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賴博爺

喜歡做愛做的事,與異性交友同性結朋,讀喜歡讀的書,寫想寫的文章,煮酒烹魚,數自己的鈔票!
個人資料
正文

愛賣弄漢語學習的日本人

(2008-02-08 19:10:26) 下一個
中日之間語言初學者鬧出不少的笑話不少,
這主要是中文漢字和日本漢字書寫一樣而發音不同
的緣故產生的。不同的發音產生的兩國人之間的聯
想不一樣。日本人借用漢字表意而用日本的讀音來
拚寫,所以對於漢字國家的姓名地名往往讀法不一
樣,反倒覺得困難。

人名和地名隻能用漢字書寫,雙方之間由於各自發音
不同,有時比歐美國家之間的交流起來還困難!如英語
在說“胡錦濤”、 “溫家寶”時都使用中國人的發音
“Hujintao”,“Wenjiabao”,如歐美人一聽就明白,一個大國
的主要領導人啊。而一般不關心政治不聽英語廣播的
日本人就聽不懂。 日本人按照漢字的讀音發音是說成
“Kokintou”、“Onkahou”的。語音上相差極大。
地名也一樣“廣州”、“重慶”在日語裏發音為: “Koushuu”,
“Jukei”發音不同。另外日語的人名也不一樣,發音為
“Fukuda Yasuo”的人,如果你不了解時事新聞恐怕很難猜到是在
說 “福田康夫”的名字。“Yokohama”、“Osaka”和
“Hengbing”,“Daban”的發音相差大很難產生聯想。

有一位準備去中國赴任的日本人正在加緊時間學習漢語,
在一次“墾親會” (聯誼聚會)上他要炫耀一番自己的英語水平,
夾雜著漢語自我介紹,結果剛一開口就讓在場的女同胞臉紅了。
“我是‘雞BA’,請多關照!”他自我介紹說。大家一愣,怎麽這樣
一個能說會道的日本人成了“JI巴”? 中國男同胞過去讓他寫出
名字才知道誤會出在哪裏。原來這位自稱的男人叫“千葉”
(Qianye),他盡量讓自己的名字用英語拚寫出來。應讀作“Chiba”。
如果用漢字寫出來是“Qianye”讀作“琦巴”。

還有一幕是令人難忘的。公司一位同事名字叫“淺見”,這位老
兄也是中國事業擔當, 據說在上海卡拉OK小姐的引導下學了
很多漢語單詞。他總喜歡要裝腔做勢地賣弄他的漢語學問連
連發音“阿傻B”,不過他本人長的也傻不溜湫的。後來告訴了
這位自稱“傻B的夥計,還是不要賣弄了漢語了,還是用日語介
紹自己吧:“Asami”或漢語讀音“Qianjian”吧。
我想這位叫“傻B”的一定在上海總非禮小姐,那些小姐們為了
報複他吃豆腐有意讓他“得意”地介紹自己,以便在背後嗤嗤
地取笑吧。 後來他自己總當著中國人改口自己叫“尖尖”了。
不過總比叫“阿拉Shabi”強一些啊!

在日本炫耀自己會將幾句漢語的人越來越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