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菜鳥眼中的美第奇家族和文藝複興-1

(2009-06-26 19:06:36) 下一個

主要線索是按照以前 PBS 的一套節目 : 梅地奇 - 文藝複興的教父,然後就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八卦。

家族的徽章,不同時期上麵的球球數量有些變化。人家那時就講品牌,商標,他家的商號都掛這個標誌。

Giovani 。一個貌似謙和的精明商人,銀行家,奠定了家族三百年興衰的基礎

Cosimo ,文藝複興初期的藝術教父,他說他的興趣其實在花錢上而不是掙錢,當然是為藝術品花錢。熱愛古羅馬藝術,真正的行家,伯樂。

Medici 家族成為真正的有錢人,敢在政治上有所企望是從 Giovani 開始的,他們做羊毛絲綢生意,同時經營銀行,從他追溯三代,看到的是出生低賤的平民,從 Medici 的名字推斷,應該與醫藥一些關係。 Giovani 對客戶的要求高,不光追求利潤,更看中客戶的忠心。 這就是他有名的“朋友的朋友”理論。 他為人低調,卻野心勃勃,一心想把兒子 Cosimo 送上弗洛倫薩的統治者的寶座,為此做了很多鋪墊。當時意大利有五個城邦國家,佛洛倫薩是最重要最富有的一個。 Giovani 做的最有創舉的事是用錢買通關節,把一個洗心革麵的海盜推向了教皇的位置,他就是教皇 John 二十三世, Baldassare Cossa ,可想而知當時天主教會的黑暗與腐敗。教皇沒有忘記過去接受 Medici 家的恩惠,把錢存入他家銀行,通過他的影響,更多的教會把錢源源不斷地送到 Medici 家族的銀行,後來有人戲稱他家的銀行是“上帝的銀行”。當時佛洛倫薩是 Republics, 低級民主下的民眾有時很容易被人煽惑和利用,扇著扇著就流血了,一場架打到最後才明白是被某個有野心的家族利用了;當然高級的民主就是扇著扇著,扔幾個醜聞,大家上班有嗑嘮啦。 Giovani 一直打算將佛洛倫薩的統治權據為己有,藝術一直是他家的公關手段,他教育 Cosimo 要低調,居安思危,要等著“她”的召喚,也就是說,不要冒進,等著天下大亂,大家沒有錢的時候,佛市自然會召喚有錢的 Medici 家族,上位隻是時間問題。這個整天騎毛驢掖富的假善人終於在 1429 年去世了。 Cosimo 接過了父業, Giovani 的預言也實現了, Comiso 遭受監禁,差點以叛國罪被處死,雖然他是遭仇家陷害,但是,要處死他的表決確是來自市民投票,他用錢買通看守跑了,後改為流放,由於佛市的經濟出現嚴重的狀況,大家又隻好把 Cosimo 請了回來,成了佛市的無冕之王,據說當時重要的市政決定實際上都是在 Cosimo 的家中決定的。 Medici 家族的政治手腕和籠絡人心的手段是很有一套的,他家的錢和勢力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延伸到各個階層,每一個角落。

Cosimo 曾經在 Black Plague 後,到歐洲其他地方收集收手稿書籍,一生熱愛古希臘羅馬的藝術,身邊羅致了一批學者,思想家,藝術家。他認為有自由,寬鬆和愉快的環境,藝術家才能創造出好的作品,換一句話講就是寧要不聽話的有創造力的藝術家,也不要聽話的工匠。在他的縱容與包庇下,藝術家開始長脾氣了,其中有兩個人的脾氣最大。

1。Philipo Brunelleschi

在佛羅倫薩,大多數藝術品都收藏在博物館或教堂供人觀賞,隻有一個人的作品高高聳立,離著一二裏地就能看見,這就是 Philipo Brunelleschi 的 Dome : Santa Maria del Fiore ( our lady of flower ) 教堂的圓頂。這個教堂還有一個比較雷的中文名 : 百花聖母大教堂。 Dome 是文藝複興時期乃至整個西方建築史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



Brunelleschi 的父親是個一個公證官,在當時也是體麵人家,他家就住在大教堂附近,可以說是在教堂的“陰影”下長大的。由於他的堅持後被家裏送去做金匠學徒。 1402 年,他 24 歲,在與 Lorenzo Ghiberti 比武爭奪 St.Giovanni 大門浮雕項目時落敗(以後再說其中的過節),出走羅馬,一呆就是十好幾年,他與好友 Donatello 結伴,一邊做金匠掙錢,一邊遊“學”,一個研究古羅馬遺址的建築,一個研究雕塑,寧願錯挖三千尺,也不放過一寸,被人稱為“淘寶人”,誤認為他們在尋寶,事實證明他們尋找的是比珠寶更加珍貴的曆史文化財富。 Brunelleschi 常常不吃不喝不睡,醉心於古羅馬建築的研究,他有兩個心願:一是掌握古羅馬建築的真諦,二是完成佛羅倫薩的 Dome 。他們兩人的這段經曆為他們日後的成就打下了基礎。

1418 年,從羅馬回來的 Brunelleschi 已經 41 歲了,身材仍然矮小,衣著依然邋遢,還禿了頂,所以我不得不說,他很有才,而且還是天才。這樣的人物是得不到女人的青睞的,況且當時的藝術家大多單身,因為怕結婚找老婆會影響在藝術上的進一步追求。 Vasari 在“藝術家生平”中寫道: There are some whom Nature has created little of stature, but with a soul of greatness and a heart of such immeasurable daring that if they do not set themselves to difficult and almost impossible things, and do not complete them to the wonder of those who behold, they have no peace in their lives. 這 裏表揚的就是 Brunelleschi ,說他個頭不高,人小誌氣大,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41 歲的他在此時,事業上仍然是毫無建樹。不過,環顧四周,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古羅馬建築,這一點,圈內人士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Brunelleschi 終於等來了他的春天。 1418 年 8 月 19 日,佛市出了一份比武招頂的帖子,上麵說:誠招英才,製作 Santa Maria del Fiore 大教堂 Dome 的模型或設計方案,修建的方式不限,截至時間是九月底。被甄選出來的優勝者可獲得 200 個金佛洛林。這相當於一個工匠工作兩年多的收入。新近改名為 Santa Maria del Fiore 的大教堂始 建於 1296 年 , 原來設計是哥特風格的 ,是佛市最大的教堂,一晃 120 年過去了 , 前麵的建築師們把較輕的活兒都挑光了 ,就像 Wedding Registry ,等你緊趕慢趕跑去的時候隻剩下最貴的禮物了,真不厚道,如今 隻剩下一個寬度為 42 米的八角 “ 樓 ” 沒有封頂。教堂本身是佛城的象征 , 象征哪能缺頂,所以一定得封頂,而且還必須是圓頂,為什麽不沿襲哥特風格建個尖頂呢?嗬嗬,人家心裏懷著千年帝國舊夢,豈是尖頂可以打發的,人家羅馬人用混凝土做 Pantheon 神廟圓頂的時候,其他歐洲人還在茹毛飲血吧,所以這口氣一定得去爭。

Rome Pantheon 圓頂內部,這是Brunelleschi的靈感來源。

http://www.festaaziendale.it/public/fotogallery/Santa_Maria_del_Fiore.jpg>


Dome

在人們的印象中,古怪的天才一般都缺心眼。根據 Vasari 的記載, Brunelleschi 在爭奪 Dome 項目時表現出來的心計卻叫人大開眼界。當時 Dome 的建築師“篩選委員會”是由三個部分組成 : 教堂本身的人員,羊毛商人協會(這是 Dome 的讚助商,金主,由 Medici 家族把持),以及佛城的德高望重的公民。 Brunelleschi 對他們說:如果項目由我來做,就算有天大的困難,在上帝的關懷下,我也會想到辦法完成。如果隻是谘詢一下我的意見,恐怕得召集各國專家的,看大家的意見,然後挑最好的方案。這是個多麽自信的算盤:讓天下人都知道這個 Dome 非他莫屬。委員會找來了各國的專家。研討會如期舉行: Brunelleschi 參加了 Dome 模型的製作比賽,他花了 90 天時間做了一個房子大小的磚木模型,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然而在闡述設計思想是卻遇到很大阻力,因為他的觀點太離經叛道。大家都公認 Dome 需要支撐,所以設計要點在如果經濟巧妙地做好這件支撐。比如,有的人說在中間立一個大的柱子來支撐,老兄,到哪裏去找這麽高的木樁子?有的說,在 Dome 下的大廳中間磊出 300 英尺高的土台,相當於腳手架的作用,等圓頂修好後,把土搬走,反對者就很搞笑地說,在土裏摻硬幣,到時候叫佛市的市民來幫忙,錢也撿了,土也搬走了。 Brunelleschi 發言了,他說,我建圓頂不要支撐,不要很多木頭,也不要中間的柱子,成本不會太高。大家都笑他傻,他不服氣,讓他詳細闡明設計細節,他又不幹,還急得跟大家跳腳,先是雙方交換汙言穢語,比如他被人罵成“ an ass and a babbler”, 後來演變成 physical ,最後被人強行架了出去。他自己後來也承認,被人扔出去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不敢上街,怕被人認出來。然而他的想法卻得到一個人的支持,他就是 Cosimo 。從此以後阿布的 Invention 和 Cosimo 的 Ambition 手拉手地走在一起。

Brunelleschi 並沒有放棄,他采取個個擊破的辦法,開始遊說委員會成員,最關鍵的是有 Cosimo 的支持和信任。終於,他再次獲得陳述他設計的機會,他還是不願將具體的方案公開,主要為防盜版,連設計都是用 Code 寫的。根據 Vasari 的故事, Brunelleschi 提議,注意,這又是個圈套,如果誰能在大理石上立一枚雞蛋,項目就歸誰。雞蛋拿來後,大家都不能把雞蛋立起來,他接過雞蛋敲破一頭,自然就立起來了,大家都覺得上當,這明明是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切,這麽簡單,誰都會。 Brunelleschi 笑道:是啊,如果你們看到我的模型和設計之後,你們也能完成 Dome 。這個故事記載於 Vasari 的書裏,看得出 Vasari 對 Brunelleschi 還是相當厚愛的,連雞蛋這樣好的橋段都分配給了他。事情就這樣定了: Dome 由 Brunelleschi 來負責修。 1420 年,終於開始修 Dome 了。不過,還是給他分配了一個搭檔, Lorenzo Ghiberti, 他的死對頭與他一起負責 Dome 的修建。這樣一個注定的傳世之作怎麽能有 co-builder 呢?如果是一家人還差不多。 Brunelleschi 略施小計就把 Lorenzo Ghiberti 趕走了,這其中包括,不給人家看圖紙,裝病撂攤子,關鍵的時候斷鏈子裝無辜等等。

模型,後人仿做。

兩層設計。總的來說內層是接近圓形的菱形體,橡木做的經緯木架結構,互為支撐。 外層是磚結構,用魚骨頭法切成,這樣重力向兩邊分散,而不是向下。看了半天,我終於總結出自己也能看懂的文字。我對建築一竅不通,不過 Bruneleschi 的故事吸引著我知難而上。

磚頭的砌法,魚骨頭法。

在施工過程中, Brunelleschi 還解決了很多具體的問題:

比如用牛來做動力將磚頭運到上麵,解決了效率問題;在半空中建食堂,節約上上下下吃飯的時間,在酒裏摻水,保證上班質量,那時酒比水幹淨,大家都喝酒;還解決了勞資糾紛,炒掉罷工的泥瓦匠,馬上雇生手培訓上崗,鬧事的泥瓦匠一看這招不行,趕緊吃回頭草, Brunelleschi 又趁機減了他們的工資;十分注意安全問題,十六年裏,隻有三起惡性事故,很值得全世界建築隊學習。

1436 , Dome 終於完工了。當 Cosimo 站在 Dome 下麵,仰視它的時候,並不知道他和 Brunelleschi 的名字就在那一刻將永遠流傳,具體點說,在 500 多年後的今天俺也不正在學習文藝複興的曆史嗎?

Brunelleschi 還有一個在繪畫上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發現:平麵透視法。古羅馬人早就發現了透視原理,但隨著古羅馬帝國的滅亡,失傳了。是他重新發現了透視法。

Brunelleschi 卒於 1446 年,按照他的願望,被葬在教堂的下麵。

在他之後,另外兩個建築家完成了最上麵的“燈籠頂”( Lantern )和金球。

音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