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象 己巳(坤下艮上 剝)再造唐朝,上皇還京
讖曰
非都是都
非皇是皇
陰霾既去
日月複光
頌曰
大幟巍巍樹兩京
輦輿今日又東行
乾坤再造人民樂
一二年來見太平
金聖歎:「此象主明皇還西京,至德二載九月,廣平王俶、郭子儀收複西京,十月收複東京,安史之亂盡弭。十二月迎上皇還西京,故雲再造」。
眾解精華
1. 解讖
【非都是都 非皇是皇】
不是國都的靈武成了京都,太子成了皇帝。
安史之亂皇室逃離長安,玄宗逃往蜀中。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暫以靈武為京都,把玄宗尊為太上皇。
【陰霾既去 日月複光】
安史之亂平定,天下重見太平。
2. 文征解卦
卦為「剝」,下半部分為坤,指地;上半部分為艮,指山。
大象為「山石崩而落於地,五陰迫一陽,正義被損」,又「群陰剝陽,有去舊生新之意」[2];運勢為「惡運纏身,防被女子及小人連累」。
「惡運纏身,防被女子及小人連累」:肅宗正是這樣。他先寵信宦官魚朝恩,讓魚主掌兵權導致大敗,還聽信魚的讒言貶黜大帥郭子儀。之後信用宦官李輔國專權,又寵信皇後張良娣幹幹預政事。肅宗病重,張皇後、李輔國都想政變,李輔國反先,帶兵進宮把張皇後從肅宗病榻前拖走殺掉,肅宗受驚無人過問,當天駕崩,正是「群陰剝陽,去舊生新」。
「正義被損」:玄宗寵信奸相楊國忠,不聽郭子儀之言,結果丟了潼關,致使郭子儀在河北輝煌戰績付之東流,不然安史之亂早平定了;肅宗即位後寵信宦官,罷黜了郭子儀,等到時局不可收拾了才再啟用他;代宗即位後依舊信用宦官,削了郭子儀的兵權,等到史思明再次攻下了洛陽,又不得不啟用郭子儀;安史之亂平定,代宗又聽信宦官,又收了郭的兵權,於是招來了《推背圖》下一象的大難。
可見「剝」卦與本象對應的曆時階段完全吻合。
3. 解頌、圖
【大幟巍巍樹兩京 輦輿今日又東行】
「大幟」:旗幟。「兩京」:唐朝稱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京。
「輦輿」:皇上的車駕鸞儀。與圖中相應。
本句指757年九、十月,郭子儀和掛名元帥廣平王李豫[1]收複長安、洛陽,十二月,唐玄宗從西蜀(四川)向東返回長安京城。
【乾坤再造人民樂】
收複兩京視為乾坤再造,兩京人民見安樂。
「乾坤再造」:指郭子儀再造唐朝:郭子儀受命於危難之中,屢建奇功,收複兩京之後,肅宗對他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
「人民樂」:兩京人民初見安樂。似又指郭子儀深受人民的愛戴。
【一二年來見太平】(陳曦試解)
讖語的設謎,有時故意在字麵上把人引向歧途,才能既不泄漏天機,又隱含真意,否則當世就被看破了。本句往往被理解為:再有一、二年就太平了。而對照史實,其喻意卻是:可惜見到的太平隻有一、二年。
757年收複兩京,洛陽隻有一兩年的太平,759年五月又陷入史思明之手。761年,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史朝義即位。762年十月,唐代宗向回紇借兵,再次啟用郭子儀收複了洛陽。史朝義奔逃莫州(今河北任丘北),763年正月自縊。
安史之亂曆經7年3個月,至此徹底平息。但好景不長,下一象的兵災又要開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李豫:後來的唐代宗,初名李俶(音:處),原封為廣平王。
[2] 卦的各爻是由下向上演化的,「剝」最上麵是陽爻,故曰群陰剝陽,即將有變,是為去舊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