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 無 妙 法 蓮 華 經 (ZT)

(2007-11-16 13:39:24) 下一個

法 華 經

  《妙法蓮華經》是大乘經典之王,它為佛教信徒之間協調共存提供了基礎。在每一宗派裏,人們總是執著於他們自己的方式,執著於某種形式,因而被誤解之蛇所咬傷。每逢這種時候,就需要努力去革新這個宗派,糾正錯誤,宣傳更貼近於真實教義的修行方法。第一批大乘經典想做的就是這個。為了幫助人們更貼近佛陀的原始教義,無常、無我、涅磐的觀點以一種新的方式被提出來了,以幫助人們貼近原始佛教。但是,由於他們在原有的修行團體處難以獲得聽眾,所以這些經典的作者常常使用過激的語言。比如,他們說聲聞眾修行,隻為了脫離這個苦痛的世界,而不是為了眾生的利益和幸福,他們不是真正的佛子。

  在《維摩詰經》中,對聲聞眾的抨擊就像炮火一樣無情。作為佛陀弟子中最有智慧的人、所有僧眾的大師兄 舍利弗遭到了嘲笑,而後果是,整個僧團都丟了臉。這部經的主旨在於抨擊這種傳統,即佛教隻是給出家人和那些棄世者所走的道路。《維摩詰經》麵世時,大乘佛教還隻是一種思想流派,還沒有建立起修行團體。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大乘佛教徒們采取了一種好戰的態度。直到公元二世紀時,《法華經》才為大乘佛教徒提供了一種建立真正修行團體的基礎。

  在《法華經》裏,舍利弗恢複了佛陀最鍾愛的弟子的地位。他緊挨著佛陀坐著,得到了佛陀極大的關懷。佛陀告訴他,以前之所以未講《法華經》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現在弟子們已修行得相當成熟了,可以準備接受最深的教法了。

  《法華經》的兩個主要教義是:(1)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一個圓滿覺悟的佛;(2)佛遍一切時、一切處。在此以前,修行者以為他們可以成為阿羅漢,實現涅磐,熄滅欲望和煩惱之火,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能成佛。他們以為當個阿羅漢就足夠了,因為他們隻想結束自己的痛苦。《法華經》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要打消這種錯誤的見解,教導人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一個圓滿覺悟的佛。

  《法華經》的第二個主要教義是佛陀的生命不隻限於八十歲壽命或者限於印度。你不能說佛陀誕生了或者圓寂了,他永遠在這裏。在《華嚴經》中,我們已經看到佛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他還是毗盧遮那。釋迦牟尼是道的一種,而毗盧遮那則是道本身。

  在佛教中,我們時常會提到三乘 聲聞乘(弟子們)、緣覺乘(自覺的人)和菩薩乘。聲聞的目標是使自己從這個苦痛的世界中解脫出來,實現煩惱的熄滅;緣覺是那些通過修行、契入事物互即互入之本質而開悟的人;在菩薩乘中,你要幫助所有的人開悟。《法華經》問世以前,三乘之間界限分明,各乘都批評其它乘太狹隘了,但是在《法華經》裏,我們了解到三乘原來是一家。"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一乘"(ekayana)這個詞,在《四念處經》(the Satipatthana Sutta)中已經出現過,是《法華經》的關鍵詞之一。《法華經》說,不論你屬於哪個宗派,你都是佛陀的弟子。這真是令人高興的消息!今天西方人修上座部(Theravada)、禪(Zen)、淨土(Pure Land)、金剛部(Vajrayana),以及很多其它佛教宗派,我們知道他們都是在修一佛乘。感謝《法華經》,它使修行者之間的和平協調成為了可能。

  《法華經》有二十八品,請仔細研讀第二品"方便品"。在這一品中,你將領會到這個教義:在十方一切佛土裏,諸佛所說一切三乘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實際上都是一佛乘。佛陀之所以提出三乘,隻是為了幫助那些處於不同修行階段的眾生。一個阿羅漢如果最終不能發起菩提心,他(她)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也不是真正的阿羅漢。

  在第三品中,佛陀授記舍利弗將成為一位圓滿覺悟的佛。此時與會大眾都踴躍歡喜,他們把僧衣拋向空中。以前佛陀的弟子們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也能夠成為圓滿覺悟的佛。舍利弗被授記將成為一位圓滿覺悟的佛之後,他感到非常自信,而後其他弟子們也都得到了佛陀的授記,都將成為圓滿覺悟的佛。《法華經》的第一個教義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位圓滿覺悟的佛。

  在第十一品裏,我們發現了第二個教義 不能以時空觀來看待佛陀,而佛陀也不受時空所限。在前十品裏,我們有時空。我們可以看見尚未成佛的人正在為成佛而修行。此時,我們是在真實的"曆史層麵"。從第十一品開始,我們進入了"終極層麵"。在曆史層麵中,你降生了,你修行,你開悟了,你進入了大般涅磐(Mahaparinirvana)。在終極層麵中,你本來一直就在涅磐裏,你已經是佛,沒有什麽事可做。《法華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真理的絕好方法。

  佛陀和他所有的弟子正坐在靈鷲山上,佛陀在宣講《法華經》。突然他們聽到"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與會大眾比丘、比丘尼、菩薩們都向上看去,他們看到一座莊嚴的寶塔矗立空中。佛陀告訴他們"多寶佛(Prabhutaratna)來了,他為我們講法作證明。"在《法華經》裏,當人們觸摸著靈鷲山的泥土時,他們是在曆史的層麵;當他們的注意力被導向天空時,他們是在尋找終極層麵。但是當他們向上看多寶佛時,卻看不見。他們還在試圖以曆史的眼光、以他們的知見概念來看終極。他們正在以色觀多寶如來,用時空概念來看佛,他們沒有體會到作為佛的真實本性。他們不能理解,或者他們理解得太多,這就是他們不能見到佛的原因。

  釋迦牟尼佛解釋說,多寶佛是一尊久遠以前證得圓覺的佛。他發誓,每當一佛出世宣講《法華經》時,他都要來讚歎"善哉、善哉!"。可是大眾怎樣才能夠見到多寶佛呢?他們能夠看到曆史的佛陀,但是他們怎樣才能看到終極的佛陀、不受時空約束的佛陀呢?釋迦牟尼佛覺察到大眾的強烈心願,他以無盡的悲憫,努力去幫助他們。

  過去久遠劫前,多寶佛發下誓願:"任何佛想開我寶塔、見我佛身,必須喚回他(她)在十方世界的所有分身。"釋迦牟尼佛說:"我當為之",然後他從前額放出強烈的光明,照亮了十方世界。即刻全體大眾看到了周圍有無數的佛土,每一佛土裏都有一位釋迦牟尼佛在對大眾宣講《法華經》。那一刻,佛陀的弟子們認識到,釋迦牟尼佛不僅僅是一個在地球上教化的佛,遠不止是一個人。他們拋棄了這種想法,即佛陀是我們的佛,在我們的星球上,是我們的導師, 是一個八十歲的人。接著佛陀端坐在靈鷲山上,微笑著把他所有的分身召回到地球上,數鈔鍾之內,就有無數的釋迦牟尼佛一起坐在靈鷲山上。開啟多寶佛塔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了。為了幫助他的弟子們去除概念知見,佛陀大施法力。接著釋迦牟尼佛打開了塔門,但是與會大眾隻有一小部分人能夠看進塔去,用他們的眼睛看見真正的多寶佛。大部分會眾坐在山腳下,什麽也看不見。他們不在同一個高度上,還不能夠自由地感受終極層麵。菩薩們能夠看進塔裏去,看到活生生的多寶如來,而下麵的聲聞眾卻不能。釋迦牟尼佛理解他們的心願,便以自己的神力把他們舉到空中,使他們與佛菩薩們處於同一高度,這樣所有的人都能看進塔裏去,看到多寶如來了。這表明借助佛的加持和幫助,我們能夠升到我們所坐的地麵(名相概念的地麵)之上,從而體驗到終極層麵。


 我們每一個人都同時既在曆史層麵裏,又在終極層麵裏,但是我們還沒有學會去體會終極層麵。我們隻是沉浸在曆史層麵裏。為了使自己升上來,為了放棄我們對曆史層麵的執著,為了悟入無生無滅、無上無下、非一非多之實相,我們需要修行。從曆史層麵上來看,多寶佛已經涅磐了,所以他怎麽能坐在那裏講話呢?但是從終極層麵來看,他永遠在那裏,讚歎:"善哉!善哉!"。當每一個人被提升到相同高度的時候,他們都能看見示現人的形象的多寶佛,非常生動、非常莊嚴。這是一位不受時空限製的佛,一位永生的佛。然後多寶佛 終極層麵的佛,把他的獅子座分出半座,邀請釋迦牟尼佛 曆史層麵的佛,來與他坐在一起,每個人都能看見這兩尊佛 釋迦牟尼佛和多寶佛,並排坐在獅子座上,終極層麵和曆史層麵合而為一。是釋迦牟尼佛 曆史層麵的佛,幫助我們看到了終極層麵的佛。我們不能說佛有始或有終。他已經成佛很長時間了,而且還要作很長時間的佛。這是《法華經》的第二個主要教義。

  坐在靈鷲山上,我們仍然處在曆史層麵上。突然間我們聽到"善哉!善哉!"。此時終極觸摸到了我們。我們抬起頭來,看見了多寶佛這位不朽之佛的寶塔,我們抬眼看他,這是我們對終級的第一瞥。我們非常想打開塔門,直接看到終級之佛,但這中間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需要我們導師的幫助。門關著,阻止我們看見終極真實。這道門是什麽?它就是我們的無知、概念、分別和知見。這道塔門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試圖幫助我們,他說,"為了開啟這道門,我需要召回我的遍滿宇宙一切處的所有化身。當他們回到靈鷲峰時,我就能打開塔門。"於是他放出大毫光,照亮了十方,我們看到很多佛土,每一佛土裏都有一位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現在我們能夠放下釋迦牟尼是一個人的想法了。所有這些佛都是釋迦牟尼,他們都坐在蓮花座上,講著《妙法蓮華經》。門現在打開了,但是使我們能夠看見多寶佛的條件仍然不成熟。佛菩薩們能夠通過那道門看見他,可是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坐在另一個國土上。佛知道我們的願望,於是他用心力把我們慢慢地舉到空中。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超越曆史層麵,與身處浩渺之太空的終極層麵的佛菩薩們處於同一個高度,然後才能看進寶塔裏去,見到多寶如來。

  如果我們仍然有這種觀念,即多寶佛和釋迦牟尼佛屬於兩個世界,終極層麵之佛和曆史層麵之佛是二非一,那麽這個觀念就在我們突然看見了多寶佛分半座給釋迦牟尼、讓他與自己並排坐的時候被打消了。佛還能夠采取什麽其它方式來幫助我們明白這一點呢?《法華經》和《華嚴經》是古典詩作中的最好的兩部。就詩歌想象所涉及的範圍,沒有人能超過印度人的心靈。印度人用他們的想象力表達了最深刻的覺悟。單是多寶佛及其佛塔的比喻,就已說明了很多道理。在那時的印度,像摩訶波羅多(Mahabharata)這樣的戲劇很受歡迎,它們影響了表達法義的方式。這是《法華經》、《維摩詰經》以及其它經典被以戲劇化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原因之一。請你們通過這些比喻、詩歌和對話體驗佛陀的教義吧。

  在《法華經》第十五品裏,發生了一件精彩的事情。很多國土的菩薩們都雲集在靈鷲峰,他們問候釋迦牟尼佛,並對他說:"世尊,我們幫您教化來了,因為這兒太需要了。"佛陀回答說:"謝謝你們,不過,在這個佛土裏,我們已經有足夠多的菩薩了,你們可以回到自己的佛土 ,在那裏度生。"在這裏,佛陀表示了他對自己這個佛土上的弟子們的信任,而這之中也包括你們。接著他放出更強烈的光芒,大地震動,無數菩薩從地湧出,他們的出現和言談都是非常莊嚴優美的。他們走向佛陀,接足作禮,說:"世尊,我們能夠照顧好這個佛土,我們不需要別的菩薩。他們可以在自己的佛土教化。"佛陀回答說:"是的,你們說得對,這裏已經有足夠的老師來照顧這個佛土了。"然後,謝過了那些從他方佛土趕來的菩薩們,他說:"你們可以回去了,你們自己的佛土需要你們。"這個情景非常像我們今天的情形。很多菩薩老師正在西方湧現。每當我們在梅村舉行傳燈法座、認可某個人可以講法時,那是一個令人快樂的時刻,它表明菩薩老師們正在這個國土湧現。我們必須支持這些菩薩們。每當一個菩薩"從地湧現",我都很高興,大家都深受鼓舞。在梅村,每逢三月,就會有一大片成百上千株水仙開放在上哈姆雷特(Upper Hamlet)的一座小山的山坡上。我第一次看到這麽多美麗的黃水仙燦爛地從地湧出來的時候,我想到了《法華經》裏的這個意象,於是我們把那個山坡稱為"法身之寶"。

  這時彌勒菩薩問佛陀:"世尊,您是三十五歲開悟的,行化才不過四十五年,您怎麽會有這麽多出色的學生呢?有這麽多從全宇宙趕來的菩薩?這就像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卻有七八十歲的孩子。"佛陀說:"你不明白,因為你隻是從曆史層麵來看我。當你從終極層麵來看我時,你就會明白我是怎樣擁有成千上億的學生的。他們不但能夠照顧好此國土,還能照顧好很多其它國土。"

  在《法華經》第二十三品中,我們進入了第三個層麵,我們可以稱之為"行的層麵"。佛菩薩們為了行動,為了濟世度人,為了做需要做的事情,從終極層麵來到了曆史層麵。在這個層麵上,我們看到的第一位菩薩叫"藥王"。他的修行是,應以何身幫助眾生,即現何身。若需現政治家、警察、男人或女人身,便一一現之。我們每個人都有多種身,藥王菩薩教我們如何在相應情形下使用最需要的那種身,以便得到最佳的療救效果。藥王之道就是獻身、信任和慈悲,他不遺棄任何人、任何東西。

  在第二十四品中,我們遇到妙音菩薩。他已得種種三昧,其中包括"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當眾生以有相的語言說話時,他也以有相的語言說話;當眾生以心理語言說話時,他也以心理語言說話;當眾生以"性"或"毒品"的語言說話時,為了度他們,他也以"性"或"毒品"的語言說話。在他過去生中,妙音菩薩曾以音樂供養佛。他從終極層麵來到我們這個世界,為了建立起真正的交流,他講一切語言,並使用音樂作為手段。接下來我們遇到了觀世音菩薩。他是大地之子,代表著我們這個世界最需要的行為慈悲。如果你很慈悲,為了給別人提供幫助,你會隨時現身。佛陀說:"任何聽到觀世音菩薩名字的人,將能夠度過一切災難。"觀世音菩薩以觀音法門來教化眾生。如果你修習觀音法門,你將能滅除很多痛苦和煩惱。當你身處地獄、被嗔怒和憎恨所吞噬時,如果你用心去體會觀世音菩薩,地獄之火將化為清涼的甘露。當你身陷苦難之海,麵對無數狂風巨浪、妖魔鬼怪時,如果你呼喚觀世音菩薩的名字,你的苦難將會有轉機,你將得到拯救。當你被鎖鏈所捆縛時,如果你念觀世音菩薩,你將得到解脫。當你察覺別人想用毒藥害你時,如果你念觀世音菩薩,你將不會受到傷害。不管你在哪裏,因為觀音菩薩有"尋聲救苦"的特性,隻要你祈喚他,就會得到感應。

  觀世音菩薩成就了五種觀:(1)真觀。即契入實相,擺脫虛妄觀念和名相,進入了真如。(2)清淨觀。當觀念和矛盾消溶之後,我們就擁有了清淨無妄的心境。(3)廣大智慧觀。即般若波羅蜜,體證到"空"和"互即互入"的本性。(4)悲觀。即了知眾生的痛苦,並尋求使眾生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方法。(5)慈觀。深入觀察眾生,知道做什麽能夠給眾生帶來幸福,就去做什麽。觀世音菩薩永遠與眾生同在。無論何時,隻要我們需要他,我們就可以通過修習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來與他相感應。我們可以通過三個門進入《法華經》。第一個門是通過曆史的層麵,即色相和現象的層麵。第二個門是通過終極層麵,即實體、本性和本體(noumena)的層麵。第三個門是通過行動的層麵。在這個層麵上,我們努力為眾生服務,得到眾多值得效法的菩薩們的指導。如果你有機會研讀和實修這部妙經,我知道你將會發現那是一種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