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賴博爺

喜歡做愛做的事,與異性交友同性結朋,讀喜歡讀的書,寫想寫的文章,煮酒烹魚,數自己的鈔票!
個人資料
正文

職場風雨雪霰(12)日本企業對外國人職員的“葉公好龍”

(2010-11-18 18:52:06) 下一個

        日本的國家和政府與日本企業有很多一脈相承,上行下效,模仿酷似的地方。
上世紀的日本,國家公務員絕不錄用外國人,哪怕是外國人歸化為日本國籍的人,對
其雇用
都是很慎重的。時至今日,對於日本籍以外的外國人參政也是一個很敏感的
政治問題。
    日本的一部上市公司(一部上場)在30年前也是不錄用外國人的,哪怕一些中小企業
在率先
錄用外國人時,都是謹小慎微,要辦理繁雜的手續、提交一係列繁雜的證明文件。
外國人在日本企業工作簡直比“鳳毛麟角”還
稀奇。
    後來經過經濟泡沫破裂的日本,長期陷入經濟衰退的惡行循環中,20年都處於低
迷期
,外交內政都在走下坡路。日本
企業對優秀外國人的錄用大門逐漸被打開,中小企業
開始聘請外籍人才,招聘外國留學生。
大型、中型企業也在開始搶奪拔尖的優秀外國人材。
   
然而就連日本國家和政府部門一樣,對日本官員的“中國通”總是戴著墨鏡看,對
中國事業總是另眼相看。
政府機構裏的知華派都“靠邊站”,有的被“邊緣化”。
    日本企業對於中國留學生的使用也僅僅是利用其部粉專長,有的甚至隻是
被當做花瓶一樣的“擺設”。許多外國人在日本本土企業,主要是作為一種“用心棒”
(壯膽棍棒:保鏢)來使用。
    一方麵希望中國人利用人際關係占領中國市場,而另一方麵有不會給予重用,
不會放手讓中國人自己決策搞項目。
    日本人從內心深處希望自己人當家,如果有不懂的可以谘詢以下外國人職員。
就像日本的“相撲”運動一樣,利用外國人來提升相撲運動的人氣,而對於
出色的尖子,走到了“橫綱“地位的外國人也是“從嚴”要求,從各個方麵
打壓,擠兌。看到日本人大力士得勝他們會由衷興奮,而對於外國大力士得勝
他們也會鼓掌,但內心深處卻不是那個滋味。
    蒙古出身的“朝升龍”不就是在一片“品格問題”的評頭論足與吆喝聲中
“引退”了嗎
?
盡管他的力和技都處在頂峰而蒸蒸日上的時期。
    同樣一個當今唯一的“橫綱”
“白鳳”節節連勝達到63連勝,馬上就要達到或
超過日本人籍的“雙葉山”
69連勝的記錄的今場所,媒體一下驟然熱起來。激發了
許多阻止“白鳳”
連勝的日本人的曆史的激情。他們不容許白鳳輕易打破最高記錄。
於是在第64次比賽中被一個“無名小卒”推倒而收到挫折。
    在日本企業工作的中國人或外國人很多是“鬱鬱不得誌”,哪怕和公司核心
領導人交情也不錯,關鍵的領導崗位上是上不去的。有的一部上市公司暗裏
(或明確)規定不能讓外國人當“役員”(董事會成員)
    日本傳統大公司很難將外國人,尤其是中國人提拔中到企業最高管理層。
最多是課長
,專業部長,或一線部長。
    哪怕一些優秀的人才往往有很好的人際關係、管理經驗、教育背景以及相當好
的語言能力。日本可以獲得這些人材卻不會
,也不願意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最多的
“養殺”(Kaikoroshi:可以養起來以備急需)
    日
本企業的等級森嚴據說是世界聞名。不僅是日企中的中方員工,即使是
日方員工也認為
日本企業和歐美企業最大的不同在於歐美企業不以年齡和輩
份作為能否升遷的標準,而日本企業比較注重按資排輩。

    在體育運動中,尤其是象高爾夫球這樣的運動,可以不分技術高低一起玩,條件就是
承認“差點”。日本企業不給外國雇員“差點”(看似“一視同仁”),要和日本籍
職員
一起“考課”無異於身負重擔卻和大家一樣拉練:“首長”(相同條件的日本
職員)們輕裝指揮,“士兵”(日本企業的外國人)們負重行軍。
    在日本企業的外國人很多就是一個字。
    日本企業一般都有一套管理模式,在某一階段做什麽事情是非常明白的、整個公司
的工作模式基本是按步就班,每個新人來到日企,公司會有專門地培訓,他會告訴
你做什麽事情用什麽樣的方法會比較好,甚至於填表這樣的事情也會有專門帶你的
人教你。
    但公司也會有一整套比較嚴格的管理模式,比如在工作時間,撥打或接聽私人電話
會被日本老板當作
偷盜行為,被日本人視為不恥。這種非常森嚴的管理製度,
等級製度,讓不熟悉日本文化的人很難感到舒服。
表麵上“日本人很難信任中國人”,
即使能力再強也得不到與能力相當的重用。
    同樣的能力,日本員工比中國員工更能得到高升機會。
    一項有關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看法的調查顯示,由於在中國市場競爭加劇,
在日本企業工作的很多非常優秀的中國人才不斷被歐美企業挖走,而且,
很多日本企業在中國已不再具有競爭能力。對中國有強烈投資願望的日本企業,
2001年的80.6%急劇下降到
2002年的70.1%。另有53.8%的日本企業希望在中國和
東南亞地區搞平衡,
而真正重視中國的日本企業隻有26%。
    有分析認為,從全球範圍內的企業管理模式看,日本企業的最高負責人和高級職務
往往都是由日本人自己擔任,這與歐美企業不同。因此,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日本企業
裏有非常多的優秀中國人才都被歐美企業
挖走了。
日本企業和日本政府一樣,怕被孤立有怕與他人打成一片。
    喜歡“畫龍”而對待“真龍”
 卻是“談龍變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