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新娘”:隻是西方世界的浪漫
(2008-06-04 00:34:34)
下一個
又有人來“逼婚”,她的借口是希望成為“六月的新娘”。
我還是安慰她,別著急慢慢來,兩情若在長久是,有何在
意那June bride(六月新娘)的迷戀呢?
不錯,西方有句諺語:"Marry in June --Good to the man and happy to the maid".
(在六月結婚--新郎幸福,新娘快樂)。
June bride中的June是由羅馬神話是婚姻與家庭的保護神,負責掌管女性、
母性及婚姻,Juno(朱諾)的名字而來的。
她是天帝 (Jupiter)之妻。她也是相當於希臘神話裏天帝宙斯(Zeus)之
妻希拉(Hera)。 有人說,這是因為在北歐,5月剛好冰消雪融,冬去春來,
天氣溫和穩定每天都可以看到晴朗的天空。所以6月結婚最合時宜。
又有人說一般年輕人6月份正好從學校畢業後,不參加工作就直接
結婚步入家庭是最幸福的。 在日本也是最有人氣的結婚季節,這個
月除北海道以外的所有的地區都會有梅雨天氣,。
結婚典禮的人群移動在雨中無疑對招待的客人或媒妁都是不方便的。
無疑對新郎新娘增加更多的負擔。但是一部電影和電視連續劇
《六月的新娘》還有歌曲的流行是讓所有日本年輕人成了迷戀六
月新嫁娘的主要原因。
所以女孩們都喜歡選定六月當新娘,因為她們認為,六月是為被
天神祝福的月份!
西洋人還有些俗話,例如"April shower, May storm"(「四月陣雨,五月風暴」)
表示四、五月天候不佳,尤其不適宜結婚,所謂"Marry in May; you'll repent the day."
(「五月婚嫁,悔對當日。」)那麽該在什麽時候結婚最好呢?西洋人最羨慕“六月新娘”
(June bride),認為“Marry in June-Good to the man and happy to the maid."
(結婚在六月-新郎幸福,新娘快樂) 西洋婚禮和中國傳統不同的地方之一,
是他們的婚禮是以女方為主。婚禮的日期、地點和方式,大都由新娘(bride)和媽媽
決定,再征求新郎(bridegroom) 的同意。
決定以後,就要印發請帖(invitation card)了。 婚禮(wedding ceremony)多半在教堂
(church)舉行。隻受邀參加觀禮的賓客,送不送禮都可以,但若受邀參加婚宴
(reception或dinner等)的賓客,則應該送件禮物。
中國曆史上是農耕社會,六月的新娘對中國人來說沒有什麽特別大的好處。
人們更喜歡從日、月、星辰的變化來選擇結婚的日期。選在六月結婚的主
要目的,在於農忙增加人手的務實考量。在農曆時代的六月結婚,是為了
讓男方增加秋播種收割的人手罷了。如果新婚而懷孕,十個月後來到明
年的四、五月生小孩,坐滿月子後,又可以再度加入秋收的農忙季,所以
六月新娘是廣受歡迎的人力新娘,也可說是特別為新娘子“量身訂做”悉
心安排的任務型六月天。在父母包辦婚姻的年代,女方更多的是要迎合男
方的需要,對男方來說是一件好事而對女方來說,並不是一個浪漫的季節。
相反還將增加一番酸甜苦辣的忙碌操勞在等待著新娘子。
所以古往今來中國沒有“六月新娘”的浪漫。“六月才是結婚天”,是西方
人的一種穿鑿附會的“洋迷信”,事實上很多洋人也不信這一套,其他月
份也照樣有人結婚,而且照樣過得很好。其實重要的倒不是時令的問題,
而是男女雙方是否有共同的人生觀,是否彼此有足夠的了解。
春暖花開後的佳期,十月金秋的洞房花燭……。
兩情若在長久時,又何在意結婚的月份? 永遠的幸福遠勝於短暫的浪漫!
咱們還是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