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年圖文

謝謝大家與我的文字互動
正文

仰觀三國:曹操

(2011-10-26 23:11:48) 下一個

【仰觀三國】曹操

性格是一個多重世界

德國文豪赫塞曾對人的性格作如下的描述:

「每一個人都不是單一的個性,而是一個多重的世界,一片繁星熠熠的天空,五花ハ門的混合體......」

人性格中存有的多重世界,也是近代文學界精心挖掘的一個新領域.由於手法別於傳統古典作品中的「ニ分法」,因而麵貌離奇新穎,往往綻出令人目眩神移的特殊景觀

西方大師除了赫塞外,斯坦達、卡夫卡、紀德及麥爾維爾等亦皆循此途徑探索,為了解多元人性提供了有力的旁助.俄羅斯的杜斯妥也夫斯基更是此中高手,在其「罪與罰」及[附魔者]等代表作中,皆有淋漓盡致的發揮.


圍繞了太多的複雜


[三國演義]所描繪或塑型的人物中,曹操是較多引起後人争議的一個.原因在於他的生命圍繞了太多的複雜.其性格行事表現的多元,亦庶幾近乎西方文學中所刻劃的範疇.

我們無意拿自己民族精典之作中的人物去俯就西方文學中的模式,這或可視作另一角度的輔助說明.那就是;西方大師們近百年來對人性的洞識及刻繪,在早於他們數百年的明清小說裏業已存在了.

由於曹操的複雜,如果僅用一個我們認為是準確的語義去詮釋,不僅會對其失去全麵性,也可能會摧毁書中我們未能細察的一切.

曹操的複雜,在於他的所行所思,不是朝著一個方向幅散,往往呈現出反向的極端.諸如;無情的狹窄和任性的寬大;過度的疑忌和任情的坦信;恢宏的オ略及詭異的狡黠等等.凡此類似極端的心性,皆在他身上於因應不同的時空而交互出現.

曹操在其外在世界中能有豐碩的收獲,亦端賴在這两極的生命線上能長袖善舞.同樣,其靈魂領域未能臻於超凡入聖之境,亦於他心性擁有這些「不同」.

過度的疑心,是曹操性格中較為突顯的一麵.呈現在他身上的「疑心」,已遠遠超過常人所持有的敏感度,因而,衍生出的種種亦幾近病態.這不僅為周遭的世界帶來碰撞,也出現許多讓人心悸的悲劇.典型的代表,是某刺董卓未遂後,呂伯奢一家老小的遇害.


寧教我負天下人


曹操謀刺董卓未遂後,乘駿馬連夜逃出都門.到中牟縣時,被守關軍士捉獲.縣令陳宮感於曹的義行,拋家棄官,和他一齊亡命天涯.途經成皋,遇到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曹痛陳前事,好心的呂伯奢留他們在莊內下榻,並吩咐家人殺猪款待.在呂伯奢外出沽酒時,發生了一幕動人心弦的滅門惨劇.

「操與宮坐久,忽聞莊後有磨刀之聲.操曰:『呂伯奢非吾至親,此去可疑,吾竊聽之.』两人潛入草堂後,但聞人語曰:『縛而殺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獲.』遂與宮拔劍直入,不問男女,皆殺之.一連殺死ハ口.搜至厨下,卻見縛一猪待殺.宮曰;『孟德心多;誤殺好人矣!』急出莊上馬而行.行到ニ裏,隻見伯奢驢鞍前轎懸酒ニ瓶,手攜果菜而來,叫曰:『賢侄與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可久住.』伯奢曰:『吾已吩咐家宰一猪相款,賢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請轉騎.』操不顧,策馬便行.行不數步,忽拔劍複回,叫伯奢曰:『此來者何人?』伯奢回頭看時,操揮劍砍伯奢於驢下.宮大驚曰:『適讒誤耳,今何為也?』操曰:『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安肯幹休?若率眾來追,必遭其禍矣.』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默然.」


不循常人劃出的生命軌跡


「三國」一書,描繪了眾多英雄人物,由於他們麵對外在世界持有的價值觀有異,以致諸多仁人誌士,時而聯翩並駕,時而中道分手.也基於此,我們能看到更遼闊而多變的世界.

曹操對這個詭譎的世界,有其獨具的「慧眼」.他深深洞悉到,如要在這個布滿著險惡的人生大舞台上出場,那絕不是循著常人曾經規劃的軌迹可以邁越的.隻是,這個屬於他的慧眼,伴隨著一份酷烈的信念;一旦能排除影響他自身存活的諸種障礙,即便埋盡生靈,亦在所不惜.於是,生命之輪輾過時,往往玉瓦俱碎.此信念儼然如著魔般,伴隨他至生命終結.

但,曹操卻又在征戰中流露出出人意表的寬大.此不僅與其心性不符,且作風不同凡響.擊敗他可畏的對手袁紹後,他卻寬恕了為袁紹寫檄文討伐他的名士陳琳.

那篇被稱為絕世妙文的檄文,洋洋灑灑數千言,陳琳援筆立就.「檄文傳至許都,時曹操方患頭風,卧病在床.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

一篇文稿能令人頭風頓愈,感力之巨,可以想見.這篇檄文可能是演義文本所附錄的篇幅最長的名文了.句法樸拙有力,對曹操的不忠及私行的卑劣,極盡描繪之能事.且對曹家世之詆毀亦不遺餘力.但後來淪為階下囚的陳琳,卻出人意表的免於死難.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眾將請曹操入城.操方欲起行,隻見刀斧手擁一人至,操視之,乃陳琳也.曹謂之曰:『汝前為本初作檄,但罪孤狀,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左右勸操殺之;操憐其才,赦之,乃命為從事.」

官渡一戰敗了袁紹後,曹操「於圖書中檢出書信一束,皆許都及軍中諸人與紹暗通之書.左右曰:『可逐一點對姓名,收而殺之.』操曰::『當紹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盡焚之,更不再問.』

諸多任性的寬容,透出曹操憐才惜將的情懷.

愛才雖是曹操私心情結的反映,亦是當時逐鹿中原不可或缺的條件.曹當初看到陳琳所寫的檄文時,即表露了這方麵的洞識.曹操看完檄文曾問旁邊的曹洪:「此檄何人所作?」曹洪回說:「聞是陳琳之筆.」曹操笑說:「有文事者,必須以武略濟之,陳琳文事雖佳,其如袁紹武略之不足何?」

文事濟之以武略,確也是曹操的長處,袁紹早年和曹操兵戎相見最終的敗滅,也是未能以武略和手下眾多的文事相濟.曹在河北擊潰袁紹,聽聞紹未能盡納手下文士良謀,曾慨乎歎出:「河北義士,何其始如此之多?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則吾安敢正眼覷此地哉?」

和關公的邂逅及得而複失,可能是曹操終其一生,深加歎惋和憾恨的事.

它不僅顯現了曹操對忠義將才的欽慕,也暗暗透出在不同曆史時空的無奈下,人間種種交臂而過,知己驟然流散的感人際遇.


恨吾福薄,不得相留


關公早年在土山曾以「三事」之約暫降曹操.曹操為獲得關公的心轉意歸,相送綾錦金銀.「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外加異錦戰袍及赤兔千裏馬,禮遇厚待以極.而難忘桃園結義之情的關公,最後還是「掛印封金」而去.

曹操看到關公臨行留下的書信時驚然呼出:「雲長去矣!」

手持書信,口呼:「雲長去矣」,畫麵感人.狀出生命中想極力保留的驟然失去的悵然!

關公走後,左右進言追殺,曹操置若罔顧,反而對大將張遼說:「雲長封金掛印,財賄不足以動其心,爵祿不足以移其誌,此等人吾深敬之.想他去此不遠,我一發結識他做個人情.汝可先去請住他,待我與他送行,更以路費征袍贈之,使為後日紀念.」

追上關公後,黃金一盤被關公以「區區繳勞,何足掛齒」婉謝了.曹操不無感慨的笑說:「雲長天下義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錦袍一領,略表寸心.」


廝殺世界浮現的美麗


關公「恐有他變,不敢下馬,用青龍刀尖挑錦袍披於身上,勒馬回頭稱謝曰:『蒙 相賜袍,異日更得相會.』遂下橋望北而去.」

「曹操自引眾將回城,於路歎想雲長不已.」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悱惻情境,未必全然顯現於男歡女愛的柔情世界,剛毅嚴肅的英雄天地裏,依然有令人掩卷處.「於路歎想雲長不已」一句,不是悵然於一個將才的喪失,可看作是一個崇高理念的一去不返.

關公用刀尖挑起戰袍,隨同的大將許褚說:「此人無禮太甚,何不擒之?」曹操說:「彼一人一騎,吾十餘人,安得不疑?吾言既出,不可追也.」

此情此景,身旁諸將未必解意.曹操和關公的交集,已打破「敵我」及「順逆」的界碑.關公挑起所贈之袍,代表對曹操那份孺慕義士之情的認同和接納.

曹操放任關公的離去及橋邊贈袍,和多年後在華容道,關公動故人之情放過曹操前後映輝.廝殺的世界裏,依然會浮現由潛藏人心的高貴情操所孕育的美麗.


不負大丈夫之誌


赤壁之戰是曹操生命中一個重要的分水嶺.ニ十餘歲時謀刺董卓未遂後的逃亡,展開了他和群雄逐鹿中原的浩蕩生涯.其間跌宕起伏的種種,可從他五十餘歲大軍下江南時,在戰船上的數句豪語中看出梗概.曹操橫槊對諸將說:「我持此槊,破黃巾、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誌也.......」

然,生命藍圖中最沉重的一筆的赤壁之戰未能如願,是他畢生的遺憾.但卻給當時他的對手們帶來峰回路轉的生存局麵;三方的鼎立,於焉而成.

赤壁之戰的潰敗,係於幾個突如其來的因素;曹操誤信中計的蔣幹盜來的書信,殺了手下持之以重的两個水軍都督都蔡瑁和張允;相信了吳猛將黃蓋的詐降;聽從了謀士龐統的連環計;諸葛亮的南屏祭風等等.


泰山作芥子


其中,除了諸葛亮的借風屬於「玄之又玄」,常人不可識曉的「天道」範疇外,餘者三事,以曹操的才略見識,似乎皆可避免.

蔡瑁、張允是曹操待之甚厚的重用之將,突然暗通東吴,無明顯緣由.卽便有此暗擧,周瑜何等機敏謹慎!此暗通款曲的軍機密件,豈會掉以輕心的落入泛泛平庸的蔣幹手中?

黄蓋身受東吴三世厚恩,和孫權情同手足,耿直忠義,牢若磐石.卽便被周瑜痛責,亦未必會萌生背吴降曹之心.

龐統為名震圜宇一代名士,怎能為胸無點墨,且才智卑庸的蔣幹說動而驟然過江?况囿於才智的蔣幹,前番南下,意欲畫虎,反成類犬.此番再度涉江,又焉能另出壯擧

曹操一生善疑,此數件攸關生死大局該疑之事,反倒不疑了!蔣幹盜來的書信,黃蓋的詐降,在事發之初確也曾引起曹的疑念,但旋生旋滅,竟為所動!

曹操當年殺了呂伯奢一家老小,是把芥子擴大成泰山.而赤壁之麵對真正壓來的泰山,確又輕率的把它當作芥子了.這似乎是能明察世事、洞悉人心的的曹操不該有的.如果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一失的代價也未免太大了.


哀哉!痛哉!惜哉!


《三國》一書,結構宏偉,力道萬鈞.包括赤壁之戰在內的諸多篇章,堪稱絕唱.然,畢竟是演義,難脫浪漫色彩.後世的讀者卻於欣然投入寫書人的文學幻想下,把那些真實性略嫌薄的部份輕輕的放在一旁了.與其說作品本身不自覺的滿足了許多人同情劉備和東吳的心結,不如說是文本夲身的魅力强勢的牽引著讀者朝此趨向走.亦是才華橫溢的羅貫中得意之筆的成功處.

曹操親率ハ十萬之眾浩然南下,最後落荒北遁,回顧所隨,止有ニ十七師.到了南郡,驚魂甫定的曹操忽然仰天慟哭.隨同的人問起:「丞相於虎窟中逃難之時,全無懼色;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馬已得料,正須整頓軍馬複讎,何反痛哭?」曹操雲:「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曹操說罷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所哭的奉孝(郭嘉),是早歲跟隨曹操北征卻英年早逝的謀士.死前曾留下遺書一封,內藏征略遼東的大計,讓曹操得以坦然竣功.

赤壁之戰全軍覆沒,曹操敗走之際未嚐吐露片言蘋字的悔語.此時捶胸哀號出「哀哉!痛哉!惜哉!」似有無限深埋心底的悲痛.讀至此處,竟亦令人為之低迥.當時精兵ハ十萬,將佐俱在,唯缺英才謀士.致使江南功敗垂成.哀號的底蘊裏,亦應有豪傑之士的千年孤寂?


壯舉成空的英雄悲劇


曹操的哭號,不止在於一場戰爭的垂敗,也在惋歎生命中營造良久的壯舉,最終歸於幻滅的徒勞.廝殺競技場的爭奪,圖窮匕現的最後不外是「成」與「敗」,乾直無飾的演義文本,不僅精要的勾勒出成敗的過程及結局,筆髑傳達的那份英雄人物的悲劇感似乎更具張力.

由於赤壁的敗北,伴隨著曹操的許多建樹諸如破黃巾,擒呂布及滅袁紹等豐功偉業,皆隨著這埸戰爭的失利而為之縮小.

曹操難以彌補的損傷,卻給他的對手們帶來豐饒的「酬勞」;無立足之地的劉備,得以在荊州重建家園;魚米之鄉的孫權,亦得以好整以暇的築籬圍舍.這是戰爭無法預知的因果和超越强予强求的回饋.

曹操終其一生有個暗盤於心的念頭;那就是取漢而代之的稱帝大業.這份野心,可能在他早歲入京勤王,身登權利寶座後即萌生了.他把這個隱隱當作他攀 的一個生命高峰.從破黃直到後來的下江南,皆是為攀登這個高峰鋪路.

曹的學養高出同時代的諸人甚多,春秋大義的理念,對他這番雄心必然有相當的牽扯.為了活在現實的自己,還是為了曆史中的自己,心念起滅,必然出現過相當的掙紮.

對夕暉殘照的漢王朝,曹操未必有那份忠心維護到底的高古情操.但從書裏的種種,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對帝位的誘惑有相當的神往.在位極人臣的歲月裏,勸他取漢稱帝的進言者不乏其人.曹雖謙辭,然語多曖昧.稱帝之擧,影影綽綽,呼之欲出.但「高處不勝寒」,曹操最後的生命,也由於欲建一類似帝王的寶殿,去砍伐一株高十餘丈的大梨樹而告終.


獲罪於天


興建「建始殿」缺乏堪作棟梁的巨柱,手下的蘇越說:「此去離城三十裏,有一潭,名躍龍潭.去有一祠,名躍龍祠.祠旁有一株大梨樹,高十餘丈,堪作建始殿之梁.」「操大喜,即令人工到彼砍伐.次日,回報此樹鋸解不開,斧砍不入,不能斬伐.操不信,親領數騎,直至躍龍祠前下馬,仰觀那樹,亭亭如華蓋,直侵雲漢,並無曲節.操命砍之,鄉老數人前來諫曰:『此樹已數百年矣,常有神人居其上,恐未可伐.』操大怒曰:『吾生平遊曆普天之下,四十餘年,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無不懼孤;是何妖神,敢違孤意?』言訖,拔所佩劍親自砍之,錚然有聲,血濺滿身.操愕然大驚擲劍上馬,回至宮內.是夜ニ更,操卧睡不安,坐於殿中,隱幾而寐.忽見一人披發仗劍,身穿皂衣,直至麵前,指操喝曰:『吾乃梨樹之神也.汝蓋建始殿,意欲篡逆,卻來伐吾神木!吾知汝數盡,特來殺汝?』操大驚,急呼:『武士安在?』皂衣人仗劍欲砍操.操大叫一聲,忽然驚覺,頭腦疼痛不可忍;急傳旨遍求良醫治療,不能痊可,眾官皆憂.』


最後閃現的崇高


會在睡夢中殺人的曹操,竟會在睡夢中為人所砍殺.文本中這段貌似神話般的描述,似也蘊含著寓言的象徵;曹操生平砍殺無數,最後却去砍他不應砍的!生前寧負天下人,最後卻負了冥冥中絕不該去負的!

接著,曹操睡至半夜時,「忽聞殿中聲如裂帛,操駑視之,忽見伏皇後、董貴人、ニ皇子並伏完、董?等ニ十餘人,渾身血汙,立於愁雲之內,隱隱聞索命之聲,操急拔劍望空砍去,忽然一聲響亮,震塌殿宇西南一角.操驚倒於地,近侍救出,遷於別宮養病.」

群臣向病危的曹操奏建:「大王當命道士設醮修禳.」曹操歎說:「聖人雲:獲罪在天,無所禱也.孤天命已盡,安可救乎?遂不允設醮.」

認為自己獲罪在天,不願命道士設醮修禳,於接受死亡的命運,仍是豪傑氣魄的表露!此擧亦彷佛折射出法國已故文豪斯坦達《紅與黑》些許神韻;書中主人公誌利安為一己的尊嚴,拒絕來自周遭的一切帶有憐憫的救助,豪邁接受走上斷頭台的命運!這是曹操生命終結時呈現的最後之.


燕子樓空  
 

臨終時,曹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諸侍妾,且囑曰:『吾死之後,汝等須勤習女エ,多造絲履,賣之可以得錢自給.』又命諸妾居於銅雀台中,每日設祭,必令女伎奏樂上食.......囑畢,長歎一聲,淚如雨下.須叟,氣絕而死.」

嘯傲一世的曹操,不會為自己麵臨死亡而下淚的,那不是他心性的本色.他的下淚,或許是太多的過去在此瞬間湧進;銅雀台本為東吴ニ喬而建,這個美夢亦隨赤壁之敗而破滅.

傾國傾城的ニ喬,一直是曹操魂牽夢係的.他一生攻城略地,所欲者幾皆如願以償,唯獨此生「暗戀」的「桃花源」,最後是「未果」,且「尋病終」.

「分香未可謂無情」.他把一生收藏的名香,最後分贈給身邊的諸妾;是否是他隱藏了一生的思念的投射?果爾,這份淒美的情懷,將是他最美的陪葬.

而從未獲得他心底真情的眾妾.最後所得到的,隻是他臨終施給的一些「餘香」.尤不堪的是,伊等現有之荣華,於曹操身故後恐亦不可長駐.位極人臣之妻妾,剩下的餘生仍須仰賴「多造絲履,賣之可以得錢自給.」以曹之位尊勢顯,得以進身為妾,姿容定然不凡.諸麗人晚景之不堪,可以想見.


殘疾的偉卓


曹操生前盡管未能並吞蜀吳,荣登帝位.然洞悉時事,知人善用且慧黠多才,無疑是同時代中較為卓越的.然,卓越不等同偉大.一如生活水平,絕不等同於生活品質.卓越徧重於應對外在世界的能力及菅造;而偉大所蘊涵的,似應納入人格的範疇.

偉大的生命,容或含有卓越,但應不僅止於此,它應具有感召後人的行為質地,以及能為後人帶來不朽啓示的思想.而偉大的心靈;這也許是構成「偉大」最重要的;那是一份「以天下蒼生為念」的悲憫情懷.

凡此種種,曹操似均付闕如.他在營造自己「卓越」的過程中,卻留下讓後人心悸難以抹滅的種種.

除了善良的呂伯奢一門老少遇害外,衣帶詔事發,殘殺了已有五月身孕的董妃.他取了一條白布練,叫武士將她勒死在營門外.....

後父伏完的討曹書信被搜出後,曹遷怒之餘,進宮捉殺其女伏皇後.伏皇後躲入壁中,被「甲士破壁搜出,華歆親自動手揪後頭髻拖出.」拖到曹操麵前,操命手下人用亂棒打死,伏皇後所生的两個小皇子都被鴆殺.....

两軍對壘,殺戮雖曰不仁,然勢所難免.而「敵逆」既除後,猶酷殺弱婦幼童,心手未免過於狠烈矣.

「是非成敗轉頭空」,唯有慈悲會留下來.曆過苦難的世世代代的後人,唯有慈悲他們才會接納.亦唯有慈悲能撫平創傷,能鼓舞激發後世的人再往前走.

集武,才略及智慧於一身的曹操,或許就缺少那麽一份悲憫的慈心,贏得了生前的當下,卻失去了身後的永恒.生命的圖形所輻射出的,卻是一幅殘的偉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