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指出耳鳴與神經細胞活動有關 |
耳鳴是耳科的常見症狀,它指外界無聲響時,而患者自覺耳內有響聲,多數耳鳴描述為蟬鳴聲、氣笛聲、嘶嘶聲或嗡嗡聲等。某些生理性動作,如咀嚼、呼吸及吞咽等都可以產生聲音,但不將此看作耳鳴。耳鳴又是怎麽發生的?科學家最近發現,如果聽覺係統出現故障,導致支撐細胞不規則的釋放ATP,耳朵裏就會出現嗡嗡的聲音,盡管沒有聲音傳入耳朵。這一發現發表在11月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中,為治愈耳鳴提供了理論依據。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德懷特·貝格斯(Dwight Bergles)和同事,在耳蝸尚未發育成熟的幼鼠身上發現了聽覺係統的工作機理。盡管聽覺係統還未成熟,但在幼鼠的與聽覺有關的大腦區域上,仍然有神經活動。甚至在沒有聲音信號輸入的情況下,神經活動還是會出現。 在隨後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非感覺性毛細胞(即支撐細胞,support cells)是上述現象的關鍵,它也能解釋為什麽在缺少必要聽覺器官,甚至沒有聲音輸入的情況下,幼鼠仍然能完成的“聽”的動作。以前,科學家一直認為,支撐細胞隻是一個旁觀者,沒有參與神經交流,但是,貝格斯卻在試驗中發現,幼鼠耳朵裏的支撐細胞有很強的電流活動。 貝格斯的小組發現,支撐細胞會本能地釋放ATP(能量分子),觸發一個連鎖反應,生成的電脈衝會被輸送給大腦。而在這個過程,根本不需要聲音信號的輸入。 貝格斯說:“當耳朵還未發育完全,或受到損傷檢測不到聲音時,ATP就像是聲音的替代物。支撐細胞就像是在為聽覺係統做熱身運動,以便它在將來可以更好地傳遞信號給大腦。” 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耳朵裏都有支撐細胞,因此,在小鼠身上的發現同樣適用於人類。 |