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雞先有蛋 VS.良知消費 我們自己和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人都是消費者。 不是“消費者”的人類已經或正在瀕臨絕跡。 道德和愛心在被“消費文化”統治的今天照樣被人類提倡。中國人在罵人的時候常 常把“良心”當做指責他人的“人本標準”。 “你還是人嗎?” “你連畜生都不如!” “你的良心讓狗吃了!?” “你個沒人性的東西!” “你個沒良心的畜生!” 等等等等。 人以“愛”為美。可我們真的懂得“愛”嗎?在日常做出千萬種選擇時,我們是否 都考慮到了良知/心、道德等人性特有的“高級品質”? 現代“草根運動”就是從底層平民對人本道德與良知的認識來推動平等和民主的理 念。“草根運動”不是天天喊政治口號。平民百姓(消費者)在做出每一個消費選擇 時都不是孤立或無辜的。不要以為你掏自己的腰包兒來“消費”就不受道德與良知 的製約了! 當您下次再消費時,別把良知與愛心忘在家裏! :: :: :: 維基百科 :: 良知消費(英語:Ethical consumerism)又稱道德消費,是指購買符合道德良知的商品。一般而言,這是指沒有傷害或剝削人類、動物或自然環境的商品。良知消費可以有以下幾種形式: 消費意識強烈意識(Conscious Consuming)是一個社會舉動,此舉動基於消費者對消費的衝擊而增加了對周圍觀察和消費者的健康處於普通狀態。這舉動也與公司掛慮媒介的財物和公司的廣告有關,強烈意識已在世界各地發生但是這舉動不是在一個連著的情況下發生。 2003年夏天,像阿帕影像工作站(Adbusters)和新美國夢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Dream),強烈意識的舉動開始出現在波士頓,有一組人集合起來計劃了舉辦一個名為“Gift It Up!”的禮品嘉年華。在整個2004年,另外一組波士頓人開始聚在一起討論一個大範圍的題目,這些題目包括環境消費的衝擊到媒介和廣告方麵都有討論。 強烈意識已在人們的心紮下穩固的根,在市民會評估他們的工作或生活是否平衡和花費在物品上的金錢是否太多。如果人們減少工作,他們就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在家庭和朋友上,人們便會自願地花費更少的時間在購物上。在他們購買新物品時,這個決定是出自內心的。 一位自稱是顧客的人問道:“這個項目是不是根據我的價值製造的?我是不是在支持當地的經濟呢?負責這個項目的人是不是會公平對待這各項目?這個項目是不是在最後立定的?” 這些問題的結論就是,有意識的消費者偶然會發現他們正在支持公平貿易和辛酸行業所製造的商品。像可以擁有這樣大的商機的就隻有美國的合作商店(Co-op America)。 選擇性禮品由於良知消費的要求增加,消費者甚至在購物時希望得到禮品,因此一些英國慈善團體發展了一個選擇性禮品的市場,從2004年開始愈來愈普遍。這些禮品是為一些朋友和家庭買的,而最常見的禮品是山羊,因為當把山羊寄往一個家庭後,山羊可以為該家庭提供奶及肥料,也能生產更多的小山羊。 樂施會(Oxfam's gift catalogue)就是一個售賣禮品的成功例子,共售了超於700,000份禮品,這些禮品包括漁網、洗手間、水、教師培訓、保險套、山羊和驢子。樂施會有能力籌得數百萬英鎊救濟世界各地的貧戶。世界上還有很多像這種售賣選擇性禮品的機構,這些機構包括基督徒互援會(Christian Aid)和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等。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