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背圖》歸序全解 (第4象) (圖)

(2007-10-06 19:08:56) 下一個

第四象 丁卯(坤下乾上 否)逼退武皇


讖曰

飛者不飛
走者不走
振羽高岡
乃克有後


頌曰

威行青女實權奇
極目蕭條十八枝
賴有猴兒齊著力
已傾大樹仗扶持


金聖歎:「此象主狄仁傑薦張柬之等五人反周為唐。武後嚐夢鸚鵡兩翼俱折,狄仁傑曰:武者陛下之姓也,起二子則兩翼折矣。五猴指張柬之等五人。」


一、陳曦試解

【飛者不飛 走者不走】

圖中:鸚鵡不飛,我五猴就不走——當麵逼武則天退位。

有人說「走者不走」指五王功成名就後沒有立即退隱,終遭陷害。雖是史實,但是,本象並沒有說他們被害的事。畢竟《推背圖》不是曆史書,每象有一個主題,圖、讖、頌、卦都是圍繞這個主題的,解釋得零散,不是《推背圖》之道。

【振羽高岡】

指圖中鸚鵡高高在上,喻女皇武曌。

【乃克有後】

被自己的後人克了。指武則天被迫讓位給三兒子李顯。


二、眾解精華

【威行青女實權奇】

青衣尼姑,奇女掌權,威行天下。指曾被迫出家的武則天當了女皇。

【極目蕭條十八枝】

「十八」:十八子是李,這裏用十八代指李。指李氏皇族幾被殺盡。

【賴有猴兒齊著力 已傾大樹仗扶持】

圖中五猴指張柬之等五人,齊心政變,匡扶了傾頹的李唐王朝。


三、文征解卦

「否」,音匹,下半部分為坤,指地;上半部分為乾,指天。

卦象為「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天地之氣不交,主閉塞不通」,運勢:「上下不和,百事不通」,正是本象所述的政變前後的時局。

四、史實精要——五臣逼宮

神龍元年(705年),82歲的武則天大病,男寵張氏兄弟禍亂。張柬之、敬暉、崔玄暐(音偉)、桓彥範、袁恕己五位大臣政變,入宮殺張氏兄弟,在病榻前逼武則天退位。武則天開始極其強硬,張柬之等人深知武則天言出不二、心狠手辣,於是毫不退讓,強逼武皇退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即是本象所說「飛者不飛,走者不走」。後來女皇隻好罷休,五人才退去。

次日武則天在女兒太平公主的勸說下退位,曾經被她廢掉的李顯,又當了皇上,恢複了大唐國號。

------------------

以下是本象所預指的曆史事件的後續:

五人擁立李顯複位後,功成名就。政變時雖抓、殺了一些異己,但留下了武三思這個隱患。武三思設計給五人封王,明升實降,奪了五人的實權。後武三思又以五人誣陷韋後為由,將五人治罪流放,敬暉、桓彥範、袁恕被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