布倫茨為中心,進行各種複辟的政治軍事策劃。

德國之角上的德皇威廉一世塑像。




科布倫茨“德國之角” 角的遊船碼頭,正對著Ehrenbreitstein城堡。這裏現在是一家青年旅舍。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