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賴博爺

喜歡做愛做的事,與異性交友同性結朋,讀喜歡讀的書,寫想寫的文章,煮酒烹魚,數自己的鈔票!
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人愛“動手”的美德與罪惡(續一)

(2007-08-03 00:54:41) 下一個
日本人的愛“動手”不愛“動口”產生了日本文化 三項偉大的發明:茶道,華道,女體盛。 日本有句諺語是:“沉默寡言者放屁最臭”(Mutturimononohewakusai)。
意思是平常不愛“動口”的人一旦“動其手來”就會“一鳴驚人”!

由於傳統的不一樣產生了今天的日本人,他們不善於用語言來表達自己
而寧願用行動來說話。
所以不要聽日本人“說什麽”,要看日本人在“作什麽”。
日本有許多習慣用語,這往往又是日本人的行為準則。很多場合,是和一
般人的想法是格格不入的。

言わぬが花:不說為妙;含而不露才是美,說出來後反不美。
沈黙は金なり:沉默是金
言わずもがな:不說出來為好
無言実行:不聲不響、埋頭幹事
不言実行:不聲不響、埋頭幹事
拈華微笑:心領神會、心照不宣
以心伝心:心心相印、心領神會
他們一味強調的是不說話,先辦事情。“先出手”後“動口”。

世界上的人都能夠記得那場引發“太平洋戰爭”的珍珠港奇襲(偷襲)事件。
在沒有任何宣布戰爭的前提下,美國海軍還睡在夢鄉裏,日本人的艦隊和轟
炸機就悶聲不響地闖進夏威夷的上空來了。

在日本曆史上,日本人引為自豪的“桶狹間”奇襲,就是以織田信長為首,以敵
方十分之一的軍隊打敗了絕對優勢的今川元義集團的軍隊。
這場戰爭是日本人永遠的教科書: “先動手為強”的典範,有了它才有了後來
的尾張軍閥的崛起。

不了解日本的曆史很難理解當今日本人的一些行為現象。對於今天的日本
人必須從曆史的連續性之角度上來“統觀”和“細察”。

可以說戰後的日本人是與戰前的日本人在思想意識和精神麵貌方麵是完全
不同的,這一點很多人可以理解。然而經過戰敗的日本人和戰前的日本人的
就像換了人種似的,表現方法更接近與世界潮流而流淌在身體血液中的傳統
性從顯形基因變成了隱性基因了。這一點卻少有人研究。

日本人不愛說話是傳統性的語言發聲習慣使然。看日本的古裝戲或曆史連續
劇就會發現日本男人和日本女人的語言不同是自然的,而發聲方法是從後腦
勺震動,由肺部到喉、舌和顎的氣流摩擦而發聲的。從武士到商人到農家和
作坊夥計!

這種發聲方法已經很少存在於日本人中間了,由NHK電台電視台普通話的推廣,
 很少聽到那從丹田到腹腔在衝破上顎而隨著嗡嗡作響的聲音了。

古代的日本人連說話本身都很費勁。 相比之下日本女人的語言更接近歐美
一些,她們使用的敬體、簡體非常複雜但是發音卻是輕鬆、明快有節奏感的。
與日本男人那遲鈍笨重的的發音部位完全不一樣。
英語、漢語差不多、日本女性的語言是從口唇、前顎部位等出來的。
相對說來,日本女人比較好“動口”。但隻是相對而言,與外多數國人比較起來
日本人的說話能力、表達能力要差一些。

就像盲人的聽力好,聾人的視力好一樣,人的身體某一局部的生理缺陷可以由
另一的器官來超常發揮而彌補缺陷之不足。
日本人說話慢而沉重的缺陷就由手腳眼鼻身體的高效功能來補足說話人的
思想表達了。

你沒看見多數日本人畫畫是很優秀的。漫畫的發行量是世界第一,漫畫是日
本人意會言傳的最捷近的工具。日本人的卡通是全世界第一的發行量。
日本的漫畫開始於“平安” 時代(相當於中國的唐、宋時期)。後來又出現
“繪卷物”到“浮世繪”。當時中國有“漫筆”的說法。今天的“Manga”不僅
在中國直接使用而且在、歐洲圈內也直接使用。在英語裏的“Tankobon”就
是從漫畫的“單行本”借用過來的。日本漫畫種類繁多,兒童漫畫、少年漫畫、
少女漫畫、青年漫畫、女性漫畫、家族漫畫到成人漫畫,分門別類,在題材上
有分為:滑稽,萌,學習,諷刺,戀愛等種類。各行各業都有其漫畫,政治,經濟,醫者,
料理,美食,恐怖,冒險,推理,音樂,曆史,動物,戰爭, 校園,格鬥,種類之多、形形色色、
不一而足,堪稱世界第一。日本人在任何時候都離不開畫圖。

日本人的音樂感先天性很強其實是由後天逼出來的。從好萊塢的大片到索尼
娛樂片、電影電視的音像都有日本人充斥。他們對於語言有先天的不足,
但對於音樂卻有先天的敏感和獨到之處。從世界有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到小澤
征二這樣的天才音樂指揮家。從Karaoke的發明到數以萬計的“演歌”歌手。

日本人由於語言裏的母音缺少,他們對於音樂一樣也是先天的少一些音符。
日本人的“演歌” 在西洋人看來就是先天的不足,一般的歌曲是7個音階。
而日本的“演歌”就像中國當年的大眾歌曲—比“革命歌曲大家唱”還要簡單。
在日本的“演歌”裏隻有5個音階。 “演歌”來自於“自由民權”口號,為了推翻
“藩閥”政治(相當於封建割據)而使用的政治宣傳手段。後來演化為流行歌曲。
通過戰前、戰後的進化,以前的社會諷刺、政治色彩退去後稱為了今天流行
於全世界的歌曲。
 

由於語言的障礙,日本人性格又各個“心急如猴”,同時又要壓製自己的情緒,
所以日本人是全世界精神壓抑人口最多的。

我們再分析日本人的獨創傳統文化就可以了解日本人的動手能力為什麽那麽強。
日本人的獨創文化是什麽?

我們說過日本沒有自己獨特的文明,但在引進文明的時候發展了自己獨特的文化。
最大的也是最能代表日本獨創的傳統文化是3大文化發明:茶道、花道、女體盛。
它們是以日本作為發祥地而傳播到世界各地的。

“茶道”(Sadou)的起源是來自於中國的唐代的茶葉的“聖經”(陸羽的“茶經”)。
但在中國的茶始終作為一種飲用品,最多有“茶藝”和學問高深的人對各種茶
的研究而已。有作為嗜好品的飲茶習慣從漢代就開始,而作為一個“道”隻有日
本才有的。在日本作為藥物的抹茶卻和宗教結合起來出現了中國沒有的“茶道”。
最先叫“茶湯”、千利休叫“數寄道”,小崛遠州稱為“茶之道”,在江戶時期便稱
為“茶道”了。在日本的室町時代甚至出現“茶賭” 的文化。就是喝了一杯茶
後猜出茶用的什麽水(鬥水)、說出茶葉的品牌(鬥茶)。後來經過千利休形成的
“閑寂”“恬靜”茶道發展後稱為“武家茶道”或“大名茶道”。要說日本的“茶道”
太多的東西必須提及,簡單說來就是喝茶時體現“古色古香”, “幽雅”、“恬靜”
的意境。這與中國的茶館裏一杯茶“泡半天”的情趣完全不一樣。在中國喝茶
是聊天,可以侃大山(北京)、搗糨糊(上海)、吹牛、擺龍門陣(四川)、衝殼子(重慶)、
嘮嗑(東北)是兩個概念、兩種光景。中國人在茶館裏可以大動幹戈 (打口水仗),
也可以麻將,象棋,圍棋,嗑瓜子 ……什麽都可以的地方。日本的茶道是“動手”
而少“動口”的地方。
在日本人們端著茶碗,思前想後、今生來世、活的窩囊還是生有所值?
是清心養性的時間、地點和空間。
日本的茶道可以根據流派不同其作法有不同,能叫出名字的流派就有好幾十種。
 
另外一個日本獨特的文化就是“華道”。華道就是花道,是以花草、樹木等植物為
原料構成的觀賞藝術“生花”之道,故也稱“花道(Ikebana)”。由日本發源而流行
全世界。這也是從古代道現代是“動手”而不用“動口”的藝術。通過插花觀賞的
過程來體現花的神秘和生命力,與信仰常綠樹相通,通過對於花器綜合表現人手
不及的神秘力量。傳入歐洲後被再利用“花的設計”加上“線條管理”的手法。
在日本國內有分好幾十種流派。

再一個由日本發源的獨特文化藝術就是:“女體盛”(Nyotaimori)。是將女性的裸體
盛上(鋪上)生魚片等食物,目的是以視覺獲得性的興奮和味覺的滿足。
雖然這個行為整體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獵奇感但也是“動手”多“動口”少。
這是將女性視為性的對象的男人抱有的幻想的一種發泄。
不管怎樣這也是日本人隻“動手”而不“動口”的地方。

日本男人不喜歡自己講話、不喜歡和別人說話也不喜歡別和他多說話。
在對待日本人的交往上給他們說什麽就相當於“對豬讀論語”(漢語:“對牛彈琴”
的意思)。要“動手給他們看”,這就是中日雙方難以接近的原因之一。由於傳統的
不一樣產生了今天的日本人,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他們寧願用行動來示範。

所以不要聽日本人“說什麽”,要看日本人在“作什麽”。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