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象 辛巳(艮下艮上 艮)劉太後主政
讖曰
天下之母
金刀伏兔
三八之年
治安鞏固
頌曰
水旱頻仍不是災
力扶幼主坐靈台
朝中又見釵光照
宇內承平氣象開
金聖歎:「此象主仁宗嗣立,劉太後垂簾聽政。旁有一犬,其惟狄青乎?」
一、眾解精華
1. 解 讖
【天下之母】:指宋仁宗養母劉太後,即垂簾聽政輔佐仁宗的章獻太後。
【金刀伏兔】:「兔」:兔為卯,與「金刀」合劉字,繁體:「劉」。
【三八之年 治安鞏固】:3乘8為24,劉太後去世,仁宗親政時24歲。
本句指劉太後去世,仁宗親政,國家治理安定,江山鞏固。
2. 解 頌
【水旱頻仍不是災】:指劉太後興修水利,使水旱都不是大災了。
【力扶幼主坐靈台】:劉太後全力輔佐14歲的宋仁宗即位,沒有發生權臣欺主、陳橋兵變之類的事。
有版本作:「力扶幼主鎮埏垓」。埏垓,音嚴該,指邊辟的地方。
【朝中又見釵光照】:指劉太後1022~1033年垂簾聽政。
【宇內承平氣象開】:劉太後治國,承平無戰事,朝政清明,廣開言論。
3.解 圖
圖中婦人顯然喻指劉太後。旁邊的犬,並非金聖歎所猜的「狄青」,劉太後去世時,狄青才26歲,尚未建立大功業。
圖中犬,當指仁宗,仁宗生於1010年,屬狗。古時稱兒為「犬子」。
仁宗直到劉太後去世才親政,14~24歲期間雖為皇帝,但無權,依附於劉太後,圖中犬蜷伏於婦人足下,即隱喻此。
二、文征解卦
卦為「艮」,上下兩部分都是艮,指山。
卦為「重山關鎖之象」大象:「宜止不宜進,阻塞之象」。似指章獻垂簾聽政期間,宋朝保守治國,對外邦沒有進取之意。
另:卦為「重山」,山上壓山,似指劉太後在仁宗之上,仁宗成年也無法親政,直到仁宗24歲太後去世,他才成為真正的統治者。
三、史實精要——章獻太後
1.《狸貓換太子》——莫把戲說當曆史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排演成了多種戲劇,在民間廣為傳唱,但這與曆史完全不符。
該故事出自清末成書的小說《三俠五義》,說的是宋真宗的妃子劉氏、李氏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心狠毒辣的劉妃將李妃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汙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將李妃打入冷宮,將劉妃立為皇後。後來劉妃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嬰在經過波折後被立為太子,並登上皇位,即仁宗。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並與流落民間與已雙目失明的李妃相認,而劉太後則畏罪自縊。
史實與此相差太遠:包拯是劉皇後去世4年才守孝完畢出任縣令的。真宗40多歲時,5個兒子都夭折了,劉妃讓自己的侍女李氏侍寢而孕,真宗和劉妃大喜,真宗向群臣說劉妃有孕,並在孩子出生前晉封劉妃為「修儀」,仁宗一直認劉妃為親母,可見李氏更象是「代孕」。
李氏因此隻得到「崇陽縣君」的封號,不久,李氏因生下一女被晉封才人,方正式成為妃嬪。但女兒又早夭。1032年李氏重病,已經垂簾聽政的劉娥晉封李氏為「宸妃」(宸音陳),但李氏當日命終。劉太後采納了宰相呂夷簡之諫,以皇後禮安葬李氏。
劉太後故去,仁宗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有人借此說劉太後害死了李妃。仁宗派李妃的弟弟開棺驗屍,見被水銀浸藏李氏身著皇後服飾,顏麵如生,隧明白了真相,向劉太後的牌位哭拜謝罪。
2.從打工賣藝,到母儀天下
劉娥家境貧寒,自幼喪父。13歲嫁給青年銀匠龔美,隨龔到京城謀生。她「善播鞀」[1] ,賣藝謀生,因美色被引薦給15歲的趙恒(後來的真宗,當時叫趙元侃)。趙情竇初開,對劉一見鍾情,欲把這個川妹子納為侍妾。趙的乳母秦國夫人大怒,把這個「灰姑娘」趕出王府。
趙恒把劉娥藏在了王宮指揮使張耆家,雖然公務繁忙又娶妻納妾,但仍不時去張耆家與劉娥相聚。15年後趙恒即位,劉娥入宮成為美人。皇後早逝,真宗在大臣不斷的反對中,1012年立出身卑微的劉娥為後。
劉娥是賢德之人,通曉古今,成了真宗的賢內助。她以身作則,樹立簡樸的風範,把皇宮內務治理得井井有條,每日還要幫真宗參謀朝政。
在以「出身」決定命運的封建時代,劉娥遭到了以宰相李迪、寇準為首的士大夫的反對,他們尤其反感劉娥參政。真宗晚年病重,事多托於劉皇後。真宗死前,「遺詔尊後為皇太後,軍國重事,權取處分」。
3. 垂簾聽政——「宇內承平氣象開」
劉太後垂簾聽政,號令嚴明,賞罰有度,廣開言論。
初期,宰相丁謂專權,向上用「群臣公議」脅迫太後,向下用太後招牌壓製群臣,甚至假傳聖旨逼李迪、寇準自殺,幸被二人識破。不到半年,太後找機會貶謫了丁謂一黨,穩定了朝政。
身為女流的劉太後,納諫的胸懷是曆史上少有的,太祖開創的廣開言論的風尚,由她發揚光大,著名的「魚頭參政」的典故就出自於此。
「魚頭」是魯宗道的外號,因為「魯」字以「魚」為頭,而且他極為耿直,官拜「右正言」,直言進諫象魚骨頭一樣噎人。
劉太後執政,第一個提拔了他,任命為「參政」。一次出宮時,太後車輦走在小皇帝的前麵。宗道正好碰見,急忙攔路跪諫:「夫死從子,婦人之道也,太後宜輦後乘輿!」太後指著他:「好你個宗道,其骨在頭,乃魚頭參政」!說完,「急令輦後乘輿」。
還有一次,劉太後曾請魯吃飯,問他對武則天的看法,魯麵帶氣色地說:「(武後)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轉身就走了。劉太後從此徹底打消了稱帝之念,還更敬重這個「魚頭參政」。後來有人向她進獻《武後臨朝圖》,被她當眾摔在地上。
人非聖賢,劉太後也有過錯,比如貶謫了一些進諫的大臣,但是眾臣依然進諫不斷,這也正體現了「廣開言論」的氣象。劉太後11年垂簾聽政,朝中出現李迪、王曾、張知白、杜衍、呂夷簡、魯宗道、範仲淹、狄青等名相賢臣。海晏河清,正是「宇內承平氣象開」。
元朝右丞相脫脫主編《宋史》311卷中提到:「自仁宗初立,太後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
1033年,宋廷祭太廟,65歲的劉太後劉娥想要穿穿天子袞冕,朝臣嘩然。最後拗不過,隻得將皇帝袞衣上的飾物減了幾樣呈上。劉太後祭奠回來的路上就染病了,一個月後去世,被諡為「章獻明肅」。宋朝皇後、太後的諡號都是2個字,顯然,仁宗給了劉太後的空前的榮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鞀:音陶,鞀鼓是一種撥浪鼓,有長柄,鼓兩邊綴有耳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