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背圖》歸序全解 (第2象) (圖)

(2007-10-05 17:11:37) 下一個

第二象 乙醜(巽下乾上 姤)唐朝國運


讖曰

累累碩果
莫明其數
一果一仁
即新即故


頌曰

萬物土中生
二九先成實
一統定中原
陰盛陽先竭


金聖歎:「一盤果子即李實也,其數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凡二十一主。二九者指唐祚二百八十九年。陰盛者指武當國,淫昏亂政,幾危唐代。厥後開元之治雖是媲美貞觀,而貴妃召禍,乘輿播遷,女寵代興,夏娣繼之,亦未始非陰盛之象。」

一、眾解精華

【累累碩果 莫明其數 一果一仁】

以一盤果,喻唐朝國運,圖中一個果子代表一人,21果代表唐朝共21帝(高祖李淵至哀帝李祝),第4果無把兒,暗喻第4帝是女性。

【即新即故】

武則天做了皇帝,既是新皇,又是故人(過去的皇後)。

【萬物土中生】

唐朝始於公元618年,戊寅年,戊對應五行的「土」。

【二九先成實】

29乘10為290,喻唐朝國運290年。

《推背圖》都是按時間跨度紀年的,故唐朝從618~907年,《推背圖》記為290年,不是289年。

【一統定中原 陰盛陽先竭】

唐朝一統中原,但是不久陰盛陽衰,先後有武則天稱帝、韋後攝政、太平公主專權。


二、文征解卦

卦為「姤」,音:夠。下半部分是巽,指風;上半部分是乾,指天。

「姤」卦有「陰長陽消,桃色糾紛」之意。正合唐朝宮廷實情。三位專權女性,養男寵,穢亂朝政。「姤」:拆字為女後,喻女後專權。

圖中演示了1~6象的卦象演化,陰漸盛陽漸衰的規律極為明顯。

圖、讖、頌、卦的寓意「四位一體」,堪稱絕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