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逝水流年之四 春

(2008-01-08 20:07:41) 下一個

早上起床,一看天氣,57-69度。
春天來了?!我翻出了“四季”。
走在街上,樹上的鳥兒全誤會了,以為春天到了,不知愁地大聲啾鳴。地鐵在隧道裏穿行,火車的速度與小提琴的速度形成有趣的對比和競爭。出了地鐵,陽光明媚,心情大快,感覺自己一下變得跟麻雀一樣簡單,他們隻想著鳴春,我隻想笑。哈哈,我也誤會了。

這是四季中夏的第三樂章,描寫夏日的暴風雨。“…a violent summer storm sweeps over the fields”。


Antonio Vivaldi(1678-1741)是巴洛克時期的重要音樂家,在威尼斯的一間女子孤兒院任指揮和音樂教師多年。他在世的時候很有名,不過和當時大多數音樂家一樣一輩子都在為溫飽奮鬥。死後連墓碑都沒有一個,差點就被曆史湮沒,直到人們從J.S.Bach的文獻中發現Bach是他的扇子才重見天日,他的樂譜失而複得,充滿傳奇,他的作品在1950年以後又開始被廣泛演奏。四季是“藝術反映自然”(art as the reflection of nature)的典型範例。
我個人比較喜歡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和The Academy of Ancient Music錄製的四季。後者致力於恢複音樂的原貌,它錄製的Pachelbel Canon是最原味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